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義

別過蘇軾、秦觀二人,蒙天鳴攜其家眷一路北行。

當一行人行至雁南通往雁北的關門時,蒙家老奴——蒙忠驅馬來到蒙天鳴的馬車一側,輕釦車廂,稟報道:“少主,出了前面那座關門,就到雁北境界。現已黃昏,再走下去,怕是要在野外紮營,不如就在雁南停留一夜,明日一早再行出發吧?”

蒙天鳴掀開車簾,看了看天色,應聲道:“恩,忠叔,你去安排下,我們就在驛站停留一晚,明日再行出發。”

“是,少主。”蒙忠應了一聲後,將停留一晚的消息向其他人等通傳。

雁南已是大宋邊陲,人煙稀少,客棧更是少有,好在宋時,交通較爲發達,每十里設一郵亭,每三十里設一驛站。雁關內外的過往趕路的商人若是遇到天晚,需作停留,通常就在官家的驛站留宿一晚,隨便還能讓驛卒照顧下馬匹。

離雁南關城門不遠,就有一處驛站,說是驛站,其實便是幾間破爛馬廄,廄中養了五匹瘦馬,又有幾個半死不活的驛卒。

蒙天鳴從沒想到堂堂大宋朝藉以傳遞軍情、運送糧草的驛站竟然會是這等模樣,一時間不由得有點發呆,一股莫名的惆悵涌上心頭。

他將上任的通文和官牌交給蒙忠,以便老奴同驛站的驛丞交涉,便獨自在車前踱步,若有所思的望着前方雁南關口。

這雁南門關畢竟不比汴京城,人流涌動,車馬不斷,光禿禿的一座城門,少有人煙,守城的士兵們也因此變得非常的懈怠,兵器都被斜靠在城門的洞壁之上。現已中秋,傍晚時已有幾分涼意,守卒們三三兩兩圍着營火不停的搓着雙手,偶爾有幾個打柴經過的農夫挑着柴禾經過,也懶得去檢查,隨他們通過了。

夕陽只剩一抹殘紅,城頭的士兵準備關城門,這才陸陸續續多了幾個回城的村民。

就在這時,忽然關城外一陣號角長鳴,原野上揚起一陣塵土,陣陣馬蹄聲由遠及近,頓時城門處亂做一團。

城邊戰棚裡一個正在烤火的小頭目,聽到城外有變,歪斜的扣上官帽,提過配劍,惶恐的奔向關口。

“關城門!快關上城門!他孃的,不想要腦袋了?給老子動作快點!”他一路跌跌撞撞,罵罵咧咧,對那幾名懈怠的守門卒也是連踢帶踹,將大宋軍威貽損具盡。

“不知何事,官兵竟如此恐慌,莫非遼軍衝關?”蒙天鳴心頭一驚,便要到城頭看個究竟。

蒙天鳴剛跑出兩步,車中髮妻抱着小子蒙靈雲探出身子將他叫住:“天鳴?”

他這纔想到妻兒尚在車中,忙回過身子,喚着髮妻暱稱,安撫道:“碧柔,不知前方出了何事,我去看看便回,你且同靈雲待在車中,莫要出來!”

柔點頭應諾,接着連番叮囑,“爲了雲兒,你可要多加小心。”

“天鳴知曉。”

交代完髮妻,蒙天鳴帶着幾名家奴直奔關門口。

關口處未能及時通過的百姓堵在門外奮力向裡衝擠,兩扇紅漆鑲釘的城門遲遲不能合上;門關內的守卒在長官的催促下,對堵在門外的百姓棒打槍捅,頓時關門口打罵恐嚇、哭喊求饒,同城外馬蹄聲混成一片,場面不堪入目。

來到關口前,蒙天鳴表明身份,厲聲問道:“我乃新任代州團練副使!城外何事,爲何匆匆大關城門,不讓百姓通關!!!!”

