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

離開王宅後,道癡並沒有急着出城,而是去了觀前街。昨日隨王青洪去紀先生家時,曾路過這裡,這條街很是繁華,道路兩側都是商鋪。

當道癡過來時,商家多是纔開門掛幌,街道上的客人並不多。

他記得清楚,這裡有兩家書店。

西山寺藏書不少,多是佛門的說,儒家的書反而有限。道癡專門過來,就是想要淘換幾本四叔集註,還有八股文選編之類的書。

他這身裝扮,還是比較礙眼。夥計雖沒攔着他翻書,可是也不時地望一眼,而後走到賬房跟前嘀嘀咕咕。

道癡的心思都在書上,並沒有聽到他們在說什麼。因過來前,大致要沒什麼書,他心裡已經有數。不過,四書五經集註的版本實在不少,想要尋個合適的,還得仔細翻看。要不然隨便什麼都看,說不定還要被帶歪了。

這時,便聽到有人道:“小……小師父……”

道癡轉過頭,是書鋪裡的小夥計,手中捧着一本書,遞過來道:“這本佛經,是佛誕時城裡的居士印的,小師父若是找佛經,可以直接拿了去。”說到這裡,不忘補充一句:“不要錢……”

見他神色中似有敬意,道癡想了想,道:“小施主是城西王家窯的?”

小夥計聽了,連忙點頭道:“小人正是王家窯的,十日前放假回家,曾在村長家門口聽過小師父誦經。”

怪不得這小夥計如此客氣,道癡想起村長曾說過,王家窯村上子弟進城的,多在王家當差或是在王家鋪子裡做夥計,便道:“這是王家的鋪子?東家是哪一房?”

聽道癡問這個,小夥計挺了挺胸脯,帶了幾分有榮乃焉的模樣:“我們這裡是城裡最大的書鋪,是王家宗房名下的產業。”

道癡接過小夥計的饋贈,又將自己方纔翻過的幾本書都從書架上抽出來,叫小夥計結賬。

小夥計既然在書鋪當然,當然是認識字的,看到這幾本書名,都是城裡士子最常買的書,不由心下詫異。

不過詫異雖詫異,他還是將書接過來,去賬房那裡結賬。

“承惠一兩七錢三分銀子。”隨着算盤聲響,賬房報出個數字。

道癡從腰間摸出兩塊碎銀子結了帳,小夥計看了看道癡周身,猶豫一下道:“若是小師父不嫌棄,小人這裡剛好有塊包袱皮是店裡,是前幾日小人老孃給小人捎東西帶過來的,小師父先拿去使吧。”

道癡原想婉拒小夥計的好意,隨即想到這幾本書啃完,自己還要來書鋪的,便點點頭道:“如此,就勞煩小施主了,等到我下次下山時,便送還回來。。”

小夥計擺擺手道:“不勞煩,不勞煩……這幾本書都怪厚的,加起來分量不輕,用包袱裹了揹着,總比手裡拎着省力氣。西山離城裡,這一路可是不遠。”

嘴上說着,他手上也沒停忙活,從櫃檯下翻出個藍布包袱皮,將那幾本書裝好,才遞給道癡。

道癡接過包裹,再次道謝,而後離開了書店。

賬房這是才擡頭道:“這是西山寺的小和尚?”

小夥計點頭道:“正是他,別看他年紀小,誦經卻送的好,我們村裡聽過的人,沒有不誇的。”

賬房摸着自己的山羊鬍,道:“怪哉,和尚開始買儒家的書,難道西山寺裡有士子寄居……”

書鋪東數第三家,正是點心鋪子。想着自己上山後,怕是十天半月不再下山,道癡便決定給虎頭買兩包糖;還有老和尚,最是愛吃定勝糕。

這家鋪子的生意確實紅火,買點心的隊伍排了一溜。

道癡揹着包袱,站在旁邊,有些猶豫,是入隊尾排隊,還是再找一家點心鋪子?

