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南征大軍

空氣中瀰漫着潮溼的氣味,即使是用上好的薰香燻烤,也難以覆蓋的住這種揮之不散的黴味。

百越之地大多屬於未開發的地方,多雨林山澤,土人多以漁獵爲生。到了春夏雨季之時,叢林間便是溼氣密佈,稍微動彈一下就渾身黏答答的難受。

這也讓趙佗感到十分難受,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他年青時受過的刀傷就會隱隱作痛,讓他夜不能寐,食不得安。只有用艾草薰之才能稍減疼痛。

趙佗雖爲秦將,但並非秦人,他出身於趙地的恆山郡真定縣,父輩曾經數代爲趙軍將領,是個不折不扣的趙人。

少年時代的趙佗剛毅勇猛,武藝高強,深得始皇帝的寵愛。十九歲便獲賜護駕御劍隨始皇帝出巡,爲羽林校尉。羽林軍是一支以秦國良家子弟爲主的精銳之師,趙佗能以趙人的身份而獲封校尉,始皇帝對他的喜愛可見一斑。

果不出其然,二年之後,年僅二十一歲的趙佗就被任命爲南征軍副帥,成爲了帝國最具權勢的將軍之一。當年始皇帝頒佈這道任命時朝堂譁然,在秦國曆史上從未有過如此年輕就擔當如此重任的將軍,即使是白起王翦,成爲一方大將也是三十歲之後的事情。

面對羣臣們的議論紛紛,始皇帝卻視若無物。他之所以對趙佗寵幸至此,一方面知道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深層的原因是始皇帝在趙佗身上看見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年輕時候的秦王政喜好擊劍之術,一直渴望着能成爲趙武靈王那樣“集明主和良將爲一身”的君主。之後他卻不得不放棄年少時不切實際的想法,轉而專心待在宮中做一位成功的君主帝王。雖然如今他擁有了整個天下,可心中仍然有着一些遺憾。

而趙佗的出現就變相滿足了他對軍功的渴望,他想將自己年少時的夢想通過趙佗來實現,所以纔將趙佗破格提拔成了五十萬南征軍的副帥,寵幸如此令滿朝大臣動容。

事實也證明始皇帝的眼光並不差,趙佗爲將後一直恪盡職守,每逢作戰便身先士卒,親例行爲士卒表率。最初的南征軍統帥屠睢因爲肆意屠殺當地人,激起了越人對秦國激烈的反抗,他本人也在一次伏擊中中毒箭身死。

隨後越人趁着屠睢的死大舉反攻,一時間竟將秦軍打的連連倒退,損失慘重。這時候也是趙佗站出來接掌了南征軍大局,殺伐果斷,迅速集結散佈的秦軍主力進行反擊。這才險險的穩住了南越的局面,擊退了越人的反擊。後始皇帝遣任囂爲主帥,重新率增援大軍南下和趙佗會合,經過十年的經營,這才徹底的平定了嶺南。

平心而論,趙佗並不是個不懂知恩圖報的人,他對始皇帝的知遇之恩感激無比,只要嬴政一聲令下,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去做任何事情,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可惜他的忠心僅僅是對嬴政一人而已,而非對整個大秦。除了任囂之外,他並不喜歡其他的秦人,對秦國的感情更加無從談起。

他的父親曾是李牧麾下的一名都尉,在邯鄲之戰中北秦軍所殺,母親也死在亂軍之中。他從未對任何人說起過他的身世,包括視若父親的任囂。所有人都以爲他只是個孤兒,在戰爭中失去家園的孤兒而已。

在得到始皇帝器重後,趙佗曾經將心中對秦國的仇恨深深的埋了起來,士爲知己者死,他決心效忠始皇帝,效忠秦國,以此來報答始皇帝對他的器重。但始皇帝的突然去世讓他失去了效忠的目標,任囂臨終前的那番話更是讓他茫然不知所措。

他一直在猶豫,一直在觀望,在秦帝國危急存亡的關頭,手握着四十萬重兵的他卻選擇了沉默,放棄了那個曾經給他帶來過榮耀輝煌,帶來過家破人亡的帝國。再得到鉅鹿慘敗的消息後,久爲秦將的他便判斷出秦國的主力已經損失殆盡,亡國只是早晚的事情。於是按照任囂的遺囑封關、絕道,在北部築起了三道防線,聚兵自衛。

任囂的遺囑中所說的“番禺負山險,阻南海”主要是指橫臥在嶺南北部隔絕楚地的五嶺。番禺倚山臨海,北控五嶺,近扼三江,是爲嶺南攻防要勢。趙佗爲了防止北方戰亂南延,加強對嶺南的控制,嚴封五嶺的四關——橫浦關、誆浦關、陽山關、湟溪關,以此斷絕了嶺南聯繫楚地的四條新道。同時構築了守衛番禺的三道防線:樂昌一仁化一南雄防線,英德一清遠防線,石門要塞防線。

