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女人的戰爭

張晉的自信心並非沒有道理,坐擁這樣的雄關,神策軍的手段再厲害,只怕也難以破關而入。

其實張晉之所以惱火,也是因爲如此。

起初的時候,因爲函谷關並不重要,所以有許多年久失修的地方,衛戍也不森嚴,有諸多的漏洞。此後遷都,韋氏任命自己來這函谷關防守,自己爲了加強防禁,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

他本以爲,這天下自此之後就是韋家的,而他張晉與韋家休慼與共,那麼按理來說,這天下他張晉也有一份,自己就是半個韋家人,自然而然,和那些韋家的骨肉至親沒有什麼分別。

可是萬萬想不到,到了關鍵時候,卻是來了個監軍,這讓他情何以堪?

韋玄貞自是看穿他的心思,也覺得韋氏有些過分,偏偏他無話可說,只是安慰幾句,便在這函谷關暫時住下。

一連幾日,韋玄貞都是谷內走動,視察各營,倒是沒有發現什麼疏漏之處,這讓韋玄貞心中舒服了一些,漸漸的也有了信心。

陛下也就在這幾日醒來,只要醒來,詔書一下,召秦少游入長安商議‘身後之事’,那麼……甚至秦少游根本不需要去長安,只需到了這函谷關,自己就可索性將此人格殺,只需要將人頭送去長安就可以了。

而秦少游一死,陛下大病初癒,韋家就能穩住陣腳,而關東必定大亂,在羣龍無首之下,固然神策軍驍勇,卻又如何?一紙詔命下去,誰敢輕舉妄動,敢造反?還不是乖乖的就範,任由朝廷發落。

那河南府真是富庶啊。

韋玄貞心裡感嘆,尤其是來了這函谷關,這裡是連接洛陽的橋樑。也正因爲如此,過往的商旅極多,所以有許多消息。

到了這裡,方知那河南府的富庶超出想象。神策府一年的歲入,據聞已經多達兩億貫了。

這是何等巨大的數字,作爲宰相的韋玄貞,也只能感嘆,天下的賦稅。居然不如河南府一地,其實這倒也罷了,而真正的問題就在於,那秦少游設立的五軍府,神策府居然每年撥錢三千萬貫,此外還有兩千萬貫撥付給了五軍營。

這又是什麼概念,等於是那秦少游得了五鎮三十多州,非但沒有從那兒得到什麼產出,也沒有從那兒得到任何實際的好處,可是每年。輸送去五鎮的錢財就多達五千萬貫,這樣的財大氣粗,如此的揮霍。

還有……一些河南府的商行,居然籌措了三百萬貫錢,前去朔方興建牧場,而理由卻是紡織需要大量的羊毛,因而羊毛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朔方靠近大漠,地廣人稀,草場遍地。因而許多商行,便一起在那兒養羊,順道,在那兒興建紡織的工坊。就近生產,再經由未來興建的運河輸送到天下各地。

三百萬貫啊,這腰纏萬貫者便是富戶了,三百萬貫,是一筆何等大的數字,這個數字。便是侍中都覺得咂舌,可是這些人,卻如此輕鬆的拿出來。

韋玄貞對於河南府越來越眼紅起來,他心裡不禁在想,一旦除了秦少游,就讓韋家封在河南府,將這秦少游取而代之,到了那時,韋家不但可以富甲天下,而且外有韋氏宗親,內有韋后,這難道不是帝王之資嗎?

得洛陽者,可得天下啊。

韋玄貞在這裡也是窮極無聊,只等着那一紙詔書趕緊的送去河南府,因而每日都是胡思亂想,偶爾,他見見張晉,張晉本有許多怨言,不過畢竟泰山老丈人在,他也不好多說什麼,好在他是將門之後,能娶韋家之女,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索性每日在谷內練兵,倒也頗有章法。

………………………………………………………………………………

這一日一大清早,韋玄貞卻是被人叫醒。

“韋侍中,韋侍中,張都督請你速去關中,快……”

韋玄貞剛剛洗漱,還未用過餐點,此時滿是狐疑,沒來由的,急匆匆的讓自己去關隘裡做什麼?

