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逼迫

出乎桃華意料之外,一直到進了臘月,宮裡都沒有什麼動靜,皇后居然沒有就此事大作文章,反倒是成親王妃似乎偃旗息鼓,連郡王府都不大登門了,只是隔三差五的送點東西來,也並不貴重,都是時令之物,雖然被桃華屢次原封不動地送回去,仍舊樂此不疲。

對於這件事,桃華一直心存疑慮。所謂物極必反,又所謂事有反常必爲妖,皇后這麼一反常態地老實,肯定有點什麼事。

然而自沈數走後,郡王府跟宮裡的聯繫難免就少了些,鳳儀宮又畢竟不是什麼可以隨意出入的地方,桃華也很難得到皇后的具體消息,也就無從猜測皇后到底想做什麼。再者,這一胎的反應比懷旭哥兒的時候大得多,也讓桃華沒什麼精力顧及更多了。

“王妃,用顆醃梅吧。”玉竹焦急地一手端着溫水,一手捧了一碟子醃梅過來。

桃華用溫水漱了口,拈起一顆醃梅填進嘴裡,酸甜的滋味在口腔裡漫開,勉強壓下了那股子嘔吐的**。

薄荷連忙將唾壺提了出去,鄭嬤嬤正從外頭進來,一見便道:“王妃又吐了?”

薄荷把唾壺交給小丫鬟去刷,一臉愁容地道:“可不是,早上用的飯全吐了。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算算這一胎也三個月了,上次懷旭哥兒的時候,雖然王妃口味變了,可食慾極好,只是略有些嗜睡,到胎滿了三個月,便一切如常。這次可好,到了現在還吐得昏天黑地,簡直停不下來。

鄭嬤嬤不禁嘆氣:“這一胎怕是個姑娘吧,這麼嬌氣……”廚下想方設法做的各色菜餚,王妃見了都不想吃,勉強吃下去,過不了多久就吐出來。

“不然再請老太爺來瞧瞧?”

鄭嬤嬤搖搖頭:“老太爺上回來看過就說了,不必用藥。且這種事,還是不用藥的好,你一個姑娘家,不懂這些生育之事。”

薄荷的確是不懂,然而凡見過的幾次有孕,也都沒這麼折騰過,不由得發愁:“那可怎麼辦?瞧王妃這兩個月都瘦了多少,若是這麼一直吐到生產,那還了得?”如今王妃連旭哥兒都不大敢見,就怕突然翻腸倒肚地吐起來,嚇着了孩子。

“呸呸呸!”鄭嬤嬤連忙呸了兩聲,合掌道,“童言無忌,童言無忌。”說完了纔對薄荷道:“這話可說不得。王妃有孕,萬不能說這種話。”說不定這一烏鴉嘴,王妃真就吐到生產,那可就糟糕了。

“那怎麼辦?”薄荷一籌莫展,眼巴巴地看着鄭嬤嬤。

鄭嬤嬤其實也沒招兒,想了想道:“聽說林姨娘從前也是伺候過王妃的,不如叫人去親家老爺處,請林姨娘做點南邊的小菜點心來。雖說咱們的廚子手藝好,可這有孕的婦人口味不定,未見得手藝好,做出來的東西王妃就愛吃。說不定偏是家常口味,就中了王妃的意。”

薄荷一想也是這個道理。到了這會兒,可不是死馬當成活馬醫,立刻就叫桔梗兒回蔣家去找白果。正忙着安排出門的事兒,便見玉竹輕手輕腳走出來,小聲道:“王妃剛歇下了。”

這是吐得累了,不然依着桃華的習慣,再沒有上午休息的。三人於是坐下來,都是一臉愁色,鄭嬤嬤嘆了口氣道:“也是王妃惦記着王爺……”心裡若有事惦記着,原本就容易吃不好睡不好,更何況還趕上有孕呢。

自從沈數去了西北,到現在兩個月只送了一封信回來,且還寫得十分簡略。雖然那信裡說的是一切都還順利,但只看這信短得也就是十幾句話,便知道那邊的情況定然不像他說的那般輕巧,否則怎會連寫一封長信的時間也沒有?

