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送別

桐剪秋風,楓林盡染。

洛陽通往雁南的山道上,兩騎健馬一黑一黃正自奮鬣揚蹄,八蹄過處,落葉飛舞;凜冽秋風中,益發教人秋意蕭瑟。

領前的黑馬上是三十多歲青衣長衫的男子,長着一張國字臉,神情俊朗;跟在他身後的黃駒,鞍上則坐着一個年約十七、八歲的錦袍少年,少年氣宇非凡,身形碩長,腰間懸着一柄黑鞘長劍,叫人一望而知,這個俊逸的年輕人,顯是一個練家子弟。

兩騎出了洛陽境地,委折而馳,繞過山道,但見前方官道上緩緩而行的一列車隊,黑馬之上的男子神色才略顯寬慰。

他馬不停蹄,催動馬力,當離車隊不過百尺之遙時又疾聲高呼,“天鳴兄,且等子瞻!”

車中,蒙天鳴正閉目養神,忽聞有人呼喚,連忙吩咐車伕將馬車停下,掀開車簾尋那呼聲源頭。

頃刻,兩騎已追上車隊,齊齊在車前勒繮停下。

看清兩人,蒙天鳴匆匆下了馬車,向兩人抱拳鞠禮,“原來是子瞻賢弟、少遊賢侄!”

蒙天鳴口中的“子瞻賢弟”正是北宋時的大文學家兼名臣——蘇軾,蘇東坡;那少年兒朗便是“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秦少游。

蒙天鳴和蘇軾同爲嘉佑二年(1057年)進士,京城會考時兩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一見如故,當下便相邀到了酒樓飲酒吟詩,談古論今。

後嘉佑六年(1061年),蘇軾“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逢其父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裡。

熙寧二(1069年)年當蘇軾服丁憂期滿還朝,仍授本職時,朝野舊雨凋零,已不是他二十多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蘇軾離京幾年,宋朝已發生了天大的變化:宋神宗——趙頊即位,任用王安石爲相國,實施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當國王安石意見不合,被迫離京。

俗語:“京官難做。”

蘇軾夕日的好友蒙天鳴對新法——青苗法於普通百姓的損害之舉,更是狂炮猛轟,屢屢頂撞當時深得宋神宗趙頊寵信的相國——王安石;若不是宋太祖趙匡胤傳下“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怕是早已被捕下獄,冤死獄中,更不會有眼下流放代州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蘇軾結伴秦少游策馬相追送行的情景。

見蒙天鳴出車相迎,秦觀首先翻身下馬,抱拳還禮,“天鳴叔叔安好。”

Wωω_ttκΛ n_C〇

蘇軾卻顧不得諸多禮節,丟開繮繩走上前去握住蒙天鳴抱拳的雙手,“前日才得知兄長被貶代州團練副使,賢弟連夜追趕,險些錯過了爲兄長餞行。”

北宋朝廷重文輕武,蒙天鳴進士出身在朝中也是個文臣,可身爲將才之後,卻也是能文能武,想他祖上是誰?正是先秦時的大將蒙括。此時的蒙天鳴頭上沒有如一般的官員一樣戴着烏紗襆頭,也沒有戴官帽,而是插了一根玉簪,把頭髮束起來,顯得格外的英氣;濃眉之下,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卻是光芒內斂,並無被貶流放落魄失意的神色。

蒙天鳴嘴脣輕抿,從蘇軾掌中抽出一手反握在他手背之上,“有勞子瞻賢弟牽掛,爲兄感激不盡。”

“原本以爲此次回京後能與天鳴兄把酒言歡,豈料會是今日這番情景……”說到此處,蘇軾原本清朗的聲音已略帶哽咽。

蒙天鳴竟只是淡淡一笑,回答蘇軾,“子瞻不必傷感,把酒言歡,又何需你我兄弟同在京師?”

“天鳴兄說得極是,少遊快快取酒來。”

蘇軾一代文儒風騷,同故人相聚豈能少了美酒在手?

