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章 積壓

也難怪莊建業會如此高興,不同於電子束、激光以及電火花等打孔技術,電化學打孔由於獨特的加工模式,使得氣膜冷卻孔,特別是渦輪葉片上的氣膜冷卻孔的質量成倍的提高。

以此爲基礎,渦輪葉片的冷卻技術從傳統的單一冷卻,向更技術更先進的複合式冷卻邁進,再加上更加先進的耐熱材料,航空發動機的功率纔有了質的飛越。

先不說那些裝備在三代半,甚至是第四代作戰飛機(採用四代劃分法)上的軍用發動機,就是民航上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藉着航空發動機在製造領域上的飛越,也向前買了一大步。

就拿波音787來說吧,以前要推動這個體量的飛機做跨洲際的長距離飛行,少說也要三臺航空發動機,要想做到飛行性能更加平穩和安全,做成四臺也不是不可能。

可由於航空發動機在技術上的飛越,使得燃氣溫度比以往提高了三分之一,令新型航空發動機的功率是以往老式航空發動機的兩倍。

如此,波音787這樣體量的大型寬體客機,只需要兩臺航空發動機就能達到以往四臺發動機的效果。

不要小看發動機數量的減少,這裡面有着很深的成本邏輯的,因爲無論是老式還是新式,地面維護的原則是不會變的,所以航空發動機的多與少,直接影響的就是飛機的維護成本。

要知道飛機這東西可不是汽車,隨便進個4S店花幾個錢就搞定,想維護飛機,換個鉚釘有可能就值一輛高檔轎車,費用之高簡直令人咋舌。

而航空公司購買客機的根本驅動力也是爲了掙錢,自然是想法設法壓低飛機的後期維護成本。

而波音787藉着航空發動機技術躍升的紅利,將傳統的四臺發動機,做成了兩臺,且飛行品質與航程不變的情況下,在發動機的維護成本上降低了一半,各大航空公司自然是趨之若鶩,想不成爲爆款都難。(只是以787做個例子,至於質量問題,這裡不做評論)

這年頭人們總說要抓住機會,站在風口,把握住了連豬都能飛得起來,如果把這一理論放在航空發動機上的話,以電化學打孔機爲代表的新一代航發製造設備的逐漸成熟並得以廣泛應用便是最大的風口。

只要能把握得住,不說彎道超車吧,騰飛廠至少也能做出堪用的燃氣渦輪動力裝置,最不濟的話,深耕航發零配件中的關鍵加工技術,爲其他航發巨頭做配套,那也能活得很滋潤。

所以這事兒不但要搞,而且還得必須儘快馬上搞。

至於騰飛廠這邊拿人家日本技術去點亮自己的科技樹,出來成果之後,日本人會不會過來找後賬,莊建業半點兒擔心都沒有。

不說別的,就看日本三菱集團這些資料裡絮絮叨叨的不正經態度,就知道H公司又是弄了一堆惠而不費的東西。

裡面到處充斥着預想、藍圖甚至是幻想的東西,很明顯是日本三菱公司廣撒網多撈魚的成果,反正誰也摸不準未來的技術路徑在哪裡,養了那麼多技術人員也不能讓他們吃白飯,就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能成日本三菱在技術上由更上一層樓,賺錢大大的。

成不了,也沒啥,換個方向繼續。

總而言之,日本三菱這麼弄很像是潘家園裡的古董販子,到處撒錢,到處蒐羅,只要有一個蒙中,那就賺翻了。

很明顯,H公司搞的這一堆,就是日本三菱到處蒐羅的大雜燴,就算經驗在豐富的人看完腦袋也是暈頭轉向,根本壓不準哪個是未來的關鍵技術。

想要確定,最好的方法就是跟日本三菱一樣,找來一堆的技術專家,花大錢挨個去試。

問題是這麼幹,別說騰飛廠了,就是整個國家都耗不起。

好在莊建業是個活了兩輩子的人,那雙眼睛就跟摸慣了古董的大掌櫃,一上眼就能看出你這東西是老物件兒還是現代高仿。

可既便如此,莊建業也就從四十多個技術中才挑出這麼三個有用的,可見科技樹這東西不是那麼好攀的,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跑到其他樹杈上。

當然了,H公司也沒安啥好心,給你這麼多所謂航空發動機的“前沿”技術,巴不得你往裡挨個跳,不說淹死吧,累也能累死了。

對此,莊建業覺得H公司挺好,如果有機會讓H公司再多坑幾次,莊建業絕對心甘情願,半點兒猶豫都沒有。

心情愉悅的把三個有用的資料整理出來,剩下的扔到一邊,然後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這纔拿起電話等接通後便笑着說:“郭所長,我是小莊,前幾天您跟我說的事兒能不能幫我聯繫一下?”

