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6)

張靈甫確實很高興,一點兒裝逼做僞都沒有,他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原因也是非常簡單,他對自己的部隊充滿了信心,而且是發自內心的瞧不起t共,認爲t共只會打游擊,正面打會戰,74師讓一隻手t共都不是對手。

讓張靈甫感到寬心放心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王耀武向他保證,湯恩伯拿下濟南之後立刻回師前來救援他,希望他牢牢地將****吸引住,準備打一個輝煌的大勝仗。另一邊的薛嶽也向他保證,整編第五師正在高速向西移動,很快就會前往會獵。甚至蔣某人也特別發了一封電報給他,勉力他沉着應戰,吸引更多的****,然後將其一舉消滅。

這些多方面的保證給了張靈甫很大的信心,在他看來自己的74師如果單純堅守,抵禦****的圍攻一個月都沒有問題,何況他根本就不需要堅守十天半個月,頂多一個星期,周圍的援軍就會將這一片團團圍住,到時候****是插翅難飛,反正張將軍是覺得青天白日勳章離自己不遠了。

那麼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有張靈甫想象的那麼樂觀嗎?

此時離張靈甫最近的整編65師在泰安,二縱插入65師和74師之間之後,第65師也試圖重新打通交通線恢復聯繫,但派過來“掃蕩”的郭永鐮的第154旅很快就被二縱擊退,甚至因爲郭永鐮也過於輕敵,差一點就被兇猛的二縱擊潰了。之後第65師師長李振又派第160旅再次進攻,但很快又遭到擊退。兩次試探下來李振已經知道對面的敵人很不好惹,再也不敢輕舉妄動,是縮回了泰安一心固守,壓根就沒有增援和向張靈甫靠攏的意思。

除了第65師之外,湯恩伯的一兵團主力都在濟南城下,正在同陳帥領導的山東解放軍主力激戰,別看陳帥手下的兵力不多(只有一縱以及第七和第八師)但是同湯恩伯周旋起來也是相當給力,一度耍給湯跑跑團團轉。爲了拿下濟南並消滅****,湯恩伯也是投入了全部主力,僅剩下之前提到的那個李天霞和他的第83師作爲預備隊。反正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南下增援張靈甫的能力。

至於王敬久的二兵團,那離張靈甫是更加的遠,此時其主力還在莒縣一帶,至於薛嶽保證已經高速向張靈甫接近的第五師,其實速度也沒有那麼快,五大主力之間的關係也就是那麼回事,真正能夠並肩作戰的恐怕也是系出同源的新一軍和新六軍。至於第五師和74師,以及邱清泉和張靈甫之間的關係,別看他們都是陝西人,也都是黃埔系,但關係真的不密切。

更何況在邱清泉看來,****也就是那麼回事,以74師的戰鬥力完全擋得住,而且他們第五師這一路追着三縱和八縱也是比較辛苦,不如先休整一兩天,然後再趕路不遲。總而言之,第五師的速度並不快,而且不着急。這也就決定了至少五天之內張靈甫是得不到什麼實質性的增援的。

先不提張靈甫那邊的事兒,在包圍圈中的他暫時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只能被動防守。讓我們先看看魯南的王敬久兵團的情況。剛纔說了,此時王敬久已經發現北面的所謂華中野戰軍主力完全是子虛烏有的,僅僅是華中野戰軍的三縱和八縱,以二兵團五個整編師兵力去打兩個縱隊,實在是太小題大做了。所以他按照薛嶽的命令將整5師調了出來回師去救援張靈甫。去掉邱清泉的第五師之後,王敬久的兵團還剩下四個整編師,按照王敬久的想法時繼續北上,一方面尋機殲滅三縱和八縱,另一方面也可以收復日照、青島等大城市。

而此時又出現了一個笑話,就在王敬久率領二兵團全力北上的途中,其麾下的整編75師忽然沒有了消息。一個整編師,實際上就是一個軍的兵力怎麼可能一下子人間蒸發了呢?若說被敵人殲滅了,不可能一聲槍響都沒有,更不可能一個人都逃不出來。更何況現在戰場上的情況是比較清楚的,在魯西南是沒有****主力的,難道說整編75師倒戈了?

