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戈梅利(下)

狙擊戰術失敗並不是最讓內因多爾夫煩惱的事情,更讓他感到憋氣的還是紅軍居然在大白天明目張膽地在附近高地和開闊地帶部署炮兵。在這種望遠鏡一眼就能看到的距離上的軍事部署自然逃不出德軍炮兵的能力範圍,可是城裡唯一可以指望的三門105毫米榴彈炮中的兩門已經毀於同紅軍炮兵的較量,更可氣的是僅剩的那一門還因爲炮管受潮暫時無法使用。

至於那八門威力巨大的150毫米榴彈炮,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擺設,城內的德軍挖地三尺也就湊了數箱彈藥(有的還沒有引信)。內因多爾夫可不會讓這些寶貝疙瘩就這樣白白消耗在代價高昂的炮擊戰中,每一發炮彈都必須用於抵擋紅軍步兵的進攻。

能讓紅軍感到自豪的還不僅僅侷限於攻堅戰術的成功,對於偵察兵的大膽而又合理的使用也充分說明了一年多的苦戰讓他們領悟到許多、許多……進攻發起之前,紅軍一般會在主攻街區方向上滲透若干偵察分隊,一般都是年輕力壯、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

這些英雄戰士必須利用夜色或者是建築物作爲掩護不露聲色地靠近德國人的戰線,然後安靜等待己方大炮發言,乘着德軍忙於躲避炮火攻擊之際奪取一到兩處可以依託的工事,爲後續部隊的突進提供必要的支撐。

對於這些英勇的偵察兵,任何溢美之詞都不足以描述他們的勇敢,更不會讓人覺得過分!戰場上。這些身先士卒的小夥子們非但要時刻提防德軍的槍口。還必須承受己方炮火的洗禮。很多時候。他們將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戰友斃命於己方的炮火,這種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他們只能獨自默默承受。

三天之後,索日河對岸的gomel fat工廠區域完全被紅軍佔領,越打越精明的紅軍指揮官在接下來的渡河之戰中還取消了習慣性的戰前炮火準備。這是個不失明智的決定,要知道此時的戈梅利早已是一片廢墟,再多的炮火準備充其量也就是在廢墟里的瓦礫炸得更加細碎一些而已,非但不能清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德國人也早已對此習以爲常,炮火準備對其有生力量的傷害往往約等於零。至於有效地破壞工事更是無從談起,因爲戈梅利壓根就沒有什麼工事,廢墟一片的城市哪裡不能藏人啊!)。而且炮火準備往往還會提醒德軍,給德國人留下更多的準備時間。

守衛在索日河對岸的是第949擲彈兵團2營,雖然聽不見戰前的炮火呼嘯聲讓德國人有些意外,但t-34前進時那轟鳴作響的引擎聲還是讓紅軍露出了破綻。

既然突襲不成,那就直接強攻好了!紅軍此時完全具有這樣的底氣了,紅軍坦克大大方方地沿着街道向前推進,但那其實是個幌子,手裡端着**沙和as-30突擊步槍的紅軍戰士會沿着兩旁的房屋層層向前推進。指不定什麼時候躲在廢墟中的德國兵一擡頭,眼前就是黑洞洞的槍口。

雙方在當地居民的住宅和商鋪裡爆發了激烈的較量。嘴裡叼着香菸的德國兵和懷裡揣着伏特加的俄羅斯小夥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打個照面。接下來就得看誰動作快了,最先舉槍射擊的不一定是最後能活下的人,只有搶先一步投擲手榴彈纔是王道!

紅軍不壓迫式的打法讓他們的對手難以爲繼,只能將防線逐步向市中心收縮,內因多爾夫一度曾經嚴厲地責罵了2營營長,要求他像個德**人一樣去戰鬥。而內因多爾夫得到的答覆是:“我的將軍,您要是還能在我的部隊裡找到一個活着的20歲以上的小夥子,我馬上就讓他用槍把我給斃了!”

就在這場不愉快的交流的當天,紅軍有從2營的防區開始了一次兇猛的穿插,併成功的逼近了戈梅利的主幹道。氣急敗壞的內因多爾夫馬上從自己僅存的預備隊中抽調了一個連進行反擊,但結果只是徒勞一場。

內因多爾夫的副官施密特少校回憶道:“那次反擊讓將軍明白現在已經是必須接受現實的時候了,我們除了維持現有的陣地,不能再有別的奢望了……自被圍困以來,這是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將軍的失望和無奈!”

