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

容娘在用“生財有道”的良方在試探道癡,道癡何嘗不是在試探這個小姑娘?

顯然,比起臉厚心黑來,宅門裡的小娘自己完敗。

她板起臉來,道:“渾說什麼,是開鋪子,又不是過家家。是爲了贊些銀錢纔開的鋪子,利潤都分出去,還折騰什麼?你的心意,我與三郎領了,至於分成之類的話,莫要再提起。若是我真貪這幾個銀子,還過來與你說甚?自己着手開鋪子又不是開不得。不僅是我與三郎,就是順娘姐姐與虎頭的分紅,我也不同意你給。這種不勞而獲的外財,最初入手,可能會讓入覺得好不好意思,可佔便宜容易癮,入心易貪。若是趕他們手頭緊,你幫扶一把,他們會念你的好;你這樣固定地白給,不僅落不下好,哪日想要不給都不行。另外,不管順娘姐姐與二郎關係多好,出嫁前與出嫁後倒地是不一樣。順娘姐姐身邊有張姐夫,二郎這裡以後也會取媳婦,到底是兩家入,銀錢斯巴不清,以後有的心煩。姊弟關係好,不在這個。一年分順娘姐姐百十兩銀子,還不若你出息了,順娘姐姐有靠山。”

這幾句話,容娘是真心爲道癡好纔開的口。

畢競道癡只是嗣子,順娘纔是王寧氏的親孫女。道癡願意厚待順娘,王寧氏肯定只會歡喜,不會說旁的。

可容娘不願見道癡太吃虧。

在她看來,道癡爲外九房已經做了不少。外九房貧寒,衆所周知,即便順娘許張家算是高攀,置辦嫁妝這塊也當量力而行。崔姨娘雖留下一份嫁妝,可道癡以後進學、說親哪樣不需要錢,萬沒有將嫁妝都折騰光了陪給順孃的道理。

唯一慶幸的是,道癡現下年歲還小,還有三、四年才說親。好好幫一把,在他成親前說不得也能攢下一些家業。

三郎漲紅了臉,道:“我也絕不會要。難道在二郎心中,我這兄長就是貪官胚子?哪個要你操心,你只好好的攢些家業是正經。”

若有縫,他恨不得鑽進去。

道癡與他雖是異母兄弟,可按照大明律,分家的時候是諸子均分。道癡被過繼到寒門,勉強度日,有了賺錢的生計,還想着他們這些兄姐,連牙牙學語的幼弟都沒拉下;他們在享受錦衣玉食的時候,怎麼就沒想着早點幫着道癡置些產業?

若不是因順娘出嫁在即,道癡想起陪嫁鋪子,說起這個,他還想不到自己疏忽至此。

以前只想着等長大些,一定好好照看這個弟弟,卻忘了,這個弟弟小小年紀,已經開始支撐門戶,日子過得正辛苦。等他長大了,弟弟也大了,雪中送炭沒等到,哪裡還稀罕他錦添花?

顯然容娘心裡爲了這個,也略有不安,倒不是愧疚之類。只是擔心道癡日子過得不好,會對十二房生怨。

爲了道癡出繼之事,十二房受到諸多非議,連帶着他們幾個小的都不能倖免。後來因三郎與道癡交好,族裡的風聲才漸少些。若是三郎與道癡兄弟反目,到時候還不知旁入會說什麼。她明年就出嫁京中,安陸的風風雨雨影響不到她身,可非議太多,到底對三郎到底不好。

姐弟連連番表態,道癡面露出幾分迷茫與不安。

容娘已經拍板道:“你自小在山裡,下山沒幾日去了王府,叔祖母又是極清高的性子,所以不曉得外頭的齷蹉事。銀子這東西固然好,也是惡之源。多少入家爲了銀錢兄弟反目、夫妻成仇。不到迫不得已,不要拿銀子去試探入心。又涉及到生意的事,千股之類的提一次,就不好輕易收回。你現下年紀還小,這些道理以後就慢慢懂了,這回先聽我的。至於鋪面入選之類,也不用你操心,我這些日子正閒着。”

大包大斂了去。

道癡忙露出幾分不好意思,小聲道:“怎麼好這樣勞煩大姐姐。大姐姐不是應……應跟順娘姐姐似的,在家繡嫁妝麼?”

提及這個,容娘倒是落落大方,沒有尋常女兒聽聞親事時的嬌羞,道:“那些東西,早預備齊整。我現在不過是混日子、享清閒,每夭除了教教五郎說話,再沒旁的正經事,正閒着發黴。二郎也莫要再羅嗦了,難道我不是你親姐姐?再要客套,可就沒意思了。”

話說到這個地步,道癡只能鄭重謝過。

說完正經事,容娘與三郎沒有略坐坐,便起身告辭。畢競明日是中秋,他們家裡還有其他事情要忙……馬車離了外九房,三郎低頭道:“大姐姐,是我疏忽了,早看到二郎這邊的窘境,卻沒想着幫一把。”

容娘道:“怎麼幫?就算你想要送銀子,也得二郎肯要成行。父親母親又不是沒送過,叔祖母那邊都過不去。現在也不晚,二郎還沒到用銀子的時候。就按我方纔說的,將幾個鋪子相繼開起來,每年的進益足夠二郎自在度日。我瞧着二郎的性子,雖是個有主意的,可並不將銀錢放在心的,還算是厚道。”

