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比較

今日雖然是陳燕的大喜日子,可是轎子還沒出巷口就摔碎了寶瓶,半邊轎子還落了地,這可不是好兆頭,不由得她心裡不蒙上一層陰霾。偏偏這事兒都是因爲宮裡傳召桃華引起的,她不敢埋怨,心裡卻又不能不生怨,這一路上都憋着口氣。

及至到了劉家,聽萱草小聲說挺熱鬧,客人來得好像不少,心裡才痛快了些。誰知等到揭了蓋頭,便見劉之敬的臉色並無多少喜悅之意,笑容甚是勉強,等喝了合巹酒,話也沒說一句就出去陪客了。

再環顧這新房,東西倒都是她陪嫁的東西,擺設得有模有樣,然而房裡的門窗就看得出來皆是舊物,不過又上了一層漆罷了。牆壁和棚頂也粉刷過了,地上青磚卻也是舊的,顯然這房子不過做了些面上功夫,並未仔細翻修。

陳燕熱騰騰的一顆心,到了此時已經涼了一半。喜娘是劉家僱來的,因銀子給得並不多,行完了合巹禮就算完成了任務,功成身退回家去了,並不管後面如何。在房裡獨坐了這半晌,也並沒個人來送點吃食——新娘成親之日照例並不吃飽,爲的是怕婚禮行到一半要做些不方便的事兒,然而大半日的折騰下來,早晨吃的那點東西早光了,肚子裡大唱空城計,簡直餓得心慌。

萱草倒是有心出去給她弄些飲食來,然而劉家的宅子房淺屋窄,她纔出門就聽見前頭酒席上的聲音了,再看看廚房也在前頭,實在不好過去,只得又退了回來。幸而早晨出門時還在荷包裡裝了幾塊點心,這時候也顧不得新鮮不新鮮,拿出來先填填肚子。

故而這會兒見了茯苓,主僕兩個都跟見了救命稻草似的——至少這個已經在劉家呆了兩天,總知道廚房在哪裡吧?

豈知茯苓自己肚子還餓着呢,聽了萱草的話,頓時苦笑起來:“廚房裡準備今日喜宴都不夠……”

陳燕和萱草面面相覷,半晌還是萱草道:“不拘什麼,總要弄點子來,哪怕下個素面也好……”

茯苓也想吃呢,聞言便道:“那奴婢去瞧瞧,姑娘在屋裡等等。”

劉家就那麼一個廚房,平日裡也沒有使喚的下人,這會兒一個枸杞在燒水,也已經是滿面灰塵。廚房裡堆滿了碗碟,因今日是從外頭酒樓裡叫來的席面,好歹這些碗倒不必劉家自己洗,只等晚些酒樓來人收走就是了。

枸杞年紀小,更累得不行,聽茯苓問飯菜,不禁哭喪着臉道:“哪裡有什麼,收下來碗碟都是空的……”劉家叫的席面自然不是那等高檔的,什麼八大碟八大碗,讓客人吃都吃不完。且還沒料到來的客人會這麼多,所以真是吃得空蕩蕩。

茯苓無奈,好歹翻出一點素面來煮了,又挑了點鹹菜,拿麻油醋拌了拌,端去給陳燕。

這鹹菜是北方口味,醃得極重,雖加了麻油醋,陳燕等幾個南邊人也吃不慣,只因爲實在餓了,好歹挑了幾筷子就着素面吃了。吃完了一邊洗漱,陳燕便問起劉家的事來。

茯苓裝了一肚子的委屈,這會兒一古腦全倒了出來:“……太太原想把姑娘的嫁妝都收到那邊庫房裡去的,說姑娘年輕,怕隨手花費了,奴婢死命留下了一些,只是那幾箱皮毛衣料,都被太太收了。”

陳燕心裡一堵,臉色不由得變了:“你怎麼就讓了!”這可是她的嫁妝!嫁妝乃女子私產,只屬於本人,只要本人還活着,孃家婆家按理均不得過問的。

茯苓苦着臉道:“奴婢怎麼拗得過太太……”好歹她和枸杞兩個人,總算把裝首飾的箱子搶了下來,另那鋪子的契書及一些金銀也都留住了,只丟了幾個笨重的箱子。

陳燕喘了幾口氣,也只得將這火氣按捺了下來:“罷了,橫豎這些東西也是要孝敬她的……”劉家清苦,她難道能自己穿皮毛,卻看着婆母穿棉布不成?少不得也要拿出來給婆母夫君裁衣裳,只當是已經都裁給他們穿了吧。

她都這麼說了,茯苓自然不會再說什麼。主僕幾個默然相對了一會兒,還不見劉之敬進來,陳燕不由得問道:“外頭酒席還沒散呢?”

