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

自古就有“神三鬼四”之說,午夜十分,傳來四聲雲板聲,如何能不讓人心驚。在王府中,有資格敲雲板報喪的,只有王爺一家。

其他人驚疑不定,道癡卻是反應過來,八成是王爺不好。他原還奇怪,興王看上起無病無災的,不像說沒就沒的樣子,可世子確實在成年之前失父,被選爲皇位繼承人。

今天天氣過於詭異,就是他們幾個半大少年都熬不住,興王主祭穿着冠服……難道是中暑?

可是王駕到王府才一個時辰,這是不是也太快了些?

衆人都從水池中出來,王琪揉着眼睛,迷迷糊糊道:“天亮了麼?”

遠處傳來哭聲,道癡拉着王琪,對衆人道:“先回府學再說。”

大家只覺得心驚肉跳,藉着月光,急速回了樂羣院。

輪值的黃錦與高康都已經睡下,小廝們也在之前被打發回來安置,樂羣院裡靜悄悄。

王琪這會也完全醒過來,聽道癡講王府的雲板敲了四下,只覺得手足冰冷,哽咽道:“二郎,難道是姑母?”

道癡還沒開口,劉從雲道:“不是王夫人……**的哭聲太響了……”

不止**方向哭聲越來越響,王府前面也隱隱地傳來動靜。若是王府夫人的話,不會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道癡看了衆人一眼,大家因剛纔泡澡的緣故,身上都是溼淋淋的,道:“先各自收拾收拾,會有消息過來。”

衆人哪裡還有睡意,正茫然無措,聽見道癡的話,各自回房料理不提。

等衆人收拾利索,就有王府屬官挑了燈籠過來,哭着傳話,王爺薨,袁大人下令,府中諸人齊聚卿雲門外舉哀。

雖說之前已有猜測,可聽到這消息時,道癡還是覺得有些恍然。歷史的車輪開始轉動?

即便曉得興王不是長壽之命,可也沒想到王府大變來的這麼突然。

黃錦與高康兩個披了衣服出來,聽到這消息,幾乎癱倒在地。

誰都曉得,王府的天塌了半邊。

遠處的哭聲越來越響,黃錦與高康兩個也忍不住“嗚嗚”地哭出聲來。

衆伴讀入王府一年,即便不能像王府中人那樣悲傷,可心裡也都不好受。明明白天的時候還是好好的,怎麼王爺就薨了?

想七想八中,衆人回房換了素服,隨着黃錦、高康兩個一起前往卿雲門。

卿雲門是王府內院之門,位於王府中軸線上,居啓運殿之後,卿雲宮之前,卿雲宮是王府正寢所在,王爺居所。

未到近前,耳邊便傳來陣陣哭聲,卿雲門前已經烏泱泱地跪倒一片。

衆伴讀無職無缺,也不上前,只跟在衆人身後尋了處空地跪下。

卿雲門將王府中人一份爲二,門裡是王爺家眷與內官、女婢;門外是屬官、管事與男僕。

等到得了消息,趕過來的人越來越多,門裡門外的哭聲也連成一片。

雖不是正式哭靈,也沒有禮官盯着,可具道癡所看,真心實意哭喪的人佔了大多半。

興王仁善之名,不是白來的,王府上下多感念王爺寬和。

跪了兩個多時辰,天色依稀透亮時,卿雲門裡出來幾個服白的內侍,手中抱着臨時縫製出來的孝服出來,分發給衆人。

衆人都接了穿上,入眼都是白茫茫一片。

即便再響應的嗓子,可哭不了兩個時辰,哭聲漸歇。

道癡看了看旁邊的幾個,陳赤忠繃着臉,劉從雲皺眉,呂文召身體一個勁地打晃,王琪……王琪雙目紅腫……

因親王有藩國,是一國之主。

國主大喪,不僅僅是王府中人之事。藩國內禁屠宰三日、禁音樂婚嫁至喪畢。國內文武官員齊衰三日、哭臨五日而除;在城軍民俱素服五日,文武衙門都要設祭壇。

等到天亮,王府這邊經過最初慌亂,各項治喪事宜已經有條不紊地準備起來。

衆伴讀雖年幼,並沒有正經差事,可是在長吏司的安排下,終於在哭靈的隊伍中有了正式排位,不用再同管事僕從等混在一處。

衆人位置在王府品官之末,不入流、無品屬員之前。這也不是隨意安排的,因爲王府屬官中,本就有“伴讀”一職,從九品。雖說此伴讀非彼伴讀,可隨着王爺薨逝,世子成爲王府主人,衆伴讀的身份也就今非昔比。

