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長河飲馬甲兵寒,斜陽盡處孤城危

卻見這位周遇吉周總兵,卻又朝着全軍伸出雙手,虛着往下壓了又壓,校軍場上頓時便又恢復了最初的寂靜。卻聽這位周總兵對着臺下的人,笑着相邀道:“諸位兄弟,讓我等將東北軍主帥請上點將臺?也好讓他與大家見個面,再來說幾句話可好?”卻聽的下面軍校,跟着立時鼓掌相應。

“主帥,請到臺上與兄弟們見個面。對了,諸位兄弟,自今日起,無論在開平城還是大沽口亦或是豐潤城?都只有東北軍的名號,再無大明軍的稱謂。並且,我在相告與大家一個消息?就是我等的京都北京城,現如今已被流賊逆匪李自成率衆給圍困起來。如今,已經是朝不保夕?而今日,主帥是想要率領着大家,趕赴京城去勤王,也好能保住大明的皇帝?如大明不亡,自然韃子也就不敢踏進中原一步?”隨着最後一句話說罷,便閃開身子,將那位徐步走上點將臺的東北軍主帥,給讓到了點將臺中央的位置站着。

臺下得軍校們,亦是久聞這位當初,曾一炮轟殺韃子老罕王的將軍的威名。卻不增見過真人?如今見到這位傳說中的人物,此刻就站在自己的眼前,無不感到心潮有些澎湃起來,齊齊睜着一雙眼目盯着臺上的人。卻見這位東北軍的主帥,竟沒有半點的架子,見衆人瞅着他,反而笑吟吟的對着衆人笑着言道:“怎麼的?這副長相想來,讓諸位兄弟有些失望了不是?大概諸位兄弟都以爲,能開炮轟殺韃子老王的將領,定都長得身高過丈?且有着一臉的絡腮鬍須,看上去讓人感到威武不可侵犯纔是?卻不像我這模樣,直如一個趕考落了場的秀才一般無二?倒是讓大家難過得緊?你等說,是不是?哈哈哈”說完之後,卻是站在點將臺上哈哈大笑起來。

臺下的衆軍校聞言,一時想樂不敢樂?卻也不曉得是哪一個,卻似有些隱忍不住?先笑出聲來,衆人便也隨着鬨堂大笑起來。可就見臺上站着的,這位東北軍主帥面上竟無半絲不渝之色。待衆人笑過一場之後,這才伸手止住衆人,又再度開口對着臺下的衆軍校言道:“如今,北京城勢如危卵之際。我等當即刻發兵前往救援,以免遲則生變。周將軍,這就請你來點出於我等隨行的人馬?不過,亦要留下一部分人保證開平城無事?別萬一京城不保?徒使得我等,竟連一處可退腳的地方都沒有?只被對方緊隨身後一路追趕不休?”說完以後,唐楓卻是閃身下了點將臺。而周遇吉則是開始分派其手下的副將們,除了留下三千人馬守住這座開平城,卻是帶走足有一萬多的人馬。又令一個信得過的副將,嚴守在開平城內。周遇吉則是在軍營之內,直接命人拿過一身尋常的盔甲,穿在身上。

只是,當其命手下軍校,也去軍營之內準備再去拿了一副鎧甲,也好給這位東北軍主帥穿在身上,以免的到時候,再出現別的事?卻被這位主帥給一口回絕了。這位東北軍主帥只是以嫌鎧甲有些過於笨重爲由,婉拒了周遇吉的此番好意。周遇吉到也不好再勉強與他,只得在此事上依從了他。

卻在背地之中,將自己貼身的幾十個護衛,全部都派在了這位東北軍主帥身邊。將其給團團的護在了中間,任由這位主帥對此多次提出抗議來?卻也只是笑臉相對,一旦若是談到此事,便就此顧左右而言他。天近巳時,城內的大明軍校,和東北軍終於分列成一隊隊一行行的,奔出開平城,取路直奔京師重地。

