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朝中無韓藝,廖化當先鋒

李治這一回來就直接出動軍隊接管,並且軟禁所有的樞要大臣,這是意氣用事麼?還是憤怒的表現?甚至於破罐子破摔?

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但不是最主要的,李治可不昏庸,這種危急時刻,他豈敢任意妄爲,他知道這種時候,必須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每一個政令就能夠保證絕對執行,這纔可能力挽狂瀾。

如果這時候還用李義府他們的話,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相互推卸責任,又相互攻擊,半天下來什麼事都幹不成,這文人相輕啊,畢竟他們都是站着說話不腰疼的人,而且更爲關鍵的是,他們乃是危機的製造者,索性就都不用了,文臣那一套已經玩不轉了,用武將比較乾脆,而且此時此刻,必須得控制住局勢。

但是武將畢竟出不了主意,他們只能控制局勢,你問李績該怎麼力挽狂瀾,李績也想不出個辦法來,畢竟這專業不對口,這還得找一些專業人士來來商議對策。

李治在來的路上就已經考慮好了,他將崔戢刃、王玄道、任知古、狄仁傑、鄭善行、張大象給召到兩儀殿來,等於就是組成一個臨時的內閣。

這前五人都是中下層官員,而且他們非常年輕,也就是說他們入仕不深,沒有介入任何黨派之爭,他們是可以團結在一起的,並且李治對他們都有所瞭解,知道他們都有才幹,是朝中後起之秀,本來也是重點培養的對象。至於張大象麼,主要就是因爲他一直跟韓藝,李治打算再讓他掌管戶部。

其實張大象都不想來,你們都已經玩成這樣,找我來有什麼用,我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李治開門見山道:“如今長安的局勢你們可能比朕都還要清楚,而朕現在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就是你們幾個了,希望你們能夠幫助大唐度過這個難關。”

這有求於人,語氣自然得溫和的多。

任知古立刻站出來道:“陛下,微臣認爲此時此刻,長安都還只是其次,畢竟長安有陛下在,又是京師之地,有重兵把守,關鍵還是那一羣西北商人,如果此事處理不慎,西北一定會發生動亂的,朝廷必須要慎重處理。”

李治點點頭,道:“這朕也知道,張侍郎,如今戶部是什麼情況?”

張大象道:“回稟陛下,戶部現在不但拿不出一文錢來,而且賬上都還欠了好幾萬貫,根本拿不出什麼來跟他們貿易。”

李治聽得呆愣半響,差點沒有吐血,他即位一來,第一回欠賬啊。

也就是說,這幾年的家底,都已經賠的是一乾二淨,渣滓都沒有給他剩!

崔戢刃突然站出來,道:“陛下,微臣認爲西北之事,倒是好解決。”

李治聽得一喜,道:“你有什麼辦法,快快說來。”

他當然知道西北的利害關係,沒有李義府那麼傻,以爲兀可烈他們就是一些商人,確實是商人,但是他帶着整個西北地區的財富過來的,那就不是普通的商人,他在來的時候,就吩咐契苾何力穩住這些商人,不準放他們走,如今此時西北亂了,那朝廷根本沒法去管,那長安都岌岌可危,而且內憂外患,這個就徹底玩完了。

崔戢刃道:“如今這流民遍地都是,他們難道就不怕被流民給搶了麼,那些那些貨物在他們手中,就如燙手山芋,他們肯定也急着脫手,臣建議先將他們的貨物全部給買下來,至於這錢麼,就都先欠着,反正那些西北商人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他們只能相信朝廷,如今讓他們帶着貨物回西北,他們也不敢,畢竟如今到處都很亂。”

李治聽得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這樣做的確可以拖得不少時間,憂得是,京畿之地,都變得這麼不安全了。這京畿地那是重災區,當初韓藝在長安建立起了商業文明,商業文明勢必是工商階級,如今這作坊、店面全都關門,工人全部失業,可想而知,京畿地現在是一個什麼情況。

王玄道補充道:“他們都非常相信韓藝,陛下也可以告訴他們,韓藝已經在回來的路上,到時由韓藝跟他們談,他們一定會答應的。而我們可以用他們的貨物,爭取賣給長安的富商、地主,換取糧食來補給軍隊,如果沒有糧食,這局面是難以控制得住。”

崔戢刃道:“洛陽應該還有一些存糧,應該也趕緊派軍隊接管。”

太倉其實已經見底了,關中地區本就缺乏糧食,不是糧食少,而是吃糧人太多了,這糧食都是從外地運進來的,而太倉這兩年都沒有進過什麼糧食,因爲很多州縣都沒有繳稅,而官員的俸祿裡面都包括糧食,養這麼多人,這糧食消耗非常大,而李義府那邊還要建設官營,都需要糧食,軍糧雖然沒有動,但是這種情況,軍隊的糧食是一定要充足,這個是不能斷的,一定得未雨綢繆。

李治點點頭道:“就按你們說的辦,崔中丞,此事就交由你去辦。”

“微臣遵命。”

狄仁傑站出來道:“陛下,長安尚且如此,那些州縣的情況估計更加嚴重,極有可能發生動亂,微臣認爲這纔是當務之急。”

李治忙問道:“那你可有辦法解決?”

