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帝心

北宮伯玉很惱火,非常惱火。

因爲冀城被漢軍攻破了...

哪來的漢軍?定然是那跟丟的四千漢騎!

自己辛辛苦苦跑遍了大半個漢陽郡,最終在平襄這裡得到了一絲消息。有人說曾經有一支漢騎在此地招兵買馬,呆了一天後就不知去向了。

然後自己就拿下了這平襄縣城。

結果並不好,那縣令、縣丞、縣尉,盡皆歿於此戰。其餘人等熟知不多,不曉得漢騎往哪個方向去了。

於是,自己便呆在這空蕩的平襄城內,等待着部隊四處搜尋。

等着等着,就等來冀城淪陷的消息。

真是沒想到,這些傢伙,居然跑到了冀城。怪不得自己如此嚴查之下,死活找不到這支兵馬。

與此同時,一份殺胡令也來到了北宮伯玉的手中。

北宮伯玉看的心驚膽戰,愁眉苦臉。

這殺胡令,唉~如何是好?

“尋人抄摹一份送到李將軍手中,其餘兵馬立即集結,吾等南下冀縣!”

...

冀城之中,張任等人已經安定城內民心,開始準備守城事宜。

殺胡令是第一時間貼出去的,還有數十人,走出冀城,前往隴西、金城等地散佈。

有了這殺胡令的鼓氣,張任等人募集丁壯很是順利。短短三天時間內,幾乎全城丁壯都已報備軍營錄冊。一萬五千壯勇,加上八百精騎,一千餘世家部曲。

將近兩萬的人馬,總算是讓六大世家垂着的心放了下來。

知道漢騎僅有八百的時候,這些傢伙一個個恐慌不已,不斷哀怨張任、吳令二人。

不過,這三日的募兵,讓幾人總算是感到些安慰。家中藏匿的刀劍戈矛,全都取了出來,武裝新丁。同時,張任也收攏戰後存活下來的戰馬,募集騎士。

一萬七千多人,雖然裝備不怎麼樣,甚至都做不到人人佩刀。若只是守城作戰,倒也能頂上用場。

冀縣兵馬枕戈待旦,武都郡的兵馬,也開始朝着冀縣出發。

武都郡兵馬不多,郡兵不過三千,又招募些壯勇,硬生生湊足了一萬人。在趙顯的率領下,來到武都道。之後,沿着西漢水,便可直抵冀縣南面的西縣。

再越過朱圉山,便是冀城。

隴西、金城兩郡,並不在高誠的戰略部署考慮範圍內。

這兩地乃是羌族老巢,當地大族與羌人皆是相交莫逆。而且,隴西郡太守李相如投靠羌族。此人對隴西瞭如指掌,貿然闖入未必是件好事。

金城就更不用說了,已經徹底被羌族佔據了。自金城太守陳懿爲羌人殺害,整個金城郡內的漢民怕是十不存一。

河西四郡的地利位置很重要,也很尷尬。其中尤其還要數敦煌郡,實在是太遙遠了。

相隔數千裡地,直到現在,蘇則看着信使傳來的消息,心中默算了一下時日,這都兩個多月了過去了。羌賊叛亂,席捲涼州的消息,自己居然纔剛剛知道。

苦笑一番,腦海中回想起自己上任之途。

戈壁、沙漠,太多,也太遠了。

河西四郡,唯獨敦煌兵馬最多。因爲有着玉門關和陽關所在,關城中配給各有一校精兵。

“傳令下去,命郡內各縣立即調動兵馬,於敦煌集結。還有,與陽關都尉、玉門都尉知會一聲,着其發些兵馬!”