他穿着半新不舊僧衣,背的藍包袱上還綴着兩方補丁,落到旁人眼中,就是個過路的小和尚在可憐兮兮地望着點心鋪子,垂涎裡面的點心。

不遠處,站着一大一小兩個道士。大的四十來歲,身體略顯富態;小的年紀與道癡相仿,望向道癡的目光帶了幾分好奇。

道癡似有察覺,回頭看了一樣,正好看到這兩個道士。

他不由多看了兩眼,這裡是觀前街,這“觀”是指安陸最大的道觀玄妙觀,有道士出沒也不稀奇。奇怪的是,這兩個道士周圍站着幾個人,看似不相干,可卻自然而然地那兩個道士圍在中間。

小的還沒開口,中年道士望向道癡的目光已經帶了柔和,回頭吩咐了兩句。

他身後就現出一個人,進了點心鋪,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就提了一串點心包出來。

這會兒功夫,道癡已經將決定不排隊,換一家點心鋪子再說。

沒想到沒走幾步,就被人攔住下,攔人的正是那個中年道人。

道癡擡頭不解道:“不知這位真人攔我何意?”

中年道士笑而不答,從侍衛手中接過點心,遞送到道癡跟前:“相逢就是有緣,我沒有其他可饋贈與你,就將這包點心饋贈與你,還望小師父勿要嫌棄。”

道癡沒有拒接,而是行過合十禮鄭重謝過這中年道士。

感謝是感謝這份好意,道癡依舊保持的不卑不亢,氣度從容。

因爲他曉得,眼前這兩個壓根就不是玄陽官的道士,若是沒猜錯的話,這兩個多半是興王與世子。

在小道士戀戀不捨的目光中,道癡別過中年道士,轉身離開。

書有了,糕點也有了,剩下的就是去尋車馬行。

他雖看着清貧了些,可因手上有銀子,車馬行這邊倒是也沒有刁難……

等馬車到西山時,已經是下晌。

看到道癡回來,虎頭只知道歡喜,老和尚卻是不由地皺眉。

道癡並沒有誇大其詞,也沒有面平如水地說了今早王崔氏臥牀之事。

換做其他人聽了,說不定要訓斥道癡一番。畢竟“孝順”長輩是應當的,不管老太君對道癡如何,都沒有道癡說話的餘地。

“大師父,我想搬出來住。”道癡的聲音很是堅決:。

老和尚皺着眉:“你纔多大,怎麼能一個人出來住?”

其實,這回功夫,道癡也心虛。

在王家時,他好像很硬氣,並不稀罕十二房的便宜二;可實際上,等過後想一想,他就明白自己說了大話。

不花王青洪的銀子,花的就是西山寺的銀子,他還真的是別無長物……

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150章 見族親二郎露親近第63章 心憂慮二郎歸家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139章 平靜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22章 對與錯,親與疏第4章 蓬門突有貴客至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131章 聞佳音,得喪信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153章 千里路,今日行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3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第31章 峨眉月升夢正酣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161章 禮儀之爭今日始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85章 聞已逝道癡赴西山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18章 紀先生,李御史第4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下)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第131章 聞佳音,得喪信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152章 臨行際喜獲良言第151章 世子溫言攏伴讀第1章 西山寺裡有老僧第23章 笑劇鬧劇離別劇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91章 分明一個女財神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6章 聞言始知被棄因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27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三)第14章 論反王,傳大考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145章 官驛旁觀見權閹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8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二)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130章 暗心驚祖母提防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第98章 樂羣院裡添新人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30章 暗心驚祖母提防第159章 嗣皇帝遭遇“下馬威”第16章 訪族親,珉與瑾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85章 聞已逝道癡赴西山第22章 對與錯,親與疏第142章 倒春寒,天使至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77章 壓孝道青洪問賊訊第23章 貴賤兩房說承嗣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78章 親不親老僧歸來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