北兵要逾五嶺攻南越,不破這三道防線,是到不了番禺的。同時嶺南之人要想回到了北方,在無趙佗的手令之下幾乎成爲了不可能之事。此舉也斷絕了士民北歸之心,只好放下對故鄉的思念,專心經營嶺南。

趙佗這幾年一面勤修內政,利用中原的先進技術廣修水利、打造鐵器,一面發兵攻打周邊的敵對勢力。先後滅了四個小國,將疆土擴大不少。

年初之事,閩越國私自處死了二十多名偷偷潛入閩越,想要借道返回故鄉的楚人。消息傳來,嶺南的楚人頓時沸騰,齊齊叫囂着要爲同袍報仇。這原本都是些小事,趙佗若是不予理睬的話最多幾日楚人就會安靜下去,可趙佗卻並不願意息事寧人。

他對東北的閩越國覷視已久,只是苦於無合理的藉口開戰而已,這次倒是個絕佳的機會。趙佗便派使者前往指責閩越王,讓他親自來番禺賠罪。

閩越國國王是春秋末期霸主勾踐的後人,後越過被楚國所滅,越國宗室流落到了百越,不少人利用先進的技術成爲了當地的土人領袖,閩越國王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之一。

始皇帝的南征大軍南下之時,閩越王知道秦國勢大,絕非他所能抵抗的,所以明智的選擇了舉國投降。始皇帝龍心大悅,居然沒有剝奪他對當地人的統治,反而重重的賞賜了他,雖然在閩越之地設立了閩中郡用來官吏士民,但閩越王的特權也並未被徹底剝奪,儼然成了國中之國。

後秦國的勢力迅速萎縮,閩越王則趁機反秦自立,重新成爲了閩越之主。他本就是春秋霸主勾踐的後人,自視甚高,根本瞧不起草根出身的南越王趙佗,讓他親自前往番禺賠禮道歉,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趙佗則以此爲藉口大興兵戈,以部將幸劇爲大將,統兵七萬北上攻打閩越。秦軍正規軍出身的南越大軍又豈是這些土人武裝能比的,南越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陷了閩越的國都,閩越王逃入山林中,繼續負隅頑抗。

閩越戰事的大勝也讓趙佗心情大好,一掃前幾日因爲傷痛帶來的陰霾,大開宴席宴請他的臣子部下,番禺城內一時喜氣洋洋。

宴會之上,一名身穿秦服的文官站起來高舉酒爵,對着座上的趙佗笑着大聲說道;“我越軍如此威武,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已經攻下了閩越國,這實在是大王您的功勞。要知道我南越四十五萬精甲之兵,戰力之強足以讓天下人側目,這閩越王不知死活,竟然敢來撩撥大王的鬍鬚,實在罪有應得,死有餘辜!”

趙佗哈哈一笑,滿懷喜悅的對左右說道;“說得好,來人,打賞。”

那文官喜出望外,接過賞金大聲的謝恩道;“多些大王賞賜。”殿中其他人見趙佗今天心情如此之好,便紛紛站起恭賀。一時間內阿諛奉承的話不絕如縷,趙佗卻絲毫不覺的噁心,反而十分樂意去聽,凡說得好的都毫不吝嗇的給予重賞。

隨着年紀漸大,又長年的縱情恣欲,趙佗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英姿挺拔的少年將軍了。他已經三十六歲了,原本筆挺的身姿漸顯佝僂,渾身繃緊的肌肉也被鬆弛的贅肉取代。

酒色和權力真的是種很容易讓人沉入其中不可自拔的東西,一旦習慣了享受,原本的生活就會被完全取代。任囂死後,趙佗成爲了嶺南第一人,手握重兵,號令千里,他成了嶺南一言九鼎的王,所有人的生死無非就是決於他的一句話。

五年之前,趙佗所思不過是成爲秦國赫赫名將,用忠誠和功績來報答始皇帝的知遇之恩。青史留名,成爲像白起和王翦那樣的名將。

可如今他再也無法甘心爲人臣子,那種“立於萬人之上,殺伐皆出一人之口”的滋味實在讓人深陷其中,不可能再去放棄。他現在相當只是若能能成爲一方雄主,號令天下。

他並非沒想過逐鹿中原,問鼎天下,可理智卻讓他放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他雖然手握重兵,是天下最大的軍事力量之一,和鼎盛時期的匈奴冒頓被世人並稱爲“南強北勁”。但他同樣有着他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後勤孱弱、根基不穩。

