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全面崩盤

其實情況遠比李治想象中的還要嚴重的多,因爲他只是看到了兩都的情況,這地方上他都還不清楚,否則的話,他恐怕會吐血身亡,這都不是影響他的皇位,這弄不好,國家都會垮了。

若只是中央財政赤字,地方上還比較安定的話,其實還是可以補救的,畢竟如今還是小農經濟爲主,不會跟後世一樣,一個地方的經濟危機可以瞬間蔓延全世界。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李義府當初採納了那個玄機道長的建議,讓地方州縣提前徵稅,別小看這一道政令,這可是非常非常致命,等於就是在變本加厲,加速這一場危機,直接導致州縣比兩都的情況要更加糟糕,等於就是將全國都給搞亂了。

因爲在朝廷確定建立官營體質之後,各地官府立刻就變得非常腐敗,這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體系的問題。這李義府他可是讓地方上先用稅收先墊着開支,那這稅都不用上繳了,而且是讓你花出去,不是讓你存着,那這裡面的油水是可想而知的,而李義府根本沒有這麼多人手去監督各地州縣,他派出去的人,也都是一些心術不正之人,和當地官府勾結着一塊撈錢,沒有辦法,他們的老大就是這德行,這上樑不正下樑歪啊。

故此,各地地方州縣的前期投入其實是非常大的,基本上將錢都用光了,道理很簡單,誰會幫朝廷省錢,這錢在倉庫裡面,那就是朝廷,用出去就是自己的,換誰都會用出去。其實根本不需要那麼多錢,但是那些官員都認爲,只要鹽酒一到,這價格賣高一點,錢很快就會回來的,不可能會被查到,自然就往死裡撈。

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鹽價剛剛纔開始上漲,鹽販子就都冒出來了,百姓都買了私鹽,誰還去買官鹽,官府的鹽都屯在倉庫裡面。

這資金就週轉不過來,他們還不敢上報,因爲這真要查起來,他們個個都自身難保,財政虧空的這麼厲害,正當沒有辦法的時候,李義府派人來暗示他們可以提前徵稅。

李義府讓他們徵稅,那是爲了彌補中央的債務,這各地官府自身還有債務的,許多州縣的官府都是拿着雞毛當令牌,提前徵收兩年的稅,反正是上面吩咐的,他也不怕。同時,也籌備嚴厲打擊走私販。

但是想要嚴厲,是比較困難的,唐朝的官府那都是小官府,沒有太多的人手,因爲他們以前要幹得事也不多,這要打擊走私販需要人手,一下子也招不到那麼多人來,他們就跑去跟士紳商量,咱們一同打擊走私販。

然而,他們根本沒有料到,那些士紳、地主都已經跟韓藝爲首的走私集團捆綁上了,因爲之前朝廷沒有料到會有走私的情況,就沒有出臺這方面的律法,還是比較寬鬆的。

同樣的,當時那些士紳、地主也沒有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時他們認爲那些人是在送錢給他們,他們也不覺得這是犯法,就被韓藝給忽悠進去了。

如今朝廷要嚴厲打擊走私販,他們就是走私販,就是他們害得官府兩頭不着岸,他們是想下船,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一條道走到黑,等於都被韓藝給綁架了。

也就是說這官府是在跟走私販商量着如何打擊走私。

這怎麼可能會有效果。

這些人都是出工不出力,還幫着打掩護,玩得是風生水起啊!

非常諷刺的是,當初武媚娘利用這些地主,打擊商人,如今韓藝也利用這些地主打擊武媚孃的新政,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其實若沒有這些士紳、地主的幫忙,貨不可能出得這麼快,韓藝也沒有這麼多人,因爲他們都是地頭蛇,對於當地的情況非常瞭解,他們要在本地散貨,那是非常迅速的。韓藝的走私等於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因爲在城內,官府還是比較強勢,但是鄉村就是士紳比較強勢,私鹽都是從鄉村涌入城內的,根本沒法去調查。

不過,當朝廷開始大規模打擊走私時,韓藝的走私團隊突然減緩出貨,那些地主是非常感激呀,他們賺得夠多了,也不太想頂風作案。

但是百姓們哭了,這走私本其實利於百姓的,雖然比以前的鹽價要貴不少,但是比官鹽還是要便宜,畢竟韓藝是要擠兌官鹽,順便賺錢。可是如今的話,官府爲了錢,將鹽鐵價格擡得非常高,這突然又沒有私鹽,鹽價看着就漲上去了。

這鹽價上去之後,物價跟着就漲,什麼都貴起來了。

其實走私集團只是減緩鹽的出貨,但是其他商品的走私都還在繼續當中,韓藝只是帶一個頭而已,還有很多人都在走私,那睦州的貨照樣賣到全國各地,他們這種走私其實只是避稅而已,官員都讓他們給收買了,這也是爲什麼關稅也徵不上去,但是他們現在也開始漲價,走私也是買賣,又不是販毒,這鹽鐵價格漲上去了,而且風險大多了。