秦觀立即從馬袋裡取出早以準備好的美酒、器皿,爲蘇軾、蒙天鳴各斟了一杯。

“天鳴兄,賢弟先飲此杯,爲兄長餞行。”酒不離詩,詩在酒中,蘇軾才華橫溢,盛名於世,杯酒一飲而盡,佳句脫口而出,“與君世世爲兄弟,相逢一醉是前緣,幹!”

“幹!”蒙天鳴擎杯仰脖,杯中不餘半滴。

乘秦觀再次爲兩人斟酒,蒙天鳴緩緩嘆道:“唉,這次下放代州團練副使,卻也了卻我一生宿願。”

蘇軾微微怔了一下,疑當蒙天鳴經此變故已變得心灰意懶,所以纔有這番隨遇而安的想法,“天鳴兄勿慮,三年任滿,皇上必有大用。”

蒙天鳴見蘇軾安慰自己,放聲朗朗笑道:“居廟庭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我雖不在京爲官,可卻也能實實際際的爲陛下牧守一方,此生無憾矣。”

放眼前方雁關,蒼山如海,殘陽似血,蒙天鳴這樣一等一的熱血男兒立於此間,更見豪邁。

“代州位於在雁門山長城一線以北,與遼國西京道轄下朔州、應州、蔚州三州接壤,歷來都是我大宋河東路重要邊防州郡。

我朝沿代州邊境由東向西修築了瓶形寨、梅回寨、麻谷寨、義興冶寨、天石寨、茹越寨、胡谷寨、雁門寨、西徑寨、土登寨、陽武寨、樓板寨等數以十計兵家居點;它與東邊真定府,西定寧化軍、苛嵐軍、火山軍、保德軍、府州、豐州,一起築成針對遼國西京道的重要防線。

景德元年(1004年)真宗陛下與遼國修下‘澶淵之盟’,兩國暫且修好,可近幾十年來遼人蠢蠢欲動,肆無忌憚,多次擾我邊境,更有大軍南下之勢。

如若代州失守,遼人便會從兩條大道進軍,一是由朔州入原平,攻擊忻州;一條由蔚州長驅直入,進入代州,再經忻州,直抵太原府。而太原府一旦失守,遼軍往西,可以過黃河與西夏人呼應,延安府難免腹背受敵,西部邊防立時就有崩潰之危機;向南,可以直接攻擊我朝西京河南府洛陽;向東還可以立時瓦解真定府一防,同時在黃河北岸威脅北京大名府,使得遼軍便能順利南下,這樣一來,東京汴京,就直接暴露在遼軍之前。”

蒙天鳴對時局這翻剖析,即使是蘇軾這樣的才子,欽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啊!難得天鳴兄有如此遠見實酌,相比之下,子瞻真是相形見絀了!”

站在蘇軾身後的秦觀平時喜讀兵書,可同蒙天鳴比較卻只能淪爲清談高議之輩。

“子瞻兄弟言重了,我蒙天鳴一芥莽夫,安敢同蘇大學士的才華相比。”蒙天鳴謙虛的擺擺手,接着說:“爲人臣子,忠君愛國,收復燕雲乃我大宋男兒己任。時下朝野舊雨凋零,新黨舊黨意見相歧,我能脫身之間牧守邊防,卻也不爲一間好事;只是但求陛下能夠改革新法,勵精圖治,早日王師北上驅逐外敵,收復失地。”

“革新法,精圖治!”蘇軾點點頭,將這六字在心中默默唸道,心想:這新法變革是何其艱難,不能勵精圖治不說,卻將這天下弄得民不聊生,王師北上之日只怕更加遙遙無期了。

提到新法,蘇軾不由得將心中所想吐露出來,“青苗法的條例我也曾細細看過,若觀這條例,王丞相與司農寺諸人,全是爲國爲民之心,其立法之意,一則解民之困,二則順便增加國庫的收入,平心而論,青苗法,良法也;然而,縱是良法,執行矣還需要良吏,若無良吏,青苗法只會成爲貪官收刮民脂民膏的利器。”