當然也還有另一個獲取消息的渠道,那便是西北給朝廷的軍報了。然而軍報裡也沒有什麼好消息,只說今年北蠻來得頗爲兇猛,雙方在城關附近頻頻交戰,難分勝負。且西北天氣又冷了,向戶部催要糧餉棉衣,勿誤戰機之類。總之,都不是什麼能讓人精神一振的消息。

軍情如此,又怎麼能讓王妃不惦記王爺呢?饒是鄭嬤嬤在宮裡多年,到了這會兒也沒半點主意,只能多在自己屋裡念幾聲佛,求上天保佑這場仗快些勝利,保佑王爺莫要有什麼閃失罷了。

三人正對坐着發愁,忽然有小丫鬟從門外探進頭來,壓低了聲音道:“嬤嬤,姐姐們,王爺從西北派人回來了。”

薄荷呼地站了起來,還沒等說話,就聽裡屋有動靜,桃華揚了聲問:“王爺派了誰回來?讓他進來說話。”顯然是根本沒有睡着。

派回來的是初一,一別兩個月,他比起在郡王府裡的模樣是又瘦又黑,身上穿的還是行腳商人的衣裳,皮襖子髒兮兮的,散發着一股子馬身上的味道,再聞居然還帶着魚腥味兒。

薄荷忍不住皺起眉頭:“怎麼也不換衣裳就過來。這魚腥味又是怎麼回事?”王妃這會兒屋裡連花都不敢擺,聞到飯菜味兒都想吐,初一這一身味兒,還不把王妃直接就薰吐了?

初一抓了抓頭髮,嘿嘿一笑:“我是悄悄回來的,打從角門跟着府裡採買的車混進來的。偏偏今兒採買了些魚,可不就有魚腥味了。”

薄荷捏着鼻子叫小丫鬟快提熱水來:“趕緊換洗了。如今王妃可聞不得這些。”看看初一脫下的那雙靴子已經快磨透了,小丫鬟又只抱了衣裳來,便回身去自己房裡拿了雙鞋出來往地上一擲:“洗好了就快些來,王妃急等着王爺的消息呢。”

初一也知道自己身上味兒有點大,王妃又是有孕的時候,自然不敢怠慢,把自己從頭到腳都搓了一遍,料想應該沒味兒了,這纔出來。一出來便見地上放着一雙鞋,底子納得又厚又緊,青色鞋面上繡着墨色竹報平安的圖樣,瞧着不顯眼,細看針腳卻極細膩均勻,一片片竹葉還沒有松仁大小,也繡得極爲仔細生動。

初一捧着這雙鞋傻笑了片刻,才小心翼翼穿上了,來見桃華回話。

桃華已經等得發急,但聽說初一是喬裝回來的,立時先叫人去封了消息,凡見過初一的幾個下人,這些日子統統不許離府。做完了這番安排,好容易等初一過來,連忙問道:“王爺怎樣了?”

“王爺好着呢,王妃放心。”初一利索地行了個禮,“就是累些。因這羣蠻子不分白日黑夜,說不準什麼就來,所以都不敢放鬆,晚上聽到動靜就要起來。”雖說守易攻難,但北蠻人來去如風,這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襲擾也讓人煩不勝煩。

若是他說沈數在軍中一切都好,吃得香睡得甜,桃華定然不信。此刻他說得實在,桃華聽了倒放下了心。既是打仗,哪有輕鬆愉快的,縱然累些,只要沒有受傷,她也就安心些了。

“仗打得怎樣?”

這下初一皺了皺眉:“那羣人,到了這個時候還想着爭權奪利,實在可惡!侯爺就怕他們把福州的把戲再演一次,緊緊盯着。”原本定北侯十成精力都該放到打仗上去,現在至少要分出三成來盯着後方,也是比往年更累。

“不過,王妃那止血散,今年軍中配了許多,可又頂了大用。還有救護隊……丁郎中父子,這一年來又教出好幾個人來,如今軍醫們都會些縫合之術,還招募了好些人做那個護理,雖說仗打得艱難,大家卻都心安呢。”上陣衝殺,知道自己若是受了傷,自有人來救護,如何能不覺得多一層心安呢?