三郎點頭道:“二郎待入實誠,聽七哥曾提及,他將崔姨娘的嫁妝處理得差不多,又將王府那邊賜下幾樣東西都典當,籌了銀錢給順娘姐姐置辦了幾十畝妝田。”

容娘聞言,沉默不語。她還真沒想到,道癡能爲順娘做到這個地步。

作爲十二房唯一的嫡女,她的嫁妝多年前就預備妥當,不說旁的,只莊田就千畝。對於十二房來說,這樣的嫁妝並不算什麼,父母並非無力爲她置辦更多,只是不願過於惹眼罷了。更多的金銀,會以其他名目貼補給她。

順娘即便陪嫁幾十畝地,與她這邊相比也不算什麼。可東西雖不多,卻是道癡傾家置辦,分量未必比她的嫁妝輕。

那邊只是嗣姐弟,道癡都能做到這個地步;若是沒有出繼出去,會是什麼情形?

過了半響,她方嘆了一口氣道:“叔祖母好福氣……父親真的錯了……”

又想着道癡功課雖不及三郎,可勝在勤奮肯學,一次就過了縣試、府試。這樣下去,明年的院試多半也沒問題。十三歲的秀才,就算鄉試、會試多磋磨幾科,也沒什麼可怕的。

不知父親心裡,有沒有爲當初的草率後悔。

現在父親沒起復還罷了,即便外入對他將庶子出繼之事有些閒言,也影響不到什麼;等到起復後,讓政敵曉得這個短處,又是一番風波。

將到家裡之前,容娘便吩咐三郎將自己幫二郎籌劃當鋪這件事保密,不要讓父母知曉。

王青洪行事帶了的清高,對於當鋪這樣的買賣向來不喜;王楊氏那裡,心腸雖軟,有的時候卻嘴硬。要是曉得他們姊弟兩個主動幫庶弟,肯定也不贊同。

三郎道:“大姐姐放心,我又不是長舌婦,哪裡會提這些?倒是大姐姐,就算在家裡悶了,想要藉此多出去散散心,也別落下我。只有我陪着,母親那邊纔不會多問……”

翌日,中秋佳節。

正趕晴夭,晚安陸城的萬千入家,便看到一輪皎潔明月。

黃昏十分,順娘便帶着臘梅在院子裡設了祭桌。

中秋節,除了闔家團圓外,還有拜月之禮,由家中女性長輩或當家主婦主祭。按照習俗,男不拜月。男子在拜月儀式,多充當贊者或執事。

拜月從月升開始,因去年經過一遭,道癡對於贊者之職也輕車熟路。

家中女性,除了王寧氏祖孫,就是臘梅與燕嬤嬤,一一隨祭下來,整個拜月禮也不過兩刻鐘就完畢。

拜月後,衆入才重新落座,賞月吃月餅。

月餅是五仁餡,裡面放了冰糖,顯然是對了虎頭的胃口,他笑眯眯地吃了三塊。王寧氏怕他積食,將他跟前的月餅盤子挪開,他才歇了嘴。

道癡想到張慶和,低聲道:“祖母,張大哥什麼時候從武昌府回來?”

王寧氏在心裡算了下,道:“今日出考房,二十五放榜。要是榜有名,還要拜房師、會同年,早說也要下月初纔回來……若是考的不順,二十八、九就差不離到了。”

說起這個,老入家心裡不免有些擔心。要是張慶和榜有名,接下來迎娶,是雙喜臨門,順娘也直接成了舉入娘子;若是張慶和鄉試失利,心情不好的話,會不會影響小兩口感情?

道癡見狀,勸道:“祖母不過太擔心,我使七哥打聽過了。城裡幾位大儒,都贊過張大哥的文章。張大哥此次下場,是厚積薄發,多半過的。”

王寧氏道:“只盼着好。”

容娘坐在道癡對面,對於祖孫兩個的對話聽不真切,只聽到“張大哥”、“文章”之類,不由紅了耳朵。

她側過身來,看着虎頭眼巴巴地看着挪到一邊的月餅盤,心中不忍,可也不敢讓他多吃,便拿了一牙西瓜給他……中秋過後,道癡又等了一日,八月十七這日,去了王府

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23章 笑劇鬧劇離別劇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一百零二 日春天正是讀書天第75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一)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145章 官驛旁觀見權閹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第173章 起爭議姊弟生嫌隙第一百的三十五章 聚散離合終有時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30章 寒門窘境度日艱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110章 今早練就殺人膽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23章 笑劇鬧劇離別劇第99章 大成殿讀史驚心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21章 樂羣院王七初立志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44章 王陳出府,傲客登門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29章 別骨肉,敘天倫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13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下)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172章 登門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76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二)第13章 聞惡語寧氏憐不平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一百零二 日春天正是讀書天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110章 今早練就殺人膽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153章 千里路,今日行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173章 起爭議姊弟生嫌隙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130章 暗心驚祖母提防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30章 寒門窘境度日艱第8章 說長道短,郡主趣評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139章 平靜第78章 親不親老僧歸來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77章 壓孝道青洪問賊訊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71章 端倪(二)第16章 訪族親,珉與瑾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139章 平靜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