這倒也罷了,問題是官府還要提前徵稅,有些地方是徵收兩年的稅,百姓等於面臨着雙重打擊。

這都沒法活下去了,百姓要麼不肯交稅,要麼就逃走,而這均田制徵稅,得讓百姓固定在土地上,這樣便好徵稅,百姓紛紛出逃,這就沒法徵稅,而且官府徵稅還得依靠士紳,士紳當然不答應,提前徵兩年的稅,你憑什麼呀?國家又沒有打仗,我要幫你們徵稅,那我這士紳也當不下去了。

這邊徵稅徵不上來,那邊還還徵召人員,打擊走私販,招人都得發工資,財政負擔就越來越重,中央也顧不了他們了,都已經亂成一鍋粥。

但是有兩個地方是例外的。

一個是揚州,一個是睦州。

這兩個地方不但沒有受到半點影響,而且因此變得非常富裕,可笑的是,揚州和睦州是唯一受到表揚的州縣,因爲他們將稅收全部都交齊了,沒有拖欠一文錢,包括一部分鹽稅,那都是揚州施捨給朝廷,揚州有得是私鹽,只是買一點意思一下。

既然揚州和睦州將錢都交齊了,那就沒後必要派人去逼揚州、睦州交稅,因爲沒有理由啊。

殊不知其實整個走私集團都是在爲着這兩個州在轉,一個負責生產,一個負責中轉,揚州和睦州的官府是穿一條褲子的,非常有默契,睦州的貨物在揚州轉一轉,然後銷售到各地去,走私頭頭全部躲在這裡,包括譚洞、彭靖、張劍波這三大走私頭目。

在一間豪宅中,三人正坐在餐桌上交談,面對滿桌子的美味佳餚,三人都不太感興趣,這玩意天天吃,也就那個味,他們倒是對於這個遊戲更加感興趣。

“東主,真是神機妙算啊!你們是不知道,如今那些個地主、士紳看到咱們手下的小弟都怕的要命,生怕咱們再逼着他們再去販鹽。哈哈!痛快,真是太痛快了!”

“你們先別高興太早。”

譚洞頗爲嚴肅道:“東主的計劃才進行到一半,如今物價都已經被咱們擡高,各地州縣也正在提前徵稅,在這雙重打擊下,百姓根本支撐不了多久。我們現在還得去帶個頭,暗示那些地主得趕緊兼併土地,這機不可失啊。”

張劍波道:“這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就算咱們不去提醒他們,他們也會這麼幹的,這些個地主個個都黑心的很。可我很納悶,東主爲什麼要這麼做,這些個地主鄉紳,一直都在跟東主作對,可東主的整個計劃,他們都從中受益,咱們走私鹽,他們可是從中賺了一筆去,如今又慫恿他們兼併土地,他們又賺了一筆,我真是想不明白。”

彭靖道:“要是你能夠想明白,那你就不用跟咱們混在一起了。”

“說的也對。”

———————

在郊外一處豪華的莊園中。

“嘖嘖嘖!老錢,你這是發財了呀!”

剛到揚州不久的趙四甲,坐在這莊園裡面,吃着美味佳餚,心中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就錢大方這性格,要不是發大財了,哪裡會請他們大餐。

一旁的彭萬金、徐珂也都是非常羨慕的看着錢大方。

錢大方笑道:“發什麼財,只不過是賺了一點小錢而已。”

“瞅瞅這莊園,這可不是小錢啊!”

彭萬金嘖嘖道。

這的確不是小錢,錢大方是發了大財,他如今成爲揚州、睦州最大的酒商。

當時恰好朝廷徵收關稅,禁止釀酒,這長安的酒都賣不出來,韓藝的酒坊頭回虧本。錢大方又帶足了錢,他趁着這個機會,一下子就發起來了,關鍵他是身在揚州,別得地方,他就不可能發財,因爲大部分的走私集團都集中在揚州,走私集團直接從他這裡買酒,賣去各地州縣,他心裡是知道的,但是他裝作不知,我只是本地賣酒而已,不需要繳納關稅,誰給錢,我就賣給誰,他還暗地裡建造了兩個血汗作坊,全部是高句麗來的奴隸組成的,沒日沒夜的幹,生產出大量的酒來,這人家都不做,他一個人做,這能不發財嗎?

揚州又有糧食,如今市面上的酒可都是出自他的酒坊。

朝廷的酒肯定貴,畢竟朝廷幹什麼都成本高,效率又慢,跟私人的沒法比。

再加上走私集團跟士紳的關係,士紳也得買他們的酒,還得掩護他們賣酒。

趙四甲試探道:“老錢,是不是韓小哥給你支了什麼妙招啊!”

