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惺惺相惜

收起琴箏,高誠回到堂內。

觀望着牆壁上高掛的西北輿圖,心中不禁感覺爲難。

學了一把電視劇裡的諸葛亮,羽扇綸巾。可惜這李文侯完全不懂情調,就不會學學司馬懿嘛!

也不知道張任、夏育、趙顯三個人都搞定了沒~

這一手包圍圈很大,大到足以裝下二十萬羌軍,也足以讓二十萬羌軍隨意遊走。

不過,沒有辦法的辦法。

只要冀城、安定郡、武都郡控制住,李文侯和北宮伯玉肯定要心驚膽戰,左右爲難。不管吧,又時刻威脅的後方。管的話,肯定要調兵去打,那還怎麼攻打攏縣。

這一連數日攻城,至今都沒看到破城的跡象。

呼呼,一切都還好,慢慢來...

李文侯比高誠還要愁,之前大話一放,說攻下隴縣易如反掌。如今倒好,連續幾日激戰,除了損兵折將外,啥都沒有。

長久下去,自己必然威望盡失。

攻城不利也就算了,偏偏北宮伯玉那邊又傳來消息,跟丟了四千漢軍精騎。

想到這李文侯都想大罵北宮伯玉,真是要多蠢有多蠢。三萬精騎,追擊五千漢騎,連對方分兵都不知道。

四千漢騎不知躲在哪裡,也讓李文侯揪心。

這些漢騎雖然不多,可萬一不知道從哪竄出來,都會讓人手忙腳亂,惹人生煩。

“李將軍,明日還攻城嗎?”

帳簾掀開,羌族首領滇吾走了進來,直接問道。

“攻,當然要攻,不然那近萬弟兄豈不是白死了!”

“這...”滇吾頗是不願。

打下隴縣就能夠兵發關中,這的確是一件很讓人有動力的事情。可這幾日攻城下來,羌族勇士損傷太大了。近萬人陣亡,還有一萬多人負傷。

而城中守軍,起碼還有一萬五千多人!

再這麼打下去,便是拿下隴縣,恐怕羌族勇士傷亡不會低於五萬啊。

李文侯看着滇吾,頗是不快,問道:“怎麼?”

“軍中士氣不振,今日有一隊人逃走了...“

“什麼?怎麼回事?”

李文侯一聽有逃兵,當即慌了。

羌族二十萬大軍,說起來聲勢挺大。可都是一個一個部落壯勇組成,他們軍紀散漫。現在有一隊逃兵,明日便會有兩隊,後日甚至有可能一個部落的人都跑了。

“立即傳令下去,但有發現逃兵,立斬不赦!”

“唉~”滇吾嘆了一口氣,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李文侯眉頭緊鎖,有點感覺大事不妙啊!

...

...

長安城中。

何苗與衆多關中世家歡聚一堂,飲酒作樂。

這一宴,未曾談及涼州戰事。

但,所有參與會宴的人,心裡都跟明鏡似的!

是啊,平西將軍是沒有提,可咱們不能不提啊。這涼州之戰,若是能讓家族子弟參與進去,日後少不得有一番功業不是。

“將軍,在下聽聞涼州戰事頗是不順,安西將軍已被圍困隴縣?”

殿內一人剛剛飲完酒水,便笑着開口說道。

何苗聞言,卻是眼角一眯,心中暗笑起來,說道:“子言此話差矣,安西將軍心中自有佈局,不然哪裡容得羌賊猖獗!諸位勿憂!”

“非也,非也。吾等自然是不擔心安西將軍,而是吾等聽聞戰事不利,想要盡一份力。畢竟,這羌賊破了隴縣,定然又犯三輔,脣亡齒寒啊!”

“是極是極,吾等雖然才華不濟,可家中子弟多有不凡者,可助吾天兵一力!”

殿下一頓應喝之聲。

何苗點了點頭,說道:“諸位心意,何某心中明瞭,不過此事某也需與安西將軍知會一聲,待其決斷,如何?”

殿中世家衆人想了一番,也只好應是。

宴會一散,一羣人再度聚集在一起,商議諸事。

對於這些,何苗一點管的心思都沒有。

關中世家所求,自己再清楚不過了,無非是想要攀上高子明這根高枝。

但,這並不是陛下心中所願!

高子明身爲涼州人,平定羌亂後必然爲涼州之首。若在讓其與關中世家枝連,未免太過。身爲大漢帝國的皇帝,劉宏不僅僅需要考慮平叛之事,更需要考慮的是戰後之事。

遠在千里之外的洛陽。

郭嘉披着厚厚的大髦,拎着酒壺,時不時飲上一口。

京師之中,風起雲涌。

陛下劉宏開始大範圍的清查萬年公主死因,繡衣使者日夜匆行,籠罩着整個洛陽城。

萬年公主的死,大家心裡都有一個數,具體是誰不清楚,但絕對與袁家脫不了干係。只是,至今爲止,郭嘉都想不明白,這大將軍與世家謀害萬年公主,到底能得到什麼好處?