在戈梅利,被圍困的德軍所承受的遠遠不止是來自戰場上的壓力,在精神上紅軍也給他們施加了沉重的壓力。一番激戰之後,32名被俘虜的德軍士兵被送回了城內,朱可夫希望能用這種方式來摧垮守軍的意志,只不過結果並不能讓這位未來的元帥感到滿意。

德國戰俘明白他們已經不容於戰場的任何一邊,替俄國人“佈道”只會招來自己同胞的更多反感,而紅軍也不會允許他們返回戰俘營,因此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或者乾脆自殺。

而在戈梅利被完全包圍之後,紅軍的高音喇叭便一直沒有停止過工作,隔三差五的就會用德語、波蘭語、匈牙利語和俄語向城內高呼:“……偉大的紅軍已經回來了,戈梅利的解放就在眼前,所有試圖垂死掙扎的德國人和他們的走狗都會遭到應有的報應!”

與其說這是喊給城內的居民聽的,不如說這話是說給內因多爾夫聽的,但是德國人最後的選擇還是說:“不!”,蓋世太保編造的關於西伯利亞戰俘營的種種駭人聽聞的傳說已經讓這位將軍鐵了心的要跟他的對手幹到底,更何況,他還一直期待了老朋友勞斯能來解圍呢!

那麼勞斯爲內因多爾夫解圍了嗎?應該說勞斯跟內因多爾夫的關係那是相當的好,自打戈梅利被包圍以來,勞斯上將就整天坐立不安地守候在電話機旁。隔三差五便會向他的參謀們詢問道:“怎麼樣?救援部隊還要多久才能出發?”

與內因多爾夫多年的友誼讓勞斯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好友的性命很大程度上就捏在他手裡。這趟差事可馬虎不得。在列奇察火車站旁,整整四十噸的彈藥以及相當數量的糧食、燃油和藥品已經堆積在了那裡,期待着能跟解圍部隊一起到達戈梅利。勞斯清楚地知道這些東西是他的好友現在最需要的,他幾乎爲內因多爾夫打點好了一切!

但是讓勞斯感到失望的是,東拼西湊的救援部隊完全不是精銳的紅軍近衛第一機械化軍的對手,剛剛出了列奇察沒多遠,解圍部隊就被紅軍用坦克和大炮趕回來了。

繼續回到戈梅利,當紅軍突入城市的中心區域後。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了橫穿戈梅利的兩條鐵路線的交匯點——戈梅利火車站!

內因多爾夫讓施密特少校親自帶隊去援助那裡的守軍,火車站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不過施密特少校對這項任務卻感到相當的棘手和無奈:“……誰都明白那裡的重要性,但俄國人的炮擊太猛烈了,他們的步兵非常善於在坦克的掩護下協同衝擊。最讓人棘手的還是那些該死的俄國飛機,幾乎就是貼着我的腦袋飛,那些伊萬飛行員是不是都不想活了!瘋狂,太瘋狂了!”

也許是內因多爾夫已經意識到了火車站不可能守得住,更可能是這位將軍不想失去跟隨自己多年的親密助手,他在當天下午又把施密特召回了他的司令部,也就在這位少校離開後一個小時。戈梅利火車站便宣告易手。

而在城內其他區域,守軍也開始有意識地向中心收縮。紅軍巨大的壓力讓他們感到絕望。當天的戰鬥結束的時候,整個城市的德軍防區已經縮減爲東西寬度一公里,南北長1到1.5公里的矩形地帶。

讓德國人感到頭疼的還有整個戈梅利附近地區的所有制高點已經完全落入了紅軍手中,紅軍的榴彈炮可以隨心所欲地轟擊城內任何一個目標——只要他們想,就一定能做到!

