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裝孫子

美日關係從1939年開始就進入到了冬天, 1942年就屬於寒冬,而到了安倍純一事件爆發之後,那就是嚴冬,反正不管是高層交流還是民間互動,全部是統統終止。

哪怕是最不想打仗的美國人在被問及對日本的看法時,都會毫不猶豫地表示厭惡。至於日本那邊,一戰勝利之後就將美國視爲最大的敵人,不留餘力的渲染美國威脅,對日本人來說,美國那就是鬼畜,感官能好得了?

之所以美日之間的直接衝突還沒有立刻就爆發,完全是因爲東條英機內閣的冷處理對策。東條英機不是傻瓜更不是白癡,他很清楚,暫時還不適合同美國翻臉,雖然皇軍在東南亞大獲全勝,以無敵的吊打姿態完虐英畜。但這畢竟是佔了偷襲的便宜,而且英國人的軍事重心也在歐洲,東南亞的勝利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更關鍵的是,在東條英機看來,東南亞這塊肥肉對日本來說都顯得過於油膩,囫圇吞棗的吃進去了,能不能消化得了還有待時間考驗。在這種舊力已盡新力未生的時候,不太合適對美開戰。

實際上東條英機也是在考慮在糾結,他有穩紮穩打的想法。不過讓東條無語的是,軍方的少壯派卻是急不可耐了,他們大肆叫囂着要“復仇”,要給卑鄙的美國鬼畜放放血,要天誅美畜!

這些聲音東條英機就不能裝作沒有聽見了,他很清楚這些少壯派多能攪和,而且也理解這些傢伙的想法,如果不是有一些知英美派不斷地在他耳邊叨咕美國可怕的戰爭潛力以及強大的海軍實力,他恐怕都會腦子一熱就宣佈斷交開戰了。

“如今,也只能盡力的說服諸君了。”東條英機如是說道。

問題是。少壯派的那些瘋子是用語言可以說服的嗎?很顯然,不可以。哪怕是東條英機親自出馬,他們依然不買賬,依然叫囂着要給美國鬼畜一點顏色看看。

在巨大的軍方壓力下,東條英機只能讓步,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折中建議:“皇軍需要做好再戰的準備。收攏部隊、囤積物資、維修器械都需要時間。等一年可否?”

不過東條英機這個建議才提出來,就遭到了少壯派和知英美派的強烈反對,少壯派反對同志們可以理解,按道理說知英美派是反對立刻開戰的,他們應該同意纔對哈!

是這麼回事,知英美派知道美國的可怕,明白美日雙方的軍事潛力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上場pk的結果就是日本被k.o。所以他們強烈的反對同美國開戰。而東條英機提出的是什麼建議?

僅僅是推遲一年而已。對知英美派來說,一年的時間根本不夠抹平美日之間鴻溝一樣的差距。而且一直在關注美國動向的他們。已經察覺美國的戰爭機器已經啓動了,正在緩緩地加速。一年之後,美國將完成磨合,進入暴兵模式。而那時候日本是個什麼狀況?恐怕東南亞都沒消化乾淨吧?

所以對於知英美派來說,等一年根本就沒意義,要麼乘着雙方實力差距還沒有完全拉開幹一傢伙,說不定還有勝利的希望;要麼就乾脆別打,老老實實的認慫裝孫子。緩一年是最操蛋的建議!

少壯派不斷地上躥下跳。知英美派又強烈反對,很顯然。東條英機這個“緩兵之計”就弄不下去了。這麼說吧,擺在東條英機面前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早打,要麼不打。而作爲一個鐵桿的軍 國主義核心份子,這個老魔會作何選擇還用多說麼?

很快,日本朝野上下就達成了一致。那就是乾死美畜。當然,戰爭準備還是要做的,初步計劃釘在1942年12月動手,而現在才九月,所以日本人需要三個月的緩衝期。當然。對於一向很會裝孫子的日本人來說,裝慫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本事。

爲迷惑美國爭取時間,日本人將裝慫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由日本外相親自出馬,帶領了一支所謂的“特別代表團”緊急啓程前往美國。一方面遊說美國國會,另一方面也擺低姿態假惺惺的“懺悔”、“道歉”,其裝出來的低姿態還真是迷惑了一部分很傻很天真的美國人。

