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

不等王琪跪下,那侍郎已經上前一步扶住,面帶溫煦道:“這是王家七郎吧?都不是外人,很不必如此。”

大家都站着,王琪也不樂意跪,順着起身,有些受寵若驚,不知這“不是外人”從何處論起。

那侍郎摸着鬍子笑道:“本官與尊伯父是同年故交,已經相約結爲兒女姻緣。”

王琪心中驚詫不已,前日與二伯父分手時,還不曾聽聞此事。這才隔了一日功夫,身爲刑部侍郎的伯父就與兵部侍郎家結爲親家,好快的速度。二伯家三哥已經娶親,四哥原議過一門親,沒等下定,對方就病逝,親事不了了之,這次與兵部侍郎家結爲姻親的當是四哥了。二伯父家沒有嫡女,兩個庶妹還小。

對方一侍郎,也沒有白攀親的必要。王琪便遵從這侍郎的要求,將口中稱呼從“馮大人”換成“馮世伯”。

衆目睽睽之下,說兩句話拉了交情,馮侍郎便望向道癡與劉從雲兩個:“這兩位才俊是?”

王琪介紹道:“這兩位都是侄兒同窗……”說到這裡,指着劉從雲道:“這位是劉從雲,仲德先生高徒。”說罷,又指了指道癡道:“這是王瑾,乃侄兒族弟。”

馮侍郎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心中有數。這陪着今上同車進京的是年少的這個,年長的這個是袁宗皋的弟子。兩人都是伴讀出身,小小年紀。又有功名在身,前程不可限量。可惜自家未出閣的女兒只有一個,已經許給王家。要不然挑個天子伴讀做女婿,也是好事。

到底是三品大員。除了對三伴讀各聊了兩句外,對於其他王府屬員不過點點頭,就吩咐會同館的人帶下去安置。這一批從龍舊臣中,最有前途的不過三伴讀,其他人以王府無品屬員授官,不會高於六品,馮侍郎覺得見個面就夠了。

對於三伴讀,馮侍郎雖與王家有姻親。可最關注的不是王琪,本是道癡。可待見面,見他面上尤帶稚嫩,熱絡就減了幾分。即便今上再看重又如何。三五年上不了朝,三五年後誰曉得聖眷如何。倒是對劉從雲多問兩句,仲德是袁宗皋的字。袁宗皋可不單單是王府長吏,還是興獻王與今上父子兩人的老師,昨日在數百京官面前與首輔楊廷和對峙。爲新皇帝爭得從大明門、承天門入宮的權利,是御前第一紅人。

劉從雲察覺出馮侍郎態度的變化,望了王琪一眼。

他的確與袁宗皋師生相稱,不過只是掛名而已。因他這兩年在長吏司學差事勤勉。袁宗皋頗爲看重,偶爾指點一二。

王琪這樣說。算是擡舉他,即便他沒正式出仕。相信用不了兩日,京城官場也多知曉他的姓名。

王琪對劉從雲笑笑,露出一口白牙。花花轎子人人擡,不過是說幾句好話而已。讓大家關注劉從雲,總比關注二郎強。

馮侍郎並沒有在會同館久留,與三人說過話便帶着從屬走了。

會同館每館分六所,每所就是獨立的院子,四周都是房子,北房曰“照房”,其他三面爲“廂房”,每面九間,三間一個隔斷,院子中路是工字房,爲宴堂,穿廳,後廳。

因王府品官都安置在北館,南館空着,所以三人輪上了頭所照房。照房九間,三間一套,正好一人一套,很是寬敞。

三人卻顧不上欣賞這會同館格局,稍加梳洗便相約去北館打聽消息去了。

結果沿着北館六個所找了一圈,袁宗皋不在,陸鬆不在,虎頭不在,陳赤忠不在,邢百戶不在,蔣康、蔣壽皆不在。

能說得上話的都不在,留下的多是兩眼一抹黑,只曉得世子昨日下午登基爲帝。

三人出了北館,面面相覷。

王琪遲疑道:“大家都在宮裡,咱們怎麼辦……”

道癡想着方纔缺席的那些人,王府屬官中,文官除了袁宗皋基本都在,武官與蔣家幾個姻親則是一個不剩。看來世子在行漢文帝行事,進京後先抓軍權。不管是外戚,還是權臣,這下想要鬧得什麼,也成事不了了。

可是,怎麼拉下了王琪?

劉從雲合起扇子,敲打掌心,道:“既進京了,是不是先傳信給殿……給聖上,看是否能面見聖上,給聖上請安。”

王琪聞言,視線在衆人身上掃了一圈,神情猶豫。

三人都沒出仕,即便是新皇伴讀,也只有等着旨意的份,暫時沒有上前的資格。冒然尋到宮門,倒顯得他們三個輕狂。

加上身份的緣故,王琪還沒想好如何向世子求助,所以能避就先避些。

劉從雲顯然也想到避諱處,道:“既是不好尋去,那就等吧。等到晚上老師從宮裡出來,再做道理。”

道癡與王琪也沒有其他主意,三人便有回到南館。

沒等到頭所,就見幾個人站在頭所門口。

見到三人踱步回來,那幾個人都往這邊望過來,其中有兩個穿着官服,還有幾個穿着儒生服。

未等近前,道癡便認出幾個,穿着官服的除了給他們安排屋子的館副之外,還有王琪的堂兄王瑄。穿着儒生服的,則是面帶激動的三郎,另外一個略年長的的則是張慶和。張慶和旁邊的面生儒生,十八、九歲年紀,圓臉笑面,看着性情軟糯,隨着張慶和望向道癡,帶了幾分莫名親切。