“應該是散了,奴婢方纔去廚房,聽着前頭已經沒什麼動靜了。”茯苓也有點奇怪,“莫不是姑爺喝多了?”

“要叫老爺。”陳燕在這上頭倒考慮得周到,“以後也不要叫我姑娘了,叫太太。婆母那裡,要叫老太太了。你再去瞧瞧,席上究竟散了沒有。”

席上的確已經散了,但劉之敬送完了客人,卻沒什麼回新房的心情。這大半天的,他一直在琢磨陳燕複姓的事兒。既然她都改姓了,想來原本指望她在郡王妃面前給自己分辯的事兒也別想了,可如此一來,那差事究竟保不保得住,他心裡實在沒底。

這還是幸好他並不知道陳燕複姓是皇帝的意思,否則恐怕連酒都沒心思喝了。饒是如此,也在院子裡晃悠了一會兒,直到劉太太出來看見他,才奇道:“這是怎麼了?不去房裡看你媳婦,在這裡杵着做什麼?”

劉太太今日也累得夠嗆,劉之敬不由扶着她道:“娘累了一日了,怎的還不歇着?”

劉太太反手捶了捶腰道:“今兒人來得實在是多,娘不累。”客人來得多,說明兒子有前途,她高興還來不及呢。何況客人多,收的禮金也多,方纔她在房裡粗粗點了一下,竟發現還有人在禮盒裡夾送了兩張一百兩的銀票!

“這人可是跟你交情好?”劉太太還沒見過送這麼大禮的呢。

劉之敬卻變了臉色:“二百兩的銀票?是哪一個?”

這個劉太太記得清楚,馬上答了出來。這禮從外頭看極不起眼,可裡頭居然內容如此豐富,自然是記憶深刻。

“這禮不能收。”劉之敬立刻道,“娘拿出來,我明日想法子還回去。”

劉太太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是賀禮?”

“不是。”這肯定是爲了種痘的事來的,“娘,哪怕就是,無親無故的,我也不收重禮。”他在外頭一向營造的就是清廉自守的形象,因此這次種痘也有人找他託人情什麼的,他統統沒有答應,只管苦幹。這顯然是有人明面上進不來,就藉着他的喜事送銀子了。

別說二百兩銀子對握着譚氏嫁妝的劉家來說還不算什麼,就算是兩千兩,也比不得他的前途。眼下這差事本來就有點危險,若被人知道他收了銀子,那是非丟不可的。所以這銀子他必得還回去,還得明公正道地還,讓衆人都知道他不收重禮,是個清廉梗直到幾乎不近人情的人,這纔是孤臣的正確形象。

一慮到自己的前程,劉之敬連劉太太都要顧不上了,哪裡還記得新房裡有個人等着呢。於是陳燕左等右等,坐得腰都酸了,仍舊沒見人進來。

“這是怎麼回事?難不成吃醉了宿在前頭?”新婚之夜丈夫不進新房,哪怕是因爲醉酒也是丟臉之事。

茯苓又跑出去一趟,臉色不太好地回來:“老爺在老太太房裡。”

“這會兒呆在老太太房裡做甚?”陳燕愣了一下,“老爺可是喝醉了?”

其實劉之敬這會兒正研究禮物的事呢,看看裡頭還有沒有藉機塞錢的。然而茯苓可不知道,又不能冒冒失失去敲劉太太的房門,自然是隻能回來了。

陳燕怔了半晌,默默在牀邊坐了下來:“再等等吧。”婆母這是什麼意思?

