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緩兵之計

“東遼將軍到!”隨着侍衛的通報聲,蕭峰大步走進小花廳。廳裡的兩個人雙雙站起身來,一個是忽必烈,另一個自然就是那叫兀良合臺的。忽必烈哈哈大笑道:“漢人有句話叫說曹操曹操就到,我們正說着你呢,你就進來了!”

兀良合臺向蕭峰行了個蒙古族的禮,道:“兀良合臺拜見蕭將軍!”

蕭峰從漢族變成契丹族,後又在蒙古族裡生活了幾個月,但他行禮從不用別族的禮節,還是用漢人的禮節,當下抱拳還禮道:“兀良合臺將軍有禮!”

三人重新落座,忽必烈道:“蕭將軍去而復返,莫非發生了什麼事?”

蕭峰道:“沒事,只是在府裡悶,出去又被衆人圍觀,寸步難行,想想還是來見見兀良合臺將軍,聽聽草原上的奇聞。”

兀良合臺笑道:“如今草原上古老的傳聞大家已經不講了,到處流傳的只有蕭將軍您的英雄事蹟。末將此次前來,最大的心願也是一睹蕭將軍的風采呀!”

蕭峰道:“我只是一介莽夫,所做之事只求問心無愧,哪裡談得上什麼英雄事蹟?”

忽必烈笑道:“大將軍就不要謙虛了,草原上的雄鷹都已因你而失去了顏色,你是天生的英雄,就像那個楊玉環一樣,天生麗質難自棄啊!”

兀良合臺瞪着眼睛道:“楊玉環是誰?”

忽必烈道:“說你不讀書真是沒錯,漢人的四大美女都不知道!”

兀良合臺眯着眼睛笑道:“漢人的四大美女?如今在何處?我替王爺去擒了來!”

忽必烈“哧”地一聲笑出聲來,繼而用手指敲着桌子笑道:“好啊,兀良合臺,只要你能把這四大美女都抓了來,我賞你什麼都可以!”

兀良合臺一拍胸脯道:“不用賞!不就是幾個女人嘛,我到了中原打聽她們的下落,保證一古腦兒給王爺擒來就是!”

蕭峰心裡很不以爲然,但他卻沒有笑,因爲他也不知道四大美女是誰,他也和兀良合臺一樣,以爲是當世中原四大絕色美女。

忽必烈忍着笑,道:“好好,等你擒了人回來,我再行獎賞,現在咱們言歸正傳,此次大汗命蕭將軍南征,當然是蕭將軍作元帥,至於先鋒,我想讓兀良合臺將軍來做,兀良合臺將軍身經百戰,很有作戰經驗,在草原上也是赫赫有名的猛將。”他頓了頓,看着蕭峰道:“蕭將軍以爲如何?”

蕭峰道:“這安排很好,我沒有異議。”他知道忽必烈多少是有些不放心他獨自領兵,特地派了個兀良合臺跟在他身旁,此次若是公然反對,不僅沒什麼好處,反而會引起忽必烈更大的疑心,當下唯有一口答應。

兀良合臺滿臉喜色,向蕭峰躬身下拜道:“末將謝元帥!不知元帥準備何時出發南下?”

蕭峰擺擺手道:“將軍請起,何時出發還是聽王爺的命令罷。”

忽必烈沉吟半晌,道:“後天是好日子,就定在後天出發!明天立斬失烈門和腦忽,爲大軍祭旗餞行!”

兀良合臺道:“王爺英明!斬了兩個逆賊,餘黨立時會作鳥獸散,而且城裡所有人都恨他們,如此一來,大大地振奮了軍心,真是一舉兩得!不知八萬大軍是由那些將軍所率的部屬組成?”

忽必烈道:“你從爪忽都帶來四萬大軍,再加上也速所率的二萬和阿藍答兒所率的二萬,剛好八萬。”

兀良合臺喜道:“太好了,此次南征,不僅有蕭大將軍,還有也速將軍和阿藍答兒將軍,莫說是在中原,在草原上,這麼一支隊伍也足可讓人聞風喪膽了!此次南征,必能旗開得勝,取下鄂州!”

