第234章 迴歸冀城

漳縣城外,高誠留下李堪,着重安排了幾句後,就率領各部兵馬往襄武退去。

而後,到了襄武,又留下樑興本部兩千人,抽調李肅所部歸到主力,大軍繼續拐向直奔冀城。

至於呆在臨洮的嚴顏所部,高誠僅是去書一封,再無他顧。

而當鎮西將軍高誠,自隴西郡撤軍回來的消息,傳到冀城時。

整個冀城再度翻了個滾!

那些投奔耿鄙的世家豪強,一個個心中七上八下。

先前鎮西將軍不在,大家暗地裡鬧騰,可誰曾想鎮西將軍居然放棄戰事,直接領兵回來了。

這可如何是好啊?

有人每天往程府裡跑,也有人暗中聯繫郡守楊衡,可得到的結果都不隨人意。

耿使君口中不斷安慰着無事,卻是沒有絲毫動作,讓不少人心中更加擔憂。

莫非耿使君不打算抵抗了?

也是,那夏育雖然掌握兩郡,可真正能調動的兵馬,只有兩郡郡兵,不過六千人。而眼下冀城之內,便有鎮西將軍府兵馬一萬,高誠更是率領着四千餘人徹夜行軍。

兵力不如人,夏育更是比不上年紀輕輕的鎮西將軍啊!

除此之外,郡守府再度對這些人關閉了大門。楊衡閉門謝客,也讓他們心中糾結的很。

然而待高誠回至冀城後,湖面卻是又平靜了下來。

高誠似乎對於夏育的叛變,一點都沒放在心上。即便是鬧得熱火朝天的刺史部,也被棄之一旁。

就這樣平靜了一月之餘,大漢帝國也即將迎來中平三年,既186年。

歲旦,也叫三朝、正旦、正日,亦是春節。

先秦秉承水德,將每年春節定爲十月。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改爲正月。

眼下正值歲旦,高誠也是老老實實的呆在府上。

白天打掃等雜事,自然有僕役來做。而隨後便是緊接而來的衆人上門拜賀,在冀城這個只有自己一人的高府,可算是把高誠給累壞了。

偏偏到了晚上,又無他人,爲了湊熱鬧,高誠厚着臉皮將一羣小傢伙拉到自己府上。

這其中便有趙鬍子的兒子趙慶,韓遷之弟韓怋,張橫之子張闌。順變一塊跑過來的還有妻弟姜敘、楊衡嫡子楊阜。

五個小傢伙年歲最長的便是姜敘,其次韓怋、楊阜、張闌、趙慶。

熱鬧是熱鬧了,可一羣羣嘰嘰喳喳的聲音,也委實吵得高誠心煩。

漢朝新年,其實也就這樣而已,跟後世也沒差多遠,最大的區別就是前期祭祀等禮節。

可這一來高府就自己一個,祭不祭也就那樣。而官方的活動,又是由文官來主持負責,自己倒也偷了個閒時。

歲旦一過,整個涼州再次忙碌起來。

高誠也等到了來自河東董卓的回信,姜敘、董白的親事,董卓答應了,並且希望姜府儘快安排。

董卓很是心急,自家那小孫女如今也九歲了,是該尋覓一門親事的時候了。

早戀?這是在漢代再常見的一件事情了。

而像董卓、高誠這種官場上掙扎的家族以及那些世家,其族內女子幾乎自一生下來,就已經在覓食夫君了。

這是屬於政治聯姻。

董家在隴西自然是一等一的世家,放到整個涼州,那也是數的着的。而且董卓幾乎平步青雲的抵達了現在的位置,日後必有大成就。

可董卓卻是愁的緊啊!

自己可愛的小孫女不僅生的國色天香,便是琴棋書畫,也樣樣俱全。

但,偏偏是天生心明!

也就是啞巴。

如此一來,董卓想要攀那些關中、關東等世家子弟,人家嫌棄這嫌棄那的。可要是找涼州的世家豪強吧,又如同雞肋。

自己兩個女婿都是涼州人士,在涼州,自己的基礎已經足夠了。那些世家豪強,基本幫不上什麼忙了。

好吧,其實,董卓也不想讓孫女嫁給涼州人了。涼州男兒分涼州,一種讀書的,不高不低,還不如隨便找個中原世家子強呢。

另一種就是武人了,涼州武人什麼樣子,董卓再清楚不過了,也更加不忍心孫女受苦。

不過,路到山前必有路,現在不就是路出現了嗎?