這讓羅斯福都有些舉棋不定,鬼子這是真慫還是假慫呢?當然,不管是真慫還是假慫,羅斯福都不能強硬的要求立刻乾死日本立刻對日宣戰了。他也只能打外交牌,讓國務卿去探一探日本人的老底。

不得不說,這正中了日本的心意,談判扯皮他們最喜歡了,於是乎一場漫長而又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外交拉鋸戰開始了:美國人不斷地的提出問題和苛刻的條件,而日本人則緩慢的見招拆招,用逐漸後退的戰術消磨時間。

對此,在大西洋彼岸的丘吉爾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因爲這種“緩兵之計”他太熟悉了,看看1939年前的德國是怎麼做的,談判最後解決了問題嗎?

他在給羅斯福的信中說道:“我的朋友,您必須注意,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您也必須注意日本可能採取的其他手段。雖然這些手段暫時看來荒誕不經,但是1939年9月1日前,我們也不相信德國膽敢侵略波蘭,巴巴羅薩之前依然沒有人敢相信納粹敢於出兵東普魯士和東波蘭。誰敢保證這些瘋子不會狗急跳牆呢?”

羅斯福擔心這樣的可能嗎?確實有點擔心,作爲美國總統他必須全盤的考慮問題,而且日本又有搞偷襲的前科,所以在收到老煙鬼的信之後,他給海軍下達了命令:要求抽調一部分主力艦前往珍珠港,以增強該方向的防禦力。

當然,整體上說,羅斯福還是比較樂觀的,他認爲談判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最多隻要半年就能看出日本是真慫還是假慫。半年的時間很長嗎?在羅斯福看來。這點時間還是可以忍耐的。

對此李曉峰只想說:“鬼子幹得漂亮!”

說實話,在美國突然爆發了大規模反日遊行時,某仙人還真以爲他帶來了蝴蝶效應,以爲在這個時空中,美國人可能不會被動挨打之後纔去還擊,這一次恐怕是要主動出擊。但是誰想到半截裡日本又來了一個神轉折。明明是個屎盆子還真是忍着噁心接下了,不得不說裝得一手好孫子。

再接下來,進入了所謂的談判模式之後,李曉峰就全明白了,日本人這不過是爭取時間的“緩兵之計”而已,最多不超過半年珍珠港該炸還得炸。

“讓我們在美國活動的情報人員多用點心,幫日本人多說說好話,爲他們多爭取點時間。另外,讓他們警醒一點。類似的後知後覺我不希望再次看到了!”

李曉峰這回確實有點生氣,他很清楚,美國輿論的風向大轉如果沒有外部勢力的干預,肯定是不可能的。至於安倍純一和約翰.斯特勞斯這兩個貨,一看就是故意丟出來的替死鬼。那些扯犢子的鬼故事誰信啊!

甚至不用深究李曉峰就知道是誰搞的鬼,除了軍情六處除了李爾文這個傢伙,就不可能有別人了。不過李曉峰也承認,這次女間諜是跑到他頭前去了。看起來軍情六處的老大換了人,不再是之前那個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老女人了。這回的對手很卑鄙很老辣很不擇手段啊!

是的,李曉峰不怕循規蹈矩的手段,就怕英國人破罐破摔,比如這一次,英國人在美國就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kgb美國區負責人政治敏感性太低了,竟然在發現了蛛絲馬跡時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干預。而是坐等英國人把所有的牌都出完了才後知後覺的跟進。

所以,李曉峰第一時間就給那貨撤職了,像美國這種情報工作的重點區域不能交給庸庸碌碌的人打理,那將是一場災難。很快一個剛剛28歲的年輕人就登上了前往美國的客輪。名義上說他是去美國擔任大使館政務參贊,但實際上他就是kgb新任駐美國大區負責人。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尤里.弗拉基米爾洛維奇.安德羅波夫。生於1914年的他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年輕人,在黨內更是不折不扣的小字輩(實際上剛剛入黨三年)。甚至加入kgb工作也不到兩年,誰都不明白這個看上去既沒有資歷又沒有後臺的年輕人爲什麼會一飛沖天。

原因我們當然知道,誰讓某仙人是穿越的呢,能從克格勃登上蘇聯權力巔峰的也僅僅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普大帝,另一個就是安德羅波夫了。