正當蘇軾說到這時,忽然被馬車上傳出一陣孩童的嬉笑和婦人的責怪聲打斷。想必那婦人管不住那孩童,一顆小腦袋竟從車窗探了出來,滴溜溜的一雙長目瞧着蘇軾、蒙天鳴、秦觀三人。

小兒嘴角輕揚,童聲清脆的吐出一句:“阿爹車下邀雙月,留子車中獨伴娘?”

句中“雙月”合爲“朋”字,小小孩童的意思是怪罪自己父親,眼中只有朋友,卻棄妻兒車中不顧,頗有一翻相戲埋怨的味道。

“靈雲,不下來見過你蘇軾叔叔和少遊哥哥,竟膽敢在那班門弄斧,豈不是要他人取笑爹爹教子不嚴!”

那五、六歲模樣的總角小兒正是蒙天鳴的獨子——蒙靈雲。

蒙靈雲生得一副小巧靈秀的臉孔,靈秀中卻又隱含幾分堅毅之氣,顯得剛柔並重;加之剛纔竟用詩句逗趣自己的父親,當真人如其名:天資聰靈,性如遊雲。

受了蒙天鳴一番訓斥,蒙靈雲攜同母親灰溜溜的從車上爬下。

“蘇叔叔安好。”他先向蘇軾鞠了一躬,隨後便閃到秦觀身邊,嬉笑的問了聲:“少遊哥哥好。”接着便頑劣的撫弄秦觀的配劍。

蘇軾離京時,他和蒙天鳴都已經各有家世。蒙天鳴成親之時,恰逢蘇軾丁憂之期,所以蘇軾未曾見過他這嫂嫂,更加想不到多年不見蒙天鳴竟然已經有了如此天資聰明的孩兒,小小年紀便能作詩,實是小孩中罕見!驚駭之餘卻不敢失禮,首先還是見過從車上走下的蒙夫人,“子瞻見過嫂嫂。”

“叔叔多禮了。”蒙夫人向蘇軾還以一個萬福之後,柔聲斥喚蒙靈雲道:“雲兒,勿要頑劣,擾你爹爹同故人敘舊,快快隨孃親回車上去。”

蒙靈雲正撫着秦觀配劍的紅錦長絲劍墜,心想若能將這寶劍抽出,在手上端上一端定是威風;抑或能勸這少遊哥哥能當場舞上一劍,必定大飽眼福。可聽到孃親斥喚,卻不敢忤逆,只好依依不捨挪回蒙夫人身邊,目光卻始終不離秦觀腰間的那柄黑鞘長劍。

蘇軾介於禮儀,不能正眼直視蒙天鳴的妻子,只是用餘光微掃,便驚覺自己這位嫂嫂雖不是絕世美人,卻也年輕貌美,舉手投足間,頗有自己亡妻的影子。

蘇軾的結髮之妻名叫王弗,生性溫柔,知書達禮,十六歲嫁給蘇軾,與蘇軾生活了十一之後病逝。蘇軾依父親蘇洵言“於汝母墳塋旁葬之”,並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株松樹以寄哀思,後又寫下了被譽爲悼亡詞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崗。

蒙夫人一身白衣,雖是粗布麻衣,卻裡不住玉肌冰膚;她的嬌貌雖不能空前絕後,卻也美得令人透不過氣,正是眉目如畫,芙蓉如面,彷佛連一顆淚珠也會把她的腮兒滴破。八、九歲的蒙靈雲依偎在她裙邊,更令她少了少女的任性、妄爲;多了幾分母性特有的溫柔,也許正是因爲這樣,蘇軾纔會覺得她同自己的亡妻是那麼的相似。

蘇軾君子之心坦坦蕩蕩,除了愛美和懷念之情,別無它想,目送最後一縷羅裙消失在車門之後,繼續同蒙天鳴敘道別之情。

“天鳴兄,天色已晚,就讓子瞻護送兄長走上一程。”

“還是不煩勞子瞻了,若是繼續相送,恐返回時天色盡黑;邊關多有匪盜,爲兄不放心讓你二人孤單趕路,就此別過吧!”