他氣定神閒,道:“哦,不知有什麼事,休要這樣慌慌張張,鬧得老夫心神不寧。”

這校尉卻是哭喪着臉,顯然也是急了,氣喘吁吁的道:“陛下……陛下……來了……”

陛下來了……

韋玄貞愣了一下。

陛下不是昏迷不醒嗎?怎麼會來?這真是見了鬼了,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是上皇陛下。”

嗡嗡嗡……

韋玄貞腦子嗡嗡作響,事有反常即爲妖啊,上皇從洛陽來了嗎?可問題在於,陛下還沒有下詔書呢,她來做什麼?

“秦少游來了嗎?”

“不曾見魏王,只說上皇到了……”

韋玄貞有一種不太妙的預感,時機不對啊,或者……

他有些不明白,可是現在,似乎也不是他猜測武則天來意的時候,他已經顧不得用餐,火速帶着人匆匆趕到關隘。

張晉見了他來,如蒙大赦,上皇大駕就在關外,看着那浩浩蕩蕩的隊伍,女官、衛士、內侍,足足有上千人,可是張晉卻不敢開門,只是就這樣僵持着,他心裡又不定,陛下關下的乃是陛下親母,是當今上皇,自己算什麼?

於是就這樣以查明身份的名義拖延,可是也不能一直拖延下去,而見到了韋玄貞,事情就好辦了,聽泰山老丈人的主意就是。

韋玄貞上前,幾乎是劈頭蓋臉的問:“果然是武氏嗎?”

“千真萬確。應當是他的大駕,小婿命了幾個心腹,用籮筐送下城去,去見了上皇一面。上皇命我們立即開門。”

韋玄貞臉色很不好看,他眯着眼,冷冷道:“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不如,索性就假裝此人不是上皇,將他們拒之關外。如何?”張晉小心翼翼的道,其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心裡也沒有底。

韋玄貞卻是搖頭:“眼下這個光景,是瞞不住的,況且上皇來了,豈有拒之關外的道理,到時候不止你我要被人罵個狗血淋頭,而且……這上皇非要深入虎穴,難道我們還放她走不成?固然娘娘真正的目標是秦少游,可是武氏這個女人。也不可等閒,老夫就怕有詐,你點齊人馬,加強戒備,再開城門,迎上皇入關吧。”

他心裡嘆口氣,有點焦急,總是不知那武則天肚子裡賣着什麼藥,卻還是定定神,勉強讓自己靜下心來。

…………………………………………………………………………………

函谷關的關門洞開。

而這個時候。武則天的鑾駕便在無數人的擁簇下,徐徐入關。

進入關中,分明可以看到如林的官軍戒備,武則天掀起車駕中的簾子。看到兩道旁無數的人馬,一個個滿帶肅殺之氣,卻只是淡淡一笑,一副不以爲意的模樣。

這時候,馬車停住,外頭有人朗聲道:“臣韋玄貞見過陛下。”

有人拉開了車簾。武則天弓身出來,由上官婉兒攙住,而後踩着高凳下來,便見韋玄貞以及張晉衆人紛紛拜倒在地,匍匐在武則天腳下。

武則天笑吟吟的看着這些人,甚至韋玄貞出現在這裡,她也一丁點都不覺得意外。

韋玄貞在這裡沒有讓武則天意外,可是武則天的出現,卻是讓韋玄貞意外極了,他拜倒之後,本是出於禮節而已,可是偏偏,武則天沒有說一句請起,這時候他又不能起身,只好繼續匍匐在地,靜候着武則天‘發發善心’。

“韋卿也在?”武則天淡淡道:“倒是難得的很,你是從長安來的嗎?”