“屬下在軍中,聽到許多人還在說這救護隊是王妃建的,丁郎中父子也逢人就說王妃知遇之恩呢。”說實在的,初一聽了這些話,也覺得與有榮焉,“有個都尉是從福建那邊調過來的,見了咱們西北的救護隊,直說福建那邊也該建一個,能少死不少人呢。”

桃華擺了擺手,不是很想聽這些:“王爺讓你喬裝回來,爲的是什麼?”絕不是爲了回來誇她的。

初一頓時正了臉色:“王爺派屬下回來給皇上送信的,至於信裡說些什麼,屬下卻不知道了。”其實他也猜到一些,應該就是於黨在軍中的動向了,然而走時王爺叮囑過他,這些事視情況而定,若是王妃有孕不適,就不要跟她說得太詳細了,免得她擔心,“應該是王爺在軍中得的一些消息。”

桃華就怕初一回來,是因爲有人從中作梗導致軍情危急,派他回來向皇帝求援的。現下聽說是沈數在軍中得到的消息,心裡便鬆了口氣:“那我明日帶你進宮?”

初一立刻搖頭:“王妃,這封信必須悄悄交到皇上手中,萬不可被人察覺。屬下一個男子,若是進宮就會招人眼目。就是王妃,也須有個藉口纔好進宮。”王妃本來就不常入宮,這會兒還在養胎之時,忽然進宮,必然有人疑心。

桃華臉色一變,那股子噁心欲吐的感覺又泛上來了:“怎麼,難道現在情形已經到了這種地步?”竟要如此謹慎小心了?

初一看她臉色一下白了,駭了一跳,連忙搖手:“並不是!只是王爺說,後宮耳目衆多,皇上想要畢其功於一役,消息便絕不能走漏。於閣老老奸巨滑,此次西北之人雖是於黨,卻並無于姓子弟,若是被他警覺脫了手,只怕又會功虧一簣。”

於閣老跟條泥鰍似的滑不留手,實在難以抓住。於家現在沒有出色子弟,導致於黨多是姻親門生,固然不如本家子弟聯繫緊密牢固,卻也有個好處,就是若這些人犯了事,追究起來他也容易撇清。不然此次趙於兩黨之爭,趙家咬出於黨好幾件事,最後卻沒有一件真能追究到於閣老身上去。

說起來,最能做爲於家突破口的,其實就是曾被於閣老寄予厚望的於銳了,所以皇帝纔對於銳始終引而不發,就是想抓住機會一擊即中,將整個於家都扯進去。偏偏於閣老來了個壯士斷腕,竟把這個滿族裡最有出息的子弟犧牲掉了,導致皇帝蓄了許久力量的一拳還沒打出去就失去了目標。

如此一來,此次西北之事,就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否則於閣老若是縮了回去,誰知道下次什麼時候才能揪住他的尾巴?皇帝用了十年的工夫一步步把於閣老逼到了如此境地,可是皇帝年紀也不小了,於閣老固然再也熬不起,皇帝也有些等不得了。

何況皇帝與於黨如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還平安無事,其實內裡已經勢如水火,如果這次拿不下於家,將來朝堂之上再無寧日。這天下畢竟是皇帝的天下,於閣老可以肆意而爲把朝政攪得一塌糊塗,皇帝卻不能這樣做。

桃華扶着頭在椅子上靠了一會兒,覺得嘔吐的感覺消退了些:“你且與我說句實話,此事究竟有幾分把握?”

初一是沈數的心腹,雖然有些機密之事他也不知,但畢竟跟在沈數身邊,於西北軍中狀況卻是十分了解,此刻聽桃華這般問,想了想便道:“屬下不敢說有幾分把握,但西北——皇上派去的人中其實有於黨,可皇上已經知道了,而於黨還不知道皇上已經知道。”

這話聽起來有些彆扭,但桃華已經明白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皇帝現在依靠的,就是他已經知道而於黨還不知道的事。當然,還有定北侯與沈數的支持。

“都說皇上對王爺……”桃華喃喃地說了半句,把後半句話咽回去了。都說沈數與皇帝是那張龍椅的競爭者,所以必然水火不能相容,於家也正是因爲相信皇帝對沈數始終有忌憚防備之心,才被皇帝乘虛而入,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境地。

然而此時此刻,皇帝其實是把賭注押在了沈數身上,畢竟西北之事他鞭長莫及,便是有再多的巧妙安排,成敗也都掌握在定北侯與沈數這對舅甥手中。皇帝究竟是如何就敢如此信任沈數的呢?