至少李曉峰覺得安德羅波夫這個人還是有一定能力的,至少比前面的勃列日涅夫要強。可惜的是,歷史留給安德羅波夫的時間太少,他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做什麼了。

現在,李曉峰想看一看,如果給安德羅波夫更多的時間,會不會有驚喜?反正也不花錢不是。

從安德羅波夫啓程前往美國開始,接下來的這一段時間恐怕是自1939年以來整個世界最平靜的幾個月了。紅軍剛剛在庫爾斯克打了一個勝仗,算是初步緩解了自去年以來的被動態勢,但是也必須看到東線戰場上納粹的實力還很強,全面的反擊依然不現實。更何況紅軍本身的準備也不充分,在未來一段時間,紅軍恐怕依然只能立足於積極防禦戰術。

再看德軍,庫爾斯克的慘敗讓其裝甲突擊力量受損嚴重,而其國內暫時又沒有能力快速補充損失。這意味着在未來,德軍主動進攻的能力被大大削弱,很難再發動巴巴羅薩那種規模的前面進攻了。

而這一片最激烈的戰場暫時恢復平靜之後,剩下的焦點也就只剩下了北非,蒙哥馬利上任之後,通過一系列的整頓措施,總算是初步穩住了陣腳。再加上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足夠給力,隆美爾的非洲軍團補給是相當的困難,而這就爲英軍全面反擊奠定了基礎。

當然,暫時英國人還沒膽子主動出擊,畢竟他們被隆美爾打怕了,還需要時間緩緩神。至於美國人和日本人。他們還忙着談判和積蓄力量,自然也沒有興趣打破平靜。於是乎一場長達三個月的平靜期就此來臨了。

不過這不是真正的和平降臨了,而是暴風驟雨之前的沉悶。在東線,按照希特勒的命令,每一天都有成列的火車滿載着軍火馳往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量的四號坦克源源不斷的進入一線服役彌補保盧斯集羣損失窟窿。按照小鬍子的命令。最遲在11月底必須恢復進攻,爭取在來年6月份解決布爾什維克問題。

同樣的,蘇聯方面也沒有懈怠,實際上他們的效率更高,德國生產一輛四號坦克,蘇聯的三大坦克廠就能至少生產三輛t-34-85和兩輛t-35,大量在之前戰鬥中遭受重創或者被殲滅的機械化軍被重新武裝了起來。剛剛走出集體農莊的小夥子們像開拖拉機一樣駕駛着它們登上了戰場。

同樣的,蘇聯軍 委和總 參謀部也在政治局的壓力下不得不決定在11月底或者12月初在明斯克進行一次大規模反擊作戰。在蘇聯的鐵路和公路上,行軍的隊伍擠得水泄不通。

當然和德國那邊一線將領的情緒很相似。紅軍這邊的一線將領也不看好上頭的計劃,普遍認爲應該優先穩定烏克蘭基輔至布良斯克一線的防禦,怎麼能在防線還千瘡百孔的時候就想着進攻呢!

當然,圖哈切夫斯基依然是不聽的,而且他的理由很充分,因爲他已經給守備在這一線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一和第二方面軍補充了好幾個集團軍的兵力,這些兵力足以穩定防線。

事實是這樣嗎?從紙面上說是這樣的,圖哈切夫斯基將一些新組建的集團軍“大方”的分配給了羅科索夫斯基等人使用。但與此同時卻抽調走了一部分經歷過實戰考驗的部隊,比如盧金的近衛第6集團軍和朱可夫的近衛第5集團軍。這樣的做法真心是不能說有多好。

反正從布良斯克到基輔一線,真的只能說紙面上很好看,真正開戰打起來了,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對此,李曉峰不是沒有警告過,但是圖哈切夫斯基聽不進去。他和希特勒一樣,只想進攻再進攻。

“是不是主動一點,將米哈伊爾同志調離總 參 謀部的崗位呢?”雅科夫問道。

李曉峰知道這個所謂的主動是什麼意思,無非是讓他向托洛茨基讓步,雙方進行政治妥協。老託利用圖哈切夫斯基下臺作爲交換獲得一個比較有利的結果。而烏博列維奇將入主總 參,全面的推翻圖哈切夫斯基的那一套計劃。

