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不敗之帝

曾今不可一世的長孫無忌,而如今卻落得如此狼狽,臨行前,就連個送行的人都沒有,就還不如當初的褚遂良。

總之,十分淒涼。

藉着夜色匆匆趕路,待天明時,早已經出得長安縣。

長孫無忌就連回望長安的機會就沒有,半躺在馬車內,半合着眼,顛簸的馬車實在是令他難以入睡。

忽聞外面一陣琴音傳來。

長孫無忌睜了睜眼,好奇道:“這是誰在彈琴?”

長孫延皺了皺眉道:“這好像是孫兒最喜歡的《幽蘭》。”說着,他猛地一怔,急忙來到窗口,尋聲望去,只見路邊上的小山之上有着幾道熟悉的身影,他不免一怔,眼眶微微有一些溼潤,張了張嘴,卻覺哽咽,喊出不得聲來,只是呆呆的望着山上,想到今生都可能再無緣想見,淚水終究是落了下來。

長孫無忌往窗口望了眼,雖然看不清楚,但也猜到是誰,不禁暗自悲傷,延兒不過弱冠之際,卻也有有心人相送,而老夫......。念及至此,他卻又想到,當初褚遂良、韓媛、來濟他們一個個離他而去,心中又是惆悵不已。

山上那幾人正是崔戢刃、王玄道、元烈虎,以及盧師卦。

他們幾人一直都想見見長孫延,但是長孫延被看得死死的,根本見不到,好在崔戢刃料到許敬宗可能不會讓長孫無忌風光的離開的長安,故此早早來此等候。

當然,這世上的聰明人可不知他們幾個,就在這座小山斜對面的半山腰間,但見一人斜靠在一棵大樹上,雙手放入袖中,而他頭上樹枝上還有一人,嘴裡叼着一個雜草草,雙手枕頭,背靠着樹幹上。

此二人正是元鷲與崔平仲。

“對面那是小虎他們吧。”元鷲隨着琴音搖晃着腦袋,半眯着眼道。

崔平仲嗯了一聲,“應該是的。”

元鷲咧嘴笑道:“這幾個小娃的感情還真是不錯。”

崔平仲沒有做聲,只是輕輕一嘆。

元鷲微微偏頭,看着下面的車隊,嘖嘖兩聲道:“這武皇后還真是一位奇女子也,自從她從感業寺回到宮中之後,朝中發生了不少大事,可每件都與她有莫大的關係,然而,她還在皇宮待着,而反對她的人卻一個個被貶出長安,這手段真是令人佩服啊。”

崔平仲只是笑了一聲。

元鷲道:“你似乎不認同?”

崔平仲道:“表面上看好像都是武皇后在從中作梗,但如果追本溯源的話,其實所有問題的根結都在一個人身上,武皇后也不過他手中的一枚棋子罷了。”

元鷲皺了皺眉,道:“能夠拿皇后當棋子的,唯有當今天子。”

崔平仲點點頭。

元鷲好奇道:“可是陛下早已掌權,太尉這幾年也一直老老實實的,好歹太尉也是陛下的親舅舅,縱使功過相抵,陛下也沒有必要對太尉趕盡殺絕,這是不是太絕情了。”

“在權力面前,誰都無情,陛下是如此,太尉也是如此,只不過陛下要比太尉更加無情,而比太尉想象中的要無情的多,若非如此,這勝敗還真不好說。”

崔平仲輕輕一嘆,道:“自廢王立武開始,到如今,其實最大的贏家一直都是當今天子,比起高祖、太宗而言,當今天子手中的權力也是最大的。雖說每件事都與武皇后有關,但其實都是陛下在主導,武皇后不過是陛下手中的一枚棋子。陛下利用皇后,巧妙的避開與太尉的直接對抗,將矛盾集中在臣與臣之間,臣與後之間,貴族與庶族之間,讓他們自相殘殺,而陛下則是坐收漁翁之利,輕而易舉的便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我們的陛下才是這天底下最聰明的人,其謀略比起太宗聖上,還要更勝一籌啊。

而自兩晉建立九品中正制後,一直以來都是君主與貴族共治天下,然而,君主卻如流水一般,江山也是幾番易主,這唯一不變的則是大殿之上那些貴族官員,每次一次江山易主,都是他們有着莫大的關係,故此皇權始終都要受到限制。如果想要伸張皇權,那麼必須剷除貴族,而如今隨着太尉的離去,朝中作爲強勢的貴族集團將被覆滅,到時提拔上來的一定都是一般的官僚,如此一來,大臣與皇帝的距離是越拉越遠,到最後,將會是皇權至高無上,君主獨掌天下。再也沒有人敢對皇帝換後而多半句嘴。”

元鷲道:“那你們山東士族豈不是危矣?”