當然這種可能性也是不大,不久之後,有了消息,輜重部隊據說看到了整編75師正在向西行動。這下王敬久就納悶了,三縱和八縱在北面,整75師去西邊幹什麼?

滿心疑問的王敬久一面親自帶隊西進,一邊派整編72師師長楊文瑔去找失蹤了的整編75師。這位楊師長不敢馬虎,跳上一輛吉普車就出發了,沒想到的整75師走得還挺快,楊師長追了半天都沒有找見人影,就在楊文瑔準備向上級彙報這個情況的時候,忽然接到了陸軍總部的命令,這才知道整編75師已經脫離二兵團的指揮了。

原來蔣某人決定將整編75師和剛剛抵達徐州的整編70師以及新編第21旅組建一個新的兵團,由第六綏靖區副司令區壽年指揮。準備由徐州、臨沂一代向泰安進發增援74師。爲了追求效率,蔣某人親自把命令指示給了師長柳際明,卻忘記通知陳誠、薛嶽和王敬久。而柳際明覺得蔣總裁不會如此不靠譜,定然是已經通知了他的上級,所以沒打報告就走人了。如此一來,事情就比較搞笑了,讓王敬久兵團是一陣雞飛狗跳,也間接導致了王敬久接下來的戰鬥計劃恐怕是難以實施了。

道理很簡單,原本王敬久準備用四個整編師去打兩個縱隊,從實力上說佔據了一倍的優勢。但是蔣某人不由分說的抽走了一個整編師,等於王敬久手頭上能用的部隊僅剩下了三個整編師,雖然依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想打殲滅戰基本是不可能了。

而這個情況很快就被三縱和八縱發現了,粟大將當機立斷,命令三縱繼續同王敬久兵團周旋,而八縱則快速西進去追擊阻截邱清泉的整5師。至於剛剛組建的區壽年的第七兵團,粟大將並沒有放在眼裡。倒不是粟大將小瞧了區壽年,而是實際情況就決定了蔣某人拍腦袋想出的這個新辦法是不折不扣的昏招。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此時區壽年還在武漢,是臨時被蔣某人抓的包,而整編70師和新編21旅也此時也纔剛剛抵達徐州,一路舟車勞頓是人困馬乏,接到命令要求馬上北上,這兩支部隊都是一肚子怨言。但誰讓蔣總裁的命令大於天呢?他們也只能帶着怨氣上路,不過因爲有情緒,而且魯南的游擊隊又在不斷地的襲擾交通線路,導致他們的動作是相當的緩慢。

至於整編75師,他們倒是離泰安近一點,但問題在於他們現在相當於是孤軍,所以動作也不快,準備同整編70師和新編21旅匯合之後才一起北上去救援張靈甫。

也就是說,這一塊真心是不給力,起不到什麼作用。再說區壽年,這位新上任的第七兵團司令是當晚從武漢坐飛機抵達徐州,同陳誠、薛嶽開了一個短會之後,就急匆匆的上路了。不過這裡其實也有一個隱患,那就是不管是第75師、第70師還是新編第21旅都不太買區壽年的賬,他這個兵團司令其實指揮不動下面的部隊。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爲區壽年也不是蔣某人的心腹,實際上這位從歷史上說還屬於蔣某人的敵對派系。區壽年是廣東人,早年間讀過幾年私塾,文化水平不算高。那他是怎麼走上從軍之路的呢?那還是因爲他有一個好舅舅,區壽年的舅舅就是大名鼎鼎的蔡廷鍇將軍!1921年,他投奔了正在粵軍當連長的舅舅蔡廷鍇,一開始在連隊裡當文書,後來由蔡廷鍇介紹去粵軍陽江軍事教習所學習,到了1925年就擔任了第四軍某連連長參加北伐。

請注意區壽年可是不光參加了北伐,後來南昌起義的時候,他和蔡廷鍇也是參加了的(當然,據說是被脅迫參加的,當時蔡廷鍇是第24師的師長),只不過後來半路就開了小差。當時的區壽年是參加南昌起義的第24師70團的團長,而這個第24師裡當時有一個普通士兵,而這個普通士兵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粟大將。請注意粟大將和老上級區壽年的緣分還不止於此,歷史上逐鹿豫東的時候,區壽年就被粟大將打了一個稀里嘩啦,做了當年老下級的俘虜。