萬年公主雖然得陛下愛寵,可其不過一女,註定無權無利。

那麼,除了能惹起陛下怒火?又能有什麼利益可尋?

繡衣使者的大動靜,自然也引起其餘人等的注目。

但所有人都好似無事人一樣,平靜如常。

所有人也都知道,在這平靜之下,隱匿着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暴。

“郭公子!”

一個僕役走了近前,行了一禮說道:“郭公子,府外有客欲見公子!”

郭嘉腦袋一歪,眯着眼睛,想了一下,自己在洛陽已經沒什麼好友了啊?怎麼會有他人來訪呢?

“請其移步郭某居室。”

“諾!”

郭嘉率先回到寢居,整頓裝扮。

不一會,客人便至。

一見面,郭嘉就苦笑不已,拱手行了一禮,說道:“志才兄,怎滴小弟在哪,兄皆能尋到?”

對面文士一身舊衫,早已洗的發白。可人卻是英氣非凡,瘦體昂揚。

“嘁,奉孝賢弟入安西將軍幕府,自會揚名。忠至洛陽,豈能不聞?”

“志才兄莫要嘲笑小弟了~”

說起郭嘉正式入安西將軍幕府,當真是惹的洛陽羣官、世家嘲笑。

郭嘉至洛陽,去過大將軍府,拜過三公九卿,可皆不得用。唯獨去了一趟安西將軍府,被高子明引爲親腹。安西將軍幕府一開,郭嘉自然也就成爲幕府中人。

只是,名聲委實不好。

因爲,安西將軍幕府之中,竟無一樑柱。

高子明就不多說了,戰功累累,積拜封侯,大家沒啥好說的。年輕,在功績面前,顯得那麼渺小。

可這幕府之中,郭嘉年歲不過十五,口才倒是非凡。但爲人桀驁不馴,喜飲酒,善風月,不見其才。張任,年歲十八,歷經戰事不少,卻從未獨自領軍。

傅燮,歲二十有四,乃劉太尉高徒,也算的上幕府中資歷最好的一人了。

夏育,資歷是夠深,可能力不怎麼樣。數年前北伐鮮卑,害的大漢帝國損兵折將,虛耗國力。

這麼一來,再看安西將軍幕府,就感覺其間唯高誠一人獨支。

至於郭嘉嘛,原本名聲不咋地,卻又被高誠留在洛陽。身爲幕僚,連西征羌族如此要事,安西將軍都不攜帶,可見一斑。

“洛陽衆人,目無炫珠,自然識不得奉孝這等大才。唯安西將軍...”

“噢?莫非志才兄在北方不利,特來高府尋一佳位?”

“非也非也~”

郭嘉一愣,有些不解。

“忠之良主,非安西將軍!”

“嘉願聞兄高志!”

“忠在北方,有幸與騎都尉曹孟德一會,當真雄主!”

戲忠說此話之際,滿是嚮往之色,喜不勝收。

郭嘉聞言,沒有說話,只是端來兩樽酒,遞於戲忠一樽,說道:“曹孟德可是忠於漢室,志才兄能使其改志乎?”

“忠能!”

“可惜嘉無此力,無緣與兄共事!”

“奉孝拜訪安西將軍之事,忠已知曉。爲何奉孝大才,甘於一宴以事?”

“無他,君侯與嘉性情相投。人生在世,莫過知己。”

“可惜,既然如此,忠告辭!”

“可惜,兄之大才,不能爲君侯所用!”

第214章 軍政民務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435章 夜襲南鄉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804 冬季攻勢(30)第835章 臨陣第109章 楊府聚衆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51章 朝會第924章 下江油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598章 乘火打劫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591章 密謀第446章 交易第682章 墊江城外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2章 終有離別第702章 犍爲之戰(11)第16章 陣戰黃穰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865章 紛亂不休第453章 起居注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688章 馬超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206章 廖化第63章 攻城軍械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760章 趙宮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398章 布籌西域第728章 狀元城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420章 教學署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733章 金榜題名(中)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922章 摩天嶺第869章 軍議(上)第936章 亂戰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70章 帳內威逼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215章 祭奠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846章 勸言第69章 泄憤踏營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541章 定議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873章 拼人才第743章 邀名之徒第115章 蓄勢第536章 兩敗俱傷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41章 悲喜交加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617章 無題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699章 犍爲之戰(8)第791章 冬季攻勢(17)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851章 亂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192章 對峙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343章 軍制第688章 馬超第839章 大敗!第248章 天劫第902章 破勢第659章 科舉第205章 這天子第230章 臨洮第895章 討袁第381章 撤退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545章 鹽利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905章 破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