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輕飛迅羽慢絲繮,醉踏南屏驚飆從

而在周遇吉統領先頭部隊,一路馬不停蹄的,就此奔到了淑陽鎮之後,卻是不由,被眼前的這一番景象給驚得目瞪口呆起來?等這位周遇吉周將軍,領着全軍分列在淑陽鎮縣城城門跟前。卻見在如今的淑陽鎮的城頭之上,竟然早就不見飄揚着昔日的那杆杏黃色的大明朝的旗幟,卻是不知被誰給更換成爲一杆紅面白底的大旗?就在那個白底裡面,書寫着一個足有斗大的,血紅色的,闖字。?

自不待言,眼前的這座淑陽城,大概早就已然是落到了李自成的手中。由此看來,北京城如今也是危矣?周遇吉真有心想要帶着手下,去繞過這座淑陽鎮?先趕奔北京城去看看形勢,也好回頭再由此作出相應的對策?如果,京城果然被流民所攻打下來,並且已經是被其給牢牢地控制在義軍之手?那就絕不是僅僅能靠着自己手下這一萬的人馬,就能夠攻打下來的?即便再加上,身後的那些正朝着這面趕過來的,驍勇善戰的東北軍將士們。?

可說也絕無這個可能。要知道,這座北京城當時可說修繕的城牆即高,且又是十分的厚實。較其大明朝別的地方的城池來,都要顯得更爲得堅不可摧。何況,在城池的周圍,還有一條十分寬闊的護城河。除非是有人在城內,偷偷地給這夥所謂的義軍打開城門?否則,任其在城外攻打上個幾個月的時間?卻也休想能跨進城門內來一步。人常言,國亂顯忠臣。如何到了大明朝,眼瞅着即將倒塌之際,卻並沒有忠臣良將肯站出來力挽狂瀾呢??

就在這位昔日的大明總兵官周遇吉,坐在馬上爲此而垂思不已之時?身後的東北軍將帥也都趕到了其背後。等這位東北軍主帥催馬到了淑陽鎮城頭下,朝着城上面一眼望了過去。就見在城頭上豎着幾面大旗,其中的一面最大的旗幟,就是上面繡着一個血紅色的闖字的那面紅旗。?

而餘下的幾面旗,亦不過是一些陪襯旗幟罷了。倒是看到在幾面旗幟的中間,有一面不算很大,亦不算很小的旗子上,書着一個劉字?卻又不曉得,其是闖王軍隊裡的哪一位將領?而在看在淑陽鎮的城頭之上,倒是並不曾見有多少個義軍駐守在城頭上面?在城牆的垛口處,只見到有數十個,顯得稀稀落落的義軍軍校,懷內抱着長矛靠在城牆上面。讓人不得不猜疑,就單憑這城頭上,站着的這些顯得稀落單薄的義軍們,到底又是如何把這座淑陽鎮給打下來的??

看了片刻之後,唐楓有意想要看看,這位大明的周總兵,是如何去把這座城池給不會吹灰之力攻取下來?便對其開口吩咐道:“周將軍,如今看起來,這淑陽鎮已然是落到了李自成的部下手中。由此想來那座北京城也定是不保?不過,即便如此,我等也勢必要將眼前這座淑陽鎮拿下來。待到了京城城門跟前,再看看皇帝可是已經退出了京城?”他話是如此說,可在自家心中卻是十分得清楚。?

想來,那位大明的崇禎皇帝,很有可能已經在煤山上吊自盡了?自己這一去,不過是爲了看看,那位臥底宋獻策的消息到底是否準確罷了?還有一件要緊事,也就是他爹傅青主,再給他所寫的那封信上,特意告知於他。如果一旦要是京城不保?就要帶着那位長公主投奔到他的冰雪城去??

而當時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真是令這位東北軍主帥爲此感到頭疼不已。家中的女人,本來就已然夠多的了。如今,這位便宜的老爹,卻又給自己請回一個小媽回去?這還能讓全家人繼續安穩的過日子麼?所以,這一次帶着人馬趕奔京師。其中的因由,可說有好幾樣。一是爲了將李自成趕出北京城,二就是想要勸住自己的那位爹?別把一位金枝玉葉的公主,給請回家中供奉起來?即便這位公主眼下是遭了難的,可畢竟她還是公主。?

最好,就是讓他保着公主遠走他鄉?離着自己的面前是越遠越好。可這些不過都是表面上的難心之事,在這位東北軍主帥的心中的最底處,卻是還有一件,可以說讓他覺得更爲要命的事情?便是李自成的部下,再見到了吳三桂的侍妾陳圓圓之後,在萬一一個把持不住?對其起了旁的心思?到那時候,吳三桂再一怒之下,便去將山海關通往京師的路,主動地去給那些八旗鐵騎閃開?那自己在遼東境內苦心孤詣的度了這許多年,殫思極慮的經營這冰雪城卻還有何意義?要知道,當年在遼東建立起了冰雪城之時,所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算藉着八旗與大明朝相互爭鬥之時?發展起來自己的力量。而之所以要在遼東修建冰雪城?不過是爲了替大明,與這八旗鐵騎的背後,給他時時得搗搗亂而已。爲的,便是慢慢來消耗這隻八旗的實力。可對方一旦若是進了關以後?自己得這一腔心血白費不提?更爲主要的,自己最不想看到的,那些發生在歷史上的慘案,定都會一一的發生。同時,對於這八旗,也勢必要更難以鏟滅與他??

