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

(最後14小時,懇求月票——聽說最後一天,月票都會漲的很快,要是天官被壓下,小九要哭死了)

從啓運殿出來,道癡在額頭上抹了一把。轉頭看看黃錦,就見黃錦也是同一個動作,兩人不由相視而笑。

道癡心中想着王家宗房,不知王家宗房那邊曉不曉得二郡主的真正死因。要是曉得,還能心甘情願與王府聯姻,那王老太爺還真是個人物。

如此一來,不僅拉近王家與王府的關係,還能消除世子心中芥蒂,對王家來說是好事。

若是不知道的話,只能說太冷漠了些。

王府內的消息能瞞過王家,卻瞞不過王夫人。

十歲的女兒爲護着弟弟,蜂蟄不治身故,別說只是異母兄弟,就是世子是王夫人肚子裡出來的,王夫人怕是也無法坦然面對。

可是世子當時只是六歲稚童,怎麼恨,怎麼怨?這些年閉門不出,不知是不是也在逃避。

委屈無門的情況下,王夫人最應願意傾吐的就當是孃家人。要是連孃家人都瞞着,那也說明王夫人與孃家的關係沒有看起來的那樣緊密。

啓運殿北面就是卿雲門,王夫人靈柩是停在卿雲殿側殿。

道癡隨着黃錦入卿雲殿時,便見入眼皆白,室裡搭了靈堂,靈堂上擺着一口烏木棺財。

王琪渾身縞素地跪在那裡,王珍與王六郎也在,都是服白,站在旁邊,時而勸王琪兩句。

王琪如木雕似的,面無表情。

道癡同王珍等人見過,跪在王琪身側,先對靈柩行了禮,而後才站起退到一旁,小聲問王珍道:“伯祖父與大伯父他們回去了?”

王珍點頭道:“老人家心裡難受,父親身體不好,中午就回去了。”

道癡沒有去勸王琪起身,親人生離死別,不是幾句話就能開解的了的。在王琪眼中,王夫人充當着母親角色,姑侄兩個情同母子。

這個勁兒,得他自己緩過來。

“王府這邊,可說怎麼治喪?”道癡低聲問道。

今天來的是王夫人的孃家人,並無外客,這是因初喪的緣故,外頭的人家,多是等王府的安排,纔好開始請進弔祭。

王夫人只是妾,可卻是二品夫人,這安陸地界,除了王妃與吳夫人之外,還沒有誰的品級比她高。除了地方文武官員需要入王府弔祭之外,地方誥命也要過來祭拜。

不過,上頭還有王妃在,王夫人後事怎麼辦,外頭的人心中也沒底。在沒打聽清楚之前,沒人會輕舉妄動,省的討好了王家,反而得罪了王妃,那就是得不償失。

王珍道:“姑母留下遺命,說是簡喪,不要耽擱大家過年……王妃與殿下卻是不肯,最後與祖父商量,定了停靈十一日再發喪,日子就寬裕些,又在年前完成大事。”

簡喪的話,就是三日發喪了。停靈十一日,“接三”、“頭七”、“出殯”三個大日子,都可以容外頭的人弔祭。

道癡雖沒有開口勸王琪什麼,可能陪着的時候儘量都陪着。

直到“接三”這一日,王琪的精神才緩和些,跟在世子身後,招待入王府弔祭的地方官紳。

不過那個嘻嘻哈哈的王琪不見了,他像是一下子成熟起來。

身上最後的那些肥肉,也在侍疾守靈的這些日子中瘦下去,怎麼看都是清俊的少年郎。

臘月二十七,王府大殯,王夫人的靈柩被送到興王墓地。她是妾不是妻,沒資格與興王合葬,附葬在興王墓。

送殯的隊伍,進城後,便各自散去。

王琪沒有回宗房,而是拉着道癡道:“二郎,陪我尋個清靜地方呆一呆。”

道癡見他神態悽楚,心中不忍,就打發驚蟄回去給王寧氏報信,自己則同王琪出來。

西山寺雖是僻靜地方,可現下天色將暮,不是出城的時候。道癡便尋了處看着乾淨的客棧,要了一間上房,直接帶王琪過去,又打發立秋去置辦一席飯菜。

折騰一天,他是真餓了。

王琪沒有胃口,端着飯碗在那裡數米,道癡則是就着一道燒口蘑、一道蓮米蓴菜羹,吃了兩碗米飯。

王琪被他帶的,也覺得肚子裡空了,不再像方纔那樣勉強。

待吃罷飯,道癡呈大字躺在牀上,眼皮有些發沉。

看着他這憊懶的模樣,王琪不忿道:“二郎,有你這麼陪人的麼?吃了就歪着,也不吱一聲。”

“吱。”道癡擡起眼皮,瞥了他一眼,又閉目養神。

王琪哭笑不得,使勁地扒拉道癡的腿,道:“趕緊地,給哥哥讓個地方。”

道癡往裡頭挪了挪,王琪挨着牀邊躺下。

白事最是熬人,這次王夫人後事日子又趕得緊,十來日下來,一日不得歇。道癡這個幫閒打雜的,都覺得乏極,更不要說王琪。

王琪就這牀邊躺下,嘴裡舒服地呼了一聲,真想要就此睡過去。

不過心裡到底存着心事,過了一會兒,王琪還是開口說道:“二郎,有一件事哥哥實拿不定主意,二郎幫哥哥掂量掂量看。”

道癡困勁上來,打了個哈欠,道:“七哥說說看?”

