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美陽之戰(16)

“砰!”

緊繃的繩索,發出斷裂的聲響,砸落在水中。

失去繩索牽制的木箱,在水流下,迅速朝下游擺去。

這一下,不知多少人被甩落下水。

甚至,就連兩艘前去協助疏散士兵的小舟,也被搖擺的浮橋撞翻兩艘。

“李兄,抓緊!”

樑興緊緊拽着繩索,下半身在水流下,左右橫晃。而左手之中,則是死死抓着李堪的手臂。

兩人親衛此時也大多落水,隨波掙扎。僅有幾人抓着繩索,或是扣着木板,堅持不放,也是無能相助。

一濤濁水衝在臉上,李堪兜鍪也被刮下,抹了一把面上水漬,大聲衝着樑興喊道:“樑兄,撒手吧!不然吾等皆要亡於此地!”

“不可,李兄堅持住,渡舟快要來了!”

與李堪說了一句,樑興扭頭看向十丈左右的渡舟。上面已經裝載了十多名士兵,但依舊有不少人在扒着船梆。

其餘小舟,也都在迅速趕來救援。

“速來救二位將軍!”

幾名親衛看小舟被落水將士圍扒,挪移不動,當即大吼。

距離不遠,又是幾人奮力呼喊,掌舟之人也是聽得清楚。

“再有扒船者,盡皆殺之!”

說完,一手握住船櫓,一手抽出環首刀,衝着一隻扒在船梆的糙手砍去。

刀落。

斷掌!

“啊~”

士兵驚恐的捂着齊齊斷去的手腕,看着那鮮血狂飆,哀痛慘叫。

船上另外兩名划槳士卒,也照此行之,一一斬斷數人手掌。

或是齊腕斷之,或是削其十指。

一時間,小舟左右哀嚎不斷,手中更是血紅一片。

狠辣手段,不禁嚇住了周圍落水士兵,再無一人敢上前搶渡。

小舟迅速趕來,立即救起樑興、李堪二人,朝回趕去。

此時,處在上游位置的二十多搜小舟,也終於到來,紛紛拉起落水士兵。

午時過後。

河面上再無響動,只有那無聲的流水,以及殘破不堪的浮橋。

還有那一具具緩緩漂起的死屍……

高誠至始至終,神色未變。在渡河兵馬混亂之際,結果就已經預想到了。

“傳令,收兵回營!”

三軍回營之後不久,先鋒部隊的傷亡數據就統計出來了。

三千兵馬,折損近半,更有大將張橫戰死沙場。便是李堪、樑興也狼狽不堪,險些喪命。

一千多人的損失,高誠不心疼。相比起七萬大軍開始,九牛一毛。若是折損千把人自己都要悲痛欲絕的話,那日後還怎麼打仗,怎麼爭霸天下。

張橫之死,確實有些可惜了~

“張將軍爲國捐軀,本將稍後便上疏請奏。此外,將其子送到冀城,可與某家妻弟爲伴!”

高誠想了一下,略帶傷感,與帳內諸將說道。

一向與張橫交好的李堪,心中感動,當即拜道:“末將替吾那侄子,謝過君侯!”

高誠的未來,李堪還是很看好的。年紀輕不說,又深得陛下厚重,早晚必居廟堂之高。

而其妻弟,自然指的是冀城姜氏嫡子。那姜氏放眼天下,或許不顯。可若是放到涼州這等荒僻之地,也是一等一的世家。

唉~總好過自己這等無家世,無背景之人強的多。張兄故去,自己又豈能坐視其子踏上吾等老路?

在血肉橫飛的沙場上,奮力搏殺,披傷無數,只爲封侯拜將。

“嗯,李將軍與樑將軍也早些回去,好生休息。將卒軍心,本將另遣他人安撫,莫要擔憂!”

“多謝君侯!”

