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雪中送炭

楊石依言坐下,看着篤定的楊再思。

楊再思笑了笑,道:“你來說說看,如今河南府和關中,孰優孰劣。”

楊石多少也知道一些士族與門閥之間爭鬥的內情,他沉吟道:“上皇尊貴,又有神策府的鼎力相助,神策府背後,雖是士族和商賈,不過其勢也是不小,況且神策軍屢戰屢勝,人數固然不足,卻也不容小覷。而如今,早已非吳下阿蒙了。”

他頓了頓,見楊再思朝他點頭,便又道:“至於這關中韋家,韋家畢竟是挾天子而令諸侯,也收攬了不少人心,不過最大的劣勢,想必還是韋家人沒有太出衆的人物,一個韋弘敏,不過是個拆東牆補西牆的裱糊匠罷了,算不得什麼能臣,韋氏私念太重,終究又是個婦人,成不得大事。不過他們終究掌握着朝廷,天下政令,俱都出自韋門,節制天下三百州府,百萬控弦帶甲之士,又有天下諸閥和豪門的支持,料來,勝算也是不小的。”

“所以兒子以爲,韋家的勝算,至少還在八成以上。”

楊再思搖頭:“帳不是這樣算的,不能從明面上去算,你說韋家節制天下三百州府,固然對韋家有莫大的好處,可是爲父爲你,他們有如此大的權利,害處是什麼?”

“害處……”楊石愣了一下。

楊再思慢悠悠的道:“正因爲天下爲他們掌控,所以他們纔是衆矢之的,假若有一日,劍南發生了災荒,餓殍遍地,老夫來問你。這筆賬會算在誰在頭上?”

楊石不由道:“自然是韋氏,天下誰人不知他們韋氏……”

楊再思壓壓手,示意他不必贅言,含笑道:“那麼假若流民甚多,四處流傳,發生了叛亂。這個干係,又是誰的?”

“還是韋氏。”

“那麼這賑濟、平亂之責,又在誰的身上。”

“韋氏。”

楊再思點點頭:“這就是他們的害處啊,他們在廟堂上一日,掌握了一日的朝廷,那麼無數的質疑就不會停止,所有的責任,都必須由他們揹負,因此……所有的民怨。也就衝着他們韋家而去。你可知道,老夫爲何能屹立數朝而不倒嗎?爲父就告訴你吧,因爲爲父務虛而不務實,這廟堂上的宰輔,一經入了三省,一個個便都似瘋了一樣,拼命的把權柄攬在自己身上,長孫無忌如此。崔詧如此,如今的韋弘敏也是如此。可是爲父呢,卻不和他們爭,這東西,固然有天大的好處,卻也有莫大的壞處,你看看長孫無忌什麼下場。看看崔詧又是什麼下場,他們權柄越大,就要務實,務實就意味着要實實在在的辦事,可是這天下。最難的就是辦事了,何也?任何一條政令頒佈,固然會有人得到好處,可是同時,也必定會有人受害,崔詧因見江南西道遭了災害,便想減免江南西道的稅賦三年,江南西道的百姓得了利,可是朝廷的錢糧終究還是要有,就不免要從其他地方得錢糧,其他地方,就要遭罪。真要追究,這崔詧,就難免被人詬病了。”

“現在的韋家,把持了朝綱,他們和崔詧、長孫無忌一樣,就非要務實不可,把持朝綱,無非就是要先拉攏自己的親信,可是自己的親信得了好處,其他人就難免受害了,長此以往,這心中恨韋家的人只會越來越多,這纔是韋家最大的壞處啊,誠如當初的上皇一般,上皇任用的賢臣不少,天下也還算得以大治,可是爲父問你,當初的時候,有多少人深恨上皇?這是爲何呢,這是因爲,人心總是不滿的,當人心不滿的時候,自己處境的好壞,總不免要責怪到其他人身上,最後所有的抱怨,就統統由上皇來承擔了。”

楊石不以爲然,道:“可是有人受害,固然有恨,卻總有人得益……這豈不是……”

楊再思笑了,只是搖頭,眼神中帶着似笑非笑:“你呀,還是不懂人心,什麼是人心呢?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人心啊。老夫來問問你,今日你若是蒙受韋氏的提拔,得以成爲宰輔,你會如何?”

楊石皺眉,道:“自然是心存感激。”

“可是一年,兩年之後呢……”

“這……想必……”

“你就不會有感激之情了,因爲或許你只在尚書省,此時卻又覬覦了中書之職,可是你想得而不可得,韋氏已經不能再給你了,他的親信不是一個兩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這時候,你心裡就不免會有牢騷,會有不滿,會心生怨恨。況且,人心最可怕之處就在於,即便是韋氏提拔了你,在你的心裡,你也認爲,自己能夠得以入三省治事,是因爲你自己的才幹,韋氏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你真正感激的,永遠不會是韋氏,而是自己。你只會自鳴得意,認爲自己本就是宰輔之才,你看那岸邊的芸芸衆生,哪一個不是如此,這纔是人心,人得了好處,絕不會覺得這與其他人有什麼關係,即便感激,那也只是一時,可是在人心底最深處,他們真正感激的,永遠都是自己。可是人一旦受害,他們埋怨的,永遠都是別人,卻無論如何,都會罔顧自己爲何會到如此境地,從不會怨恨自己。”