狄仁傑道:“微臣認爲如今應該朝廷立刻下令各地州縣,不準再向百姓徵稅,最大可能的去減輕百姓的負擔,延緩局勢進一步加重。”

這是非常正確的,目前唐朝經濟是在從小農經濟走向商業經濟,但還是以小農經濟爲主,而小農經濟最怕的就是三點,天災、徵稅、鹽價。天災沒有發生,但是這後兩者李義府都幹了,這是非常致命,官員爲了彌補這個窟窿,肯定是往死裡徵稅,想盡一切辦法讓百姓交稅,而如今天下鹽價已經賣得一百多文錢,最開始是十文錢,翻了十倍之多,百姓要不破產就有鬼了,小農經濟經不起什麼風浪的,而且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它不會主動停下來的,只能強制讓它停下來。

張大象道:“可是這樣一來,國庫就更加沒錢了。”

狄仁傑道:“可是,如今想要從地方上將糧食徵收上來,也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不加以制止的話,官員都會打着朝廷的名號去問百姓徵稅,但是他們越徵稅,情況反而會越糟糕,結果就是他們就算將糧食繳上,他們的官位也保不住,那麼他們極有可能就會將徵上來的糧食中飽私囊,如此就還不如不徵,這樣還能給百姓喘息之機。如今只能將僅存的所有物資,都用來保證軍隊的供給,至於其餘的支出,就先不去管了。”

道理很簡單,你越徵稅,地方就越亂,越亂你這個官更當不下去了,反正這烏紗帽是怎麼也保不住,那徵上來的糧食,就沒有交上去的必要,因爲徵稅的目的本也是爲了保住自己的官位。

李治點頭道:“好!就這麼辦。”

文臣嗎?

就如廁紙一般,我不給你俸祿,你能怎樣,你最多也就是不幹,你不幹就不幹唄,未必你敢造反?

但是軍隊就不能不給,你不給的,軍隊就真的會造反。

王玄道站出來,道:“陛下,如今民怨四起,朝廷得趕緊平復民怨,微臣建議廢除一切的新政。”

李治聽罷,二話不說,就點頭答應下來。

王玄道這話說得非常巧妙,大好局面玩成這樣,百姓肯定非常憤怒,那得趕緊找一個背鍋的,先穩住百姓,如果百姓又氣又怨,那肯定會造反的,但是皇帝不能背這鍋啊,那就都推倒武媚娘身上,讓百姓知道,這都是新政搞出來的,皇帝當時抱恙在身,不清楚情況。

李治當然答應,這事要是處理不好,他皇帝都當不下去,哪裡還會在乎皇后啊!

這鍋本來也是皇后的。

鄭善行道:“可這都是治標不治本,臣認爲得趕緊將韓藝請回來。”

他知道這些主意都是權宜之計,只能延緩失態的蔓延,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李治聽得韓藝,心裡那個恨呀,非常鬱悶道:“朕早就派人去請了,可是那小子去旅行了。”

狄仁傑他們聞言,皆是目瞪口呆。

旅行?

這真是一個欠扁的理由啊!

韓藝找不到人,那隻能儘可能的先穩住局面,等着韓藝回來。

經過一日的商量之後,朝廷立刻對外宣佈,武媚孃的新政全部廢除,渣都不剩,抹去一切的痕跡,哪怕有作用的,我也廢除。

而且,停止一切官員的福利、俸祿,包括那些辦事人員,但是沒錢你們也得給我幹下去,兩都所有的糧食全部用於軍隊,就連宮內太監、奴婢的伙食都減半。

高級官員倒是無所謂,他們家底挺厚的,而且這兩年從朝廷撈了不少回去,低級官員可就苦逼了,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現在文官是真不敢叫囂,因爲軍隊已經全面接管,樞要大臣全都被軟禁,這誰還敢不滿,說不定就得挨刀,牙落了必須得往肚子裡面吞。

同時頒佈詔令,全國各地,立刻停止任何徵稅行爲,如果你這時候還徵稅的話,那就是殺雞取卵,而且還不一定徵得上。雖然財政已經見底,但要是各地州縣如果出現造反,那朝廷就連鎮壓的費用都拿不出來啊。

