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美陽之戰(6)

長安城外,天氣驟寒,雪花灑落。

二月中旬之際,大漢帝國八萬兵馬,再度北上,來到渭河前。

凜冽的寒風之下,高誠立於大纛之下,望着中右兩軍近六萬人,心中毫無波瀾。

第一次率領數萬大軍時,還是在葭萌關外與那板楯蠻大戰。

想當初手下遙指數萬精銳,何等的威風,那心中更是意氣風發,頗有指點江山的意味。

結果,敗了……

從那之後,高誠就明白了一句老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自己的成名之戰分別是江夏一戰與葭萌關外夜襲那一戰,無不是行之險策。旦有所失,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

不冒險肯定難以建立以少勝多的戰績,但肯定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不至於一戰之敗全面皆崩。

涼州一戰,自己雖然敗了一陣,可轉眼間又是數萬兵馬,還能再戰。

後世的曾國藩爲什麼連戰連敗,還能繼續圍剿太平天國。不就是因爲那廝把結硬寨打呆仗玩了個透徹,再大的敗仗都不至於動了筋骨。

如今的局勢,又與那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何等相似。自己背倚大漢帝國,物資兵員充足,羌軍只能以戰養戰。

老老實實結硬寨,打呆仗,也不失爲一良策!

“報~”

一騎快馬,跑到大纛跟前,高聲言道:“啓稟將軍,斥候來報,兩萬羌騎已經抵達渭河之北,欲阻攔吾軍渡河!”

高誠點了下頭,衝着身邊閻行說道:“立即加派信騎,命夏育所部駐紮渭南,無令不得渡河!”

“中軍、右軍將士原地紮營,等候軍令!”

“諾!”

閻行應了一聲,轉身走下望樓。

數萬大軍得到軍令之後,立即開始紮營,一點都不着急渡河。

而夏育所部在信騎抵達之際,已經有一曲兵馬過了西渭橋,還有數百人擠在橋上。

“嗯?羌騎來了?”夏育一驚,當即大聲喊到:“立刻鳴金!”

金鑼聲一響,不論是已經過河還是尚在橋中央的漢軍將士,無不是愣了片刻。

各曲軍候官長迅速反應過來,心知事情不對,嚎嗓着讓麾下退回渭南。

邊章率領埋伏在渭北的五千羌騎,見漢軍退去,也只能縱馬殺出。

本想趁着漢軍渡河,來個半渡而擊之,先殺一殺高子明的銳氣,卻不想對面漢將如此謹慎。

數百人不多,可也總不能埋伏大半天就空手而歸啊。

漢軍將羌騎殺出,最前面的一曲將士當即原地結成一個小方陣,同時緩慢向橋上退去。

在橋上的兵馬也架盾豎矛,掩護其餘兵馬退回。

不過二三百人的小方陣,在數千羌騎面前,無異於螳臂擋車。

“殺!”

只是一瞬間,百餘羌騎撞進人數不多的漢軍曲之中,左右格殺。後續騎兵環繞兩旁,絞殺漢軍。

橋上漢兵看着袍澤一個個倒下,不禁握緊了手中兵刃,準備迎擊羌騎衝擊。

片刻功夫不到,一隊羌騎踏上西渭橋,繼續衝殺。

不過狹窄的西渭橋並不能使羌騎施展開來,反倒是三百餘漢軍將士,將整個通道擠的滿滿的。

邊章在後面看着那隊羌騎再也衝鋒不動,只能揮舞戰刀格擋前面不斷涌來的戈矛,不禁嘆了一口氣。

“傳令退兵吧!”

“諾!”

