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塵埃落定

烏利茨基和拉狄克是眼睜睜的看着李曉峰同托洛茨基進行了一輪沒有硝煙卻驚天動地的交鋒,這種程度的交鋒太精彩了,讓他們倆有點高山仰止的意思。不過他們也想知道,當托洛茨基正式表達清楚了情緒的時候,李曉峰會怎麼應對呢?

某人是就此認慫,順水推舟的承認布勃諾夫比特里安達菲洛夫強,還是死扛到底呢?

論資歷和政治影響力布勃諾夫確實比特里安達菲洛夫要強,但是論軍事能力和軍方影響力,後者又要高出前者一頭。總而言之,如果托洛茨基硬要說布勃諾夫比特里安達菲洛夫強,李曉峰也不能真去抽老革命和老同志的臉蛋不是。

但是李曉峰還偏偏就有理由反對:“布勃諾夫同志年紀大了,而且脫離軍事工作太久了,不合適!”

布勃諾夫年紀大嗎?1883年出生的他實際上也才59歲而已,按照列寧畫出來的條條槓槓,離65歲還遠着呢!不過跟1894出生的特里安達菲洛夫相比,那確實顯得年紀大了。而且尤其是後一條,從1929年開始,布勃諾夫就脫離了軍事工作,專門混政壇去了。此時讓他重新回來當總 裝備部長,確實顯得不合適。

只不過,托洛茨基實在也是想不出更好的人選了,只能暫時抓一個刊用的布勃諾夫湊合了。現在某人卻公然拆臺打臉,這真心是不能忍讓啊!

“老同志有老同志的優點,穩重可靠!”托洛茨基憋出了這麼一個理由。

李曉峰卻笑道:“特里安達菲洛夫同志也不輕薄魯莽啊?”

托洛茨基都咬牙切齒了,你丫的要不要這麼喪心病狂,沒看到老子已經找不出理由了,你這是逼着我翻臉是吧!

李曉峰當然不是這個意思。他就是抓住機會故意刺激一下托洛茨基,出一口惡氣而已,說白了還是小家子氣。

所以眼瞧着托洛茨基要火冒三丈,他才慢悠悠地說道:“當然,如果托洛茨基同志你認爲總 裝備部長非布勃諾夫同志莫屬,那麼我也願意給老同志一個機會。讓同志掌掌舵,把住大方向,循序漸進地推進現有工作,渡過困難時期還是可以的。”

這話說得老氣橫秋,而且是相當的不客氣,不過托洛茨基卻聽進去了,他敏銳地覺察到,這一番話纔是李曉峰要跟他談判的重點。

那麼重點有幾個呢?第一個是掌掌舵把控大方向,意思無非是布勃諾夫就算當了總 裝備部長。也就是負有掌控主體的責任,細節問題還是讓原來的負責人負責;第二個就是循序漸進地推進現有工作,意思無非是,烏博列維奇任上的項目,那都得幹下去,不能朝令夕改;第三個,渡過困難時期,其實就是赤果果的威脅了。意思是如果布勃諾夫做不到前面兩條。那就不要怪他李曉峰翻臉無情了。

托洛茨基咂摸了一下,那兩個條件不是不能答應。而是答應了之後顯得太過於屈辱了。他怎麼說也是二導師,也是現在的核心領導,難道讓貼心人兒當個總 裝備部部長還要看你李曉峰的臉色,這算什麼?

下意識的,托洛茨基就想發飆,不過他卻忍住了。他了解李曉峰,某人之所以敢這麼放狠話,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他淡淡地問道:“我認爲布勃諾夫同志還是很有能力的,說不定能讓總 裝備部的工作再上一個臺階呢?”

李曉峰笑了。但是笑得讓托洛茨基有些發慌了,而且他很快就回答道:“是這樣啊!我覺得華西列夫斯基同志也很有能力,當前中亞軍區維 穩的形勢很嚴峻啊,正好需要一個有能力又有魄力的年輕同志去掌舵,我認爲他就很合適嘛!”

“你……”不要說托洛茨基,就連烏利茨基和拉狄克都差點爆粗口。

因爲李曉峰這就是赤果果的威脅,你說布勃諾夫能讓總 裝備部上一個臺階,那好啊!那就讓他上。不過老子這就把你們的希望華西列夫斯基弄去中亞軍區做冷板凳,你們託派不就是想一步步讓華西列夫斯基接圖哈切夫斯基的班麼。那我拼掉一個總 裝備部長不要,直接掐死你們的希望,你們未來能怎麼樣?還炸刺不!