“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天鳴兄此去,可惜汴京城中,再無知音。”

“子瞻言過了,汴京城中怎會再無知音,現子瞻身邊不正有一知音相伴?”蒙天鳴所指正是蘇軾身旁的秦觀。秦觀仰慕蘇軾才華,故尊拜蘇軾爲師,實際卻是蘇軾的忘年知交。

三人對飲最後一杯酒後,蒙天鳴將蘇軾扶上馬鞍,依依不捨的再次道別珍重:“子瞻、少遊,後會有期!天鳴就此告辭。”

第九十九章 杏子林中(上)第七十二章 玉壁月華明第六十章 生不如死第七十五章 靈雲救馬墜深澗第二十九章 拜師學藝第二十四章 盜馬尋鷹第六十章 生不如死第七十章 技壓無量劍第二十四章 盜馬尋鷹第五十五章 花言巧語第六十八章 神農幫尋釁第三十九章 旗開得勝第七十七章 小店風波第二十八章 去煩惱指第九十三章 明教第三十一章 “八荒六合”戰“北冥”第九十六章 丐幫受挫第三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七十二章 玉壁月華明第五十六章 技懾羣奴第四十六章 游龍驚鳳第七十三章 琅擐玉洞第九十二章 大魁天下第六章 家破第七十九章 鱷神收徒(一)第四十六章 游龍驚鳳第五十九章 斗酒蛇困第一百零一章 杏子林中(下)第六十五章 大亂無量劍第九章 同歸第八十一章 鱷神收徒(三)第八十二章 無計悔多情(一)第五十二章 望穿秋水第五十章 小煞神孫三霸第十八章 劍氣問天第八十三章 無計悔多情(二)第八十四章 無計悔多情(三)第三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七十九章 鱷神收徒(一)第七十四章 大戰青袍客第九十四章 丐幫總舵第三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六十三章 無量劍派第二十五章 神鷹初鬥第九十章 得遇故人第五十九章 斗酒蛇困第三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七十五章 靈雲救馬墜深澗第四十四章 賠我衣裳第七章 人亡第六十五章 大亂無量劍第六十一章 鱷神逼婚第七十八章 重返大理皇宮第九十七章 決戰金狼(上)第十二章 九燭陰第六十六章 結仇無量劍第三十八章 乾坤逆轉第三十三章 決戰雪峰第十六章 逍遙子第一百零五章 兒女情長第八十四章 無計悔多情(三)第七十一章 無量玄機破第九十九章 杏子林中(上)第七十八章 重返大理皇宮第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第四十章 一言破天機第五十四章 美女危險第四十章 一言破天機第二十六章 夜上險峰獲神鷹第四十四章 賠我衣裳第七十五章 靈雲救馬墜深澗第六十三章 無量劍派第四章 交鋒第六十四章 比劍第三十二章 絕刀對逍遙第二十七章 雄心壯志第四十四章 賠我衣裳第三章 遇困第一百零六章 悲酥清風第五章 死戰第七十八章 重返大理皇宮第二十四章 盜馬尋鷹第八十五章 無計悔多情(四)第七十八章 重返大理皇宮第六十章 生不如死第六十三章 無量劍派第九十四章 丐幫總舵第五十一章 煞神逞威第七十九章 鱷神收徒(一)第五十二章 望穿秋水第三章 遇困第十八章 劍氣問天第六十七章 鍾靈搗鬼第一百零二章 平生義第九十五章 劇飲千杯第二十一章 密尋海東青第二十八章 去煩惱指第五章 死戰第八十九章 林中救女第八十八章 半道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