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美陽之戰(5)

兩日後,北軍三萬將士士氣堪堪恢復,高誠就迫不及待的準備出兵渡河,前往美陽。

邊章、李文候等人確實停駐美陽縣,以步卒守城,兩萬精騎遊視河岸,兩萬騎四處出擊,劫掠各地。

因杜河、渭河的遮擋,漢軍斥候也只能得到這些消息。至於羌軍的其餘舉動,盡皆無法探查。

不過,也足夠了!

只要確定羌軍駐紮美陽,沒有轉戰四方,漢軍就有機會與羌軍展開會戰。

午後,高誠聚衆將於張溫的中軍大帳內。

“回稟安西將軍,大司農言身體不便,行軍作戰一事,盡付將軍!”

高誠聽張溫親衛所言,不由得嘆了一口氣,轉身向衆將說道:“諸位,既然大司農身體不適,吾等便於本將帳內議事,可否?”

說完,目光轉向宗員、董卓、孫堅、張超四人。

四人遲疑了一下,便應聲言諾。

張溫不願再處理軍中事物,那麼高子明就是軍中地位最高的武將。再者,除四人外,其餘人等莫不是高誠心腹,或是唯命是從之輩。

一行人轉走高誠行帳。

待到帳外安寧,張溫才沉聲問向親衛:“都離去了!”

“是!”

親衛統領乃是張溫家將,不禁疑惑問道:“主君,現軍中足兵八萬,緣何您要讓權與那高子明?”

張溫輕聲嗯了一聲,說道:“汝一家將,懂得什麼!切記,日後待高子明如同待某,明白嗎?”

“這……”親衛統領遲疑一下,憤憤說道:“主君,乾受主君恩惠,引爲心腹,焉能事他人如主君乎!”

“還請主君收回妄言!乾雖不才,亦願以死明志!”

張乾跪地叩首,誠言誠語。

張溫莫名一愣,讚歎說道:“五步之內,亦有忠士,溫心足矣。快快起身,某休憩片刻,非汝不能眠~”

“諾!”

孫乾高喝一聲,闊步昂首,走出帳外。手按佩劍,立於帳前,虎視左右。

張溫並沒有休息,緊緊是靠在榻上,望着帳布空想。

早在自己出師前,天子就曾與言,自己不過是爲了撐起這短短時日。

何苗才能不足,更遑論領兵作戰了。天子不相信何苗能夠擊敗羌軍,而且還要保證其不會被羌軍趁機擊敗。

這人可是對抗大將軍何進最佳人選,若是生了敗績,天子又如何繼續扶持?

同時,高子明生死未知,皇甫嵩剛剛被貶,何苗才能不足,北軍不可能不置主將。

於是,自己就乘機頂了這個位置。現在首戰大敗,天子不可能不憤怒。

好在高子明來了,陛下定然不會再讓皇甫嵩出山。而且高子明待自己頗有禮遇,反倒不如讓其將兵。

萬一打勝了,自己也能混個不小的功勞,來彌補一下前面的失利。若是高子明都戰敗了,自己的失敗好像就沒那麼大影響了。

最關鍵的是,高子明帝心未失。讓其將兵,不僅勝率大大提升,還能討好一下陛下,交好高子明。

無事一身輕。

卸下了肩上重任,張溫不由輕鬆寫意起來,又傳人溫了一壺美酒,自飲自樂。

相比起張溫帳內的輕鬆氣氛,高誠帳內則是充滿了嚴肅凝重。

“斥候探得消息,邊章以步卒守美陽,以精騎遊走在外。昨日,本將苦思一宿。”

“決議!”

高誠突然一聲亮音,帳內諸將無不是精神一抖,挺身望之。

“着夏育爲左軍統領,領北地邊軍、關中五千兵將、涼州壯勇。自西渭橋渡河北上,進駐杜郵。”

“末將得令!”

“着董卓爲右軍統領,領關中兵八千、巴蜀兵兩萬。自中渭橋渡河,過河之後,立即進駐蘭臺,等候下一步軍令!”

“諾!”

