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

(後邊追來了,

目送着王府的馬車在衆府衛的簇擁下遠去,道癡的情緒一下子低沉下來。王寧氏方纔出來拜見世子,並且與孫子一道親送貴客出門。

老人家心裡不放心虎頭,可見孫子難受,便沒有說什麼,只道:“你們休假已經將半月,再過半月就會回府學,等那個時候你們再做伴便是。”

道癡點點頭,扶着王寧氏回了院子。

儘管方纔世子帶來的親衛不是三百,也有七八十人,散在街頭巷尾,引得不少人家探頭探腦。旁人家雖好奇,不過是嘀咕兩句。

外八房這邊,因與外九房是近鄰看的更真切些。

這一年多來,外九房的變化,他們都看在眼中。或許外九房現在還不如他們富裕,可誰都能看出來,外九房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孫女婿是秀才老爺,孫子是王府伴讀,如今家裡僕從人口也漸增。八老太太與兩位兒媳,不是沒生過與外九房多親近親近的心思,都被八老太爺攔下。

八老太爺是這樣說的:“旁人有是旁人的,人還是本本分分只看自己碗裡的好。當時與外九房疏遠,是怕他們叫窮,佔了這邊的便宜。現下要學十房那些沒臉沒皮的,過去討便宜?我的兒孫是乞丐麼?”

一席話說的老伴、媳婦都低了頭,再也不敢提與外九房多走動的話。

大人既顧忌臉面,又想着利害關係,反而不如孩子們想的簡單。外八房的兩個孫子,卻極愛往道癡身邊湊。

他們兩個都在族學上學,只是還沒有下場。道癡與他們年紀相仿,卻過了縣試、府試,如何不讓他們佩服。

八房兩個媳婦生怕公公怪罪,教訓了兒子兩遭,兩個小的也不敢再往外九房竄了。只是堂兄弟兩個讀書越發用心,想着要是自家兄弟都過了童子試,父母還有什麼理由攔着不讓他們與從堂兄弟親近……

王寧氏與道癡哪裡能想到,外八房老少的糾結,祖孫兩個開始給順娘擬嫁妝單子。

趁着假期還有半月,道癡想將這個處理妥當。

除了之前買的那五十畝地,道癡這兩日又去西城置了一間鋪面。地理位置只算中等,正是因爲這個,價格也便宜,一百零五兩銀子臨街三間門臉房。即便租金不多要,一年十數兩銀子進賬沒問題。

妝田、鋪面、傢俱這些大件都齊備了,剩下零零碎碎也不少。

道癡來到這個世上,還是頭一回置辦嫁妝,哪裡曉得該置辦什麼,王寧氏擬的單子看着又太簡陋了些。就算張家父子不是勢力眼,還有張家那些親戚呢。順娘這樣良善的性子,道癡可不願她因嫁妝的緣故,被人低看一眼。

實在無法,道癡只能求助容娘。

容娘將自己的嫁妝單子抄了一份過來,帶着三郎與道癡兩個以作參考。

像玻璃罩的盆景、掐絲琺琅果盒、掛鏡、掛屏這些都算是這個時候的“奢侈品”,盡數劃去。這些東西都是成年累月積攢下來的,有錢也一時無處買去。

銀質蠟扦可以換成錫的,粉彩茶葉罐換成青花罐。茶具與瓷器可以減半,梳理用具、洗漱用具、化妝品等,則在安陸城的範圍內採購。

四季衣服、鞋襪、其他穿戴品,這邊準備的差不多,道癡需要做的,便是多添尺頭。

陪嫁的首飾這塊,則是請容娘幫着去銀樓選。非誥命不得用金玉珠翠,除了四對耳墜是純金外,一副頭面用的是鎏金,一對掐絲琺琅花釵,其他家常戴的幾套釵環都是銀製。

兩匣子首飾用了五十五兩銀子。

選完首飾,姊弟三個便拿着擬好的單子,在西城進行了大采購。其他的還罷,並不是什麼值錢的物件,衣料這裡又是大頭。除了庶人可用的絹、、素紗等,因張慶和已經是秀才,順娘算是“士人妻”,衣服可以用紵絲、綾羅,這兩樣是外九房沒有的。

除了衣料的限制,道癡才知曉百姓服飾連顏色也是有限定的。民婦穿衣,也只能穿淡色,不許用大紅、鴉青,這就是士庶之別。

若是按照這個論,外九房倒是比尋常百姓要強的多,因爲外九房屬於“士”階層,穿衣上倒沒有那麼多的避諱。

等到採購齊當,整整堆了一馬車。

等到外九房時,道癡便安排衆人卸車。

看到他大肆採購,順娘很是吃驚,王寧氏倒是看不出是什麼。道癡出去之前,已經同老人家說了。兩個大頭道癡都花了,這些小頭上,王寧氏就沒有再囉嗦。

老太太心裡,早已當道癡是自家骨肉,對於他竭盡全力爲順娘置辦嫁妝之事,就也沒攔着。在老太太看來,若是自己大孫子在世,定也會同道癡這般。她若是多計較,反而像是拿道癡當外人。

上房西屋早已空出來,就是留着裝順孃的嫁妝的,這些東西便由大家抱着、提着,都送到上房。

等東西都卸完,順娘額頭香汗淋漓,才聽容娘說了一嘴,曉得這些東西都是弟弟給自己置辦的嫁妝。

她這回沒有避出去,而是正色道:“祖母,二郎,我不要。這些東西要麼退出去,要麼就給二郎做聘禮使。要是張家圖嫁妝,那我不嫁也罷。”

雖說王寧氏放出話去,道癡不早娶,可外九房三代獨傳,也不容他太晚娶妻,多半過了成童禮後就要定親。仔細算下來,也就三、兩年的功夫。

王寧氏呵斥道:“快閉了嘴,什麼話都敢說!”