屈辱啊!托洛茨基平生沒有感覺這麼屈辱過,李曉峰簡直將他的老臉都抽腫了,這種赤果果的威脅,讓他毫無辦法。誰讓某人在軍 委佔優勢呢?就如他之前能默許圖哈切夫斯基給李曉峰製造麻煩和壓力一樣,李曉峰也能瞬間掐住他的七寸,某仙人弄走圖哈切夫斯基很費勁,但是將華西列夫斯基這種小字輩弄去坐冷板凳,那真心是一句話的事。

憋了良久,托洛茨基才氣咻咻地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我對烏博列維奇同志在總 裝備部的工作還是十分滿意的,而布勃諾夫同志對此也沒有異議。在戰爭時期,隨便改動項目計劃也確實是不可取和應該避免的……”

托洛茨基認慫了,他也是被逼得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爲了保住華西列夫斯基,他只能忍受某仙人的訛詐。經過一番脣槍舌劍之後,雙方很不愉快的達成了一致。

在回去的路上,雅科夫看了看李曉峰,忍了半天還是問道:“你認爲托洛茨基會信守承諾嗎?”

李曉峰看了雅科夫一眼,反問道:“你說呢?”

雅科夫嘴角抽搐了兩下,很有些無語,愣了愣纔回答道:“如果他暫時假裝信守承諾,等華西列夫斯基成長起來,當您無法像現在這樣威脅他的時候……”

李曉峰笑了一聲,雅科夫聽得出,這是赤果果的嘲笑,但他還是堅持有這種可能,至少華西列夫斯基確實是有相當出色的軍事才華的,誰敢說他不會是下一個圖哈切夫斯基呢?

李曉峰緩緩地回答道:“他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我們在他前面老一輩有烏博列維奇、特里安達菲洛夫。甚至葉戈羅夫也要給我面子,年輕一輩的有羅科索夫斯基。甚至跟他處於同一條起跑線的還有朱可夫和科涅夫等等一大批人。個人再怎麼樣也是不能跟一個羣體相提並論的。我們的人成長起來的機率更快更大。而且,託派在軍方的影響力太有限了!”

雅科夫不服氣地問道:“如果托洛茨基將全部的資源都傾注在華西列夫斯基身上呢?”

李曉峰又譏笑了一聲:“托洛茨基不會那麼蠢,他要是真那麼做,託派在軍方的勢力瓦解得會更快!”

雅科夫仔細想了想,還真是這個道理。要維繫一個集團,必然要有利益注入。無利可圖誰跟你混?一旦托洛茨基將全部資源都向華西列夫斯基傾斜,那後果只有一個,越來越多的人會不滿托洛茨基的這種搞法,繼而越來越多的人脫離託派這個羣體轉投其他能夠提供利益的集團。

也就是說,托洛茨基最後哪怕是捧出來了華西列夫斯基,也僅僅是光桿司令一個,一個人能頂多大的用?照樣會被羣毆倒下。而那時候華西列夫斯基一旦倒下了,那託派在軍方的勢力就全完了。

托洛茨基不會幹這種蠢事的。就算他要扶持華西列夫斯基,也不會傾其所有,頂多是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力量支持,甚至就是這種程度的支持,恐怕都會引發內部矛盾,說不定就是一通雞飛狗跳。

而且,李曉峰始終認爲,就算華西列夫斯基能成長起來又如何。真以爲烏博列維奇在總 裝備部經營的這二十多年是假的,沒有他點頭。布勃諾夫瞬間就會被架空,能當個泥菩薩就不錯了。

所以綜上所述,就算托洛茨基準備不講信用,李曉峰也完全不需要擔心,他完全可以將老託不講信用所造成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甚至還可以讓老託付出慘重的代價。

幾天之後。政 治局經過討論研究,正式做出了免除圖哈切夫斯基總 參謀長職務的決定,並立刻任命烏博列維奇擔任總 參謀長、布勃諾夫擔任總 裝備部長。當然,政 治局和軍 委還假惺惺的表示:“黨中央非常滿意圖哈切夫斯基同志擔任總 參謀長以來的工作,認爲圖哈切夫斯基同志非常圓滿的完成了政 治局和軍 委賦予他的任務。其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值得每一個紅軍指戰員學習。希望所有的同志都能像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學習,從而更好的爲蘇聯人民服務!”