正在驅趕百姓強行關門的守關門卒聽到他說自己是官,動作都停了下來,心想:這可怎麼回答,一個團練副使雖然不是多大點官,可我們這些草頭兵也得罪不起;可要是城門關晚了,那幾十軍棍到是小事情,遼狗衝殺進關,脖子上的腦袋還能不能保得住,那就難說了。

幾名守卒開始還略顯猶豫不決,可想通這厲害關係後,繼續於門內用長槍、大刀驅趕的擁堵在門外阻礙關門的百姓,急欲關上城門。

見那守卒無人上前答話,蒙天鳴身邊的一名家奴上前一步,呵道:“爾等耳朵都聾了嗎?沒聽到我家大人問話?”

待他問完,城頭上那名守軍頭目這才側目站在城下的蒙天鳴主僕,鼻中冷冷哼道:“哼,區區一個小小練團副使,膽敢在此叫喧;若是貽誤守關閉關時機,這等大罪諒你擔當不起。”

“即便要閉關,爲何不讓已在門外的百姓通關,反到刀劍相驅;爾等這般視人命如草芥,可謂亂殺無辜;即使兩軍對壘,如此這般驅殺平民,軍法也當斬立決!!”

蒙天鳴站在城下,同城上守官針鋒相對,一席話將那守官說得面紅而赤,竟找不到話語同他相駁,“你……你……好你個新任代州團練副使!今日你若想開得這關門,就須將關外契丹遼兵擊退,若是放遼軍一兵一卒入關,我定進京面聖,斬你全族!!”

聽到此,蒙天鳴緊鎖眉頭,面露焦色,他知道這邊關防守責任重大,若是因延誤邊關閉關,而令敵軍有機可乘,這等大罪任何人也都吃罪不起;可他轉念又想,若是遼軍大軍衝關,爲何守軍不燃起狼煙,通知各地守軍聯防,而僅僅只是急着大關城門?

想到這,蒙天鳴再次厲聲問那守官,“關外可是遼軍大軍壓至,爲何將軍卻不燃起狼煙?”

“這?”被蒙天鳴一問,城上那守官頓時啞了口。其實這守官知道城外的人馬並不是契丹大軍,自從宋遼“澶淵之盟”後,兩國就未曾有過大的干戈;只是澶淵之戰後大宋元氣大傷,而契丹一族,卻能在幾十年裡休養生息,厲兵秣馬,軍事上漸漸強過宋朝,所以才依仗着自己兵強馬壯,屢屢在宋朝邊關燒殺搶掠。

現在這關門之外來的正是一隊“打草谷”的遼兵,雖然同關外的馬賊無異,可是邊關的守官貪生怕死,軟弱無能,卻不敢出關抵禦,只能是大關城門,畏縮關內。

蒙天鳴見那守官面露難色,便猜出了幾分,“即便是遼軍大軍壓至,身爲守軍將領也應保衛我大宋子民,豈有見死不救,將百姓拒之關外,任由外族凌辱之理!?”

聽到蒙天鳴大義凜然這番斥問,手持兵器驅趕百姓的守卒個個面露愧色,頓時都停下手上的動作,任由關外的百姓擁門而入。

衝關的百姓多是雁關附近村莊的宋民,每當遇到遼兵來擾,只能舉家逃向關內避難。蒙天鳴剛纔關前的一番言辭,他們全都聽得清清楚楚,進得關來後,紛紛跪倒在蒙天鳴面前,連連感恩報德,答謝蒙天鳴救了自己一家老小。

蒙天鳴不敢受此大禮,想要一一將百姓扶起,可扶了這一個,另一個又跪下,弄得他感動不已。

看着這涌進關內的百姓,其中不乏體魄強壯的男兒,然而爲何這泱泱大國,卻要受那小小蠻夷的欺凌?當他想到自己現身爲練團副使,訓練民團,自強自保是爲己任,於是對着衆人喝道:“大夥兒出關抗敵,再不自強保家,還算是甚麼男兒漢?”