人閒着就容易胡思亂想,陳燕坐了片刻,看着那搖曳的紅燭,不期然地就想起桃華來——安郡王府裡沒有婆婆,想來是絕不會有這種事的,再看安郡王陪她回來時那副模樣,定然也不會有花燭夜獨守空房的情況了。

陳燕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桃華卻在枕上跟沈數說話。

“你疑心我的眼疾是下藥所致?”沈數本來聽得心猿意馬,桃華在那裡說,他就捏着桃華的手指在玩,一直聽到最後幾句,終於轉移了注意力。

“我是有些疑心。”桃華這次從皇宮裡出來,帶出了趙充儀和先賢妃的醫案抄本。兩相比較,發現先賢妃也有頭痛目眩的狀況,這麼一來,三人的情況就有了相同之處。固然這也可能是個巧合,但桃華打算把它當成線索,先從這一點考慮考慮。

沈數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眼睛:“但——這是什麼藥?”

“我還沒有想明白……”桃華不得不承認。但這種藥很可能會影響到腦部神經,趙充儀生下的那個畸胎,據說腦袋就是奇怪地扁平,彷彿被人從頭頂上削掉了一塊似的,顯然是大腦發育有問題。而視覺與大腦息息相關,能影響大腦的,很有可能就反映在眼睛上。

如果拋去這個時代有什麼特殊的未被記載的藥物的話,桃華還是懷疑是重金屬中毒——趙充儀生下畸胎的時候她就疑心了,然而又沒法分析藥物成分,所以直到現在也只是疑心而未能證實。不過,如果沈數的眼睛真是中毒所致,那麼說不定真的還能治。

不過,這話桃華現在沒有說。她隱約地覺得,沈數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並不在意眼疾,可其實還是有點遺憾的。萬一她現在說了能治,沈數抱了希望最後卻治不好,豈不是又讓他失望一次?

沈數倒不知道桃華想的是這個,只沉吟道:“依你看,袁淑妃這一胎還能保多久?”

“沒多久了。”桃華毫不猶豫地道,“我懷疑胎兒已經死了。”死胎是保不住多久的,即使太醫醫術再好也沒辦法。

“也不知道在這之前,皇上能不能拿得住證據。”沈數微微嘆了口氣,“這也不知是宮裡死的第幾胎了……”

桃華卻想到另一件事上去了。如果先賢妃真的被下過這種藥,爲什麼她卻平安生下了沈數,自己卻是死於血崩。是給她下的藥量不夠,還是她本身有更好的抵抗力?當時祖父有沒有發覺先賢妃有什麼不對呢?

“不要想了。”沈數發現桃華睜大着眼睛出神,看看時辰,便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時候不早了,你今兒已經累了一天,快休息吧。”

“我倒不累……”桃華這會兒大腦就像進了迪廳,許多念頭彷彿閃動的彩色燈光一般交錯飛掠,從她眼前閃過卻讓她抓不到。

“不累的話……”沈數的手落在她肩上,慢慢往腰下滑,“那做點別的事?”

“你——”桃華還沒醒過神來,已經被兜頭蓋在被子底下了,“幹嗎……”

黑暗中傳來沈數的低笑:“免得着涼……”

都春天了,誰會着涼。桃華很想踹他一腳,然而很快就顧不上了……

安郡王府沒長輩,最大的好處就是你想什麼時候起牀就什麼起牀,用不到考慮給長輩請安的事兒。於是桃華第二天理所當然地賴了牀。

沈數是一早就走了,別看他現在沒差事,卻比桃華這個馬上就要被指派差事的人還忙。他走的時候桃華還在呼呼大睡,一點兒都不知道。

“王爺說不讓叫醒王妃呢。”薄荷一邊給她梳頭,一邊笑容滿面地道。王爺起身的時候躡手躡腳的,生怕驚動了王妃,可見體貼。

桃華懶洋洋地坐着,只覺得身上痠軟,一點兒都不想動。薄荷從鏡子裡瞧瞧,見主子半閉着眼,臉上雖然淡淡的,脣角卻微微翹起,就知道心情不錯,遂拿聽的外頭的事兒來說:“昨日殿試發榜呢。奴婢聽說可熱鬧了,放榜的地兒有人哭有人笑,還有榜下捉婿的,那些個未曾成婚的進士,有人險些就直接被擡了去……”

一說這個,倒提醒了桃華:“江二公子可下場了?”