桃華當然知道,沈數並沒有做皇帝的意思。如果讓他選擇,他更願意如定北侯殷家一般,世代鎮守西北,保一方平安。他是殷家的外孫,天生就流着一半殷家人的血液,遺傳了殷家人的剽悍英勇,也遺傳了殷家人對西北的熱愛。如果說他對京城還有什麼執念,那就是想要對當初害死他母親的太后和於氏一家復仇。

然而在別人眼裡,沈數似乎天生就應該覬覦皇位的,畢竟他的生母出身要比皇帝的生母高貴得多,更不必說先帝的寵愛了。出身如此,簡直沒有人肯相信,他居然不想當皇帝!唯一肯信任他的,居然是他的競爭者,這實在是……

“皇上不是一般人……”桃華低聲說。皇帝比沈數更適合那張龍椅,他對於人心的把握遠在沈數之上,天生就是該做皇帝的人。所以先帝當時選擇了他繼位,或許並不僅僅是因爲於家在他背後的支持。

這句話說得聲音太小,連旁邊的薄荷都沒有聽清,不由得問道:“王妃,那要怎麼進宮才能不落痕跡呢?”

這還真是個問題。桃華揉了揉眉心,正在琢磨,外頭小丫鬟已經報了進來:“成親王府又送東西來了……”這次是幾筐鮮魚和鮮藕,這會兒水都已經結冰了,要弄這些東西也不易。另外,還有特地給旭哥兒送的一籠活兔子和活野雞。

桃華眉頭剛剛一皺,便又舒展開了:“入宮的理由這不就來了嗎?”成親王妃這樣糾纏不休,她心裡不安,進宮去打聽一下消息也是應該的不是嗎?何況這一胎已經滿了三個月,也差不多可以出門了。

不知是不是有了目標幹勁就來了,晚上,往蔣家去的下人帶回了白果親手做的小菜和點心之後,桃華忽然就覺得食慾來了,竟然就着白粥把小菜點心都吃乾淨了,並且雖然夜裡仍舊有翻涌欲吐的感覺,卻只是乾嘔了幾下,並沒吐出什麼來。

“哎喲,謝天謝地。”鄭嬤嬤雙手合十往空中拜了拜,又忙不迭地道,“明兒再派人去,跟林姨娘說,王妃愛用她的手藝,請她多做些。”如果有可能,她真想把林姨娘乾脆接到郡王府來住着,天天給王妃做。

桃華倒覺得沒這必要:“或許只是到時候了。”強烈的妊娠反應期終於過去了,又或者這事兒還真是情緒在起作用,看來人真是還需要做點事的,整天無所事事只能坐在那裡擔憂的時候,可不就格外會覺得難受麼。

總之不管是白果的小菜立功,還是桃華天生就是個沒清福可享的工作狂,反正第二天早晨起來她就覺得精神了很多,坐到鏡子前頭照一照,雖然人是消瘦了一圈,臉色也有些蒼白,但看起來已經有了活力,不像前幾天那麼一直半死不活的了。

薄荷深有同感:“前些日子王妃總是沒精神,今兒瞧着就好了許多呢。”妊娠反應真是奇怪啊。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它怎麼就能嗖地一下來,又嗖地一下去呢?

鄭嬤嬤忍不住好笑:“這又不是病。真是傻丫頭……”淨說些傻話,“不過,王妃前些日子到底是虧了,這後頭可得好生補補。”再怎麼說,連着兩三個月天天吃了就吐,對身子也是有損的,更不必說肚子裡的孩子了。

“若是這幾日不吐了,再請伯祖父來診診脈,開個補養的方子就是。”桃華看着薄荷把自己的頭髮綰了個利索的螺髻,配一支華麗的鳳釵就顯得精氣神兒十足,也頗爲滿意,“安排馬車,進宮。”

今日不是什麼初一十五的正日子,但說起來桃華已經好久沒有進宮,如今來請安也不必限定什麼日子了,在宮門處遞了牌子,馬車就駛入了後宮。

“王妃,後頭好像是成親王府的馬車。”薄荷扒在車窗上,從車簾縫隙裡向後看了一會兒,小聲道。

她這纔到宮門呢,後頭成親王妃就來了,可見是一直盯着郡王府。如此看來,昨日送的那些禮只怕不是偶然的,皇后一直不曾有所動作,難道就是在等她入宮?