嶺南雖然已經平定,但卻人口稀少,不見人煙的地方多如牛毛。原本百萬之多的越人在十年殘酷的戰爭中死傷大半,銳減到不足五十萬人。當年任囂爲了鞏固秦國在嶺南的統治,曾上書勸說始皇帝從中原遷來了五十萬的移民,這也成了今日嶺南人口的主要部分。

南越是個畸形的國家,他有着足足四十五萬大軍,卻只有不到一百萬的人口,男丁的比例遠遠多於女人。所以趙佗纔會不斷的通過戰爭來掠奪周邊國家的人口和女人,用來維持南越的延續。

當年南越大軍的後勤供給幾乎完全依賴秦國提供,趙佗自絕於秦後,自然也就沒有了這些供給,只能靠着自己耕做勉強維持。雖說趙佗大修內政,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可也只能僅僅維持大軍在本土的供給。若是處境作戰,就顯得困難異常。

比如說這次攻打閩越,趙佗只派了七萬大軍。這並不是他手頭沒有可用之兵,而是因爲南越脆弱的補給無法支撐大軍勞師遠征,七萬已經是極限了。

補給的束縛,也註定了南越只能成爲守成之國,而無法參與到中原的爭霸戰中。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人心不穩。歸家的道路已經斷絕,所以這些中原人才會死心塌地的聽從趙佗的命令,依靠他在這個陌生的地方生存下去。可是一旦拔營北上爭霸中原,天知道這些士兵回到中原後會不會一鬨而散,甚至響應故國倒戈一擊。

南征軍雖號六十萬大軍,其實除去死傷也不過四十五萬而已,這其中真正的秦人只有三成,楚人倒是居多。趙佗能穩住軍心已屬不易,讓他手下的大軍打打少數民族還是很不錯,可打楚軍和秦軍他們會有什麼反應,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趙佗才絕了稱帝爭霸之心,安安分分做他的南越王。

幾十爵烈酒下肚,饒是趙佗興致極高,也不禁有些飄飄然起來了,二名宮女費了極大的力氣纔將身材臃腫的趙佗扶進了寢宮,一人去回報王后,一人則用清水替趙佗擦拭身軀。

趙佗迷迷糊糊的醒轉過來,只覺得口乾舌燥,朦朧間見眼前一個妙曼的身軀正在氣喘吁吁的擺弄自己,頓時胸中慾火焚起。轉身將那少女壓在身上,三下五除二就剝去了全身的衣裳,翻身而上。

南越王肯來寵幸,那宮女自然百般願意,所以只是象徵性的微微掙脫了一下,便閉着眼睛任由趙佗擺弄。

帳中傳來的銷魂之聲令人血脈賁張,趙佗喘着粗氣奮力的在少女身上馳騁縱橫,滿頭的汗珠,心中確實暢快至極。恍惚間彷彿又回到了當年身富力壯的時候,策馬在草原上狂奔,心中滿是雄心,滿是力量。

終於,在噴發的瞬間趙佗只覺得腦中一片空白,隨即深深的倦意涌了上來。他翻身躺下,忽然意識到這纔是現在真正的自己,疲憊的身軀,不支的精力。

正當趙佗昏昏欲入睡之時,門外卻傳來了一個小宦官焦急的呼喊聲。

“陛下,陛下。”那小宦官喊了數聲,見趙佗仍然沒有反應,便提高了聲音,仍然喊着。

原本不想理會的趙佗短時勃然大怒,怒吼道:“沒看見寡人在睡覺嗎,你是想死嗎?”

門外的那小宦官撲騰一聲跪了下來,用力磕頭道;“大王饒命,實在是軍情緊急,軍情緊急呀,烏將軍讓我不論如何都要叫醒你,否則就晚了。”

趙佗這纔回復了一些理智,“滾進來。”

那宦官連滾帶爬的進了殿中,低着頭不敢擡頭看牀上赤裸的兩個男女。趙佗卻習以爲常,之時惡狠狠的等着那宦官說道;“你最好祈禱你帶來的消息足夠中原,否則寡人一定殺了你。”

那宦官嚇得哆哆嗦嗦道;“回……回稟陛下,桂林急報,有大軍南下侵襲。”

趙佗渾身一激靈,頓時清醒了過來,駭然道;“你說有大軍南下,是誰?可是楚軍?”