不過最讓內因多爾夫和他的參謀們感到心煩的莫過於彈藥和醫藥的奇缺。儘管手上沒剩下幾門炮,可想要對付紅軍的坦克還就得指望它們。揹着炸藥包去摧毀t-34不是不行,問題是內因多爾夫連炸藥包都缺,而且紅軍強大的火力也會把任何試圖這麼幹的德軍轟成渣渣。

由於戈梅利沒有機場,估計即使有也完全指望不上了,補給完全只能依賴於空投,而紅軍強勁的防空炮火和戰鬥機獵殺行動又讓德國飛行員白天心有餘悸,只能晚上偷偷摸摸的行進空投。但戈梅利德軍的防區是一天比一天小,黑夜中準確地往如此狹小的區域空投物資,這種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這麼說吧,這些苛刻的要求整得運輸機飛行員抱怨都可以去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投擲比賽了。當然,空投的結果也讓人相當的寒心,95%的空投物資都落在了紅軍那邊,而守軍僅僅獲得了5%。

這給內因多爾夫氣得差點一衝動就要揪着自己的鬍子上吊。當時這位老將已經有些絕望了,他開始打心底裡質疑(或者說是抱怨)希特勒的做法,在給勞斯的私人電報中他如此說道:“我的孩子們打得很不錯,他們都已經盡力了。但現實就是我們再也抗不了多久了,請你向元首請求讓我們突圍吧,這是唯一的生路!”

只不過內因多爾夫並沒有等到元首的許可,而且他也沒有時間等待。紅軍對戈梅利的攻擊一刻也不會停止。“神奇”的德穆巴特種營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連續兩次擊退了有坦克伴隨下的紅軍步兵衝擊,但他們手上也只剩下巴掌大的幾塊零零碎碎的陣地,而紅軍那邊卻是不知道疲倦一波又一波的持續發動進攻。

不得已之下,內因多爾夫只能放棄了戈梅利整個東部以及東南部的所有防區來確保城市中心地帶的安全,他也確實做到了,但代價是搭上了手頭的全部預備隊。

施密特少校曾不無諷刺地回憶:“我想馬上就該輪到我和將軍一人拿着一把衝鋒槍去殺俄國佬的時候了!”而內因多爾夫的內心更加讓人感到一席悲涼:“今天,我的孩子們打得很不錯,他們幹掉了十輛俄國坦克。我爲他們的表現感到自豪。但現實是殘酷的。我還是看不到哪怕一點兒曙光。戈梅利的末日已經不遠了……”

另一邊朱可夫卻是信心滿滿,他在自傳中如此說道:“再過兩天,不,也許只要一天就夠了。我堅信戈梅利馬上就會回到蘇聯人民的手中!”

朱可夫確實有這樣的底氣,因爲就在他寫這句話的時候,針對戈梅利的總攻已經開始了。連番的炮擊揚起了漫天的塵土,佔有絕對優勢的紅軍自傲地認爲他們有足夠的底氣拋棄突然襲擊這種“不入流”的手段,大大方方的和對手來一場“騎士”對決。

德國人的反擊炮火在那裡呢?沒辦法。誰讓空投的彈藥補給箱絕大部分都掉在了紅軍的陣地上,內因多爾夫只能自認氣短一截。不用着急,德國人也不是沒有還擊的手段,空軍開始爲這些被圍困的人兒出頭了,已經有一段時間只能“躲在家裡裝淑女”的斯圖卡終於出現了,不斷地飛臨戈梅利上空干擾紅軍的進攻。

當然,紅軍這邊也不會示弱,除了拉-5和雅克-2不斷地追逐這些討厭的蒼蠅外,黑死神(伊爾-2)也會針鋒相對去還以顏色——你炸我的坦克和步兵,那我就再轟掉你兩幢房子。壓死你幾個狙擊手!

回到地面上,來自空中的威脅讓紅軍的步坦協同威力有些打折扣。要知道在狹窄的街道上行進的t-34在飛行員眼裡就是不折不扣的活靶子。

很快朱可夫就樂觀不起來了,總攻了一天,衝鋒陷陣的步兵和坦克團滅了不少,可戰線還是原來的那一條,朱可夫意識到了擺在他面前的是一根硬骨頭。

朱可夫的應變也很迅速,將大張旗鼓的步坦協同、步炮協同改成了多路小股部隊的大範圍穿插。另外夜晚也別閒着了,炮兵接着轟,空軍接着炸,一刻都不停。

可別小看了朱可夫的這兩招,相當的厲害。不分晝夜的襲擊和騷擾讓守軍的注意力必須長期保持高度緊張,久而久之就會疲憊、麻木,甚至難以保持清醒的神智,這種精神上的折磨效果比**上的打擊有效得多。

施密特少校對此就回憶道:“俄國人開始沒日沒夜的騷擾我們,轟鳴的炮聲和連綿不斷地槍聲讓人在任何時候都難以入眠。看看可憐的將軍,已經被俄國人折磨得神經衰弱了……”