“二哥,三郎,張姐夫、高姐夫……”沒等近前,王琪已經歡喜出聲。

聽着這稱呼,道癡多望向了那圓臉儒生一眼。容娘嫁到姨表兄家,夫家姓高,這“高姐夫”應該就是容娘之夫高孟翔了。

先是一番廝見,主角是道癡。因王琪在京城一月。最初消息未明前隱身,後來遺詔從王青江那裡得了準信後,“警報”解除,該見的親戚都見了。

他心裡明白。三郎與兩位姐夫聯袂而來,定是來見道癡的。

外頭不是說話的地方,謝過了館副後,王琪便請大家進宴廳說話。

王瑄當值,還需回衙門,便沒有隨着進去,臨走前囑咐王琪與道癡,這邊得了閒就家去。王三郎與兩位姐夫少不得又謝過王瑄。畢竟這裡是兵部衙門內,若是沒有王瑄相送,幾人一時半會兒還進不來。

劉從雲雖也跟着見了一圈禮,可見都是王家人與王家親戚。便知趣地告辭,留下他們自家人說話。

後廳裡,沒有外人了,三郎拉着道癡,上下仔仔細細看了一圈。略帶惆悵道:“將一年不見,二郎比我還高了!”

道癡聞言,也看向三郎,心中大驚。王三郎進京不及一年,怎麼熬成這個模樣。不由皺眉道:“三哥要成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了!”

三郎清瘦,臉色略顯蒼白。眼下有些發青,看人時眼睛不是眯縫一下,看着就了孱弱,失了少年的朝氣。

王琪在旁邊,一邊與張慶和、高孟翔等說話,一邊留意旁邊的小哥倆。聽到道癡的話,他忍不住插嘴道:“就是,三郎是是不是熬的忒狠些?本還是長身體的時候,這般不愛惜自己,就算讀書讀的好些,身體熬垮了,還頂什麼用?”

三郎訕訕道:“沒大熬,只是在長個子,才顯得單薄。”

王琪輕哼一聲,道:“還強嘴?能唬了誰去?”說到這裡,轉向高孟翔道:“高姐夫,大姐姐就不訓訓三郎,怎容他這般糟蹋身體?”

高孟翔猶豫了一下道:“容娘說過三郎幾遭,三郎想要明年下場,這大半年多在國子監裡。”

王琪聽了,望向王三郎,滿臉的不贊成:“就算想要下場試試,也不當如此拼命。你也不是小孩子了,難道還不知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在他看來,王琪院試失利,泯滅衆人,鄉試想要一試而就不太現實。第一場試試手,重點放在四年後還差不多,畢竟四年後王三郎才十八歲。

王三郎則望向道癡,帶了幾分堅定道:“我想與二郎一起下場。”

王琪也跟着望向道癡,道:“二郎也明年下場?你們都急甚?這不是讓哥哥們羞死。”

道癡苦笑道:“連虎頭都出仕了,我也不想再蹉跎。”

王琪緘默,道癡這次不再授官名單上,已經照王府衆人落後一步,要是再晚幾年出仕,誰曉得今上還記不記得舊日情分,還是早出仕要妥當些。

王三郎真心笑道:“二郎一定行的。”

道癡心中一軟,道:“三哥如此刻苦,也定能如願。”

王琪看看王三郎與道癡,又看看旁邊的張慶和與高孟翔,見四人都是儒服裝扮,且都是讀書。兩個是生員,兩個是舉人,只有他是個童生,再就科舉大放厥詞就有些不恰當。

王琪只能橫了王三郎一眼,道:“三郎還是當哥哥的,難道就這樣以身作則。二郎上京,叔祖母好生牽掛,本還指望你這當哥哥的照顧一二。哼哼,瞧着三郎讀書忙的架勢,是不得閒暇了。”

王三郎忙道:“不忙,不忙,我能照顧二郎。”

張慶和露出幾分無奈,對道癡道:“二郎春日時來信提及京城置宅,我託人打聽了幾處,有兩處差不多的,都在西城,一處兩進,一處三進。照我的意思,本是屬意那兩進的宅子,既家中丁口少,宅子大了也空置。沒等去信與你商量,趕上姨妹與三郎來探望你姐姐,不知她們姐弟幾個是怎麼商量的,認定了三進的宅子,就先買了下來,還不許我告訴你,如今一個半月過去,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年後,道癡是在給順孃的家書中提及幫忙看看房宅之事,可只是說着幫忙留意,回信中並沒怎麼提,沒想到此事已經辦成。

三郎笑道:“實在是難得遇到那個衚衕有宅子賣。”說着,對道癡解釋道:“新宅子跟家裡老宅子一個在衚衕東,一個是衚衕西,中間就隔了七、八戶人家,走路不過半盞茶的功夫……”)

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第173章 起爭議姊弟生嫌隙第6章 聞言始知被棄因第81章 驅姻親王府新格局第6章 聞言始知被棄因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105章 二郎話裡露留意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151章 世子溫言攏伴讀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01章 柔順娘出閨成大禮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第76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二)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151章 世子溫言攏伴讀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第171章 端倪(二)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130章 暗心驚祖母提防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第171章 端倪(二)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174章 遇犬吠道癡笑出手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第142章 倒春寒,天使至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23章 貴賤兩房說承嗣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131章 聞佳音,得喪信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86章 手足情重,三王齊聚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171章 端倪(二)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30章 寒門窘境度日艱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81章 驅姻親王府新格局第81章 驅姻親王府新格局第一百的三十五章 聚散離合終有時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172章 登門第159章 嗣皇帝遭遇“下馬威”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