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鐵血明軍

唐楓深知,自己這一次,不過是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一旦對方清醒過來,必調大軍,將自己這四十七個人給包了餃子。所以眼下,自己所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唐楓就準備帶人往回撤。

“二來,撤。”唐楓說完,一刀,將擋在面前的一個八旗騎兵劈做兩半;從這空擋處,便衝了出去。身後四十七個人也一起衝出來,四十七把長刀;殺出一條血路,長刀所向,無人可敵;將擋在眼前的八旗鐵騎,給衝的七零八落;在後面不遠處,押着後軍的皇太極;是眼睜睜的看着這一小搓人馬,來去皆迅如疾風一般;看自己兵馬,真是猶如木雕泥塑。

皇太極不免將牙齒咬的直響,手揮馬鞭,指着唐楓等人的背影;喝令全軍道“今日定要捉住此人,誰要是第一個,能捉住此人或者他的人馬的話?本貝勒必有重賞。且今日即奪寧遠興城,兒郎們,本貝勒答應你們,可以再此城縱情劫掠三日。”皇太極一句話說完,三軍是歡聲雷動,把適才,唐楓給他們所帶來的夢魘;一下就驅散個乾淨,數以千計得馬刀直指蒼穹;八旗鐵騎們人人以刀明誓,今日必破寧遠興城。

唐楓帥人邊往下撤,邊偷偷回頭盯着後面;眼見着八旗鐵騎整隊追了上來,急忙喝令身旁的四十七人,準備好第一波轟炸。“扔。”唐楓眼見着身後的騎兵,與自己這撥人已相隔不遠;急忙高聲下令。

四十八枚,明朝軍制手雷;如天女散花一般,投擲向後面,緊追不捨的八旗鐵騎們的頭頂。八旗騎兵不由覺得有些奇怪,一面縱馬狂奔,一面仰頭注視着,那些猶如鵝蛋一般的圓形東西;不知此物是何東西?又是用來做什麼的?

可當看到此物,有一個地方正冒着紅紅的火花;立刻便明白了,正欲帶住戰馬躲開這個東西;可已經晚了。轟隆一聲,此物剛一落到地上,就爆炸開來;將八旗騎兵們給掀下戰馬,有的人胳膊腿頓時被炸飛;人落到地上,慘叫着翻滾着。有的戰馬腹部也受了重傷,倒在地上嘶鳴着。其餘的手雷,此刻也相繼落到地上,爆炸聲此起彼伏,後金的追兵一陣的混亂;根本就顧不上再去追唐楓。

等皇太極督着後隊趕到的時候,唐楓已然出去有一里地遠。皇太極也顧不上這些受傷的人馬,乾脆是帶隊繞過,這猶如修羅地獄一般的地方;又在後面攆了上來,只是,令手下的騎兵們把隊伍分散一些;以避免被唐楓的手雷炸到。

就在唐楓等人,離着甕城城門,還有兩裡地的時候;皇太極的騎兵,終於在後面趕了上來。唐楓又將預備好的手雷,分成兩撥投出去;終於,藉着後面的追兵避閃的空擋,趕到了寧遠甕城門前。

可讓唐楓料想不到的事,卻還是發生了;皇太極所帶騎兵,乃是自己的護兵,比一般的八旗鐵騎還要精良。只是稍微停頓了一下,便又已經追到了唐楓等人的馬後;唐楓等人前腳剛進城,這些鐵騎,也是一窩蜂的跟着衝了進來。

“祖將軍,速回內城關好城門;我唐楓願在此,與後金鐵騎決一勝負。”唐楓眼見着對方已然跟進來,知道這場惡仗,是避免不了了;只是擔心,這祖大樂所帶之兵;盡是火槍隊,而且多時不曾見過硬仗;估計,恐是不敵這八旗鐵騎;這纔好意的讓祖大樂先帶人退回去。

而祖大樂倒也知道,這唐楓也是一番好意;依着自己手下這三百名步下火槍手,恐怕還不夠,這八旗鐵騎一頓衝鋒所斬殺的。便回頭,對後面校尉吩咐道“都給老子撤回內城,並給督師大人帶一句話;告訴他千萬守好內城,我祖大樂願意與唐兄弟一起殺賊;今日,便讓這八旗鐵騎,見識一下我大明的好漢。”說完了,拔出肋下佩刀;奔着唐楓等人就衝了過去。