順娘低着頭,道:“反正不要就不要。我本是做姐姐的,不說爲兄弟做什麼,反讓兄弟頃家顧看我,這算什麼?”說話之間,眼淚已經簌簌落下。

老實人犯起擰來更讓人頭疼,又是在容娘姊弟跟前,王寧氏心下已經惱了。

道癡不好告訴順娘,這些實不算什麼。即便外人看來,他幾乎用了全部身家,可實際上並不是那回事。可在容娘與三郎跟前,又不好說這個。

就算買東西用的這百十來兩銀子,他爲了不讓容娘起疑,也是先去的藥鋪,賣了世子那日過來時帶的人蔘、鹿茸等高級補品;在銀樓的時候拿出包舊釵環出來,兌了幾十兩銀子。

容娘與三郎看在眼中,自是認定外九房的銀錢來源多是這般來,越發覺得道癡不容易。

容娘對順娘本有些不以爲然,覺得她過於綿軟了些,沒有繼承王寧氏的剛性;現下見她如此,倒是有些不忍。

又見王寧氏臉色發青,道癡欲言又止的,容娘便拉了順孃的手,道:“好姐姐,嫁妝這東西,自古都是孃家人量力置辦,多寡都是心意,姐姐只需受着就好,哪裡好說什麼要不要的。”

順娘哽咽道:“可是,我怎忍心?”

容娘掏了帕子,幫她拭淚道:“有什麼忍心不忍心的,難道你們不是親姊弟?要我說,二郎做的很好。就算他年歲小,也是支撐門戶的男丁,不爲你這個姐姐做主爲誰做主。就算現下將這些都給了你,又能如何?難道他是個沒出息的,就不能再賺銀子回來。”

噼裡啪啦倒豆子似的一席話出來,順娘反駁不了,只道:“可是,可是……”

“可是什麼呀?二郎一大早就出來,跑來跑去大半晌,連口茶都沒吃,順娘姐姐不說一句謝,反而怪罪起來,我都要看不過眼。又不是外人,斤斤兩兩計較的那麼清楚,都是一家人,再說誰吃虧誰佔便宜的話就沒意思。”容娘脆生生地說道。

順娘忙道:“我沒怪罪……”

容娘笑道:“那順娘姐姐就歡歡喜喜受了這份好意吧,莫要再說旁的,小心氣壞了叔祖母。”

順娘被容娘說的又羞又愧,倒是沒有再說什麼“不要”之類的話,只是神色間還有些迷惘不安。

王寧氏暗暗嘆了一口氣,吩咐道癡招待容娘姊弟,帶了順娘去東屋開解。

道癡則是帶了容娘與三郎到東廂奉茶。

進了屋子,道癡便對容娘豎起大手指:“大姐姐好厲害!”

容娘掩袖輕笑,道:“這算什麼?不拘男女,想要高聲說話,就要佔住個‘理’字。”

三郎好奇道:“那要是不佔理怎麼辦?”

容娘挑眉道:“道理又不是天下掉下來落到你懷裡,沒理找到理不就行了?就算找不到,不是還有那一句話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要是自己心裡都沒底氣,那還不如趁早歇了嘴,費那個勁作甚?”

三郎咋舌道:“大姐姐的意思,不就是無理也要辯三分麼?”

容娘想起正事,看着道癡道:“你這邊銀錢還能湊多少?”

道癡想了想,道:“現銀都就剩下今日買東西剩下的幾兩,還有大師父給的幾個老物件,府試後世子與族長太爺賜下的兩方好硯臺……”說到這裡,猶豫一下道:“大姐姐,當鋪需要多少銀子?”

容娘道:“當鋪不同其他鋪子,需要庫房,鋪子後的地方要大,地方不能太偏僻。買了鋪面後,還需要用鐵匠捍鐵庫房,不算本金,鋪面這塊就要、三、四百兩銀子。先期的時候,成衣可以直接賣成衣鋪子,收到的好物件,也可以直接送古玩鋪寄售。等到本金週轉開,有了餘錢,再置辦另外兩個鋪面也不遲。饒是如此,從鋪面到本金,少說也要七、八百兩銀子……”

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110章 今早練就殺人膽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142章 倒春寒,天使至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145章 官驛旁觀見權閹第130章 暗心驚祖母提防第91章 分明一個女財神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13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下)第3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18章 紀先生,李御史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第91章 分明一個女財神第101章 柔順娘出閨成大禮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110章 今早練就殺人膽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21章 樂羣院王七初立志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76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二)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14章 論反王,傳大考第27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三)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76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二)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19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四)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30章 寒門窘境度日艱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107章 流民將至,世子悲憤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3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169章 說學監,曉權臣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27章 崔小舅,劉大舅(下)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77章 壓孝道青洪問賊訊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13章 聞惡語寧氏憐不平第131章 聞佳音,得喪信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99章 大成殿讀史驚心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6章 聞言始知被棄因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105章 週年祭後八方動第157章 千里迢迢抵良鄉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13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下)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