因爲區壽年是蔡廷鍇的外甥,不可避免的也是屬於第十九陸軍一系,自然的跟蔣某人的關係不是很和睦。只不過因爲十九路能打仗,而且區壽年在抗戰初期表現還不錯(參加過著名的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後來任48軍軍長駐防在大別山區,只不過因爲他是雜牌出身又有反蔣的黑歷史,擔任48軍軍長之後因爲保釋了一些抗日積極分子,沒多久就被蔣某人以包庇縱容共.產黨,處以撤職查辦,調去重慶陸軍大學特別班洗腦。直到1943年3月任第26集團軍副總司令,因無事可幹,在恩施和軟禁在此的同鄉以及老上級,原新四軍軍長葉挺天天打麻將混日子。

從這些履歷就可以看出,區壽年在刮軍嫡系當中是格格不入的,他想要如指臂使的指揮第七兵團恐怕是很困難的。

說到這,山東的形勢大體上已經是很清楚了,雙方的計劃和底牌都擺在了桌面上,勝負的關鍵點也就是張靈甫的74師,他打得不好,那粟大將將大獲全勝,他堅持住了,這個仗就變得相當麻煩了。

在山東這邊全面開打的同時,豫北和豫東地區的烽火也已經燃起了。此時的豫東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地盤,晉冀魯豫野戰軍劉鄧所部轄有五個縱隊,分別是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縱隊,兵力在二十萬左右。這裡爲什麼要特別說明一下晉冀魯豫野戰軍劉鄧所部呢?原因很簡單,因爲晉冀魯豫軍區實在太大了,管着豫東、冀中南一大片,光是軍分區就有太嶽軍區、太行軍區、冀南軍區和晉冀魯豫軍區四個。所屬的縱隊一共有七個(相當於七個軍)。

此時劉鄧所統帥的是其中的主力中的主力,剩餘的兩個縱隊還在冀南和太嶽地區活動。比如第一縱隊是楊dezhi任司令員,第八縱隊是謝fuzhi任司令員。

參與到接下來的中原大戰的部隊除了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之外,還包括晉察冀軍區的野戰軍。這裡必須簡要說明一下,歷史上的晉察冀軍區有兩個野戰軍,分別是第一野戰軍和第二野戰軍。第一野戰軍歸聶帥指揮,轄有三個縱隊主要負責同閻錫山周旋。第二野戰軍歸蕭ke上將指揮。但是實話實說,蕭上將搞文藝工作可能是一把好手,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實在是差強人意。

而在這個歷史時空,晉察冀軍區完全歸聶帥一個人指揮,下屬有九個縱隊。其中的三個縱隊暫時劃撥給賀帥指揮,正在山西同閻老西周旋,而剩下的六個縱隊則留在了華北,歸聶帥統一指揮,負責同晉冀魯豫野戰軍一起應對刮民黨軍三個主力兵團的攻擊。

所以此時參加豫東角逐的pla合計是兩大野戰軍,共計11個縱隊,要同刮民黨軍15個整編師進行較量,在實力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楊dezhi的第一縱隊和謝fuzhi的第八縱隊之前參加抗戰後期戰略反攻階段的作戰消耗比較大,經過幾個月的休整之後即將恢復戰鬥力,此時充當戰略預備隊的他們,可以在戰役後半段加入戰鬥。

而且同山東的大量由新四軍改編過來的華中和山東野戰軍相比,華北、山西地區的八路軍改編的部隊人員更加充足而且武器裝備更加好。相當一部分縱隊所屬的炮兵旅都有105毫米級別的火炮,至於師屬火力中的76或者75毫米火炮也是一點兒都不缺,而且背靠東北和內蒙的他們能源源不斷地獲得蘇聯的軍事援助,在武器彈藥方面可以獲得充足的保障。

當然,這並不是等於仗就好打了,15個***軍主力撲面而來的那種壓力是不可想象的,從地圖上看,這十五個整編師從洛陽到菏澤一線排開,五十多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還正像是洪水猛獸。

按照刮民黨陸軍總指揮部的部署,第三兵團呈兵於菏澤開封之間,負責奪取濮陽。五兵團居中位於開封鄭州之間向被進攻新鄉、安陽,至於第四兵團,則出洛陽向焦作、晉城、長治一帶掃蕩。