在路上,這位昔日的周總兵,親自帶着手下隊伍趕在前面,一是可以去爲身後的這隻東北軍帶帶路,並同時將沿途所遭遇到的那些流匪,和一些村鎮上由自己組織起來的莊丁都給驅散。而依着周遇吉的主張,東北軍是取路香河府縣,從香河縣的淑陽鎮經過。由這條路趕赴京師,比較近上一些。

自然有利就有弊,香河縣因爲地處要衝,受當今朝廷的直接轄制。故此在這地理位置上,較起一般的城鎮要顯得主要一些。自然,這大明軍校駐紮的,也相應的會多上一些。而一般的流匪,倒是並無敢打地主意?只是,周遇吉原本身爲大明的總兵官,其麾下的將校們身上所穿的,如今還是大明的制式鎧甲。手中握着的,也是出自大明兵器匠監裡的兵刃。就連這一路之上,軍校們手中所高高舉着的旗幟?竟然也是大明的旗幟。

而本來在周遇吉已然決意,投向了東北軍以後,也想過這個事情,打算將原先的旗幟,更改爲眼下東北軍所打着的旗幟。並在衆人閒聊之時也提過一句。豈知,卻被這位東北軍主帥當場就給否決了。唐楓當時就與他說得十分的明白,因衆人是趕奔大明的京城,去爲那位崇禎皇帝解圍去的?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應當打起原先的旗幟。自然,這爲大明皇帝解圍之言辭?也就是爲了欺哄一下,周遇吉手下的這些大明軍校罷了。實則,卻是爲了趕赴宋獻策得約定。

對此,周遇吉也明白,畢竟誰又能夠知曉?在這沿途之上,又到底會不會與大明的軍隊遭遇上?一旦若是碰到了大明的軍隊,本來自己是打算前來助陣的。可卻被對方在半路上橫加阻攔?一旦因此而遲誤了,豈不是最終白辛苦一趟?故此,周遇吉才同意了,這位東北軍主帥的所言。依舊是吩咐軍校打着大明朝廷的旗幟,是一刻不停地趕奔北京城。

而香河這處地方,本已淑陽鎮爲主。在淑陽四面有條小小的河流環繞於四圍,水中芰荷盛開,景色秀麗,香氣襲人。最初,朱棣被封在北平府,就親自來淑陽鎮查看過。見此地風景秀麗十分,對此景色亦是讚不絕口。而其手下謀士姚廣孝,一見燕王有意在此地建城,便勘測製圖。動工時,卻因當時缺磚少木,只好大圖小建,變成一座小城,東西南北四面都是一里,比北京城整整小了十倍。城的四門仍與北京城一樣,直出直入,並不曾有迴避牆,也沒建接官亭。因此,香河城邑素有小北京之稱。卻也正因此緣故,此地亦是常有大明軍校在此地駐守。