說實話,與其說這是表揚,還不如說這是打臉。像圖哈切夫斯基這個層次的軍事領導,評價其工作的時候,多少也得帶上幾句例如功勳卓著、成績斐然或者狠狠地誇讚他的軍事才華一番。可政 治局僅僅用了兢兢業業四個字來總結圖哈切夫斯基的工作,其他的表揚的話就沒有一個字了。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政 治局對其工作成績是不滿意的,認爲圖哈切夫斯基二進宮的工作僅僅做到了兢兢業業,也就是說,政 治局僅僅認爲圖哈切夫斯基盡力去做了,但是並沒有做好。

不得不說,這種評價是很低的,對圖哈切夫斯基來說簡直就是羞辱,自然的圖哈切夫斯基離開原本屬於他的辦公室時,簡直是火冒三丈。

葉戈羅夫後來回憶道:“米哈伊爾同志暴跳如雷的衝出了辦公室,衝出了軍 委的辦公大樓,登上他的小汽車,就那麼走了。我們所有人都知道他不高興,呃,或者說很憤怒。但是我們同樣認爲他的憤怒是沒有道理的,至少他在離開的時候應該表現得更加紳士一些……”

圖哈切夫斯基這次離開之後,就再也沒有返回軍 委。當然,不是因爲政 治局要求他滾蛋和不準靠近軍 委,實際上雖然他被解除了總 參謀長的職務,但軍 委並沒有將其一擼到底,他依然保留了國防人民委員和軍 委委員的身份,是可以繼續留在軍 委辦公的。只不過圖哈切夫斯基爲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而拒絕回來而已。

圖哈切夫斯基走了,烏博列維奇來了,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圖哈切夫斯基計劃已久而且正在實施當中的明斯克反擊被立刻叫停,所有已經調動的部隊全部原路返回。烏博列維奇基於當前戰場上的情況,認爲主動反擊的時機依然不成熟。在1942年紅軍的主要任務依然是穩固防線。

實事求是的說,烏博列維奇是對的,雖然紅軍在庫爾斯克打了勝仗,但是在整條戰線上的兵力配置依然不理想,有的地區囤積了過多的部隊,而有的地區薄弱得像一張紙。而且紅軍接收了大量的新兵和新裝備。相當一部分指戰員對戰術和新裝備的瞭解依然薄弱,不足以發揮全部的戰鬥力。在這種情況下盲目反擊是很冒險的,應當留給指戰員更多磨合的時間。

當然,讓烏博列維奇沒有想到的是,德軍並沒有留給他太多磨合的時間。前面說過,希特勒其實也是想繼續進攻的,在保盧斯覆滅之前,他就力主發動新的攻勢,只不過是裝甲部隊嚴重不足不得不等待而已。

到了九月底。希特勒終於無法繼續忍耐了,他迫切的希望再次狠狠地教訓俄國人,最好是能打一個殲滅戰。這一次希特勒的目標依然是布良斯克。

“截止到9月15日,一共生產了350輛四號f2坦克,在加上之前已經生產出的100輛黑豹d和50輛虎式坦克,我軍初步具備了再次進行大規模裝甲突擊的能力……”

哈爾德的報告讓元首十分滿意,這位十分擅長拆東牆補西牆的民間軍事專家在地圖上勾勾畫畫,一個碩大的箭頭對準了布良斯克方面軍。

爲了實現再次打穿紅軍防線的軍事企圖。希特勒不光將新生產出的坦克一股腦的投入到這個方向,還將原本屬於北方集團軍羣的第四裝甲集羣抽調一空。將這隻強大的裝甲力量交給了赫爾曼.霍特陸軍上將指揮。而原本霍特指揮的第三裝甲集羣交給了原第四裝甲集羣司令艾裡希.霍普鈉指揮。

按照希特勒的設想。第三裝甲集羣將在部分部隊的配合下向明斯克縱深發動突擊,第一裝甲集羣和原第二裝甲集羣殘部則向基輔方向進攻,爭取將紅軍的主力牢牢地吸引和牽制在這兩個地區。當紅軍的主力被牽制住時,新組建的第二裝甲集羣和原第四裝甲集羣所組成的霍特裝甲集羣集中全力出戈梅利向布良斯克方向猛攻,爭取一口氣打垮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然後高速向莫斯科方向突進。

