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

(週一換榜單,點擊,收藏)

六月初一,天氣晴好。

王寧氏與順娘早早就起了,做了小米粥與素餡蒸包,還拌了四色小菜。等到道癡梳洗完畢,早飯已經在堂屋擺好。

王順娘正在布碗筷,廚房裡出來個梳着雙鬟的丫頭,十三、四歲的年紀,濃眉大眼,膚色微黑,手中端着粥盆,操着一雙天足,走路很是爽利。

這正是道癡託王珍在王家下邊的佃戶中尋的人選,要勤快淳樸、還要老實本分。爲了怕王寧氏不留人,又借了宗房老太爺的名。正好因入王府爲伴讀之事,宗房太爺送了個小廝給王瑾,加上這個粗使丫鬟,倒是並不惹眼。

當王珍過來,帶着王老太爺的名義送人時,王寧氏確實是想要拒絕。可是,想到孫子就猶豫了。

王府那邊月初進去,月末才能出來。王府那邊也曉得衆伴讀在家多是金貴的,發話允許每人帶一個小廝跟着服侍。外九房才得了消息,臨時想要尋人也不容易。

畢竟帶進王府與在家裡使喚還不同,下人要是不妥當,連累主子都跟着丟臉;要是嚴重了,說不定還要危急身家性命,哪裡敢隨意帶人。既是王老太爺選定的小廝,那行事規矩定是錯不了的。

小廝收着,那丫鬟還要退麼?

收一個、退一個,倒顯得矯情,加上瞅着這丫鬟大手大腳,不像是那種大戶人家的嬌大姐,王寧氏便鄭重謝過,算是收下這二人。

王珍將兩人的身契遞給王寧氏,對王寧氏身邊侍立的道癡笑笑。道癡趁着王寧氏沒留意,做了個揖,心裡不由有些惋惜。

王珍行事,讓人覺得可親可敬。即便性格不失精明,可是不讓人生厭,這樣的人到哪裡都能如魚得水。要是到了官場,成就定然不菲。可惜的是,宗房有家規,長子長孫要承繼宗族事務,可以舉業,可是不能出仕選官。

宗房大老爺王青海與長子王珍父子兩個都是如此,取得了舉人功名,卻是一次也沒有下場會試過。

這丫鬟名叫臘梅,家裡有個傻哥哥,如今到了娶媳婦的年歲,爹孃沒有積蓄,便想要用臘梅換親。臘梅的舅舅正好在王家宗房鋪子裡送貨的車伕,心疼外甥女,捨不得她小小年紀,就去嫁給一個癱子做媳婦。剛好王珍將尋人的差事派到他這鋪子的掌櫃身上,臘梅舅舅得了消息,便向掌櫃的推薦了自己的外甥女。

王珍吩咐掌櫃時,條件只有兩個,一個是勤快能吃苦,一個是老實本分。

臘梅兩條都合了,王珍打發人親自確認了,以二十二兩銀子的身價,買斷了這個小丫頭。

臘梅父母雖有些捨不得女兒,可還是滿心歡喜地收了銀子,在契書上按了手印。王珍便安排人教導了臘梅幾日規矩,將人送到外九房。

雖說跟宗房與十二房相比,外九房算是寒門;可對臘梅這個鄉下丫頭來說,外九房就是好人家。這一圈的房子,慈愛的老太太,溫柔的小姐,不愛說話的少爺。

燕嬤嬤、燕伯無兒無女,也比較喜歡這個濃眉大眼的樸實丫頭。臘梅沒幾日,便也將家務都接了過去。同順孃的慢條斯理不同,臘梅手腳很是麻利,半日的家務活,她用不到一個多時辰就都做完,還剩下很多功夫,也不肯閒着。即便女紅上並不擅長,也陪着順娘做女紅,只是順娘繡花,她納鞋底之類的。…

這樣能幹質樸的丫頭,誰能不喜歡呢?