韋玄貞忙道:“是,臣剛從長安來。”

“朕聽說,天子病了,可是大病嗎?”武則天問道。

韋玄貞當然不能說只是小病,韋家還靠着這個大病,把秦少游招來呢,於是忙道:“是,天子大病,臥牀不起,恐有旦夕之禍,臣等夙夜難寐,憂心如焚。”

“可是……爲何朕卻是聽到了一些流言?”武則天突然很不客氣的道。

這一下子,韋玄貞語塞了。

所謂的流言,自然是韋后毒害天子的事,現在這個天子的母親質問起來,他當然無言以對。

武則天臉色如寒霜,冷冷道:“朕從洛陽趕來,爲的就是天子的病情,他是朕的骨肉,朕怎麼可能無動於衷呢?朕立即就要出發,前去長安,韋卿在這兒做什麼?”

“這……”韋玄貞道:“臣奉天子之命,特來視察這裡的防禁。”

武則天冷笑道:“天子不是病重,昏迷不醒嗎?怎麼又下了旨意。”

好不容情的將韋玄貞的話拆穿,韋玄貞不禁苦笑,道:“是娘娘的意思。”

武則天就沒有再說話了:“那麼,你就在此好好視察吧,現在天子病重,刻不容緩,朕要立即去大明宮。”

說罷,竟又是上了車駕,浩浩蕩蕩的人馬,繼續西行。

……………………………………………………………………………

韋玄貞在張晉的攙扶下徐徐起來,他的膝蓋已經跪酸了。

此時看到武則天的鑾駕越行越遠,似乎是一時半刻都不敢耽誤。

他一時恍惚,猛地道:“不好,她不能去長安。”

“泰山是什麼意思?”張晉一頭霧水。

韋玄貞冷笑道:“你還不明白嗎?現在陛下還未醒呢,這關中已是沸騰,遍佈了乾柴,這若是上皇一去……豈不是糟糕?”

張晉冷笑道:“既然如此,那麼就不妨。索性將這上皇留在這裡,如有必要,不如……”張晉的眼眸裡略過了一絲陰狠。

他是武夫,自然希望用最直接的手段去解決問題。

韋玄貞卻是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你懂什麼。秦少游一日沒有踏入這裡,就沒有人休想動上皇一根毫毛。否則,只要上皇稍有不測,此前人心惶惶,大家都說咱們要殺她。如今又說毒害了天子,這正好授人以柄,只怕用不了多久,天下各鎮的都督,都會離心離德,那秦少游,恰好可以豎起反旗,招討我等‘叛賊’,不除秦少游,上皇就是上皇。誰敢造次,都是自取滅亡。”

張晉不由一楞,他心裡苦笑,這人殺又不能殺,留又留不住,偏偏去了長安,泰山又說只怕會有諸多的是非,這可如何是好?

其實現在韋玄貞也在思考如何是好的問題,他異常的清楚,眼下這個局面。真是一團亂麻,天子未醒,秦少游沒來,可是上皇來了。

他立即聯想到……長安城中無數人的憤怒和流言蜚語。還有那些值得懷疑的皇子,如娘娘所說,這些皇子固然是不足爲懼,可是一旦上皇和皇子們勾連在了一起呢?

這可是說不準的事啊,那些皇子,如今肯定是深信自己的父皇極有可能性命垂危。而韋氏若是毒害了天子,難道只是因爲夫妻之間有矛盾嗎?當然不是,這顯然是因爲韋氏要奪大唐的江山啊,到了那時候,第一個要剪除的,豈不就是他們這幾個陛下的骨肉至親?