隨着李堪、樑興二人離去,帳內不少人都逐漸散去。

唯獨夏育留了下來。

揮手示意閻行出帳守護後,高誠目視夏育,輕聲說道:“夏兄,吾等相識已是幾年?”

夏育頷首,略爲作思,回言:“君侯平江夏後,西入川蜀,聚兵葭萌關。自此,末將與君侯相識。”

“此後平黃巾,入涼州,君侯旦有所命,末將未敢不從!”

“那夏兄緣何如此?”

“某隻想知道君侯,到底想要做什麼?”

高誠怔了一下,苦笑一聲,搖頭說道:“夏兄多慮了。”

夏育神色未變,看不出心思變化,只聽其嘆了一口氣,說道:“子明,老夫如今已四十有餘,經歷過的事情太多了。此時帳內僅有吾二人~”

“既然夏兄追問,某便與之言來。”

高誠臉色一正,變得嚴肅起來,身體微微前伸,繼續說道:“夏兄有所不知,陛下心憂關東士族久矣。”

“還記得吾等自廣宗歸洛嗎?那時,若是按高某之略,便是放棄涼州,嚴守關中。等待皇甫嵩剿滅張寶餘孽,南下西進。再責州郡兵馬匯聚,合十萬兵、二十萬與羌賊決戰關中。”

“但陛下不許,放棄涼州,關西士族的實力就會被削弱。驟時,關東士族聲勢更甚,更加無所忌憚。這纔有本將出兵涼州之舉,爲的就是保存涼州世家力量,對抗關東士族。”

“現在陛下在朝堂已是形勢大好,只需要再多多削弱北軍中的世家力量。陛下便可執掌北軍軍權,加上洛陽宮衛,重整朝堂,必能再創盛勢。”

“那涼州、關中、巴蜀壯勇,又是爲何?”

夏育聽了,心中半信半疑,實在是如今高子明的勢力太大了。巴蜀壯勇兩萬,關中壯勇一萬餘,涼州壯勇三萬。

又吞併了北地精騎四千,匯聚其原先部曲,也有六千精騎。

聽其號令者,不下六七萬之衆。

造反應該不大可能,高子明向來聰慧,不會行如此之舉。反倒是擁兵自重,割據涼州、關中,未必不可能!

“沒有這些壯勇,吾等漢軍早就敗了,關中早就被邊章殺紅了天了!漢軍,已經不是原先的漢軍,已經不是那個一漢當五胡的漢軍了。”

“看看今日後撤之際,北地邊軍,乃是天下可數之銳士,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郡國之兵?若是被邊章打下長安,大漢帝國瞬間就會分崩離析!”

“夏兄,汝莫非還以爲大漢帝國還是那個四海昇平的大漢?看看吧,黃巾餘孽、世家大族、各地刺史,還有幾個人忠心耿耿。”

“而吾等手中的軍隊,就是陛下的刀,殺人的刀!”

第175章 美陽之戰(15)第556章 殘破舊都第369章 合縱連橫(2)第736章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738章 落子第346章 佈置第875章 湖中閣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129章 城破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716章 犍爲之戰(25)第601章 棋局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12章 坐觀城破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223章 段煨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209章 國事第813章 計議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76章 蒯良之策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882章 進軍(上)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595章 狼煙起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80章 欲納降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797章 冬季攻勢(23)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70章 帳內威逼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209章 國事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934章 進略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851章 亂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116章 夜襲第5章 點卯第543章 並國第129章 城破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610章 斬將第600章 袁渙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395章 軍民九例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29章 御兵驅蠻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225章 牧馬童第223章 段煨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492章 諸變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143章 出城第897章 轉戰第150章 捐納第436章 戰丹水第617章 無題第758章 議兵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865章 紛亂不休第134章 信騎第1章 良家子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496章 至藺縣第192章 對峙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781章 冬季攻勢(7)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546章 陣仗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258章 東進第934章 進略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51章 朝會第302章 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