聽身旁的這位東北軍主帥,如今對自己傳下這麼一道軍令下來?雖然感到帶着人馬,前去攻打這座小城頗有些不值?可畢竟軍命難違,只得對其在馬上拱了拱手,開口對其應道:“末將遵令,來人,立即與本將去將雲梯先搭起來在城頭?弓箭手列於城頭下,待見到城上只要是有人出現,便可射箭。我等待攻下此城之後,也好直取京師重地?”隨着他的話音方落,手下的那些原大明軍校們,紛紛跳下自己得坐騎,轉身直奔後面的那些支架馬車之上。因周遇吉所帶着的軍校,一部分爲步卒,另外一部分則是騎兵。而這雲梯,也自然應當是交付由步卒來負責的。只是其,當初生恐因此而使得軍校們趕路的速度在慢了下來?所以,索性命人制作出一些,由馬拉着的簡易支架。而在每副支架上,都掛有二十架的雲梯。?

第1386章 雪風獵獵戰旗飄,虎狼之師敗襄陽第493章 山前燈火欲黃昏,鷓鴣聲裡數家村第517章 無雙鐵騎紛沓來,長笛聲斷已隨風第1203章 百舟橫截太子河,曉來風靜塵波起第145章 二次潛入第1149章 槍刀軍馬無邊岸,重門日暮雨紛紛第544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 朱門先達笑彈冠第856章 火燒城下蓑衣兵,但以鐵血染我旗第236章 大好男兒第1178章 水戰遼陽斷軍需,一縷殘陽照古城第507章 義女非是真義女,忠臣良將子傳承第165章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第1340章 夜來翕習戎裝動,朝夕寄望候烽煙第357章 開封第46章 關寧邊軍第605章 鳴鞘聲裡繡旗紅,萬里中原烽火北第427章 聒碎鄉心夢不成,想來故園無此聲。第863章 任君詭計百來使,自有應對窗中月第886章 八旗老寨入敵手,晚來暮雨秋色濃第278章 刺 馬第332章 重 圍第1188章 兄弟二人各分工,斷後阻擊滅八旗第858章 力效八旗洪承疇,城頭借箭名後世第269章 葷 調第619章 昨夜將軍連曉戰, 蕃軍只見馬空鞍第1377章 偷號甲兵衝塞色,銜枚戰馬踏寒蕪第294章 潑 皮第180章 慨而以慷取全義,絕計脫身枉費心第56章 軍事會議第815章 雲遇青山赤壁紅,疑兵突起膽色寒第1233章 靜觀歲暮霜動地,作夜風寒雪連天。第571章 飛鳥不知新城變, 朝來暮去弋陽溪第383章 大玉兒(下)第61章 李巖其人第587章 各安鬼胎鬥心機,欲破西樓求火馬第150章 追底尋根第302章 智 將第799章 英雄遲暮一杯土,青林宗祠何人祭第1122章 不愛江山愛美人?狐裘蒙茸獵城下第959章 三封信函惑心明,皇族流落一飄零第1154章 高山宿雲依嶺斷,一輪初月入江寒第667章 驚沙獵獵風成陣,喚起鱗鱗細浪來第1229章 壯國山河倚空碧,迥拔煙霞侵太白第160章 吳鉤碎鬥鴻門宴,楚曲哀蕭垓下秋第236章 大好男兒第482章 一朝虜夷亂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第778章 舊有李公本明臣,恰於承疇做哼哈第113章 奸狡老狐第648章 花徑雖曾緣客掃,蓬門今始待君開第878章 百戰鐵甲今破碎,馬革裹屍沙場還第1216章 曾見趙客縵胡纓,吳鉤映月霜雪明第1391章 劍光橫雪玉龍寒,月裡山河見泗州第558章 寶書玉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第431章 關寧老將不勝愁, 駐馬觀覽野花枝。第402章 內 禍第941章 邊城一片靜離索,馬嘶漸遠城爲空第90章 女子上陣第903章 歸雲一去無蹤跡,海上秋風夜色濃第217章 禮儀小姐第12章 神武大炮第534章 八旗軍馬滿盛京,喇嘛廟內設埋伏第812章 是非功過自有評,舞榭歌臺留不住第692章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閒第1286章 萬人金甲鼓鼙中第1223章 渾河傍岸砂礫堆,日沒半和戰兵骨第37章 結拜安答第219章 地下軍火庫第640章 羽扇從容裘帶輕,彈鋏西來路匆匆第1037章 暮天搖落傷懷抱,倚劍悲歌對秋草第1260章 磧煙烽火夜深微,雪路時聞探馬歸第283章 臥 底第1118章 無歸百姓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第644章 庭院深深人自詡,人生何處似樽前第1253章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第777章 鄭家有子名成功,馳騁東北尊真主第1256章 憶著來時磨劍處,青天漫漫碧水重第791章 人去聯營閒掛月,馬停河邊倦嘶風第1123章 飛蓬卷盡塞雲寒,戰馬閒嘶漢地寬第833章 撲面征塵去路遠,丟失岫巖罪當何第994章 將軍雄髮指危冠,甲士猛氣衝長纓第486章 百步穿楊第282章 身 世第792章 風搖青蔓空餘馬,弓折霜寒半生死第160章 吳鉤碎鬥鴻門宴,楚曲哀蕭垓下秋第1034章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第1207章 反覆無常真小人,東北狼騎紛沓來第423章 連環套第1136章 鳴雞已報關山曉,來雁遙傳沙塞寒第五百二十六 城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寒第1209章 盡目山川去何歲,眼前霜露幾逢秋第848章 以進爲退施妙計,貳臣今番成奴才第1103章 借問風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對胡牀第75章 誅殺貪官第1261章 殺盡倭寇熱血流,一心猶自逞戈矛第1159章 將軍百陣爲功業,忍見沙場幾戰人第619章 昨夜將軍連曉戰, 蕃軍只見馬空鞍第556章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第231章 與子同仇第680章 玉人爲我調琴瑟,何處合愁心上秋第245章 情義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