忽必烈搖搖頭道:“未必,鄂州乃大宋長江邊上的戰略要地,鄂州失守,等於在臨安的西邊撕開了一個口子,大宋必會全力守城,我們雖兵強馬壯,但漢人歷來重保家衛國,他們若是衆志成城,實力倒是不可小覷。這一役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不可輕敵了!”

兀良合臺拍拍腦袋道:“王爺教訓的是!末將從前吃過輕敵的虧,瞧我這麼快就忘了!”

忽必烈笑道:“也不必自責,這回有蕭將軍在,我倒不擔心你再犯輕敵的毛病了。你別看蕭將軍外表粗獷,其實他心細着呢!”他站起身來道:“走,天色已黑,咱們吃飯去!也叫兀良合臺將軍嚐嚐京兆的名菜。”

次日,失烈門和腦忽被押赴法場,在萬人空巷的圍觀中,兩人人頭落地,登時全城歡呼聲雷動,那些有親人被他們在屠城中殺害的,紛紛到亡者墳前拜祭,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第三日,蕭峰與兀良合臺率軍南下,忽必烈直送出城外,衆將與他拱手而別,朝東南而去,只見旌旗招展,萬馬奔騰,揚起的煙塵,遮天蔽日!忽必烈直到看不見蕭峰的影子了,纔回城而去。

蕭峰領兵一路南下,這一日已到達鄧州,因襄陽尚在宋軍的控制之內,所以兀良合臺提出向東取道河南蔡州,再向南折到鄂州。蕭峰也不想半途多生節枝,和襄陽守軍發生衝突,當下表示同意。當晚蕭峰吩咐就在鄧州城外安營紮寨。鄧州城裡的文武官員,聽說蕭大將軍到了城外,都跑到營裡來拜見,有些是爲了巴結的,有些卻是爲了一睹蕭峰真容的。弄得蕭峰被他們團團圍住,本來想到楊過和柳如浪的住處去,也無法抽身,畢竟衆人對他頂禮膜拜,他總不好拂袖而去。勉力應付了好一會兒,他即覺渾身難受起來,實在無法再忍受下去,也顧不得失禮,站身來大聲道:“兀良合臺將軍,你替我招呼他們!諸位慢坐,我失陪了!”說完便大步走出帳去,將一帳子來瞻仰他的人撂在那裡大眼瞪小眼。

蕭峰信步朝楊過與柳如浪帳前走去,卻見楊過和柳如浪站在帳前的一株柳樹下說着話,柳如浪聽得腳步聲,邊回頭邊笑道道:“大哥來了?你的帳子裡熱鬧非凡,在這兒都能清晰地聽到,怎麼這會兒還有空跑出來?”

蕭峰一擺手道:“別提了,一大羣爺們圍着嘰嘰喳喳,看些什麼歌舞,他們雖是一番好意,但我實在受不了,就跑了出來。”他站在柳樹旁,舉目看去,閃着橘紅色燈火的帳營在夜色裡彷彿一望無際,他搓搓手道:“楊兄,四弟,你們看這大軍如此趕路,用不了多久,就會到達鄂州,這仗該怎麼打暫且不提,咱們怎生想個法子走慢點,儘量拖延時間,也好降低一下將士們的鬥志。”

楊過笑道:“剛纔我正和柳兄弟商量這事兒呢,想不到蕭兄也是一般的心思。”

蕭峰“哦“地一聲,喜道:“可曾想到了法子?”

