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小算計,大靠山

對於王琪,道癡並不厭煩,相反還帶了幾分欣賞。

到底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即便得祖父母庇護,可這般識得眉眼高低,想來成長的過程中也沒少吃苦頭。粗魯愚笨,都是他的保護色。

儘管他對自己並無善意,可他對王三郎卻是有幾分真心。有他在王三郎身邊,王三郎以後也能少吃些虧。

這會兒功夫,道癡便又看到王琪在裝傻充愣。

“六哥,既是興王府那麼好耍,爲何六哥不去?”王琪坐在廊下芭蕉樹旁躺椅上,手中捧着一牙香瓜,一邊吃,一邊道。

因他一邊說話,一邊吃瓜,少不得有些汁水從嘴角流下。這時,就有旁邊侍立的丫鬟上前,用帕子給他擦拭。

他身後另站着兩個丫鬟,手中拿着扇子,在一下一下地扇風。

他左前方的方凳上,坐着個少年,年紀不過十三、四歲,穿着直褂,手中搖着把紙扇,相貌倒也算斯文,只是眉角微垂,看着有些陰鬱。

見王琪這憊懶模樣,那少年不由皺眉道:“做什麼怪樣子,還不老實說話。”

王琪“嘿嘿”笑了兩聲,到底先將手中的香瓜吃完,才從丫鬟手中接了毛巾擦手,面帶迷糊說道:“六哥課業最好,真要從宗學裡挑人入王府,也是挑六哥,哪裡會輪到三郎?”

王六郎神色有些不自在,道:“入王府是要給世子做伴讀,又不是下場應試,哪裡用挑最好的。不過是差不多,不至於丟我們王家的臉就好。我又癡長几歲,明年就要下場。”

王琪看着他道:“先生將三郎的時文誇了有誇呢,三郎明年不下場麼?”

王六郎的臉立時黑了下來,道:“先生不過巴結十二房才客套幾句,就你這傻子才當真。從三品又如何,致仕就是致仕,哪裡趕得上二叔?”

王琪聽了,立時不願意,瞪着那少年,道:“我怎麼傻了,連祖父都誇三郎,祖父也巴結十二房不成?”

王六郎臉上亦帶了怒氣,站起身來,尖聲道:“誰說祖父巴結十二房了?你渾說什麼,不過是因姑姑多疼你,我才與你多說幾句,你還蹬鼻子上臉了?”

王琪扒拉扒拉耳朵,擡頭望向那少年,眼角正掃到站在院門口悠悠哉看戲的道癡。

他嘴角一裂,抱胸道:“這不是四郎麼?”

道癡笑得有些靦腆:“伯祖父叫我來見七哥,好像擾了七哥說話。”

看着道癡如此,王琪只覺得頭皮發麻。他只見過道癡兩次,每一次都沒落下好。前天,王三郎帶着兩個丫鬟去換了紅袖之事,他是曉得的。

也只有王三郎那個笨蛋,纔會當他這個兄弟是好人,王琪可是看破他的小九九。

那個紅袖行事輕浮,看着就不是穩重的,王楊氏將這樣的人安排在庶子身邊其心本就不良;道癡卻藉由子將麻煩丟給王三郎不說,還得了王三郎滿心感激,王楊氏那邊怕是隻能嘔個半死。

王琪當時氣不過,差點就要揭破此事,不過心有顧忌,才暫作旁觀。

王六郎本是有了私心,過來勸王琪帶王三郎一起入興王府爲伴讀,現下被個外人撞到,不由漲紅了臉,望着道癡的目光就有些不善。

道癡穿着一身新衣,眉眼俊秀,不過看着卻面生。他只當是王琪的狐朋狗友,眼裡不由帶了輕蔑,冷着臉道:“你是誰家子弟,難道沒學過做客規矩?不得人通稟,就直接登門入室。”

道癡本跟着引路小廝過來,本當有人先進來稟告的,不過是道癡將到院子時,聽到王琪兄弟兩個說話,提及“興王府”心有觸動,纔打發了小廝,自己走了過來。

偷聽固然有些不光彩,可這王六郎慫恿王琪帶王三郎入興王府,對十二房也帶了怨氣,顯然沒有按好心。

現下聽王六郎說他沒規矩,道癡臉上並沒有着惱,只淡淡道:“我第一次出門做客,確實沒有人教過我規矩。我還是先向父親與伯祖父請教了規矩,再來拜會七哥好了。”後一句是看着王琪說的。

說罷,他轉身便走。

王六郎沒想到他會回嘴,越發着惱,怒斥王琪道:“什麼狐朋狗藥,也往家裡請!”