崔平仲點點頭,又道:“但是我山東士族與關隴貴族不一樣,關隴貴族就在皇帝身邊,其主要勢力也都集中在朝中,而我山東士族的勢力都在地方上,雖說陛下也絕不會允許,地方上的勢力危機到皇權,所以之後陛下一定會加強官僚的權力,以此來平衡士紳的權力,但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元鷲聽得嘆了口氣,道:“聽你這麼一說,我真的有些爲我那位妹夫感到擔憂,這伴君如伴虎啊!”

崔平仲皺了皺眉頭,心道,是呀,我怎麼將他給忽略了,不僅是這事,在許多爭鬥中,他似乎也完全置身事外,比起陛下而言,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夜已深。

皇后內,但見一小簇人快步來到一間僻靜的小屋前。

“卑職參見陛下。”

守在門口之人,見得來人,立刻行禮。

“開門。”李治淡淡道。

“遵命!”

這門打開之後,李治獨身一人入得小屋內。

但見屋中只站着一人,此人正是在當初西征阿史那賀魯時,僞造聖旨架空程咬金的王文度,李治當初只是將他貶爲庶民,並未將他發配。

“草民參見陛下。”

王文度抱拳一禮。

李治笑道:“快快免禮。”

說着,他坐了下來,問道:“舅舅已經離開呢?”

王文度回答道:“今早離開長安縣的。”

李治道:“可有人去相送?”

王文度道:“倒是有四人相送,乃是崔戢刃、王玄道、元烈虎、盧師卦。”

“這幾個傢伙還挺聰明,竟然能夠事先料到許敬宗的心思。不過他們不是去送舅舅的,而是去送長孫延的,不用去管他們。”李治笑着搖搖頭,又問道:“想必舅舅離開的消息,已經傳開了,大家是如何議論此事的?”

王文度道:“如今朝中最爲盛行的一種說法,就是皇后聯合許敬宗等人將太尉給逼走的,不過許多人似乎也預料到了,畢竟他們兩邊一直爭來鬥去,反正不是太尉被貶,那便是許敬宗被貶,這只是遲早的事。”

李治道:“就沒有人議論朕嗎?”

王文度道:“未曾有。”

“未曾有,那就是有人心裡是這麼想,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李治嘆了口氣,道:“朕也確實是出於無奈,他們兩派相爭,朕幾番想要平息他們之間的爭鬥,可都沒能成功,而且還導致他們的爭鬥越發激烈。朕也不瞞你,朕心裡一直都害怕舅舅,舅舅的手段,朕是最清楚不過了,如果他贏了這一場爭鬥的話,只怕朕都得遭殃,朕也是無奈爲之啊!”

言下之意,就是前面那說法是完全正確的,我是被逼的,他們兩派已經爭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我只不過是選擇了皇后而已,因爲我害怕我舅舅。

其實整個過程也正是如此,李治一直都是一個老好人,先前的幾個舉動,也都是要平息這一場爭鬥,包括貶李義府。他也沒有暗示任何人去製造這冤案,誣衊自己的舅舅,這確實是武媚孃的主意,他只是選擇了其中一方而已。這也是爲什麼那種說法最令人信服,絕大多數人都認爲,李治是被逼的,兩邊鬥到這種地步,那總得分出個勝負,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同時大家也能夠理解李治不可能讓長孫無忌重回朝堂,他只能選擇許敬宗那邊。

然而,其實決定權一直都在李治手中,那麼根源也在他這裡,他要貶李義府,武媚娘能阻止得了嗎?根本阻止不了,只是武媚娘聰明,她知道李治有些看李義府不爽,索性順水推舟,利用李義府,誘使唐臨上鉤。

而此案誰最得利的,那當然還是李治,隨着這些元老大臣的被貶,再也沒有人可以限制住他,別看長孫無忌那幾年窩在家裡,可是李治也不敢做出什麼過火之事,凡事還得小心謹慎,因爲長孫無忌還是可以回來的,他在朝中還是很有勢力的,名望也高,支持他的人也很多。在很多情況下,李治都得顧慮到這一點,這就是一種束縛。