同被衆人喜歡的臘梅相比,小廝驚蟄只在過來的那日,進了一次二門,給王寧氏磕了頭;剩下幾日,便一直在二門外住着。

他比道癡大兩歲,已經是十三歲的半大少年,實不好在內院住。外院除了燕伯、燕嬤嬤的屋子,就只剩下南廳。驚蟄進外九房這幾日,便在南廳打地鋪。

道癡曉得這不是長久之計,現下是盛夏,可以不挑地方,以後怎麼辦?

道癡在前邊小院看了一圈,便去同王寧氏商議,在外院東西各蓋一間盝頂房。東邊的那間,可以留給驚蟄住;西邊那間做倉庫。

王寧氏也曉得家裡住不開,猶豫了一下,便點頭同意了道癡的建議,只是不忘吩咐他,不要操心此事,只預備好去王府的事情就行了……

今日,便是道癡與王瑾入興王府之日。

王寧氏心中百般不捨,需要帶的衣服物件,昨晚就收拾好了,今早又重新清點了一遍,生怕落下些什麼。老人家早早地兌換了兩片金葉子,換成了一包碎銀還有兩貫錢,也半點沒留,全部放在道癡的包裹中。

她已經打聽清楚,這次興王府要進六個伴讀,除了王家王琪與自家孫兒外,剩下那四個都是安陸州說得上的士紳人家子弟。

即便曉得孫子是恬淡的性子,可也不願意他因手頭窘迫在王府受欺負。

祖孫三人用了早飯,除了道癡依舊用的香甜之外,王寧氏與順娘都有些食不下咽。

這時,院子裡想起“蹬蹬”的腳步聲,道癡不由翻了個白眼,這般登堂入室的,再沒有旁人,正是王琪這廝。

道癡去宗房學規矩這幾日,王琪差不多隔天就來一遭,一口一個“叔祖母”,就像是王寧氏是他親奶奶似的親近。王寧氏因他沒有父母,便多憐惜他兩份,祖孫兩個相處的竟十分融洽。

就將順娘,對王琪這個胖子族兄弟,也厭煩不起來。

王琪一個一個姐姐,溫良無害,曉得順娘喜歡做女紅,便在堂姊妹那裡收刮一番,給順娘帶來半尺高的花樣子。

他這般用心,順娘自然領情,面上越發溫煦。

看的道癡心裡都跟着泛酸,覺得王琪這小子實在是有些礙眼。可他也看出來,王琪雖有的時候魯莽跋扈,可對王寧氏與順娘,到底帶了幾分真心。只是這小子就不能悠着點,作甚在得了王寧氏與順孃的稱讚後,便眯着眼睛看着自己,小眼八叉地掩飾不住其中得意。

說白了,這胖孩子,就是少愛。看見王寧氏與順娘對道癡關愛,心裡受刺激了,才主動往這兩人身邊湊合,有“爭寵”之嫌。

換做其他人,怕是早就惱了,道癡怎麼會同他計較?可王琪顯然不是個見好就收的性子。

這不,沒等進門,便聽到這小子的公鴨嗓:“叔祖母,孫兒來了……”

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1章 西山寺裡有老僧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18章 紀先生,李御史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一百的三十五章 聚散離合終有時第103章 衆子院試,三郎初隱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18章 紀先生,李御史第98章 樂羣院裡添新人第31章 峨眉月升夢正酣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98章 樂羣院裡添新人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8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二)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171章 端倪(二)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16章 訪族親,珉與瑾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91章 分明一個女財神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105章 週年祭後八方動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19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四)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2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一)第142章 倒春寒,天使至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39章 平靜第155章 聽新聞,生忌憚第161章 禮儀之爭今日始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7章 小算計,大靠山第98章 樂羣院裡添新人第78章 親不親老僧歸來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31章 峨眉月升夢正酣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105章 二郎話裡露留意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14章 論反王,傳大考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172章 登門第29章 別骨肉,敘天倫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3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98章 樂羣院裡添新人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19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四)第75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一)第77章 壓孝道青洪問賊訊第103章 衆子院試,三郎初隱第64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一)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77章 壓孝道青洪問賊訊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一百的三十五章 聚散離合終有時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159章 嗣皇帝遭遇“下馬威”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29章 別骨肉,敘天倫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