“其餘諸將,於本將駐中軍,領北軍三萬將士。”

“三軍將士,明日點卯之後,立即整兵出發,渡河北上!”

“吾等遵命!”

一應將校,齊齊呼號。

“下面,諸位還有何需要補充,儘可敘來~”

……

前方戰線消息傳到洛陽的速度很快,八百里快騎,通過驛站換騎換人,不過三五日便能送到洛陽。

北軍大敗的消息,瞬間遮蔽了近日來洛陽城內的權利爭鬥,震動朝堂。

蕩寇將軍周慎陣亡,損失精兵兩萬,折損校官十餘人,完全又是一場廣宗之敗。

不過還好,高子明及時自涼州出兵,挽救了即將崩潰的關中大地。

有人歡喜有人憂~

天子劉宏無疑是最欣喜的人,本以爲培養起來的重將就這樣沒了,誰成想又在懸崖邊上拉了大漢一把。

至於張溫,劉宏也沒有着重追究。畢竟這可是見勢不妙投靠自己的第一位世家重臣,讓其前往長安,本就抱着穩定局勢的心思。

現在高子明一到,自己又能安心整頓朝廷,關中穩固,就先讓張溫繼續呆在長安。

其人領兵打仗不精通,可若是說道主持大軍後勤、關中政局,也是一把好手。再不濟,也總比何苗強吧~

唯獨這軍費,消耗太大了啊!

相反,袁家二子對於高子明只有憂慮。父親的死,讓二人受了很大的打擊。

本以爲自己家族四世三公,天下名望,卻不想朝夕之間,左右難爲。

天子劉宏短短几天之內,彰顯了其非凡的權謀之術。

十二常侍仗着主子,再度崛起於廟堂之上,爲難各個世家。帝師楊賜,雖臥病在榻,可依舊在爲天子籌謀劃策。

洛陽周邊駐軍,也是多有調動。大將軍何進的權利不斷被天子消減,尤其是何苗回洛之後,任河南尹後,分走了司隸兵權。

現如今大將軍帳下僅有幕府帳下諸幕僚、將校,以及執金吾麾下的緹騎等衆。

至於光祿勳掌握的羽林、虎賁二郎衛,還有衛尉掌握的洛陽各城守軍,皆是世家中人,會不會幫袁氏與大將軍何進還要兩說。

也幸虧得現在邊章、韓遂鬧得厲害,天子未對朝廷高層做出改動。不然,袁家可就真的難辦了。

高子明沒死在隴縣,讓袁術、袁紹大爲失望。其委實受皇恩過重,陛下以其爲爪牙,長時間下來,可不能小覷啊。

兩個小輩的心思,袁隗心中在清楚不過,一個個深恨天子、高誠。

袁家未來的走向,還不是時候與二人說道。太年輕了,至少與那高子明比起來,兩人差的太遠。

當然,對於高子明,袁隗並沒有什麼想法。兩家真正的交鋒,起碼要在十年後了。到時候,自己說不定早就入土了。

以後的事情,還是交給小輩來了結吧。

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602章 回援第552章 進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731章 儒林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912章 破勢(終)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662章 諸事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485章 離間計第242章 破壞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143章 出城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131章 清剿第488章 無題第335章 席捲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140章 棋局第46章 大婚第602章 回援第877章 無題第595章 狼煙起第518章 蔡璣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511章 易水之戰(7)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640章 胡騎走河西第590章 疲兵之計?反受其害也!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81章 降者之命第875章 湖中閣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16章 陣戰黃穰第35章 慘淡之狀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904章 破勢第866章 鄉里第84章 折返洛陽第895章 討袁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877章 無題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117章 羌騎踏陣第78章 連鎖反應第620章 劉表第721章 犍爲之戰(30)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266章 民心士氣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61章 鍾繇第242章 破壞第20章 漢中戰事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819章 籌備第192章 對峙第444章 舊部第230章 臨洮第908章 破勢(7)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24章 八拜之交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432章 意外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33章 死裡逃生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258章 東進第935章 攻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21章 共葬一土第123章 皇甫嵩第611章 張猛、王國第51章 朝會第281章 請才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82章 摔樽爲號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485章 離間計第874章 官衙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