那三百名火槍手,火速集結到一處;開始緩緩的往後一隊隊的退去,每一隊押後的人,都平端着火槍,緊盯着後金的騎兵;時刻防備其衝殺過來。

唐楓在遠處也見到了這一幕,不由得,對這祖大樂帶兵的法子深感敬佩。但見後金的騎兵已經涌進來很多,將這甕城都快沾滿了;便急忙對二來吩咐道“二來,你領二十個人,自左面到甕城城門那裡;務必守住城門,等我同人衝過去,便一起將城門關上;今天我唐楓要來一個關門打狗。”唐楓說完,在馬上挺直身子,倒顯出意氣風發;一時小覷天下,誰人能是我敵手的氣概。

祖大樂也受到了唐楓的感染,不由一撫郂下墨髯;大笑着對唐楓言道“好,唐兄弟好氣魄,哥哥今天便與你一同來關門打狗。”說完了,就緊跟在唐楓的馬旁;這二十多個人,便硬生生的闖過八旗騎兵的隊伍;殺到了甕城城門處,此刻從祖大樂到唐楓手下的這四十七個人,人人身上無不是創傷累累;血跡浸染徵袍。但個個精神頭十足,怒瞪雙目;死守在甕城城門口,是一步也不肯退下。

“二來,不惜任何代價;把門關上,而後屠狗。”唐楓說完了,是一刀,將逼近自己的一個八旗騎兵的頭顱,削起於半空中。騎兵腔子裡的血,一下就噴散出來;染了唐楓一身。

唐楓見在馬上用不上勁,乾脆是跳下戰馬;躲過刺過來的幾柄長槍,幾刀砍斷幾匹戰馬的腿;藉着混亂的功夫,終於和二來子等人將甕城城門關上。

城門雖然是關上了,可唐楓也深知;如果沒有能倚住城門的東西,用不了多長時間;城門必會被攻破。百忙之中,唐楓一邊拼力的斬殺着甕城中的騎兵,一邊到處睃尋着,可有什麼東西能用來堵住城門?

而此時,城頭上的袁崇煥,已將這場大戰,由頭至尾是盡收眼底;也對這唐楓的武勇和計謀,深感欣喜和佩服。眼見着唐楓等人,已將這支騎兵給關進甕城;此刻正在絞殺着,只是光憑這四十七個人;似乎有一定的難度,可要想派兵出去助戰;又怕那些騎兵藉機衝進內城,到時不好收拾。

袁崇煥站在城樓上,一時仔細思量;想如何辦?方能將這些騎兵留下。“袁督師,我是唐楓,快下令讓人放箭;不要猶疑,戰機可是稍怠即逝;千萬莫要放他們出城。”唐楓此刻又騎在馬背上,正在馬上左右盤桓,刀光閃過,圍在身旁的騎兵,被其盡斬與馬下;一時,無人敢阻在面前;只能任由唐楓自由來往,所以唐楓才衝到城下;仰頭對袁崇煥出此絕殺計。

袁崇煥倒也想過用弓箭,只是礙於城下,騎兵之中混雜着唐楓和他的四十七個人;另外還有祖大樂,從公來說,這可是朝廷的命官;要是誤傷了不好對朝廷交代,從私下說,他祖氏一門三英;都與自己相交甚厚,自己怎麼能下這個軍令?

正在袁崇煥稍一猶豫,眼見着城下的鐵騎,已然快衝到了城門處。便只得強忍着,對身旁的弓箭手喝令道“放箭。”話剛出口,立時箭如飛蝗;因弓箭手們早就準備好多時了,只是無有軍令,不得擅自做主罷了。

一時之間,城下的八旗鐵騎們,盡成爲了城上的活靶子;一個接一箇中箭栽落馬下,而唐楓又令二來子,將一些屍體和戰馬弄到甕城城門處,層層的壘搭起來;最後一直堆滿了城門洞,料想外面的人在也攻不進來,這才罷休。

又接着轉回身,帶人追殺着剩餘的八旗騎兵們。這一下,八旗鐵騎們折損大半;一時人人不思死戰,只想能逃出甕城這座活地獄去。可門口早被堵上了,真是進退失據。

“八旗騎兵們,你們聽着,要想活命;立刻丟下手裡的馬刀,下馬投降;否則我可盡都誅殺。”唐楓帶住坐騎,高聲對着亂作一團的騎兵們喊道。

八旗騎兵本是父子兄弟兵,互相牽掛惦念,不想自己親人被殺於眼前。而眼下,自己也根本就不想再打下去;就想着大家能活下去,所以聽到唐楓的話;紛紛丟下手中的馬刀,跳下戰馬;規規矩矩的站好,等着唐楓的處置。