……

同一時間,位於飛行機械研究所不遠處的零度廠內,廠長魏廣平看着積壓的電風扇,高壓鍋,電炒勺,洗衣機等產品,急的直抓頭髮。

作爲當年部委抽調精幹組建的機械設備儀器廠,零度廠可謂出道即巔峰,七十年代中建廠,隨後承擔電火花打孔設備生產製造工作,等歷經數年努力,完成的電火花打孔設備經部委及國家驗收,交付使用後,零度廠收穫無數讚譽。

本以爲藉此機會,零度廠能成爲各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精密加工設備的配套供應企業時。

隨着“斯貝”發動機的停擺,渦扇6的舉步維艱,渦噴14的面向國外,零度廠這個專門爲航空發動機專業生產設備而生的配套廠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沒活兒可幹了。

這就讓零度廠十分尷尬了,沒辦法廠長魏廣平只能跑去部委,希望能給零度廠一些生產任務,部委也不想自己花大力氣建的廠子就這麼放着浪費,多少也擠出點兒生產任務,讓零度廠維持生產。

可問題是部委使大力氣也給不了太多生產任務,畢竟佔絕對大頭兒的部隊一直在勒緊褲腰帶,部委的日子也不好過。

於是零度廠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困境,連帶着整個廠跌入谷底,尤其是那些當年被抽調過來的技術隊伍,更是人心惶惶。

一時間,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的不如拿殺豬刀的順口溜在零度廠裡甚囂塵上。

一些有門路的技術人員紛紛調離零度廠,而另一些大膽的乾脆辭去公職跑到沿海地區放手一搏。

不過更多的則是留在零度廠內默默的煎熬。

魏廣平不是沒想過辦法脫困,轉產搞民品,部委下屬的其他廠都行,他們零度廠技術設備都不差,沒道理不成,結果無情現實結結實實給魏廣平上了一課,他們零度廠還真不行。

基本上是做啥虧啥,最後就成這模樣,積壓了一大堆的東西,賣都賣不出去!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腦袋裡是不是全是屎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您還有什麼疑問?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這便是半代的差距第六百六十八章 簡約而不簡單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文丘裡效應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這東西哪兒來的?第七百八十四章 “美國技術”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負重前行第一千一十九章 南亞制空權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民族企業中的良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運—4X系列特種支援飛機第六百五十九章 生就往死裡折騰第七百六十二章 你們的燃機不合格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紅遍全世界第七百二十四章 騷操作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個新高度第四百五十八章 攬生意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特殊任務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三百零七章 發財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五百二十四章 空中指揮機第八百零一章 另類的cosplay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羅老”號運載火箭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文丘裡效應第九百五十七章 是美國人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誰也扛不住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專注艦載機二十年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微妙的三大巨頭第二章:威嚴大廠第四百六十五章 比黃金好要的東西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國騰飛已經藏不住了(重寫版)第四百六十八章 顛覆想象的性能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我難道不知道韜光養晦?第四百五十二章 臉給打沒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航空巨無霸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設備全TM是坑貨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四十九章 你就是莊建業?第五百八十七章 瞄不準,打不着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九百四十三章 自己當大哥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五百八十章 這下坐蠟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九百四十三章 自己當大哥第九百零二章 更大的直升機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民族企業中的良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主意誰想的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航發新品:“虎嘯”與“龍吟”第兩百零二章 幫不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奸商第兩百七十八章 見證奇蹟第一百二十八章 挖人第一百一十章 題字(爲秦王出路舵主加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伊爾—76可能真的要涼涼第六百三十四章 試驗驗證機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七百五十五章 勝敗在此一舉第四百二十七章 然並卵第四十五章 艦載殲\\強擊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九百七十章 在演習場上好好溜溜第七百一十八章 “史無前例達成協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神一般的起降能力第十一章 永宏廠不行第三百二十七章 牛吹大了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大方的莊建業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本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忠誠僚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世界一流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六百零八章 航天需求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就沒見過這麼欺負人的第兩百七十一章 市場被搶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被詆譭的FC—21戰鬥機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爲了前(錢)景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