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局勢突變

“二兄,稍後遣人回報陛下,便言吾漢軍已在美陽取得大勝,奪取美陽城,迫使美陽羌軍倉皇逃回涼州!”

“兩日後,本將就回師長安,與那成甕中之鱉的邊章、李文候等人,一決生死!”

“哈哈~陛下得此喜訊,必然心安矣!”傅燮顯得很是高興,旁邊的蘇則也露出笑容,眼光卻是瞥向高誠。

“不錯,自羌賊去歲十月反叛,時至今日,已有六月之久,終成吾等必勝之局!”

高誠心中也是歡喜,美陽一下,邊章、李文候這次是真的成了甕中之鱉。

上次隴縣一戰,自己的大口袋還沒紮好,就被這廝愣是莽破了。而這一回,不存在了。

“明日升帳議事,這一次決不能讓羌軍主力跑了!”

“報~”

嗯?

高誠剛剛說完,便聽聞帳外呼報。

“進!”

閻行應聲而入,神色沉重,匆忙說道:“回稟君侯,長安有信騎來報。”

“所言何事?”

“昨日,長安得到消息,武關被破!兩萬羌騎,直下南陽!”

“什麼!”

高誠猛地驚起,有些不敢相信。

便是蘇則與傅燮,亦是大驚失色,啞口無言。

“不可能,若說函谷關被破,尚有可原。畢竟年久失修,守軍兵少。可武關,年年加固,守軍更是有一關都尉之兵,不下兩千人,如何被破?”

閻行苦着臉,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信騎言,武關失意,被羌軍趁着傍晚閉關之時,以精騎殺入。然後……”

“傍晚閉關!武關都尉是幹什麼吃的?他不知道南面江夏趙慈已經造反了嗎?西面更是數萬羌騎聚集,威脅京畿嗎?”

高誠一通怒火發泄,說完,見三人默不作聲,也只能長嘆一聲,無奈的坐回座位。

“二兄,可有南陽方面的消息?”

“數日前,有書往來,言趙慈將賊衆,攻打南陽。至今,未知戰況!”

“現在可還能傳訊荊州蔡瑁否?”

高誠擰着眉頭問道,南陽郡守不是他人,正是江夏人士秦頡。此人能力非凡,軍政皆憂,更重要是其是自己能信任之人啊。

自己老丈人親自提拔的人,與其關係甚密。南陽之戰時,秦頡便已靠向自己,和那荊州刺史徐璆對立。

如今,也正是仗着自己威勢,才使得徐璆不敢妄動。

“怕是難了!武關道一封,想要去南陽,只有走京畿或者漢中,盡是路途遙遠。”

高誠沉默了一下,半天才吐言:“罷了,便看蔡瑁是否能拉秦頡一把了。”

“想來蔡德珪應該不會忘記子明恩情!而且,其蔡家想要在荊州繼續對抗徐璆,抱住荊北第一大族,就必須仰賴子明。”

“嗯,這倒也是。罷了罷了,吾等還是商量一下,如何面對眼前困局吧!”

一條消息,瞬間改變了整個戰局。

武關失守,當真誤國。

兩千兵馬守着武關,便是十萬人來攻,也足以堅守到其他各地郡兵援助。可萬萬沒想到,居然被邊章以奇兵襲之,奪了下來。

現在,武關道一通。自己這個剛剛開始扎的口子,算是胎死腹中了。

更麻煩的是,邊章一旦和趙慈聯合,再勾結其餘黃巾賊寇,相邀以攻,難辦了。

有了武關道這一條退路,邊章就算是戰敗了,大不了數萬精騎直下荊州。就憑荊州那僅僅不到兩萬的郡兵,根本守不住。

荊州一丟,其四處出擊,比起黃巾之亂還要麻煩。畢竟,趙慈有步兵,邊章有騎兵,可攻可守!

第二天,諸將校匯聚城內縣衙。

高誠手中拿着一張帛布,面色難看。這是繡衣使者半月來接收到的天下局勢情報,但一直沒有交給自己。

若非昨夜自己傳來那繡衣使者李相詢問,恐怕還不知道這麼多事呢。

天子劉宏希望自己能安心打好美陽一戰,就安排其日後再行通報。

可現在,恐怕是要讓陛下失望了。武關的丟失,太嚴重了。

“南陽已經被攻破了,郡守秦頡退守新野,與荊州都尉蔡瑁共同迎戰賊首趙慈。”

“汝南賊寇葛陂,已經攻破平輿,進入南陽,與江夏賊趙慈即將會軍。”

“兗州黃巾在陳留郡內,大敗張邈,進逼郡治陳留。”

“青州管承,勾結泰山諸寇,已經攻破濟南國,殺濟南王,兵圍昌邑。”

“唯獨冀州取得些許戰果,於廮陶城下擊殺賊首張牛角。目前賊軍士氣大降,張牛角義子張燕統兵,依舊匯聚廮陶城外。”

“幷州黃巾肆虐河東,也幸得仲穎兄部下驍勇,使其不得存進。”

“司隸賊寇,剛剛被車騎將軍何苗,於中牟鎮壓了。”

“但是,目前戰局依舊危急,諸君萬可不生以驕心。”

高誠不說最後一句,也已無妨。前面各地郡縣被破,早就讓殿內諸人眉頭不展了。

每個人只要略微在腦海中想一下,就會出現這麼一副畫面。

京畿南北東西,四面皆敵。尤其是西面,七萬騎兵匯聚,聲勢浩蕩。

而帝國最精銳的兵馬,現在全都集中在美陽,只能先平定羌軍,然後再發兵救援他方。

現在大家身上的壓力很大啊。

“傳本將軍令,着各部兵馬今日收拾行裝,明日回師長安,不得有誤。長安一戰,關乎吾大漢興亡,國事艱難,望諸軍共勉!”

“吾等必隨君侯,奮戰靖國,萬死不辭!”

“好,多謝諸君信任。”

……

大戰略包圍已是胎死腹中,高誠也不打算再繼續施行了,現在就看誰能拼的過誰了。

邊章~

記住,汝不可能勝!

昂起胸膛,高誠眺望着杜水,一支支兵馬踏着浮橋,回到對岸營寨。

後方,更多的將士聚集在河岸邊,等待着渡舟的返回。

而美陽城,再無一活物。

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20章 漢中戰事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191章 獨掌軍權第768章 借卒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402章 至離石第269章 襲營(下)第834章 下晉陽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897章 轉戰第554章 諸事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17章 拜將授爵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485章 離間計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662章 諸事第55章 波纔將兵第51章 朝會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728章 狀元城第47章 婚後四禮第318章 虢亭會戰(4)第904章 破勢第540章 彌留之際第596章 新城第699章 犍爲之戰(8)第552章 進第512章 董魏之喪第270章 偃師易幟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598章 乘火打劫第688章 馬超第274章 大業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216章 下鄉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668章 失利第754章 河東第375章 抗洪第10章 直抵江夏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597章 發!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391章 救災第847章 圖謀王事第541章 定議第46章 大婚第192章 對峙第895章 討袁第661章 三爵制第395章 軍民九例第820章 前奏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771章 制略第804 冬季攻勢(30)第60章 長社大勝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74章 分兵南下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215章 祭奠第750章 南國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923章 江油城第375章 抗洪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55章 波纔將兵第358章 大徵兵第673章 氐兵第155章 陣戰第891章 彭城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922章 摩天嶺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597章 發!第688章 馬超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248章 天劫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205章 這天子第477章 聯姻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340章 回關中第113章 帝心第536章 兩敗俱傷第883章 進軍(中)第847章 圖謀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