如果從大局出發,李曉峰接受這種交換當然是最好,因爲最後只有他蒙受一定的損失,而得益的是整個蘇聯。但是李曉峰火就火在老託這種手法,這是故意吃定了他,他就是氣不過這一點,才遲遲不肯採取行動。

現在,雅科夫又一次舊事重提,這讓他的臉色有點不好看。選擇權就在他手裡,現在做出抉擇還來得及。

在李曉峰緊張思考的時候,托洛茨基那邊也在緊密的關注和猜測某仙人的動向,各種猜測也是層出不窮。

烏利茨基認爲:“安德烈.彼得洛維奇應該會選擇妥協和退讓,他完全沒有必要死咬着不鬆口,現在換烏博列維奇同志去取代米哈伊爾同志對我們大家都好,他應該會這麼做!”

拉狄克卻不這麼認爲:“那僅僅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長久以來我一直在觀察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同志。這個同志野心勃勃,爲了實現個人利益是不擇手段的。萬一他就是不妥協,坐等看圖哈切夫斯基的笑話,然後再抽我們的臉,怎麼辦?”

從拉狄克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託派內部對明斯克反擊作戰也是不看好的,認爲繼續讓圖哈切夫斯基這麼弄下去,後果難測。現在是不得不利用圖哈切夫斯基給本派系爭取一點利益,否則,他們也想掀翻老圖。

不過吵來吵去兩種意見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烏利茨基和拉狄克一起看向托洛茨基,從剛纔到現在老託可是一言不發,一副老神自在的樣子,大傢伙覺得這個事兒還是聽聽二導師的意見吧。

面對衆人的質詢,托洛茨基面無表情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同志會怎麼抉擇……”

“怎麼可能!”

拉狄克和烏利茨基首先就表示不相信,當年您都能看穿列寧的企圖,怎麼現在還看不穿列寧一個小跟班的想法了,您就不用謙虛和賣關子了,沒瞧見大傢伙這滿嘴燎泡着急上火麼!

托洛茨基苦笑了一聲,因爲他真的沒有說謊,他確實看不穿李曉峰的想法,每一次某人都是“出人意料”和“別開生面”。久而久之,他也就不費那個勁去猜中二病患的想法了,尤其是隨着某人不斷成長之後,那城府是蹭蹭地往上漲,滴水不漏再加上一點中二,這讓人怎麼猜啊!全本小說網

277 神聖的戰爭96 神轉折404 考驗(上)561 該下手就下手429 戰(上)513 作法自斃(上)285 陰謀202 備戰652 不簡單521 無題547 巔峰對決(1)391 沒有辦法的辦法259 悲劇啊407 暴露356 苗頭不對249 防火牆計劃(下)106 張鼓峰247 防火牆計劃(上)144 分贓130 杯具+餐具(下)18 道格拉斯和西科斯基234 選舉(中)127 回國137 你來我往115 杯具的季諾維也夫(下)227 說服(上)616 曝光344 佔便宜34 試探108 終於發飆270 誤 判079 打嘴仗128 杯具+餐具(上)371 着重培養387 蠻龍367 盧加23 遠東之行(下)314 滿頭是包664310 完勝271 庫爾斯克?389 頑固的老頭子(中)036 黃雀在後519 真相?436 動盪316 着魔531 再教育333 血戰落幕471 明朗405 夜戰(3)89 攻佔費羅爾105 神通廣大(中)96 神轉折102 特科190 整 風655 鬥爭的藝術(3)563 CCCP(上)526 大戰在即176 真正的俄羅斯之聲379 擊潰573 小國的悲哀216 技高一籌(下)497 錢錢錢121 審訊379 逃亡之路(下)340 斬首行動(2)304 死無對證547 巔峰對決(1)324 麻煩多069 病了234 選舉(中)488 垂死掙扎(上)146 原來如此256 都不是好鳥118 突破口255 暴力攆人179 防患於未然(上)539 柏林之戰(2)499 鬼子的企047 驕傲的蠢貨053 急轉直下428 此路不通245 托洛茨基回來了394 關於間諜的話題455 南風294 激戰239 說服593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3)317 偷車風波379 逃亡之路(下)537 海戰(2)043 物質豐富521 海上衝突(下)540 柏林之戰(3)267 談判(下)443 所謂談判422 悲劇的德國人188 高級軍事顧問640 調戲190 整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