李治還不敢派官員去執行此事,他現在不信任任何老司機,他是派出了所有的皇家警察,以及軍事學院畢業出來的學員,讓這一羣被貴族精神忽悠出來的二愣子去一些情況比較嚴重的州縣監督此事,嚴禁官府徵收任何稅收,這官府要是開不下去,那你就暫時關門,我不也怪你,我也不要你拿錢來,反正你開門也管不了什麼事,只會火上澆油。

崔戢刃找到兀可烈他們商量,打着韓藝的旗幟,告訴他們,我們已經取得跟韓藝的聯繫,是韓藝上奏皇帝,要朝廷信守契約,買下你們所有的貨物,決不能讓你們虧一點錢,還說讓你們等他回來,將你們這些天的損失也都補給你們,但是沒有說不給錢,反正說得是天花亂墜。

兀可烈他們一看長安都這情況,這裡幸虧還有軍隊保護,要沒有軍隊保護,可能一下就被人搶光了,就算朝廷現在付款,他們也不敢要啊!

故此,他們也只能答應崔戢刃,你就先將貨物拿走,等韓小哥來給我們結賬,他們還是信任韓小哥的。

殊不知韓藝現在連人都找不到。

崔戢刃先就放出小道消息,朝廷可能要強徵富人的糧食,然後纔拿着這些貨物找那些鄉村大地主,去兌換糧食,因爲目前貨幣都沒有什麼用,糧食纔是最寶貴的。那些富人哪裡不擔心,這至少還有所得,萬一朝廷強徵,他們可什麼都沒有,多多少少都買了一些,有些人還只是意思意思一下。

崔戢刃也心滿意足,朝廷目前還真不敢動他們,因爲他們還能幫朝廷穩住部分鄉村地區,要是將他們都給弄死了,鄉村都沒有人管了。

然而,這一切都是權宜之計,其實連“標”都治不好,更別說“本”了,西北貨物雖然不少,但是對於大唐這種國家而言,那還真心不多,而且也沒有全部賣出去,這國家撥不出款來,這今後誰還聽中央的。

但是這一切,都還得等韓藝回來。

大家都知道,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錢,而韓藝沒有別的能耐,就是會理財,而且這能耐,誰也比不上。

很自然的,韓藝就成爲大唐的救命稻草!

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猛如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這事不能慫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可惡至極第三百二十二章 家有賢妻第一千零二章 解套資本第四百零五章 極品老婆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的課堂我做主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談判還是交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醋海濤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男人中的叛徒第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六十一章 拒絕的權力第六百四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八百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剪不斷,理還亂的東亞三國第五百一十章 黑名單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八百二十一章 廢后第七百七十九章 最公平的決鬥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多媒體教室第七百零一章 都是套路啊!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坦誠相對第六百七十九章 舌戰羣貴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能者居之第二十四章 拜佛求藥第一百三十五章 只關乎尊嚴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文治武功第一千七百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相互依賴第八百三十五章 朝政重地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噩夢第二千零十四章 技術與原料第八百七十一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有倭自遠方來第四百零七章 用行動來證明第七百七十八章 圈地計劃第六百九十一章 木魚與狗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利益是用來交換的第九百三十五章 得意!失意!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意難違第八百三十五章 朝政重地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世事難料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公平的交易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我們必須是正義的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是誰上了賊船?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五百八十四章 有女相約第二千零六十章 你個死八婆第九百二十一章 唯快不破第一百四十六章 楊家家主第六百二十八章 “絕妙”的主意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遊樂園(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又被睡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同時開兩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險象環生第七百五十六章 從夢想開始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八十二章 用人之道第十二章 轉運了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必須組團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毒藥與墳墓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蒸蒸日上第九百八十八章 懟勳貴第九十八章 究竟是誰錯呢?第四百一十章 不虛此行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不敗之帝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時來運轉第四百零八章 三顧青樓第八百四十四章 恐怖的女魔頭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以身作則第一百二十七章 水中驚情(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寒門扛把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市大吉第三十二章 菩薩顯聖第三百五十二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記吃不記打第一百三十二章 陽臺夜話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失落的許老頭第六百一十三章 山林之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雁過拔毛第一千五百章 賺錢就是這麼容易第一百一十一章 快看!流星!第九百五十三章 死亡衝鋒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新農社第一百八十四章 告密者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驚人的變化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百十七章 老夫欣賞你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年輕纔是最大的優勢第七百二十五章 崢嶸歲月第八百六十九章 發達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再接再厲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我只在乎你第八百一十三章 談個買賣先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崔彼崔傻傻分不清楚第六十二章 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