雖然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得到朝廷命令,發兵平叛。但將兵馬聚集郡城,總不會是錯事。涼州一亂,河西四郡與中原必定消息斷絕,那些胡夷又會猖獗起來。

所有的縣城都不安全了,只有敦煌郡治敦煌縣,城池高大,足以保護全郡數萬百姓。

武威、張掖、酒泉三郡自然也是得到了消息,但都只是聚兵於重要城池。沒有更高一級的軍令,他們都不敢妄動,只得作出自保之狀。

盛珨帶着一千精騎,已經抵達大河。

趁着冰凍期,越過黃河,來到長城南面二十餘里的地界。

隨後,只要一路向西,便可直抵武威郡治姑臧。

身處洛陽深宮內的大漢天子劉宏,也收到了高誠的奏疏。

一份《殺胡令》;

一份《招賢令》...

看完殺胡令,便是劉宏都感覺心情澎湃,一解近日煩悶。

當看完招賢令後,卻是陷入沉思。

良久。

“讓父,可有見解?”

劉宏凝視着手中的招賢令,向身邊的張讓問道。

“陛下,殺胡令可詔,招賢令萬萬不可!”張讓想都沒想,繼續說道:“想必,安西將軍將招賢令連同奏疏送來,也不過是證其無二心!”

“招賢令,高子明定然已經在涼州散佈。那麼,總有一日,會傳入中原腹地。”

“陛下儘可不用心憂,只要陛下在,他高子明絕不敢有二心!”

劉宏眉頭一皺,看向張讓:“讓父的意思是朕若不在了,高子明會生出二心?”

張讓一愣,當即跪下請罪說道:“陛下恕罪,陛下龍體泰安,自有萬千生辰,是僕胡言亂語,請陛下降罪!”

“嘿,汝這老僕,朕問的是高子明是否會有二心!”

“這,恕老僕直言,陛下待安西將軍過厚。安西將軍如今歲不過二十有一,便已居四安之位。平定涼州羌亂後,陛下若要賞功,只能賜以四鎮將軍位。”

“以其功績,隨從雲集,良謀相伴。再養望十年,待皇甫嵩、朱懏、盧植等人垂垂老矣,那時整個天下,也唯獨陛下能制。餘者,皆不能制也!”

劉宏氣餒的將手中招賢令丟到一旁,望着前方空蕩的大殿,久久不語。

是啊,十年後,高子明還有誰能制約?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高子明還是自己手中的利刃,不能輕棄。

自己還要用這把刀,斬斷世家的脊樑骨!

“讓父,將殺胡令擬成制詔,公告天下九州。此外,傳詔,封其父高衛爲廣武亭侯!”

張讓心中一驚,這高子明依舊簡在帝心啊,自己剛從那番話會不會...

“諾!”

懷着心驚膽戰的情緒,張讓退出殿外,迅速找來其餘幾位中常侍商議。

而劉宏端坐在殿內,足足一個下午,都在想着日後...

看來,朕崩之前,必須先殺高子明瞭~

但,朕未崩之前,必須先誅世家!

不把關東世家大族壓下去,縱使高子明權傾朝野,也不能動!

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472章 子衿第804 冬季攻勢(30)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919章 抵關第690章 雨第521章 明意第702章 犍爲之戰(11)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215章 祭奠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551章 臨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496章 至藺縣第761章 辯計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363章 大練兵第317章 虢亭會戰(3)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484章 逼迫第52章 大將軍府第608章 廟算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713章 犍爲之戰(22)第129章 城破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266章 民心士氣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362章 議陣第921章 成都交鋒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278章 定關中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123章 皇甫嵩第356章 軍改開始第808章 廟算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546章 陣仗169章 美陽之戰(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257章 清君側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564章 入夜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58章 圍城第418章 天下紛爭第834章 下晉陽第420章 教學署第302章 攻關第23章 蜀道難第199章 兩駟勝之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845章 內爭第454章 倉廩實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546章 陣仗第489章 王子師第156章 退兵第729章 科舉射策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9章 遠赴荊楚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142章 突圍第839章 大敗!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238章 平襄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101章 低配版具裝甲騎第608章 廟算第224章 帛書第472章 子衿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12章 坐觀城破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40章 京觀第35章 慘淡之狀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53章 兵發關東第539章 承嗣第251章 狡兔三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