如今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許敬宗如今是猖狂,可是先前李義府比他還要猖狂,但是李治一句話,李義府就滾到黔州去了,這就是因爲他們跟皇帝的距離太遠了,你能夠有今日那都是因爲皇帝,貴族可就不是,貴族能夠站在大殿上,主要是因爲自己家族勢力強大,家族與家族之間又有聯姻,這勢力就可以抗衡皇權,皇帝不得不用他們,有一種合作的關係在裡面,兩者是有着質的不同。

其實從隋文帝開始,皇帝就一直在削弱貴族,這臥榻邊上豈容他人酣睡,那科舉就是最具標誌性的,科舉是爲百姓,狗屁,皇帝還沒有這麼高的情操,隋煬帝、李世民都在這麼做,只不過到了李治這裡,給予了致命一擊。

這一擊甚至可以將中國歷史分爲上下兩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因爲至此之後,貴族與君主共治天下的時代就基本上結束了,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官僚主義,宰相就越來越矮,唐朝包括之前,大家都是坐着上朝的,宋朝就是大臣站着,皇帝坐着,到了元明清大臣就基本上就得跪着了。

王文度心領神會,道:“草民明白,但是草民認爲陛下有必要讓天下的臣民知道其中的一些緣由,以及陛下的無奈。”

李治讚許的看了他一眼,道:“對了,朕交代你的事辦得怎麼樣?”

王文度道:“史官對於此事的記錄,那都是據實記錄,非常公正,這後世人看了,都會明白陛下的苦衷。”

這史官對於皇帝的記錄,皇帝本人都是不能看得,可見王文度是讓人去偷看的。

李治笑着點點頭,道:“不過此事你一定要給朕盯緊一點,不可有半點鬆懈,當年父皇爲了玄武門射殺大伯、四叔一事,耗費了大半生的精力,卻仍未完全扭轉過來,今時今日只怕都還有人藉此來詆譭父皇,朕可不想重蹈覆轍。”

他身爲李世民的兒子,對於玄武門之變,自然是非常清楚,這是李世民身上最大的污點,但是李世民當時也不得不那麼做,他功高震主,李建成當了皇帝,未必還能讓他做宰相,再說誰不想當皇帝,只有成王敗寇,但這一直令人詬病,尤其是士林中。

既然清楚,那當然吸取教訓,不能再重蹈覆轍,他一直也都是這麼做的。當初房遺愛一案,他也是最大的獲利者,當時威脅他的人都死了,包括吳王李恪,但事情是長孫無忌辦得,跟他沒有關係,他當時也痛哭了一番,如今又是如此,簡直就是如出一轍,只不過角色變化了,武媚娘和許敬宗幹了長孫無忌當初幹得事,而長孫無忌受到了李恪當年的冤屈,李治就知道哭,但是他一直都是最大的贏家,從來就沒有輸過。

這就是帝王之術的最高境界,無招勝有招。

王文度道:“陛下還請放心,草民一定會盯緊此事的。”

李治點點頭,笑道:“此事之後,朕就會將你官復原職,你好好準備一下。”

王文度急忙行大禮道:“草民叩謝陛下。”

......

長孫無忌的離去,可不是代表此案的終結,因爲根據封建社會基本流程,下一步肯定就是大清洗,這是必走的一步,是制度需要,其實都不能說是封建社會,從古至今皆是如此,這個流程就沒有變過,鬥爭過後,一定是大清洗,官場永遠是最殘酷無情的。

當初許敬宗狀告的可不是長孫無忌一人,其中還包括于志寧、韓媛、來濟、高履行等人。

只不過這事許敬宗分了兩步走,第一步就是將那棵大樹給砍了,將根給挖了,接下來再慢慢收拾以前這樹上的猢猻。

韓媛、來濟、褚遂良他們已經被貶到外地去了,估計現在都不知道長孫無忌被貶,所以這個先不着急,先得立刻清洗朝堂。

這可在朝中引起極大的震撼,長孫無忌當了三十年宰相,其勢力在朝中是盤根錯節,這番大清洗,誰敢說自己沒事,蕭銳都感到害怕,如今朝中簡直就是風聲鶴唳,人心惶惶,大家天天求神保佑,因爲這本來就是一樁冤案,那就不會跟他們講道理,什麼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在官場這簡直就是狗屁不通,這政治清算,跟你的平日裡的爲人有毛關係,人家許敬宗也不可能一個個去調查你是善人還是惡人,只要你跟長孫無忌玩過撲克,嫖過那啥,你就得死。

故此朝中大臣看到許敬宗,都嚇得雙腿哆嗦,這就是許敬宗最爲渴望的時刻,人人都敬畏他,沒有人再敢輕視他,他是下定決心,要要藉此事樹立起自己不可動搖的權威,而殺戮就是最好的方式。

於是乎,他將以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集團內部所有的成員,都給網羅進來,包括他們的家人、親人,當然,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許敬宗平時看不慣的人,但這主要還就是當初反對廢王立武的人,哪怕是當初被貶的,也沒有放過,當初被貶,如今就該殺,簡單粗暴,乾淨利落。

一張長長的名單就呈到了李治的面前。

“諫議大夫蕭鈞何時與舅舅有過勾結?”