內城的城門,也被人從裡面緩緩地打開;袁崇煥在前面,身後跟着一羣守城的將佐們;步行着接出城來。離着尚遠,袁崇煥就滿面帶笑的,對着唐楓言道“賢侄,真乃是我大明朝的常勝將軍;這引敵深入,聚而圍殲之策;甚是高明呀。老夫是由衷地佩服賢侄的手段和計謀。來來來,今日,便讓老夫與你牽馬墜鐙一回;等回城中後,老夫必寫一道本章,送往京城;好保舉賢侄一個前途,也爲我大明,挖掘出一個曠世奇才。”袁崇煥說着,已然小跑着到了唐楓的馬前;一伸手,就抓住了馬繮繩;這就要給唐楓牽着馬,好讓唐楓下馬。

唐楓雖然對這明朝,是抱定主意,不跟其一起沉沒。可對於袁崇煥這般的殷勤熱情,卻不能無動於衷的,就那麼坦然受之。便急忙的跳下戰馬,對着袁崇煥抱了抱拳;這纔開口道“督師過譽了,唐楓本是一介草民罷了;今日一戰,也僅僅是爲了城中的百姓,免受戰火的塗炭而已;豈有督師所說的那般好。”唐楓是不顯山不露水,就把袁崇煥向朝廷推薦的美意,給輕輕的推掉了。

袁崇煥也聽出來了唐楓話中的意思,也知道眼下這大明朝,可說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唐楓又不願意出仕,有道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強;只得輕輕地嘆息了一下,便於唐楓攜手攬腕的,調頭往寧遠城中走去。

到的寧遠城中,袁崇煥特意吩咐人尋一處地方;將那些百姓和唐楓的家人都安置妥帖。這才力邀唐楓到自己府宅赴宴。唐楓倒也十分的爽快,與袁崇煥在前往袁府這一路,是相談甚歡;而袁崇煥對於唐楓的遠見卓識,以及軍事頭腦也是十分的驚奇敬佩;二人是越說越熱乎。

“哈哈,我就叨個長;唐賢侄,這回有你助老夫,一起來守這寧遠城;老夫無憂矣,哈哈哈,前面就是本官的宅邸了;賢侄莫要客氣,快裡面請;夫人,夫人,快快出來;來貴客了,速去炒幾個菜;今日可要好好地招待這位貴客,大樂,你今日也來一同作陪。”袁崇煥邊拽着唐楓的手往院內走,邊高聲,對着坐在槐樹下,一個修補衣衫的婦人喊道。

唐楓不由仔細打量這座小院,就看到院門上的朱漆早已斑駁,門上一副對聯倒還算是有些新意;院裡除了一株槐樹,和樹下一個樹樁做的小桌;加上幾個小凳,便在看不到別的東西。再看那三間正房,也是十分的陳舊和古老;沒有塌,就已經算是奇蹟了。至於官宦人家所應有的東西,是一樣都沒看到。

唐楓看到這些,暗中也有些吃驚;對於一個官員來說,不寐着良心判案;就已經不錯了,至於自己的官宅;有哪一個不是美輪美奐的?那一個能似袁崇煥這般窮酸?

“老爺回來了,大樂也來了;不知,老爺說的貴客是哪一個?”那個婦人聽到了袁崇煥的話,急忙放下東西走了過來;跟幾個人打過招呼,便將目光投向了唐楓的身上。

唐楓上下打量了一番袁崇煥的夫人,就見其身穿一身布衣羣;面色菜黃,額頭上滿是碎碎的皺紋,手上十指上均是針眼;一望便知,久靠此役謀生。心中對這袁崇煥,更是深深的敬服。