“我來的時候,韓小哥正在守孝,自家的買賣都顧不來,哪裡還顧得了我啊!”錢大方說着話鋒一轉,道:“但是我一直都相信,韓小哥去哪,我就去哪,這一定沒錯。所以自從韓小哥去旅行,我這心裡倒是有些不安了。”

趙四甲他們聽的很不是滋味呀,三年前,他們幾乎還都在一個層面,而如今可不在一個層面上了,他們這幾年都沒有賺什麼錢。

當初他們還是捨不得長安這個大市場,沒有跟錢大方一樣,一看情況不對,就馬上來揚州找韓藝,這效果立刻體現出來,人家都開始住莊園了,而且在揚州大有名氣,那官員見到他,都得客客氣氣。

沒有辦法,錢大方捐了不少錢給政府,因爲揚州的大富商心裡都很清楚,官府暗中幫了他們很大的忙,所以楊展飛好,他們就更好,不就是錢麼,所以楊展飛幹什麼,資金立刻到位,光揚州城內就有八所昭儀學院,全部都是免費入讀,非常的誇張,比長安的都多,這就是因爲揚州有錢人太多了,他們當然想自己的子女能夠讀上書,而且不缺人才,大量的人才往揚州跑。

那這周邊環境、設施都得跟上去。

遊樂園也在建造當中。

揚州的消費早已經打破了長安的消費記錄,很多人因爲走私發了財,其實韓藝只是一個領頭人,他手下是譚洞,譚洞下面又有人,是一層一層下去的,而且他沒有壟斷這一行,揚州興起很多走私集團,這些走私的人,錢來的太快了,而且今日不知明日事,有錢就花,這有消費,經濟當然好。

這經濟好,那人才、人力都往這邊跑,揚州周邊的那些士紳再也攔不住鄉民往城裡跑,要是我住太遠,我不知道這是,那就算了,可我就是揚州的人,我去城裡隨便幹個活,也比在家裡賺得多啊!

甚至於樂浪州那邊的原料都是直接走海路到揚州來,去長安,長安誰買得起啊?

而且走海上,連關稅都不用繳,揚州官府根本不管,這麼長的海岸線,我哪有這麼多人啊。

這就導致揚州擁有生產力,資金,生產資料。

發展起來是非常迅速的。

相對揚州而言,睦州就比較低調一些,睦州其實很有錢,畢竟作坊都集中睦州,揚州只是灰色市場,不過睦州的百姓都在努力的幹活,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生產商品都被銷售到那裡去了,他們也不管,他們只想掙錢,不要再回到以前的那種生活。

揚州官府。

“楊刺史,卑職奉陛下之命召韓藝立刻回長安。”

“韓藝他早就去旅行了,如今不在揚州。”

“不知韓藝是哪裡旅行呢?”

“這我也不清楚,因爲他只是說想去看看我大唐壯麗的河山。”

PS:求訂閱,求訂閱,求訂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無所不會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時過境遷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報答第一百九十章 虐死你們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有錢就是底氣足第九百七十七章 治本纔是正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水中驚情(上)第四百二十章 小人易騙,君子難纏第八百七十二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包庇、縱容第二千零十七章 人狠話不多第二百三十九章 從根本做起第五十八章 尋乞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自私的女人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恐嚇信第三百七十七章 美的盛宴第九百九十一章 勢在必行第七百三十五章 衝擊大策略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反商運動第一千三百章 海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給花兒蓋一間屋子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驚喜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八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七百五十七章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童話大門第六百七十九章 舌戰羣貴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六百零七章 你的對手是我第四百三十二章 帶了禮物沒有第五百七十章 學業有成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戲劇性的決戰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朝朝暮暮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打鐵只需自身硬第五十八章 尋乞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不跟你們玩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知識產權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家警察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絕對的乘龍快婿第一百五十六章 煙花三巷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熱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賄賂臣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必須以公謀私第八百五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見縫插針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螻蟻之悲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打蛇打七寸第五百五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直接一點第五百八十章 輸在太強大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捕殺女帝第七百三十四章 生產模式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到處忽悠第一百五十一章 運氣VS勢力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純粹才能偉大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下馬問前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代工模式第五十一章 有些誇張第二千零五章 資本玩法第五十六章 揚州城真小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貪不官第三百五十六章 咬人的狗兒不露齒第四百八十二章 來當我妹夫吧!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天生領袖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還有一隻老狐狸第三百三十七章 名人效應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命門所在第七百六十八章 朝朝暮暮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新政第一千三百章 海報第三百五十一章 治國之策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還看今朝第三百二十六章 關公面前舞大刀第六百二十五章 覺醒第二百九十五章 影子精神第四百三十六章 報名費第十六章 兩個辦法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防人之心第七百零二章 圓滿中的意外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還記得旺財麼?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文明的殺戮第一百七十四章 抹黑第六百零一章 憂患第九百五十六章 報答第四十五章 對不起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真人不露相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病貓也有發威時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計劃有組織的報復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海軍的前身第八百七十九章 賢者六學第十一章 燉狗肉第九百八十五章 退避三舍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毒藥與墳墓第四百七十三章 觸發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叫我hold住哥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趕鴨子上架第九百四十四章 當頭一棒第八十九章 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