“今兒大約還真是來對了。”桃華冷笑了一下,“走吧,先見了太后再說。”

太后正在用藥,見桃華來了,露出一絲詫異之色:“都說你在家中養胎,怎的這會兒倒進宮了?”

“前些日子吐得厲害,都不曾入宮向母后請安。”桃華被那藥味薰得胃裡又有點往上翻,幸好袖子裡揣了個裝着桔皮的香囊,藉着舉袖的工夫聞了聞,把噁心的感覺壓了下去,“今日起來覺得好些了,便進宮來,不知母后這些日子可好些了?”

“我老太婆有什麼好不好的……”太后將碗裡的藥一飲而盡,皺起眉頭,“都說叫我靜養,可時時的有事,哪裡能靜得下心來?”

桃華從宮人手裡接過一小碟蜜餞,送到太后手邊:“如今前朝雖有事,都有皇上呢,誰還敢來攪擾母后不成?”

太后深深嘆了口氣:“總歸是那些事……”

話猶未了,外頭已經有宮人進來傳話:“皇后娘娘和成親王妃來問安了。”

皇后仍舊穿着明黃繡鳳的宮裝,只是她現在臉色越發的有些暗黃,被這明黃的衣裳一襯着實不大鮮亮,只能用更多的脂粉來掩蓋了。不過她看起來精神倒是十分不錯,一進來就笑:“郡王妃竟然也進宮了?聽說你這一胎懷得辛苦,不過今日看起來倒是不錯呢。”

成親王妃跟在後頭。親王妃的常服按制也是大紅色,然而她如今是個寡婦,這顏色是穿不得了,改穿一身寶藍衣裳,同樣是一張有些發黃的臉,隻眼睛卻也是亮的,幫腔道:“好些日子沒見着郡王妃了,瞧着瘦了些,但氣色卻是好的。”

“可不是。”皇后笑吟吟地坐下來,“依我看啊,郡王妃是個有福氣的,肚裡這一胎,八成還是個兒子!”

第31章 變化第208章 成功第186章 回門第176章 支持第214章 滿月第65章 仇家第147章 大婚第26章 委屈第244章 求子第56章 熱心第174章 戰事第77章 相約第221章 回來第91章 賭注第46章 來訪第161章 志向第237章 捱打第170章 醫術第109章得封第145章 婚前第45章 辛苦第205章 百態第168章 後宮第50章 皇子第23章 有孕第160章 牛痘第233章 賜名第92章 再勝第68章 私談第81章 心因第234章 滿月第214章 滿月第38章 到達第58章 侯府第261章 匕現第205章 百態第197章 自受第61章 親事第217章 有孕第161章 志向第79章 心機第160章 牛痘第222章 脈枕第250章 暫停第51章 訴苦第202章 同根第101章恩典第244章 求子第257章 大勝第210章 和離第207章 染指第104章議親第208章 成功第227章 蟄伏第240章 癲狂蔣家第70章 端午第46章 來訪第236章 內鬥第159章 殘酷第82章 改藥第224章 納妾第49章 秘密第107章心曲第59章 難堪第180章 爭吵第41章 計劃第225章 年節第225章 年節第41章 計劃第124章 新年第229章 害怕第226章 新年第154章 侯府第38章 到達第232章 生子第152章 雙災第200章 私心第113章 蹊蹺第194章 回來第257章 大勝第175章 搶救第223章 救治第43章 反抗第18章 郡主第106章辯藥第70章 端午第40章 重生第166章 徒勞第252章 分別第41章 計劃貪心第115章 錯了第141章 畸胎第107章心曲第230章 去世第74章 風波第110章分歧第213章 運道第189章 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