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首戰開啓

公元205年,也就是建安十年。此時已經是當朝大將軍,領冀青幽並四周州牧的陶應。在消滅了梟雄曹操一年之後,起騎兵五萬,步兵十五萬,總計二十萬大軍。拜西涼猛將馬超龐德兩人爲先鋒,西征割據西涼之地的韓遂,誓要一舉平定西北之地。

接到這個消息之後,天下諸侯的反應各不相同。中原的曹昂暗自竊喜,自從曹操身死,曹軍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現在韓遂和陶應兩虎相爭,對於曹昂來說,正是一個坐山觀虎鬥的好機會。與此同時,中原暫時沒了外來的威脅,可以大力休養生息。

而處於天下正中的劉備,接到這個消息之後,急忙找來諸葛亮商議。少時,諸葛亮入見。劉備急急忙忙的說道:“軍師,陶應小兒起大兵征伐韓遂,你覺得他們之間勝負如何?”

諸葛亮聞言一笑,道:“陶應此次兵精糧足,且後方穩固。而且陶軍去年大勝曹操,士氣正盛。韓遂雖然憑藉壺關之險,可以抵擋的一會兒。但是交戰日久,韓遂又如何能是陶應的對手?”

劉備聞言點了點頭,道:“不錯,韓遂雖然人老志堅,不過不論是兵力還是士氣,他都處於下風,斷然擋不住陶應。不過壺關乃是天下險要,想必最後也必然是兩敗俱傷之局吧。”

諸葛亮聞言搖了搖頭,道:“主公啊,陶應最懂得保留實力,你真的以爲他這次大張旗鼓地進攻的壺關,會和韓遂之間硬碰硬嗎?”劉備聞言不解的看着諸葛亮,孔明見狀羽扇一揮,道:“陶應此次必然有所依仗,不然不會如此大張旗鼓。至於具體是什麼倚仗,亮還無法猜度。不過藉助這次戰爭,我軍還是可以獲得不少利潤的。”

劉備聞言長嘆了一口氣,失落的說道:“此戰過後,陶應將徹底同意西北之地,從而對中原形成了完全包圍之勢。而駐守合肥的守將張遼,也是天下名將。我軍就算是想要藉此襲擊徐州,恐怕也不會那麼容易。”

孔明聞言淡淡一笑,道:“主公說對了一半,陶應確實可以對中原形成包圍之勢。不過誰說我軍要藉此北上進攻徐州呢?”

劉備聞言一愣,道:“不是北上徐州,那是什麼?”孔明起身揮了揮羽扇,靠近劉備附耳說了一番話,劉備臉上的聲色由疑惑,再到佩服,最終變得興奮異常……

馬超性子急躁,且又出身塞外。武藝畢生追求的就是一個快字,而現如今,馬超也把這種快放到了行軍打仗上面。大約進過了一天的急行軍,當天旁晚馬超就率領先鋒軍來到了壺關下方。此時天色已晚,馬超龐德兩人下令全軍安營紮寨。

第二天清晨,天剛矇矇亮,龐德就來到馬超的的大營裡,要他下令擂鼓進兵。聽了龐德的話,馬超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道:“令明,你還沒睡醒吧?主公的大軍至少也要今天傍晚纔到,我們全是騎兵,怎麼攻打啊?”

龐德聞言一笑,“不是我還沒睡醒,是少主你還沒明白我的意思。我軍確實是不能進攻壺關,不過我軍可以藉助我軍的強大的軍勢,震懾壺關守將。別的不說,至少可以擾亂敵方的軍心啊。”

馬超聞言拍案而起,笑道:“難怪父親說令明你以後前途無限,現在看來,你果然能算是智勇雙全啊……傳令,全軍擂鼓進兵。”

此時駐守壺關的正是韓遂的上將候選,以及楊阜向韓遂推薦的郝昭。聽聞下方鼓聲震天,兩人不敢怠慢,急忙來到關上視察。但見壺關城下,一隊隊騎兵來回奔馳,搖旗吶喊,聲勢震天。光這份氣勢,就足以讓城上的守軍膽寒。

上面的候選臉色變得煞白,對着一旁的郝昭說道:“陶軍勢大,我軍雖然憑藉壺關之險,但也絕對難以久持。這可如何是好啊。”他身邊的郝昭明顯比候選淡定了許多,雖然年紀頗輕,可還是一副胸有成組的樣子。

郝昭舔了舔嘴脣,道:“人言西涼錦馬超武藝冠絕天下,我本以爲不過是一莽夫耳,今日得見其能夠以騎兵震懾我軍軍心,足見此人真乃有勇有謀之輩啊。此次陶應派遣他爲先鋒,此事難了。”

要說這郝昭還是很有眼光的,一眼就看出陶軍不會攻城,不過太實在太高估馬超的實力,這等計謀,馬超如何想的出來。候選焦急的問道:“那怎麼辦,要不要請示主公從後方調來援軍?”