達成這個第一階段作戰目標之後,三個兵團在邢臺、邯鄲之間打一個大的殲滅戰,一舉消滅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然後再繼續揮師北上,直取北平、天津將****逐出關外。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四平八穩的作戰計劃,反正就是靠着蠻力一線平推北上,如果****識相乖乖的跑路,那就順水推舟的收復河北,如果****膽敢螳臂當車,那就打殲滅戰,消滅****主力。

爲了這一次作戰,蔣某人不光是將實力最爲強大的15個整編師擺在了第一線,還在第二線,也就是豫南、鄂北地區部署了一批正在整編中的二線後備力量。這一線也有六七個軍的兵力正在整編當中,一旦第一線需要援助,這一線的部隊也立刻就能頂上去。而東邊的江淮一側,同樣也雲集了重兵,已經或者正在進行整編中的部隊高達五個。反正照老蔣看來,這次剿匪是萬無一失的。

那麼t共方面對於豫東北、冀南的戰鬥又做了什麼部署呢?按照軍.委大步進退的指示,以劉鄧爲首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並不準備在豫東地區同刮民黨軍做過多的糾纏,逐漸將敵人引誘至臨清、聊城、邢臺和邯鄲之間。拉長敵軍的補給線路,拉開敵人五十萬大軍之間的間隙,爭取在邢臺以南地區打一個殲滅戰,消滅敵人一到兩個整編師。如果刮民黨軍隊形保持良好,就繼續退往石家莊、衡水一線尋找戰機。

反正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和晉察冀野戰軍的目標是在接下來的一到兩個月內殲滅敵人三到五個整編師,讓蔣某人全面進攻三個月完成剿共的美夢破滅。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整個中原戰場上的戰鬥不是首先爆發在冀南和豫東,而是首先在正太鐵路沿線展開。賀帥率領晉察冀野戰軍二縱、三縱、四縱出石家莊向西進軍進逼陽泉,營造出一副奪取陽泉的態勢,引誘太原守軍前往救援,實際上是有意在正太鐵路線上設伏以經典的圍城打援戰術消滅刮民黨軍有生力量。全本小說網

008 竟然成功了281 打臉020 維多利亞的秘密(上)290 驚聞173 隱藏在幕後的人(下)487 找麻煩256 都不是好鳥317 偷車風波452 先進動力戰鬥機(下)番外02167 娜塔莉亞芭蕾舞劇團328 戰鬥吧!大笨鳥(上)160 交鋒(下)381 死亡之海(上)064 審 訊272 斯沃博達(下)367 盧加095 沒有辦法的辦法651 掉坑?190 都湊一塊了(中)496 歪招197 脫困109 開打06 槓上了(下)600 麻煩666311 活寶470 耍賴218 空襲246 肥羊論586 下棋102 特科277 拆東牆補西牆057 交鋒(三)678313 鬼點子就是多556 談不攏334 衝向城市110 混帳044 米高揚VS某仙人(下)363 天真的人75 逗比們(下)470 暗戰(下)03 窩心事兒015 擺拍和攪屎棍177 出手208 有人要搞事596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6)020 維多利亞的秘密(上)288 兩手準備485殲滅戰(5)329 九一一110 混帳013 被質疑358 不配合(上)378 落荒而逃570 準備086 反客爲主008 又來了370 新交易116 穩紮穩打377 奇葩和奇襲490 覆滅99 國際形勢177 機降作戰307 第一波66 戰鼓聲近454 又見交易066 一波又起676424 一切就位323 猶豫不決的羅將柯236 各懷鬼胎(下)344 佔便宜223 局勢發展337 注意!老虎!004 驚魂夜(下)234 搞錢(上)227 顛倒黑白121 死命令485 離心離德180 防患於未然(下)427 坑人(上)414 吵翻天(上)263 去遠東333 談判(下)318 政治第一144 虛與委蛇(上)566 末日?261 艾伯哈特(下)327 克舍辛斯卡婭保衛戰(下)217 整風難555 屎一樣的貨色365 形勢變化521 海上衝突(下)262 關於坦克的討論261 艾伯哈特(下)310 狹路相逢勇者勝66195 又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