內因多爾夫自己也提到過這種精神折磨是多麼的殘酷,他給老朋友勞斯的電報中如此說道:“我的老朋友,我想我們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也許明天就是最後的日子,我的部下都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卻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

內因多爾夫說得一點都沒錯,他和他的部隊確實是沒有一點兒希望了,實際上就在內因多爾夫發完這封電報之後的第二天,這位老將就戰死在了戈梅利。

施密特少校是這麼回憶的:“吃過午飯之後,將軍和我來到了索日河邊,想查看一下對岸俄國人的部署情況。就在這時,耳邊忽然傳來了炮彈的呼嘯聲,我和將軍本能的我倒在地,但已經來不及了,炮彈緊貼着我們爆炸了……過了好一陣我才從昏迷狀態中恢復過來,一睜眼就看到將軍倒在血泊中,我趕緊衝上去,但他已經停止了呼吸……聞訊趕來的馮.舒韓菲爾中校呆呆地站在將軍的遺體旁,低聲喃喃自語——我們該怎麼辦?”

最高指揮官的死亡讓那些原本就近乎絕望的士兵們變得更加消沉,每隔幾十秒鐘便會有紅軍的炮彈落下,對死亡很多人已經變得麻木了。

此時作爲繼任指揮官的馮.舒韓菲爾中校不得不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突圍。不過要將身邊1500多疲憊不堪和士氣消沉的士兵從直徑不到1公里、沒有任何地形可做依靠的包圍圈裡帶出去,連中校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會成功。

實際上也不可能成功,戈梅利守軍的突圍唯一的作用就是將他們從垂死掙扎的邊緣推向了死亡的深淵,在紅軍的優勢炮火圍堵下,突圍部隊很快就被擊潰。

一位僥倖逃出包圍圈的德國士兵對戰地記者說道:“那就是一場屠殺!炮彈從四面八方向我們打過來,往往是一梭子機槍子彈就能撂倒我們一片人……”

親自指揮突圍的馮.舒韓菲爾中校在突圍中不幸被一具屍體絆倒,然後一枚炮彈正好命中他所在的位置,按照施密特少校的說法:“一瞬間中校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我的臉上、軍服上沾滿了他的鮮血……”全本小說網

484 殲滅戰(4)356 敖德薩保衛戰(上)545 紅海軍的未來(中)49 激戰(1)677456 西南方面軍的紛爭(下)204 惡人就得惡人磨(下)371 不自量力的伏羅希洛夫410 激戰330 無題558 包圍394 一邊倒的空戰365 暗流624 古巴和越南281 打臉079 打嘴仗133 圖窮匕見(下)339 分蛋糕096 列 寧迴歸512 火箭357 翻臉496 一切都太少了320 糾結616 曝光360 會面689511 越獄(下)349 普洛耶什蒂(2)464 決戰之前(中)526 臺灣219 鋼鐵的不甘189 夜貓子進宅?021 維多利亞的秘密(下)156 悲劇(上)365 形勢變化324 麻煩多507 惡犬堵路102 搜查(下)003 驚魂夜(中)056 遠方的來信又被審覈了,請耐心等待516 交鋒(下)047 一百年(第一更)541 海戰(6)81 嘴炮製勝291 戰鬥559 僵持170 問題多多132 再遇曼納海姆(下)400 釣魚行動(下)383 馬赫諾和彼得留拉394 關於間諜的話題134 新武器的需求533 新戰術185 大獲全勝和心裡不平很497 施壓179 東方的希望504 巴黎起義(上)665017 複雜的局面128 一個倒黴蛋314 轉變546 討厭的貴族575 最後一講177 機降作戰203 德國人的打算028 諾基亞、女人和熊(下)040 魯德涅夫的野望和豪言029 諾貝爾23 遠東之行(下)245 托洛茨基回來了290 收官405 夜戰(3)157 悲劇(下)172 空軍的問題(上)569 應對13 都是混蛋(下)263 去遠東575 最後一講071 特效藥498 華沙(上)486 必須要說的話209 完敗253 初戰295 你太天真444 越 獄409 事發343 垂死掙扎260 艾伯哈特(中)203 德國人的打算614 葉夫根尼的新工作(下)173 收網11 都是混蛋(上)147 壞消息253 無題413 完勝(3)660087 一個條件181 危機初現120 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