這個薄荷可不知道:“奴婢沒聽說,不過——”她原是隨口說起了這件事博桃華一笑罷了,這會兒話到一半纔想起來有人是不該提的,頓時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不過什麼?”桃華本來也就是隨便聽聽,想起江恆偶然問一句罷了,薄荷這麼一遲疑,倒引起她注意了。

薄荷糾結了一下,然而她是素來不會有什麼瞞着桃華的,還是道:“聽說歐家公子中了傳臚。”

“歐航?”桃華回憶了片刻,纔想起有這麼個人來,“他今年也就十八歲吧,少年進士,還能中傳臚,可見才華實在不錯。”

薄荷觀察着桃華的臉色,見沒有一點變化,反倒像是要記不起來似的,這才放了心:“聽人說,皇上原想點他做探花,後來不知怎麼改了傳臚。今年的探花三十多了,聽說長相也平平。”

探花是個挺有趣兒的位置,一般都要擇進士中才貌兩全的來擔任。聽說前朝就有人因爲長得太好,原該是做狀元的,卻被改成了探花。也聽說有人名次原來沒那麼高,但因爲生得好,被提做了探花。這裡頭命運起起伏伏翻雲覆雨,卻也頗能讓人生出些感慨來。

但歐航這樣的少年進士,桃華彷彿記得他生得也很不錯的,如果才華出衆,點個探花也不算什麼。如果這樣都只做了傳臚,大概探花的水平實在是不錯。畢竟探花是一榜第三,傳臚則是二榜頭名,算是第四,中間這一個名次,倘若大家水平相去不遠,上下換換都是常事。

當然,這大概也證明,今上可不是那等喜歡弄些噱頭的皇帝,他用不着一個相貌出衆的探花來粉飾太平,而更看重真才實學。

“奴婢聽說,光昨日歐家住的地方就有好幾撥媒婆上門呢。”既然桃華不在意,薄荷也就敢說話了,“那還是在客棧,門檻都怕要給踩平了。”

桃華有一搭沒一搭地聽着。成婚半年,她忙得跟個陀螺似的。這會兒難得安靜下來,回想一下之前的日子,忽然有點兒恍如隔世的感覺。不單是歐航在她的記憶中已經淡得只剩下一條影子,就連江恆都已經模模糊糊了,只記得曾經有那麼個少年,在她成婚之前送來過一根手雕的簪子,然而那簪子她帶去了西北,卻沒帶回京城來。她的生活已經全被沈數佔滿了,再容不下別人。

薄荷說了幾件新進士的趣聞,見桃華不是很感興趣的樣子,便轉而說起另一件事來:“王妃,咱們府裡是不是也該整頓一二?”

這話提醒了桃華:“的確。過幾日我要把柏哥兒接過來住,你在旁邊收拾個院子出來,安排得當的人手照顧。”這幾天又是陳燕成親,又是袁淑妃動胎氣,她險些把這件重要的事忘記了。

安郡王府建成之後,按例是由內務府派來宮人內侍充當奴婢,當時沈數剛住進來的時候,蟬衣和蝶衣已經把這些人拉網似的排過一遍了,其中不乏內務府看人下菜碟,弄些平庸笨拙的進來充數,當然也有被人趁機安進來的眼線。

幾個眼線當然是被挪到不相干的差事上去了,那笨拙的也被往內務府退還了幾個。因安郡王府的主子就沈數一個,當時有兩個大丫鬟兩個侍衛就足夠了,所以蟬衣蝶衣兩個把持住沈數的院子,其它位置拿出規矩來就行。橫豎外人近不了沈數的身,想幹什麼也幹不了。

然而如今就不行了。桃華陪嫁的人不多,可這次顯然是要在京城長住,這些人可就不能不清理了。

“事情太多了……”桃華對着鏡子看了一下,“別戴那許多沉重的首飾,今兒不進宮。”她得做一下推廣種痘的計劃了。這時候頗後悔沒把鄭嬤嬤帶回來,否則清理內宅這事兒就可以交給鄭嬤嬤。

薄荷忙道:“府裡這些人,鄔先生已經給了奴婢一份兒名單。”上頭詳細記錄了誰是派來的眼線,誰可能跟宮裡的人有些繞彎子的關係,誰雖然笨點卻是忠心的,以及誰倒是能幹,可是總想着另換個主子伺候云云。