他們絕不會坐以待斃,而現在……突然上皇出現,這個皇祖母固然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可是落水之人,總是會毫不猶豫的抓住任何的救命稻草。

皇子地背後,是一羣李氏的大臣,李氏的大臣背後,是一羣大唐的子民,憤慨的百姓,保守的大臣,還有朝不保夕的皇子,以及這一個居心叵測的上皇,這……

張晉眯起眼來,他終於明白,武則天這是要來做什麼了。

這個天子的母親,本來是當年擁李派人人恨不得要打倒的對象,可是現在她的身份,居然搖身一變,極有可能成爲擁李派的盟主。

而如今,外有秦少游策應,內有武則天……

韋家……這一次似乎有玩火自焚的傾向。

這時候,天下人的矛頭,已經再不是上皇了,想當初,上皇交出權利的那一刻,其實某種程度,就成了擁李派的主心骨,這時候,當韋氏專權時,大家陡然意識到,現在維持天下的,哪裡是什麼天子,天子任由韋氏擺佈,遲早有一日,這天下,要交代在天子手裡。

而韋氏,自然而然成爲了一些人忌憚的目標,武則天與韋氏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武則天有兒子,而韋氏沒有,武則天即便篡位,最後她的權位,還是會交給自己的兒子,現在……也可以交給自己的孫子。

韋氏呢,卻沒有爲李顯生下孩子,只有女兒,這就意味着,韋氏篡政,比武則天要可怕的多,韋氏一旦改朝換代,就意味着,這天下,再和姓李的無緣了。

這也是爲何,武則天登基時,固然有人開始討伐,決心魚死網破,可是更多的人,卻是選擇了苟且,甚至耿直如狄仁傑,都選擇了妥協,這是因爲,他們並沒有感到絕望,只要武則天的兒子們還在,這天下終究還是姓李的。

可是韋氏……卻讓人透着絕望。

歷史上,其實也是如此,武則天登基,很快就穩住了局勢,而韋氏想要行武則天之事,立即便被歷史上的李隆基帶兵殺入宮中,一呼百應,最後韋氏與江山徹底失之交臂。

兒子……孫子……

這似乎纔是其中的關鍵,兩個女人固然也有能力高下之分,也有手段高低的比較,可是……某種程度來說,有沒有兒孫,方纔關係到了她們的命運。

韋玄貞的臉徹底陰沉下來。

…………………………………………

五千字大章送到。

(。)

第207章 刀架在脖子上第41章 風暴第87章 反戈一擊第256章 攤牌第435章 走狗烹第34章 敕命第241章 好人第215章 吾非善類第17章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第589章 決戰第358章 自證清白第484章 徹底反目第204章 新君第265章 開啓新世界的鑰匙第46章 老虎發威第224章 吾皇聖明第260章 徹底完蛋第283章 完敗第255章 一鼓而定第427章 天地不容第649章 希望第615章 討韋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500章 一決勝負第399章 二分天下第572章 臣萬死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99章 迎駕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5章 悟了第9章 節操誠可貴第16章 百善孝爲先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128章 一本萬利第311章 都已經瘋了第352章 立威第36章 囂張狂拽第602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第393章 大展宏第613章 屠戮第595章 備武第502章 生死第356章 死罪難逃第43章 開考第256章 攤牌第592章 分庭抗禮第89章 封官許願第184章 狠狠的打第194章 你要死的第301章 改周爲唐第272章 龍子龍孫第225章 爲君分憂第342章 操傢伙第275章 晴天霹靂第566章 一鍋端第94章 升官進爵第568章 天降大任第201章 磨刀霍霍第80章 天變第254章 誅賊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233章 要命的國書第97章 張良計第265章 開啓新世界的鑰匙第592章 分庭抗禮第41章 風暴第566章 一鍋端第501章 決戰之前第137章 一戰而勝第46章 老虎發威第262章 瘋了第331章 富可敵國第408章 上皇第10章 出大事了第150章 當狗遇到狼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329章 瘋狂年代第10章 出大事了第215章 吾非善類第293章 地動山搖第266章 治國安邦第261章 一敗塗地第210章 血色將至第150章 當狗遇到狼第490章 十拿九穩第302章 首功第435章 走狗烹第232章 皇孫又如何第262章 與鄰爲善秦上尉第310章 搶錢 搶人 搶地第87章 反戈一擊第262章 瘋了第408章 上皇第3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41章 他來了第39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205章 拼命第197章 最毒帝王心第17章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第596章 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