心中頓時閃過數個念頭,南越國北面接壤的不過是楚國、蜀國和臨江國。臨江王共熬勢力弱小,他趙佗不去打臨江他就要謝天謝地了,他若是敢來攻打南越,那隻能說他得了失心瘋。至於蜀國,那就更加不可能了。這麼說來,也只有項羽的楚國了,趙佗雖然未和項羽交過手,卻對他的赫赫大名如雷貫耳,心中着實有些畏懼楚國的強大。

只是實在想不通項羽有什麼理由來打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道理的。

見那宦官搖頭道;“不是楚軍。”趙佗久懸着的心才放了下來。

不是項羽就好,如今他最忌憚的人無非就是項羽一個而已,只要不是他,其他人鬥不過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可趙佗沒來及開心多久,那宦官後面的話就讓他瞬間掉路了冰點。

“大王,不是楚國,是秦國,秦國呀。”

趙佗瞪大着眼睛,不可置信的失聲喊了出來;“什麼?”

“你確定是秦國嗎?怎麼可能?”

那宦官只是低着頭,甕聲甕氣道;“回陛下,烏將軍只是派人讓奴才和陛下說這些話,他說陛下一定會親自來的。就說了這幾句,其他奴才就真的不知道了。”

趙佗沉默了許久,揮了揮手,“你做得對,你先下去,去府庫領賞十金。”

那宦官雖得賞錢,卻面色表情複雜,絲毫看不出得賞金的喜悅之情。

因爲他也是秦人,當聽到“秦”這個字的時候,心中跳動的心臟幾乎蹦出胸口。

他忽然間很想大喊大叫,很想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不是沒有根的浮萍,並不是失了魂的孤魂野鬼。

因爲秦國還在,大秦還在!

:二百章了,一點小喜悅,一點小成就,一點小感慨。此書計劃還有一卷半,四十萬字左右的篇幅,應該是在過年前完本。

這是江南第一本書,有些稚嫩,也有些匆忙,很多設定都不甚合理,算是一種嘗試吧,嘗試一種新的穿越小說寫法。下本書會精彩的,不同尋常。

褒貶贊罵,是非功過,浮雲而已,寫的不好的地方,大家笑一笑好了,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強烈推薦:

一百七十九章 天意下一百七十二章 前朝秘事一百九十七章 雀佔鳩巢下第100章 北方劇變第56章 走馬上任第55章 老薑新蔥一百一十五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下第31章 秦朝非主流一百二十四章 蒙下之囚上一百六十四章 雪夜之變一百七十五章 算計一百一十三章 大廈將傾下一百九十四章 天下之勢一百五十七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二百六十一章 大風歌六一百六十九章 殺機畢現第8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一百三十三章 秦風飛揚第20章 項羽第110章 鉅鹿之戰(十)一百二十章 兵不厭詐二百零七章 逐鹿中原一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二百三十六章 毒士上第59章 大打出手第66章 子不若父二百零八章 問鼎天下第15章 城父張良二百一三十二章 鏖戰中原五第52章 北地二百零二章 豈曰無衣下第43章 沙丘之變(六)一百一十五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下第29章 蘭橈盪漾誰家女第8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二百一二十六章 黃蜂尾後針下第84章 亂起第44章 忠僕一百七十二章 前朝秘事第107章 鉅鹿之戰(七)第68章 誓師二百六十五章 治世能臣下一百四十七章 瞞天過海第42章 沙丘之變(五)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第56章 走馬上任第75章 圍城之戰一百九十六章 雀佔鳩巢中二百五十六章 大風歌上二百四十八章 齊地八第81章 踏上歸途第29章 蘭橈盪漾誰家女一百八十二章 一觸即發楔子第99章 江山裂一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一百三十三章 秦風飛揚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上二百一十二章 平定趙地二百六十九章 見龍卸甲四第71章 八百里瀚海(下)一百七十章 牽掛之情第88章 力挽狂瀾第53章 抉擇第10章 含沙射影二百一十二章 平定趙地二百一十五章 燕趙歸心四一百六十八章 楚漢對峙第77章 城破第25章 偷天換日第47章 屠狗輩第70章 八百里瀚海(上)第34章 夜宴(上)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下第22章 大秦時代的超人事件一百一十七章 咸陽大變第24章 山雨欲來二百四十二章 齊地二一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二百一十三章 燕趙歸心二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第13章 嶺南(下)一百三十九章 大漠鷹飛二百五十六章 大風歌上二百六十三章 大風歌八一百五十章 南征北戰第63章 軍中角力二百六十七章 見龍卸甲二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上二百四十二章 齊地二一百二十七章 間不容髮第17章 子期二百三十七章 毒士中第28章 各懷心思第49章 搶親一百七十五章 算計二百一十六章 燕趙歸心五第48章 劉邦二百一二十二章 燕趙歸心十一一百三十章 決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