獲救的百姓早已欽佩這新任的代州團練副使,見他神威凜凜的這麼呼喝,不少人齊聲應是,將些挑棍、木棒充當兵刃挺在手中,欲要隨他一同出關。

蒙家家奴個個身懷武藝,聽到家主說要出關抗敵,早已備馬持兵,摩拳擦掌。

見家奴牽馬過來,蒙天鳴接過兵刃,腳尖微一點地,便縱身躍馬而上,身手矯捷叫人好不欽佩。他踏蹬馬上,氣聚神凝,右手輕提一杆蠟杆花槍,左手繮繩一緊,身下那匹急欲奔馳的烈馬被提得仰脖嘶鳴,前蹄紛踏。

蒙天鳴持槍勒馬,望向那城頭守官,問道:“若是將軍願意帶兵出關,蒙天鳴願尊調遣!!”

只見那城頭守官目光閃躲,連連推脫,“守……守關檢查,方……方是本官己任,沒有聖旨兵符,豈敢輕言出兵?”

蒙天鳴早料會是如此,也不再同他多言,腳跟輕磕馬腹,帶着十餘家奴和那邊關百姓殺出關去!

蒙家老奴蒙忠自驛站回來,不見自己的少主蒙天鳴,從知情的女僕口中得知“少主爲解救邊關百姓,帶着一衆人馬已殺出關外去。”心中立即暗叫不好:少主雖然盡得老主人一身武藝,“趙家十三槍”使得是出神入化,可契丹遼兵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素重騎術,豈是少主單槍匹馬同那十幾、二十個雁南百姓能比;加上天色已晚,遼軍輕騎又善野抄截,少主此去只怕是凶多吉少!

這老奴蒙忠乃是蒙天鳴之父——蒙翔駐守邊關時手下的一名舊部,原名陳風。他本武林中人,只因一次與人爭鬥,錯手殺了對方,被捕入獄。

北宋自雍熙三年(986年),與契丹岐溝關之戰,敗北,便喪師數萬,國力窮沮,到景德元年(1004年)秋,澶州之戰,更是損兵百萬,幾乎到了無兵可徵的地步;爲了增兵邊關,北宋朝廷只得將囚犯發配充軍,編成一伍,應付燃眉之急,陳風由此被髮配到了邊關。

到了邊關,每逢發生戰事,陳風所在的囚犯軍便被當作炮灰送死,邊關守帥從來未曾將他們放在心上。即便如此,陳風心中卻仍然報以一絲希望,因爲朝廷應諾只要在囚犯營中服役十年,便可洗脫囚犯身份,迴歸原籍;不過在陣前衝鋒,想要十年中不死,談何容易,隨着邊關大小戰事無數,陳風一同入伍的同伴相繼戰死,囚犯軍也從起先的兩萬餘人,四、年間就銳減到五千人。

幾年邊關戰事,憑藉自己略懂武藝,僥倖存活的陳風同那剩下的另五千囚人一樣,被磨練得勇猛彪猂,虎狼成性,縱橫沙場,無人能敵;後來陳風這支囚犯軍被朝廷調往山西狼山寨,更有了“狼軍”的威名。

雖然“狼軍”牧守邊關戰功無數,威名遠播,可“狼軍”上下皆是陳風這樣的囚犯組成,紀律散漫,不聽號令,朝廷派去的將官在“狼軍”中多呆不過三月以上,惟獨除了蒙天鳴之父——蒙翔。

蒙翔不世將材,一身卓絕武藝更讓“狼軍”上令下行,經他整治後的“狼軍”軍容嚴整,氣勢如虎,旌麾所指,十蕩十決;也正是因爲他“狼軍”一號才真正響徹邊關,令契丹大軍聞“狼”色變,五年中不能越雷池半步。