府外的文武官員,得了消息,陸續過來,卿雲門外的人越聚越多。

還好文武官員來後,何時跪、何時哭,都有司官唱引,道癡等也沾光,無需再一直跪着。

道癡等人昨天凌晨就起的大早,又熬了這一晚,臉色都跟着發青。等到烈日當空時,就是體力最好的道癡與陳赤忠都有些站不穩,更不要說其他三個。

實在沒法,衆人只好藉着方便的由子,輪流歇息一二,纔算緩過來些。

轉眼,到了正午時間,司官又唱引,衆人齊聲大哭。

就在哭聲中,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道癡回頭望去,便見陸典疾步而來。

陸典從人羣中穿梭而過,直接進了卿雲門。

王府中人都曉得,除了內侍外,有資格直接進卿雲門的只有長吏袁宗皋與儀衛正陸典兩個。他們兩個,被王爺視爲心腹。

地方文武雖也對王府中事略知一二,可眼見陸典就這樣不經稟告就直入內宮,還是覺得詫異。

卿雲宮內,除了王府家眷,蔣家衆人外,還有長吏袁宗皋,範氏與陸炳母子。

安陸城的文武官員,品級有限,還沒資格進來祭拜。

見陸典面帶急色地進來,袁宗皋心裡微沉,低聲道:“可是外頭有什麼不安生?”

身爲王爺生前心腹,陸典沒有在靈前守着,而是帶人在前院鎮守,就怕有人借王爺薨逝之機生事。

陸典手中從前襟掏出一個帛卷,胳膊微微顫抖,低聲道:“袁大人,寧王反了,方纔使人送繳文過來,需稟告王妃與殿下!”

袁宗皋聞言,臉上血色褪盡,身體一趔趄。還是陸典上前一把扶住,袁宗皋纔沒有摔倒。

這王府中文武最高品級的兩個長官,都從對方眼中看見了懼意。

藩國先是百年不遇的水患,然後王爺薨世,現下又趕上寧王造反,真是禍不單行。寧藩與興藩雖不接壤,可寧王亂軍要是北上的話,安陸危險。

這般大事,兩人誰也不敢瞞着。可是王妃因王爺突然辭世的緣故,暈厥不起。就是內府治喪事宜,也是王夫人出面料理。

現下,只能對世子稟告此事。

世子才十三歲。

兩人心裡都分外沉重。

等世子被請到靜室,看到那張繳文時,冷笑道:“滑天下之大稽,歌姬賤妾之子,窺得王位,不思感激,反而想要圖謀天下,可笑至極!要是他不來還罷,若是敢北上,孤年紀雖幼,卻也有報國保民之心……”

卿雲門外,道癡不曉得,自己惦記另外一件大事已經發生,寧王已經在六月十四正式扯起反旗,寧王造反的消息今日也從千里之外傳到安陸。

除了王府這邊收到繳文之外,從河谷平原快馬趕回來的王青洪在回府更衣時,也聞得了這晴天霹靂。

他雖從南昌府回鄉,可那邊也留了幾個人手盯着,因此快速地得了寧王造反的消息。

寧王府前幾年買通朝臣與內官,恢復了府衛。除此之外,還有地方草莽盜匪有勾連,因此扯起反旗,聲勢正經不小。

爲了嫡長子拜在李御使門下的緣故,王青洪本就存了心病,一直盼着朝廷能行雷霆手段,早點將寧王府鎮壓下來,免了內亂;可他通過關係使人送了幾個揭露寧王不軌的摺子都不了了之,寧王府勢力反而越來越大。

這一回,他本是拖着帶病之身回城奔喪,又聽了這要命的消息,打擊巨大。

過來王府臨喪不久,他終於堅持不住,雙眼一黑,昏死過去……

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82章 分派系王琪薦虎頭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23章 笑劇鬧劇離別劇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103章 衆子院試,三郎初隱第171章 端倪(二)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19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四)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3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75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一)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127章 崔小舅,劉大舅(下)第3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139章 平靜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4章 蓬門突有貴客至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6章 聞言始知被棄因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23章 貴賤兩房說承嗣第105章 二郎話裡露留意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21章 樂羣院王七初立志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18章 紀先生,李御史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19章 不留爺處爺不留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29章 別骨肉,敘天倫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24章 得失難論說儀賓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171章 端倪(二)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第77章 壓孝道青洪問賊訊第174章 遇犬吠道癡笑出手第105章 週年祭後八方動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72章 登門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一百零二 日春天正是讀書天第3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11章 誰家兒女高聲問第81章 驅姻親王府新格局第157章 千里迢迢抵良鄉第6章 聞言始知被棄因第23章 笑劇鬧劇離別劇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8章 說長道短,郡主趣評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17章 小算計,大靠山第29章 別骨肉,敘天倫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