柳如浪搖搖頭道:“所有想到的法子只能作爲一時的藉口,不能總作爲拖延的託辭,老說你的屬下會起疑心的。”

蕭峰擺擺手道:“管他呢,究竟是什麼法子,先說來聽聽。”

柳如浪道:“比如說,天天氣不好,下雨了,大軍沒必要冒雨前進,弄得人困馬乏,再比如說,今天到了鄧州,城裡的官員要出來慰勞衆將士,大軍就地駐營,方便他們來拜訪,同時也以示禮貌,諸如此類的藉口,無論哪一個,都只能拖一兩天,不是長久的拖延之法。”

蕭峰道:“那也得拖!大軍如此前進,鄂州必然失守,前一陣子我經過鄂州到襄陽時,發現那裡的守衛甚是鬆懈,守城的官兵懶洋洋的,一點兒士氣都沒有,我們拖延行軍時間,但盼大宋能趕得急調兵加強防守,那樣到了城下,我們作個攻城的樣子,虛晃一招後我就收兵北迴,希望籍此敗仗,我請辭將軍之職時,忽必烈能不再挽留。”

楊過道:“我看那兀良合臺雖然有些傲氣,但心裡實是個明白的人,要不忽必烈也不會把監視你的重任交給他。蕭兄的計劃雖好,但行事還是要慎重小心,別給他瞧出了破綻。”

蕭峰道:“我也看出來了,不僅是他,連也速和阿籃答兒都不是一般的角色,我已經留了心,但此行要按着我的意願去走,又不讓他們瞧出破綻,實是不容易,幸虧有兩位兄弟在我身旁,替我出謀劃策。”

柳如浪道:“自家兄弟,大哥就不要客氣了,既然一時想不到更好的拖延之法,那就用各種藉口拖得一時是一時吧。”

蕭峰道:“好!就這麼辦,但盼天公作美,天天下雨纔好。”

此後行軍,蕭峰總以層出不窮而又看似合情合理的藉口拖緩行軍速度。反正下雨是決計不走的,到了後來,連天邊有一片烏雲飄過,他也命令安營紮寨。可惜時值仲夏,天公偏偏不作美,難得下幾回雨。蕭峰只得硬着頭皮在河南境內的各大城小城旁安營,接見那些巴結他的充滿好奇心的官員們,好在他極能喝,再加上楊過和柳如浪這兩個幫手,每次都很快就把來求見的官員們喝得直翻白眼,所以他這一路走來,又得了一個外號叫“蕭酒仙”。兀良合臺、也速和阿籃答兒見蕭峰如此一路慢慢喝來,雖心中不免焦急,但想想他酷愛喝酒,內中也沒什麼可疑的,加之三人對蕭峰十分佩服,倒也沒起疑心。

第十四節 願賭服輸第二節 再遇楊過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六節 叛師之人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九節 水落石出第五節 十五之約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六節 以詩論武第六節 半世情仇(六)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三節 風雪夜愁人(三)第二節 彎弓射大雕(二)第一節 把酒相送第三節 以毒攻毒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五節 英雄無覓處(五)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一節 夜藏閨房第十三節 襄陽解圍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五節 襄陽城下第一節 小東邪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八節 前世的約定第四節 信裡乾坤第三節 琴音寄相思第十一節 前世今生情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二節 但聞人語響第五節 故國今何在(五)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十三節 襄陽失守第三節 小戰一燈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五節 襄陽城下第四節 重返臨潢第九節 突出重圍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四節 重返臨潢第一節 英雄無覓處(一)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七節 故國今何在(七)第九節 半世情仇(九)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四節 重返臨潢第八節 棋逢敵手第二節 寒冰大俠第三節 英雄無覓處(三)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二節 彎弓射大雕(二)第二節 拔箭療傷第三節 英雄無覓處(三)第九節 疑是伊人輪迴悼念天國的女孩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二節 強敵追至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七節 阿朱墳前第六節 聲東擊西第十一節 伊人渺渺第九節 水落石出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六節 撲朔迷離第九節 渡船夜話第一節 英雄無覓處(一)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六節 陰陽陌路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二節 故國今何在(二)第三節 英雄相惜(三)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一節 北上燕京新書《風月雙驕》打廣告啦!第四節 重返臨潢第一節 生日大宴(一)第十節 路旁小店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六節 陰陽陌路第十二節 蕭郭之戰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二節 瞞過黃蓉第五節 十五之約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