第1177章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第1366章 素日嘗聞獵賢良,憑此可以霸邦國第115章 金屋藏嬌第1106章 書劍催人不暫閒,遼陽羈旅復秦關第854章 夜深城頭疑火明,數騎秋煙暗中來第901章 敵城煙雲爭相起,萬國兵前草木風第652章 興來今日盡君歡,玉山高並兩峰寒第162章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第1098章 胡塵一起亂天下,何處春風無別離第20章 沖天香陣第1343章 何事退耕滄海畔,閒看富貴白雲飛第1264章 弱羽飛時攢箭險,猶恐犬戎臨虜塞第733章 守城攻城兩廂行,成王敗寇一招定第82章 火器專家第846章 蒼蒼蒸民依何主?開地千里退韃靼第113章 奸狡老狐第1050章 停馬總轡臨秋原,登臨城頭望寒日第1199章 營門吹笳覆樓雪,起兵祝纛滿旗風第725章 復城意欲施斬首,真真假假叵測心四百六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1407章 回望馬嘶高城暮,銀釭倦霜映膽寒第1198章 傷兵折將東城頭,馬蹄急促北風催第694章 敢爲天地一逆旅,平沙萬里絕人煙第220章 殺之滅口第1211章 同來死者傷離別,一夜孤魂哭舊營第355章 暗度陳倉第1313章 交親榮餞淮城空,秉鉞戎裝上將同第1001章 慘澹龍蛇日鬥爭,干戈直欲盡生靈第179章 四海聞名真壯士,天下何人不識君第130章 鹿死誰手第1329章 澶淵之盟今又立,正思戎馬淚盈巾第1100章 即將登隴人回首,雖是臨關馬顧羣第822章 海上決戰死倭寇,尚需仰仗東北軍第1009章 頓覺胸懷無俗事,回看掌握是人寰第33章 登門討教第1284章 巨拳豈爲雞揮肋,強弩那因鼠發機第1186章 亂軍火燒貝子府,遼陽一破斷命脈第1280章 荒城古道夕陽墜,鸊鵜新淬劍光寒第629章 吹之一曲猶未了, 愁殺八旗征戍兒第147章 過府弔孝第762章 一代船王孤命殞,東北勁搖海軍旗第544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 朱門先達笑彈冠第751章 殺男霸女縱兵行,平明血流浸空村第500章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第1042章 兩軍鼓角暗相聞,四面旌旗看不見第685章 元龍湖海豪氣生,夜襲驛館斬八旗第712章 鼓角臨風悲壯哉,千里明月曜戈甲第58章 孤山要塞第1191章 江河定後威風在,感恩重與劍論心第1314章 莫言名位未相儔,風月何曾阻獻酬第355章 暗度陳倉第252章 暗 箭第120章 暗度陳倉第136章 一杯毒酒第221章 諸葛之弩第1205章 走馬奪城救格格,真真假假降且叛第324章 大 捷第1271章 舊城冬幕隨雷動,玉壘韶光待賊平第1143章 城頭羽檄雙鳧去,誰見兵車駟馬馳第1219章 坐視兩狼爭城下,笑望夕陽正當頭第670章 風高浪快騎蟾背,老眼平生空四海第391章 幹 狼第134章 無恥以及第795章 看軍老病南征日,又報君恩北望心第127章 混戰陳留第1121章 戰士橫戈靜夷落,長驅一息背銅梁第42章 借銀平亂第79章 事有蹊蹺第1188章 兄弟二人各分工,斷後阻擊滅八旗第1379章 隨君幾陷重圍裡,君王縱恣翻成誤第418章 投 毒第79章 事有蹊蹺第177章 震天火器無可擋,一騎飛出求救兵第1332章 塞晚每愁殘月苦,長風夜卷虜塵清第777章 鄭家有子名成功,馳騁東北尊真主第554章 草木歲月孤城晚, 關河霜雪自來清第290章 冤 案第899章 趁夜潛入倭寇城,尋人屠狗兩不誤第538章 借問梅花何處落, 風吹一夜滿關山第1189章 東北軍校的伏擊,煙霞滿天遼陽城第1003章 身當恩遇常輕敵,孤城落日鬥兵稀第1285章 半夜翻營旗攪月,深秋防戍劍磨風第372章 算計第937章 別客臨當上馬時,遊扶桑兮掛石袂第213章 臨 幸貴妃第445章 水落石出第540章 門外滄浪一杯水,可以濯吾掌中纓第1181章 縱橫逸氣寧稱力,馳騁長途定出羣第949章 世上無人供笑傲,尋常巷陌葬倭寇第283章 臥 底第1363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第675章 揚舲萬里笑當年,斜陽古道起風波第1271章 舊城冬幕隨雷動,玉壘韶光待賊平第1367章 軍中營柳和煙雲,遠處關榆帶雪春第753章 相看白刃血紛紛,邊庭飄颻那可度第1111章 雞樹晚花疏向日,龍池輕浪細含煙第117章 得隴望蜀第1045章 愁人回首空望國,驚鳥夜飛不歸林第756章 舊日重城風萬里,舉頭已覺千山綠第116章 水性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