這一套計劃實際上還是很簡單的。實際上希特勒是不滿足這個簡單的作戰方案的。他那顆充滿了奇思妙想的腦袋實際上更加的瘋狂。按照他原本的設想,是準備將所有的裝甲部隊全部集中在戈梅利,準備用裝甲洪流一波帶走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然後一往無前的直撲俄羅斯腹地。

但是他的這個設想遭到了哈爾德、約德爾和凱特爾的強烈反對,在這三位看來。元首大概是瘋了,雖然集中裝甲力量進行突擊,是對的。但是將所有的裝甲部隊全部集中在一起,這尼瑪就是驚悚了。

首先這樣的調動基本上不可能實現,按照總 參謀部最樂觀的設想,進行這種規模的調動,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如此長的時間,難保不會被紅軍發現端倪。而一旦被紅軍發現了,其完全可以搶先發動進攻。比如在基輔地區,紅軍就有相當強大的裝甲力量,完全可以乘虛而入一口氣打垮南方集團軍羣。

南方集團軍羣一旦被打垮,戰線就崩潰了,就輪到紅軍一波流直接將德軍帶走了。那時候迎接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不是勝利,而是全面的崩盤!

其次,將所有的裝甲部隊全部集中在一起也沒有必要。戰場的空間是有限的,無節制的將大量部隊堆積在某一地區,最後的結果必然導致戰場擁堵,讓所有的部隊都施展不開。這會造成效率低下,而且大量的部隊擁堵在一起,必然成爲敵軍空軍的重點打擊目標,只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哈爾德、約德爾和凱特爾的勸說下,希特勒總算是不情不願的打消了這個瘋狂的念頭,但是他依然將最精銳的裝甲部隊都投入到了戈梅利方向。

那麼烏博列維奇發現了希特勒的企圖嗎?一開始並沒有,因爲紅軍這邊也是亂成了一鍋粥。圖哈切夫斯基之前的計劃不比希特勒強多少,也是大規模大範圍的調動裝甲部隊。而衆所周知,蘇聯的基礎設施水平很糟糕,這樣大規模的調動然後又突然中止,不可避免的引發混亂。

爲了將混亂降低到最小,烏博列維奇親自奔赴一線進行疏導。其實,烏博列維奇的意思也是想盡快結束混亂,以免被德國人乘虛而入,可他沒有料到,德國人的動作是如此之快……全本小說網

388 死道友不死貧道099 再出手255 爭吵(下)415 暗流642 不順利268 無題199 排坐坐吃果果151 有人找茬(上)340 毒計629 吃錯藥651 掉坑?260 變化和計劃436 動盪109 搶功152 有人找茬(下)539 柏林之戰(2)195 敵後(中)300 海軍問題230 壓力山大341 一對二貨212 各懷鬼胎(下)368 新武器引發的糾紛345 必須嚴懲299 技高一籌207 厚道人魯祖塔克335 無奈510 順風順水?495 敲門磚596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6)621 垂死掙扎025 以暴制暴392 崩潰的序幕184 曼納海姆的逆襲561 戰爭的尾聲(下)343 報復360 會面336 無題357 麻煩來了098 麻煩多167 目標克納本(上)676010 美女相邀248 想辦法53 激戰(5)594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4)381 領導攪局363 天真的人173 收網511 越獄(下)191 好消息053 急轉直下18 道格拉斯和西科斯基283 局勢大變541 柏林之戰(4)646118 審問的藝術347 人選問題(上)332 談判120 低頭服軟286 海戰落幕115 杯具的季諾維也夫(下)243 接近老盧333 血戰落幕481 殲滅戰(1)564 CCCP(下)294 又蠢又倔(上)182 人心難測(上)553 爾虞我詐158 交鋒(上)295 煎熬218 空襲354 道不同034 初戰112 依然無功181 分歧456 激戰(上)443 激戰帶來的問題087 一個條件095 安布雷拉公司的處女作301 拉偏架(上)589 形勢146 表現完美關於今後三天的更新說明182 解決捷克軍團問題的方法(上)045 無題177 出手550 巔峰對決(4)514 作法自斃(下)456 激戰(上)118 突破口387 繼續無題523 着急上火285 驚險一幕187 斯莫爾尼宮的槍聲(下)582 忽悠(3)399 第一回合結束332 談判266 甦醒434 得到授權243 接近老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