號角聲響起,羌騎迅速從橋上退回陣中。

就在這短短不過百息的時間內,漢軍將士倒下了近百人,羌騎亦有幾十人傷亡。

狹窄的橋頭之上,堆滿了屍體。便是那戰馬,都硬生生被捅成窟窿。

漢軍據守橋上,地勢狹隘,已是無機可趁。

邊章見勢,也號令全軍退去。同時派出信騎,前往李文候所率領的兩萬精騎,知會其後撤。

羌軍一退,高誠也未着急,繼續讓大軍安營紮寨。今日不渡河了,明日再說。

一夜無恙。

第二天一大早,漢軍斥候紛紛渡河,查探渭北地勢、環境以及羌軍動作。

這一探,便是一上午時間過去。

“君侯,斥候傳回消息,方圓二十里未見羌軍主力,只有少量遊騎。”

閻行掀開帳簾,進來說道。

正在閱看春秋的高誠,微微擡頭,輕生說道:“那就傳令,着孫堅率領本部兵馬先行渡河,佈陣防守。董卓領右軍兵馬,隨後渡河。中軍暫居渭南,以爲後盾。”

“諾!”

閻行拱手作揖,退出大帳去傳達軍令。

孫堅接過軍令後,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高子明跟袁家的恩怨,自己也清楚不少。

目前的局勢,更是心中了明。

羌軍肯定沒有退走,定然再等待着大軍渡河,半渡擊之。而這個時候,高子明派自己先行渡河,未免沒有別的心思。

董卓那廝可是跟高子明同爲涼州人,又是右軍主將。真要是見死不救,高子明絕對不會介意。

“主公!”

程普上前一步,面色深沉的盯着孫堅,其意不言而出。

孫堅擺了下手,猛一嘆氣,說道:“德謀,下令吧。”

“主公,怕是有異啊!”程普再呼一聲。

孫堅扭頭看了一眼程普,無奈說道:“德謀,軍令如山!”

“這~嗨!”程普眼睛一瞪,手臂一甩,憤慨嘆氣。

正如孫堅所言,軍令如山。軍令一下,己部拖延不出,必然會被高誠拿下梟首警示三軍。到時候,只會死的更加冤枉!

“諾!”

程普岀了帳篷,就開始整頓兵馬,隨時發兵渡河。

而董卓也一樣在揣摩着高子明的用意,有些拿捏不定。

那親衛道完軍令,又多了隻言片語,盡述自己與高子明同爲涼州人士之類的話語。

如此一來,其用意就有了些端倪。

莫非高子明想借機殺了孫堅,繼續削弱袁家勢力?

事到如今,洛陽城內的局勢,早就有人傳報給了自己。

算得上一個勝負未分吧。

高家招惹了整個關東士族,甚至冀州、幽州、吳會三地的士族,也未必對高家再保持友好。

袁家則是折了一老袁逢,威望大受打擊。

高子明的確非常人,命自己統帥右軍,自有交好之意。若是能得其助力,亦是善事。只是,害了孫堅,結怨袁家,也未必是好事情啊。

懷着難以抉擇的心情,董卓先是調兵遣將,打算觀戰局待定。

第592章 應對第595章 狼煙起第686章 漢夷自治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434章 圍剿之勢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845章 內爭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289章 國士第386章 鞠義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8章 募兵第94章 何苗第922章 摩天嶺第21章 共葬一土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215章 祭奠第683章 頓足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580章 謀劃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601章 棋局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446章 交易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55章 波纔將兵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843章 大山第209章 國事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32章 鳴金退兵第830章 爭城(中)第676章 逐利第758章 議兵第230章 臨洮第245章 破衆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582章 營城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270章 偃師易幟第192章 對峙第523章 復漢庭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7章 博弈第764章 朝會 廢佃除舊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396章 子弟軍第742章 事態茲大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370章 合縱連橫(3)臆想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335章 席捲第270章 偃師易幟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55章 波纔將兵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332章 冰層第588章 結外第245章 破衆第248章 天劫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729章 科舉射策第835章 臨陣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380章 危局第10章 直抵江夏第126章 姑臧第541章 定議第550章 據殿死守第436章 戰丹水第807章 伐蜀之議第403章 丁原丁建陽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584章 戰起第266章 民心士氣第121章 薄落谷東羌亡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177章 美陽之戰(17)第523章 復漢庭第431章 丹水降第552章 進第922章 摩天嶺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660章 論第293章 刀兵將動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446章 交易第372章 合縱連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