王琪道:“姑母去世前將嫁妝都給了我,除了些古董珍玩,還有鋪面兩間、宅一所,妝田一百二十傾……可按照規矩,姑母無子,這些本當收回王家。哥哥怎麼辦纔好?”

道癡聞言,清醒幾分。

鋪面宅子還好說,不過是千八百兩銀子,一百二十傾田就是一萬兩千畝,這實在是不是零散產業。要知道,就是興王王爺之尊,最初就藩安陸時,名下也不過四百餘傾土地。

“伯祖父怎麼說?”道癡道。

若是沒有王夫人遺命,這妝田回到王家後,按照房頭分,王琪連三分之一都分不到。因爲長房承繼宗祀,按照現下習俗,王珍這個長房嫡長孫,也要分一份。

“祖父什麼都沒有說,可大伯、大伯孃的臉色不好看。”王琪怏怏道。

“七哥想要將田宅交上去?”道癡道。

王琪坐起身來,皺眉道:“真要交嗎?可是我捨不得。家裡雖沒分家,可大伯、二伯都有私產……除了姑母,又有誰會惦記我……”

道癡翻了個白眼,道:“那就收着,誰還會逼你要不成?”

王琪耷拉下腦袋道:“可是會讓祖父、祖母爲難。聽說那地裡,有十傾還是祖母當年的嫁妝。”

“要是交還回去,就能人人歡喜?”道癡問道。

王琪靜默了半響,道:“我會不歡喜。”

道癡沒有再接話,他曉得王琪只是嘴上糾結,心中已經有了定論。再說既然王夫人遺命將嫁妝留給王琪,即便宗房其他人再不滿,也無法就此事發作什麼。

若是王夫人只是普通的出嫁女還罷,王家藉着孃家的名,還能對此事有質疑餘地;王夫人背後是王府,既然王府都願意將這份不菲的產業交給王琪,那王家人再說什麼就是不知趣。

在王家人心中,最好的法子,就是王琪主動將這份產業歸還宗房。宗房“再三拒絕”,最後感念王琪“心誠”,就受了他這番心意。主動從王琪那裡討要產業,吃相就太難看了,也不佔道理。

道癡看着王琪,真心的嫉妒。

不說王家宗房這邊分家後,王琪會得多少產業,就是王夫人留下的這份嫁妝,就夠他自在一輩子。

說起來,宗房不忿這份嫁妝的處置,也情有可原。

若是王夫人嫁的不是興王,也不會有這麼多嫁妝。宗房太夫人在張家沒敗落前出嫁到王家爲宗婦,嫁妝田也不過十頃。

王夫人作爲宗房那一輩唯一的嫡女,撐死了陪嫁二十頃田,已經嫁妝豐厚。

只因入了王府,王夫人的陪嫁才翻番,這陪嫁的不是良田,而是王家對興王的投誠。這裡面未必都是宗房的產業,說不定還有家族中撥出來的公產。

王夫人進王府,聯的不是王家宗房與王府的姻,而是整個王家與王府的關係。

都說王家有良田萬頃,可或是公產,或是分散在各個房頭名下,宗家有多少良田還真的不好說。

大老爺、大太太不願意放棄這一百二十頃地,也說得過去。

不知是宗房這邊,就是族老們對王夫人嫁妝的分配,過後說不定也有話說。

王琪想要保住這份產業,要面對的不是一個兩個。

王夫人若是不糊塗,就當想到此處,爲什麼還不肯將嫁妝直接還給孃家,而是點名給了王琪?

道癡皺眉,心有疑惑。

就聽王琪小聲道:“二郎,姑母早年入王府前,已經開始議親。入王府爲妾,本不是她所願。若姑母沒有入王府,嫁到外頭,又會如何……”

大家嫡女,大家嫡婦,即便日日磕磕絆絆,可當家作主,也不會像是在王府這樣做個隱形人。

王府中人,誰都曉得王爺生前與王妃琴瑟相合、夫妻情深,至於王夫人,只是曉得有這樣一個空置的妾室。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王夫人的一生確實悲苦了些。

想到這裡,道癡睜開眼睛。

他曉得王夫人爲何不願將嫁妝還給孃家,對於王家安排她入王府爲妾之事,她不是不怨的……

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64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一)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11章 混小子唱作俱佳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13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下)第172章 登門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64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一)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153章 千里路,今日行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172章 登門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一百的三十五章 聚散離合終有時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150章 見族親二郎露親近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173章 起爭議姊弟生嫌隙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150章 見族親二郎露親近第63章 心憂慮二郎歸家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103章 衆子院試,三郎初隱第19章 不留爺處爺不留第14章 論反王,傳大考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130章 暗心驚祖母提防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4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下)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144章 王陳出府,傲客登門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2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一)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13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下)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30章 寒門窘境度日艱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