第389章 馬嘯西風第193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時不時的多疼惜第632章 冰輪斜輾鏡天長,淒涼星斗掛南山第878章 百戰鐵甲今破碎,馬革裹屍沙場還第724章 大明降將非力敵,潑皮無賴有絕招第83章 人小鬼大第1215章 老寨差池摧羽翮,孤身流落限江湘第1346章 但見輕煙覆流水,一輪落日照行塵第938章 海水茫茫失人間,煙斂寒林錦旗簇第1211章 同來死者傷離別,一夜孤魂哭舊營第1265章 戍角就沙催落日第416章 奴才第839章 瘦馬落荒尋去路,悵客裡光陰虛擲第549章 天清殺氣屯關右, 夜半妖星照盛京第254章 好 兵第1178章 水戰遼陽斷軍需,一縷殘陽照古城第468章 月圓月失第750章 鐵馬蒙氈破村中,猶寒欲雪暮春遲第966章 城尖徑仄旌旆愁, 峽坼雲霜龍虎臥第351章 困 將第646章 江山明滅著清醒,醉眼雕鞍肝膽同第507章 義女非是真義女,忠臣良將子傳承第227章 奔赴老巢第263章 黃 河第1060章 朔風吹襲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第737章 火燒復城守軍亂,落日樓臺一笛風第144章 古道熱腸第130章 鹿死誰手第697章 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眠第786章 宛馬東征健兒盡,聞道羌笛暮吹哀第287章 中 計第672章 長風臨海上,短雨落松煙第8章 寧遠血戰第1279章 鳴弦落羽雪霏霏,衛城戰勝日平西第560章 校尉羽書飛瀚海, 可汗獵火照狼山第138章 月明驚鳥第539章 能兼漢月照盛京, 復逐胡風過鐵關第1150章 神雷再造一奇功,東北名將曹雲詔第814章 兩軍和聚破八旗,回鄉追仇逢倭寇第1310章 故園盡賣休官去,寺鐘涼有隔原聲第712章 鼓角臨風悲壯哉,千里明月曜戈甲第796章 旗梢不動晚波平,水落石出沉冤雪第1285章 半夜翻營旗攪月,深秋防戍劍磨風第396章 臨 夜第595章 雄劍掛壁時龍鳴,爲君一擊搏九天第1127章 眼前萬葉風聲利,枕下一山秋氣寒第814章 兩軍和聚破八旗,回鄉追仇逢倭寇第573章 誰與爭鋒奇亮劍,聲氣直取八旗軍第940章 數騎秋煙映棲霞,一篙寒汐月滿船第292章 娘 子第737章 火燒復城守軍亂,落日樓臺一笛風第71章 星星之火第238章 唐楓打豹第234章 爲我所用第7章 伏兵四起第401章 妻妾滿堂(下)第1231章 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第176章 將士百戰破寒甲,死後何人知姓名第1143章 城頭羽檄雙鳧去,誰見兵車駟馬馳第755章 平沙莽莽絕人煙,看君馬去疾如鳥第193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時不時的多疼惜第102章 大清地主(下)第390章 山 匪第200章 明着綁票第682章 一尊濁酒官廳東,空負肝膽皆冰雪第612章 樊川照日靈關路,傳火樓臺門深閉第1039章 十萬旌旗移巨鎮,幾多輗軏負孤莊第1043章 中堂促管淹春望,後殿清歌開夜扉第882章 相邀出戰破倭寇,欲擒叛賊祭英靈第936章 蒼茫雲海遠航去,長風渡我幾萬裡第1386章 雪風獵獵戰旗飄,虎狼之師敗襄陽第1074章 弩臺雨壞逢金鏃,香徑泥銷露玉釵第788章 初次交鋒卻平局,不予韃子同進退第1201章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第1298章 獵獵旗幡滿城頭,莫遣虯髭染塞霜第517章 無雙鐵騎紛沓來,長笛聲斷已隨風第1109章 坐視子孫陣亡盡,豈敢焉用身獨完第924章 初顯本色名國軒,梅花香自苦寒來第1381章 數十精騎突曉圍,自來奇兵襲暗壁第837章 五百鐵騎救旋城,日落波平一騎來第705章 西得諸侯棹錦水, 欲向何門趿珠履第600章 秦淮一豔葬清波,風捲雲來八旗至第46章 關寧邊軍第388章 屠 村第677章 相逢且盡一尊酒,想無車馬到山中第56章 軍事會議第949章 世上無人供笑傲,尋常巷陌葬倭寇第120章 暗度陳倉第1374章 夜風蕭蕭斑馬鳴,臨至中夜拔劍起第1271章 舊城冬幕隨雷動,玉壘韶光待賊平第1409章 壩上大野生素空,獨立天地曠肅殺第612章 樊川照日靈關路,傳火樓臺門深閉第1164章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震以鳴第399章 信 使第456章 雪地中伏第573章 誰與爭鋒奇亮劍,聲氣直取八旗軍第499章 自今而始從頭越,看我大漢誰可敵第347章 不 問第641章 何緣交頸爲鴛鴦,中夜相從知者誰第1254章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