李治看了一會兒,突然向許敬宗問道。

許敬宗愣了下,道:“這---據臣所查,蕭家與長孫家的交情匪淺。”

李治眉頭一皺,道:“朕與舅舅的關係也不淺,你爲何不將朕也寫進去,你有何證據證明他們有勾結?”

這話說得是不留餘地。

許敬宗一臉尷尬,做不得聲,你要講證據,那你還是將那名單還給我吧,當我什麼都沒有說過。

李治可不糊塗,這一看蕭鈞在內,就知道許敬宗在打什麼主意,因爲他也知道許敬宗跟韓藝的恩恩怨怨,但是他可是非常器重韓藝的,韓藝可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簡直就是金牌心腹,而這期間就韓藝一個人在幹正事,在治理國家,正是因爲韓藝不懈努力,國力才蒸蒸日上,他的名望也是一飛沖天,百姓都歌頌他是明君,這要是將韓藝給得罪了,那誰來幫他治理國家,總不能靠你許老頭吧,這韓藝的性格,他也瞭解,當初爲了蕭無衣,連官職都不要了,道:“行了,這名單先放在這裡,朕得仔細看看,你且退下吧。”

“臣遵命。”

許敬宗哪裡多言,心裡將袁公瑜狠狠埋怨了一番,他本來沒有打算這麼做的,他一心只顧着對付長孫無忌,都沒有想到韓藝,是袁公瑜在旁煽風點火,他就將蕭鈞給填了進去。

待許敬宗出門之後,李治無奈的搖搖頭,嘀咕道:“這個老頭,還真將朕當瞎子了。”

可是許敬宗剛離開沒多久,外面便有人通報,戶部尚書求見。

李治聽得不禁眉頭一皺,道:“他難道是爲了蕭鈞而來?唉...這個許敬宗,還真是會給朕添麻煩。”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顏值與才華第八百零二章 無可避免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螻蟻之悲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當下與未來之爭第七十七章 謊言中的真誠第七百四十章 戰爭只是買賣的延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論演技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我們的家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不講道理有怎樣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你真是一個混蛋第一百零九章 空城計(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抱歉!不能刷臉!第六百四十章 孤立策略第六百一十章 人心惶惶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被遺忘的計劃第四百二十九章 民安五巨頭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臉皮要夠厚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讀書人的天堂第八百八十七章 獨自吃着雞腿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風聲鶴唳第五百八十四章 有女相約第一千零四章 大公無私第一千五十四章 紅了眼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太有才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各玩各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楊府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漏網之魚第五百章 我可不是在捨生取義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誰纔是穿越者第三百零二章 自由之花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誠意滿滿第七百四十二章 愛情是甜蜜的第七百一十九章 在下柳下惠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爭端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同一首歌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聲鶴唳第三百二十一章 偷聽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一個農民第五百九十九章 再接再厲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緊箍咒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相信過程第五百九十七章 重視生命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沒有那麼糟糕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大奇聞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好吧!這是正義的!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讓女人來撐起半邊天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矛與盾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小人作祟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引人矚目第三百六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刃劍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資本的土壤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醋海濤天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神來之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大清洗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千金還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以人爲本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政治秀第四百五十二章 全面反擊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千零十二章 唐帝國的禁忌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日薄西山第六百七十九章 舌戰羣貴第二百五十五章 七子聚首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就是護犢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賽規則第六百八十八章 鬥爭還未結束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夫唱婦隨第四百一十六章 論紈絝第八百七十五章 抱團取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無利益,不商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你的成功纔是我的成功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套路依舊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九章 旺財!旺財!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老司機VS老千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王者歸來第二十八章 持家還是敗家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人情難免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半島風雲第一百六十二章 當龍套遇到了影帝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價香水第二十二章 蔥花蛋餅第八百三十六章 舅甥君臣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猛如虎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韓牛匕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當然是騙你的第七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鷹擊長空第九百三十三章 遊園驚夢第七百五十五章 被鄙視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天助女皇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不帶你們玩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趕鴨子上架第八百九十章 新的對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勤能補拙第四百五十九章 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