只可惜北宋自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登上皇位,便對武將心存猜忌,又懲於唐末五代藩鎮之禍,於是制訂重文抑武、以文制武的國策,更在以後成爲宋朝君主和士大夫共同奉行不渝的祖宗家法。別說一個邊關守將蒙翔,就說前朝時立下滅儂智高大功、身當樞密使之尊的狄青,也被滿朝打壓鬱鬱而終。

隨着“狼軍”率立戰功,聲名漸漸傳入朝中,蒙翔終於被小人讒言誣陷,兵權被釋,卸甲歸田;一時戰功赫赫,世所罕匹的“狼軍”隨即解散。

拿到遣散手令的陳風戰場上幾次身陷險境,都被身先士卒的蒙翔所救;爲了報答救命之恩,陳風改名蒙忠,自願爲奴爲僕跟隨蒙翔歸了故里。

此後不久,蒙翔因病不治溘然長逝,留下孤子——蒙天鳴,卻是由蒙忠一手看大。

第六章 家破第三十一章 “八荒六合”戰“北冥”第二十一章 密尋海東青第八十章 鱷神收徒(二)第七十五章 靈雲救馬墜深澗第六章 家破第七章 人亡第二十七章 雄心壯志第六十七章 鍾靈搗鬼第九十九章 杏子林中(上)第三十一章 “八荒六合”戰“北冥”第二十七章 雄心壯志第七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五十四章 美女危險第四十八章 阿朱戲靈雲第四十章 一言破天機第三十四章 禍起蕭牆第五十五章 花言巧語第六十九章 段譽靈雲結義金蘭第八十六章 無計悔多情(五)第八十三章 無計悔多情(二)第二章 大義第八十四章 無計悔多情(三)第十六章 逍遙子第九十一章 大小色女第七十一章 無量玄機破第八十一章 鱷神收徒(三)第三十三章 決戰雪峰第八十四章 無計悔多情(三)第十章 童言第七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四十章 一言破天機第六十六章 結仇無量劍第十一章 四方谷第五十七章 南海鱷神第八章 遇救第四十五章 我不是慕容復第六十三章 無量劍派第六章 家破第十三章 甦醒第八十一章 鱷神收徒(三)第十八章 劍氣問天第十三章 甦醒第九章 同歸第五十三章 塵緣再起第二十五章 神鷹初鬥第四十七章 死魚翻身第五章 死戰第七章 人亡第六十七章 鍾靈搗鬼第九十二章 大魁天下第十四章 絕刀第四十章 一言破天機第三十一章 “八荒六合”戰“北冥”第九十九章 杏子林中(上)第三十八章 乾坤逆轉第七十章 技壓無量劍第七十四章 大戰青袍客第一百零二章 平生義第二十章 銀牌天使第二章 大義第三十一章 “八荒六合”戰“北冥”第一百零二章 平生義第四十一章 華山論劍第九十七章 決戰金狼(上)第九十二章 大魁天下第五十一章 煞神逞威第二十一章 密尋海東青第五十五章 花言巧語第二十五章 神鷹初鬥第九十五章 劇飲千杯第十八章 劍氣問天第十二章 九燭陰第八十二章 無計悔多情(一)第六十五章 大亂無量劍第九十六章 丐幫受挫第九十二章 大魁天下第八十四章 無計悔多情(三)第八章 遇救第七十九章 鱷神收徒(一)第六十五章 大亂無量劍第十四章 絕刀第七十三章 琅擐玉洞第十八章 劍氣問天第七十一章 無量玄機破第八十一章 鱷神收徒(三)第七章 人亡第五十六章 技懾羣奴第八十章 鱷神收徒(二)第一百零二章 平生義第二十二章 大軍出戰第五章 死戰第二十七章 雄心壯志第六十四章 比劍第五十四章 美女危險第十八章 劍氣問天第七十五章 靈雲救馬墜深澗第三十九章 旗開得勝第九十六章 丐幫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