桃華掃了一眼,也頗覺驚奇:“這可省事多了。”

薄荷笑道:“鄔先生說,是王爺吩咐他做的。”這次回京城,鄔正當然也跟着回來了,沈數準備過一陣子就把王府原來那個長史換掉,把鄔正提上來做王府長史,所以鄔正現在就開始着手了。

“那你跟鄔先生商量着處理吧。”桃華自知在這上頭的手腕並不高明,看蔣家就知道了,她若是能做得好,何至於蔣錫現在要出門遊歷呢。

薄荷的臉不易察覺地紅了紅:“奴婢哪有那工夫,得伺候王妃呢。”

桃華正看單子,沒發現她臉紅:“咱們人手少,何況現在王爺的人不在,這內宅你不給我立起來,我再找誰去?鄔先生將來就是當了長史,他也只管二門外頭的事,裡頭還得咱們自己來。我手邊就你一個靠得住,你不做誰做?再說屋裡的事有桔梗兒呢。不過,咱們的人也的確是太少了點……”原本在蔣家的時候她院子裡還有個茯苓呢,現在到了郡王府,身邊的人居然跟在蔣家的時候差不多一樣,那怎麼可能夠用。

這麼一說,薄荷頓時打起了精神:“王妃放心,奴婢一定看得她們牢牢的!就是這人手的事兒……”蔣家下人本來少,帶陪房也帶不了幾個,當時又沒有從外頭買人,這會兒可到哪兒去淘換呢?

桃華喃喃道:“實在不行,就跟皇上討幾個吧……”倒不是說要皇帝的人,而是讓內務府撥幾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宮人過來,挑着好的收服幾個,倒比從外頭買來的更省心。畢竟內務府的人都是教過規矩的,進了府就知道該做什麼。且這些人進宮時身家清白都是有據可查的,比人牙子弄來的來歷更清楚些。

“你拿紙筆來列個單子。”桃華被這一堆事攪得頭大如鬥,“先先後後的排個次序出來,一件件的去做。不過,給柏哥兒收拾院子是頭一件,再者,還要給父親準備出行的東西。”想也知道,曹氏是肯定指望不上的,就算交給她,恐怕也準備不好。

桃華沒猜錯,曹氏這會兒剛剛聽蔣錫說要出門,已經呆掉了:“老爺,這——”出門也就罷了,怎麼連兒子都要送到安郡王府去?

蔣錫並不是來徵求她意見的:“等燕姐兒回了門我就要走。柏哥兒那裡,你給他收拾一下東西吧。”

第42章 家宴第29章 蟹黃第113章 蹊蹺第210章 和離第215章 警覺第180章 爭吵第179章 返京第146章 親迎第93章 發病第229章 害怕第108章決定第247章 亂象第225章 年節第51章 訴苦第61章 親事第19章 偶遇第245章 失子第149章 炭疽第239章 中舉第78章 商談第135章 報復第114章 陰謀第158章 生死第166章 徒勞第178章 歸來第247章 亂象第50章 皇子第200章 私心第234章 滿月第228章 真病第63章 設計第119章 有喜第24章 賞賜第119章 有喜第254章 陷阱第49章 秘密重症第230章 去世第231章 結盟第147章 大婚第51章 訴苦第20章 小產第205章 百態第87章 曹府第95章 施救第119章 有喜第146章 親迎第28章 奉召第152章 雙災第245章 失子第218章 宮宴第34章 忠心第191章 死胎第260章 圖窮第131章 冒功第132章 救人第92章 再勝第254章 陷阱第258章 獻捷第167章 無隙第89章 觀獵第222章 脈枕第200章 私心第168章 後宮第140章 聖壽第50章 皇子第46章 來訪第139章 大赦第76章 誤診第29章 蟹黃第86章 烏龍第22章 拜佛第169章 算計第86章 烏龍第167章 無隙第144章 中秋第248章 自作第49章 秘密第26章 委屈第69章 病症第47章 打算第161章 志向第262章 癲狂第123章 託夢第112章 失望第252章 分別第26章 委屈第133章 秘藥身份第69章 病症第242章 毒計第194章 回來第258章 獻捷第237章 捱打第215章 警覺第32章 邀約第258章 獻捷第172章 私下第181章 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