王琪卻沒搭理他,而是飛快地跑了幾步,攔住道癡,懇切道:“六哥這兩日發燒,才火氣旺些。好四郎,賣七哥一個面子,不要與他計較了吧……到了祖父與洪大叔跟前,曉得哥哥待客不周,說不得哥哥就要挨板子了……”說到最後,露了幾分可憐兮兮。

王六郎聽王琪說自己有病,肺都要氣炸,剛想要說話,就聽到“洪大叔”三字,立時熄火。

本是他背後算計王三郎,對十二房也出言不遜,真要鬧到祖父跟前,挨訓斥的未必是王琪,說不得就要換成是他。

道癡本是做個樣子,見王琪留人,便沒有再說,只是也沒有轉身隨王琪回去便是。

王琪“嘿嘿”笑着,轉身對王六郎道:“六哥,弟弟這裡有客,就不留六哥……”

王六郎雖有些小心機,到底不過十三、四的少年,背後說人是非對撞破,到底尷尬,也顧不得計算王琪攆人,冷哼一聲,怒衝衝去了。

道癡這才隨着王琪進了王琪院子。

王琪指了指那小凳子,吩咐丫鬟道:“拿下去,擡把椅子來。”說罷,又吩咐另外一個:“再切一盤甜瓜。”

少一時,椅子擡出來,王琪才客氣地讓了座,並且使人奉茶。

或許,這樣精明世故,纔是王琪的真面孔。

只是爲何要做出魯莽愚鈍嘴臉?

道癡想了想,便也大致猜到其中緣故。宗家四房並未分家,王琪父母雙亡,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老族長夫婦。

可老族長夫婦在世,這個家就分不了;老族長不在世,王琪就失了庇護。

王琪若聰明伶俐,老族長夫婦固然歡喜,可未必就能多疼幾分。王家耕讀傳家,本不缺聰明人。

人都有憐弱之心,王琪如此裝愚守弱,老祖父夫婦少不得偏疼幾分。在老兩口閉眼前,總會安排后王琪這個孫子。

既面對的不是愚人,道癡便也沒有轉圈圈,直言道:“世家子入王府伴讀,本是好事,爲何六從兄避之不及?”

王琪嗤笑道:“還不是怕被點了儀賓。真是可笑,王府的郡主還愁嫁?難道他入了王府,就一定會點了他做儀賓不成?”說到這裡,搖頭道:“他被嫉妒糊了眼,想要藉此斷送了三郎前程,也不想想三郎多大。即便三郎成了世子伴讀,王府也不會選他做儀賓。”

道癡問道:“興王爺,可是弘治爺長弟?”

王琪皺眉道:“這個全安陸州都知道吧……弘治爺是成化爺三子,王爺是四子……今上諸位皇叔中,興王爺年齒居長……”

道癡只覺得自己的心跟着顫了,接着問道:“興王世子年歲與七哥相仿?”

王琪點頭道:“世子今年十二,前年請封的世子。”

道癡眼睛亮晶晶地問道:“到底什麼條件,才能入王府爲伴讀?”

王琪聞言,不由擡頭,看了道癡好幾眼,不解道:“四郎想要入興王府?王府規矩多,你怎麼能習慣?王府伴讀不過聽着名頭好聽罷了,除非想要留在王府做個小吏,否則與前途並無多少益處。你雖才家來,可以洪大叔的脾氣,只會督促你好生讀書,會給你安排好前程的。”

道癡道:“若是機會允許,我想要入王府見見世面。”

王琪看着道癡,緩緩地搖了搖頭,道:“怕是四郎要失望了,固然王府伴讀並不算精貴,可不知多少人盯着……四郎庶出身份,到底容易被人挑剔……”

道癡此刻,已經篤定,這興王世子就是歷史上爭議頗多的那位嘉靖皇帝。

因爲大明宗室是最重視嫡庶長幼之分的,現在龍椅上這位正德帝死後無子時,朝臣與太后按照大明律,“兄終弟及”、“父死子替”選的嗣皇。

原本老和尚給道癡規劃的人生是倚靠家族,科舉出仕。

現下明晃晃的一條大腿在前頭,不抱纔是傻子……

第163章 進京入駐會同館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22章 對與錯,親與疏第169章 說學監,曉權臣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76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二)第163章 進京入駐會同館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第16章 訪族親,珉與瑾第75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一)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2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一)第66章 借時事興王教子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64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一)第172章 登門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127章 崔小舅,劉大舅(下)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63章 心憂慮二郎歸家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4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下)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1章 西山寺裡有老僧第131章 聞佳音,得喪信第66章 借時事興王教子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101章 柔順娘出閨成大禮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107章 流民將至,世子悲憤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8章 說長道短,郡主趣評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13章 聞惡語寧氏憐不平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11章 混小子唱作俱佳第1章 西山寺裡有老僧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131章 聞佳音,得喪信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103章 衆子院試,三郎初隱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22章 對與錯,親與疏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一百的三十五章 聚散離合終有時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22章 對與錯,親與疏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