自己正想與高子明交好,其便送了上來。至於高子明妻弟,董卓自然會去了解一番。

姜氏嫡子、親姊爲高誠正室、其父於去歲爲羌賊所害。姜敘本人,年歲十二,倒也是習文習武,模樣也是周正的緊。

好啊!

高子明家族幾乎無人幫襯,日後肯定會大力培養這個妻弟,也肯定會重用。

唉,自家孫女要是再大上五六歲就好了。

唔,也不好不好,高子明已經有正室了,不好!

稍一抉擇,董卓便爽快的答應了此事。於此同時,自己兄弟所言之事,也一併應了高誠的意思。

既然要交好於人,那就不能小家子氣!

接到董卓回書後,高誠便興致沖沖的找到了丈母孃。

姜氏聞言也是欣喜,開始籌備訂禮。婚事現在是不可能,但訂婚沒問題啊。

董氏女雖然聽聞天生心明,可姜家的需求,自然不是這一點,而是董卓的勢力。

自己兒子以後肯定是要跟着女婿的,那麼豈能沒人幫襯。日後有董氏及楊氏幫襯,自己也不用擔心來擔心去了。

很快,高誠着人送書於臨洮嚴顏,讓其現在臨洮準備居所。

姜氏再準備了幾日功夫後,挑了個良辰吉日,由閻忠、段煨二人,親自帶隊前往臨洮。

姜敘訂婚,原本應由高誠前往,可自己地位尊貴,親自率隊去的話,讓董家怎麼辦?總不能讓董卓,還跑回老家一趟吧!

因此,高誠只好請段煨、閻忠兩位涼州名士代勞,奔波一程。

如此一來,既給足了董家尊重,也不會使其太過尷尬。

之後,便是等待。

對於這門婚事,高誠還是很滿意的。董白雖然天生心明,可出身、教育、學識、樣貌,皆是上資。

嘖嘖,敘兒這小子還真是幸運啊。像小爺咱,活了兩輩子了,十二歲的時候都有女朋友!

消息很快就傳了回來,流程都走過了,訂下來了。現在,就等着董家女及笄,姜府來迎呢。

與此一同到來的還有氐道的消息,氐道在董旻的強烈要求下,盡皆選擇歸附。

嚴顏也來書,言及氐人之事。似這等民務,確實需要上面安排人來辦。

氐人~

高誠已經有所打算,盡皆遷往上邽。上邽縣正在重建,驟時冀城周邊的數萬漢人百姓,也將遷至於此。

一切損失,都是用上邽的土地來補償。

冀城周邊已經有數萬百姓聚居了,耕田也幾乎達到極限。而東面的上邽,經受戰亂後,無主耕田太多了,不能一直閒置着。

至於那些氐人,要是老老實實還好,敢有所異動,高誠不介意再多殺些人。

這世道,唯有以殺止殺!

第869章 軍議(上)第317章 虢亭會戰(3)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181章 美陽之戰(21)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550章 據殿死守第47章 婚後四禮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799章 冬季攻勢(25)第143章 出城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269章 襲營(下)第33章 死裡逃生第431章 丹水降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829章 爭城(上)第267章 襲營(上)第259章 入河東第157章 倚城保軍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38章 哀兵必勝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563章 謀城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156章 退兵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208章 無題第663章 援兵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5章 點卯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829章 爭城(上)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45章 天下紛擾第386章 鞠義第204章 傳報第597章 發!第252章 摧毀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432章 意外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293章 刀兵將動第90章 在下週瑜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213章 民情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663章 援兵第40章 京觀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59章 焚營殺賊第812章 肱骨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74章 分兵南下第797章 冬季攻勢(23)第870章 軍議(中)第669章 退兵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372章 合縱連橫(5)第562章 伏擊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539章 承嗣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644章 劉琦第83章 北上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357章 軍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87章 宮廷奏對第427章 緣起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21章 共葬一土第924章 下江油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556章 殘破舊都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564章 入夜第704章 犍爲之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