郝昭聞言一笑,道:“用不着,對方全是騎兵,料來暫時不會攻城。就算陶應大軍來了,憑藉壺關之險,我也有信心守得住。”候選聞言本還想說些什麼,不過看到郝昭青澀的臉龐上,透露出來的是前所未見的自信,還是決定相信他。

一天時間很快過去了,馬超也派人做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不過很快便被郝昭打退。馬超雖然心中有氣,也知道現在不是作戰的好時機,只得作罷,等着陶應後方大軍的到來。好不容易捱到了第二日傍晚,陶應率領的後軍終於趕到了壺關外面,馬超急忙前來向陶應請戰。

聽了馬超的請求之後,此次跟隨陶應前來的司馬懿笑道:“馬將軍不用着急,壺關天下險要,又豈是那麼容易打得下來的。還是等二夫人從草原上傳來消息之後,我軍在進行攻打,豈不是事半功倍。”

馬超聞言一想也就是這個道理,但還是心有不甘。說道:“那我們也可以先試探下壺關的實力,纔好制定以後的作戰計劃啊。”陶應在上面點頭道:“不錯,雖說總攻確實是要等到綺玲到位之後再展開,不過明日至少樣子還是要做足的,免得被敵人看穿了。”

衆人都是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時間轉眼來到了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刺透北方之地重重的霧霾之後,給大地上帶來了光明之後。壺關上的韓軍守將驚訝的發現,壺關下的陶軍悄無聲息的在城下襬好進攻陣勢。城樓上的韓軍大驚,急忙派人去叫候選。

好一會兒,城上的霧霾終於散去,城上的旌旗也全都豎了起來。陶應來到隊伍前面,身旁的馬超衝着城樓上高聲喊道:“大漢大將軍,領冀青幽並四周州牧陶應前來,你等身爲幷州官員,爲何不出來拜見長官?”

城樓上的郝昭衝着陶應施了一禮,道:“閣下雖是大漢大將軍,但我等與閣下分屬兩個陣營,無有參拜之理。至於閣下說的幷州牧,不過是一紙文書,如何能讓我等將士信服。”

陶應聞言頗有興趣的看了城樓上說話的那人一眼,自己大軍兵臨城下,此人談吐自如,算是良材。若要是有機會,必當將此人收入麾下。理了理頭腦裡的思緒,陶應問道:“你是何人?”

“壺關守將,郝昭。”郝昭不卑不亢的回答陶應的問話。陶應腦子裡飛速的轉了一圈,就是沒想起這個郝昭是何人。開口說道:“你區區一個守將,還不配和我說話。叫韓遂那老匹夫出來,我有話和他說。”

上面的郝昭聞言搖了搖頭,道:“我家主公公務繁忙,沒時間來和閣下饒舌。閣下有什麼,和我們說就可以了,我等必當爲閣下轉告。”陶應聞言眼珠一轉,“那麼說來,韓遂那老匹夫是不在這壺關了。”

郝昭雖然有才,不過畢竟太年輕,不知道怎麼回答陶應的問題。而這邊的陶應看到郝昭這副模樣,頓時證實了自己心中的猜想。平靜如水的眼眸中,也開始散發出一陣陣的怒火。

身邊的司馬懿也不由得大爲感到奇怪,他跟隨陶應也有好多年了,對於陶應的性格還是瞭解的比較清楚的了。這些年,不管是面對不可一世的曹操,還是當初來勢洶洶的馬超,陶應對於什麼事都是一笑了之。從未有過今天這般憤怒的神色。

少時,陶應開口說道:“韓遂西涼一匹夫而,居然敢如此看不起我。我大軍前來,居然就指派你等偏將前來。今天我要是不把你們打的滿地找牙,我陶應就對不起大將軍這個稱號。”

說罷回軍回陣,道:“傳令,將攻城兵馬輪番分爲十隊,交替進攻。一定要向敵軍展現我軍強大的攻勢。”身邊的馬超聞言大喜,隨即領着第一隊大軍開始攻城。

而另一邊的司馬懿雖然有心想要勸阻,不過他也知道陶應性格固執非常,再加上現在這官做大了,脾氣自然也有所上去了。司馬懿三緘其口,還是什麼都沒說。

陶軍推着雲梯車,踏着整齊的步伐,在馬超龐德的指揮下,向着壺關攻擊而去。城樓上的候選郝昭兩人,不敢怠慢,也是組織人馬加緊防守。陶應平定西北的第一戰,就在這裡打響。

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234章 挽回損失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210章 周瑜和龐統第39章 袁術之終第113章 徐庶的計謀第91章 戰前準備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55章 泰山平叛第49章 有人襲營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11章 赴宴陳家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102章 漠北佳人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214章 陳登破局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50章 對敵蔡瑁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50章 對敵蔡瑁第74章 黑山張燕第19章 拜師史阿第222章 約戰河東第198章 四女的異同第15章 悲喜交集第199章 俘虜去塞外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37章 決戰紀靈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22章 約戰河東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87章 劉備南逃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78章 夜遇劉備第47章 陶氏兄弟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4章 血戰廣陵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6章 曹昂離 張繡來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7章 援兵來到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55章 泰山平叛第198章 四女的異同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75章 定計烏巢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95章 幽州之事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4章 血戰廣陵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40章 戰後事宜第94章 再收良將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71章 文鬥武鬥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第71章 文鬥武鬥第25章 合兵劉備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61章 諸葛出山第199章 俘虜去塞外第38章 兵進汝南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179章 大戰幽州第280章 東吳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