“這纔是韋家最大的軟肋,這一條,尤爲致命。反觀秦少游,固然也有這個問題,可是河南畢竟只是個小地方,河南府的所有人,都與神策府息息相關,這便使得,固然有人怨恨,而一旦神策府遭遇什麼不測,他們的一切就要化爲烏有,這種捆綁,纔是真正的可怕,爲父聽說一些商賈,竟是得知韋家有打壓神策府的心思,他們便寧願抱團起來,主動要捐納錢糧,甚至不惜將來神策府一旦垮了,他們揹負私通亂黨的罪名。”

“所以,爲父以爲,韋家的勝算,不是八成,而是五五指數。”

五五之數,楊石倒吸了口涼氣。

楊再思淡淡道:“既然是五五之數,老夫爲何就非要做韋家的侍中?韋家已經不能再給老夫什麼了,他們家大業大啊,這麼多的族親,還需要拉攏關中諸豪門的這麼多子弟,再怎樣,也輪不到老夫頭上,韋家不缺一個爲父,可是河南不同,如今上皇固然已經掙脫了牢籠,可是河南府上下,除了一個狄仁傑,尚且還有一些聲名,其餘的,便都是一些籍籍無名的小官小吏,上皇想要壓韋家一頭,想要在河南府造出點聲勢出來,就急需爲父這樣的人,前去輔佐,天下人都有眼睛和耳朵,都會看會去聽,老夫若是到了洛陽,對上皇拱手稱臣,這對上皇來說,是何其大的好處,老夫對韋家,不過是錦上添花,可是對上皇,卻是雪中送炭,既然是雪中送炭,老夫給天下人做了表率,那麼上皇,又怎麼不會極力善待,給予諾大的好處呢?”

楊石倒吸了口涼氣。

原來自己的父親如此鋌而走險,是爲了這個。

不過細細想想,倒也能夠體會,父親對於上皇,確實遠遠比韋家要重要的多,韋家就算贏了,父親還是那個被韋家族兄弟們壓着的侍中,可是一旦上皇若是贏了,那麼極有可能成爲上皇身邊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只是楊石還是有些可惜:“只是父親這一走,朝廷若是震怒,少不得要罷了父親的官,父親白丁之身,就算去了河南府,怕也尷尬。”

楊再思淡淡的道:“韋家是不會罷老夫的官的,有些事,你並不懂。”

他站起來,道:“只不過……從前老夫務了一輩子的虛,倒不是因爲老夫喜歡務虛,實在是老夫出身於阡陌,豈非是其他人的家世可比,是想要務實而不可得,否則這廟堂上如此兇險,多少明槍暗箭,那些豪族的子弟,即便是兄弟造反,尚且朝廷不會加罪,可是老夫只要一步走錯,那便再無返翻身的餘地了。可是如今,臨到老了,怕要務實一次了。老夫這把刀,磨了數十年,數十年光陰似箭,如今……卻總要試一試鋒芒了,去了河南,總要學那狄仁傑纔好,不過有些事,老夫也早有了安排,狄仁傑剛正不阿,秦少游呢,固有大才,卻也未必通達,老夫最大的本事,怕也只有逢源了,?上皇慧眼識金,料來也不會虧待。臨到老來,纔要動一動這老骨頭,呵……”他自嘲的笑了笑。

“至於你們,經商去吧,河南府那兒,老夫算是看透了,往後,是錢的天下,固然是世俗了一些,可是也不失爲安生立命之本。”

…………………………………………

第646章 無路可走第193章 人定勝天第63章 君臣會面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145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602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第636章 亡天下第391章 河南府大總管第4章 再來一頭豬第260章 大恩大德第641章 征服第638章 禮崩樂壞第364章 殺招第359章 絕招第27章 入宮覲見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64章 殺招第636章 亡天下第211章 心驚膽跳第348章 狼心狗肺第397章 人才濟濟第581章 本王何憂第2章 我的媳婦我做主第33章 授官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300章 禪讓第465章 優中選優第33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193章 人定勝天第461章 宰相第41章 風暴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560章 奸臣賊子第600章 河山錦繡第262章 瘋了第266章 治國安邦第268章 業報第260章 大恩大德第257章 天命在我不在你第313章 縮頭烏龜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62章 紅燒知了,我喜歡吃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475章 動真格的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130章 國本動搖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287章 決戰第320章 盛名之下第345章 擒敵第43章 開考第297章 勝者爲王第297章 勝者爲王第37章 走馬上任第195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372章 大勢已成第261章 惡貫滿盈臨淄王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36章 囂張狂拽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219章 至親第28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77章 帝心難測第113章 公主殿下完美補刀第213章 感天動地第136章 官拜都尉第571章 失而復得第361章 強者爲王第181章 欺人太甚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99章 二分天下第172章 駙馬都尉第1章 有姑娘看上你了第135章 貪天之功第629章 三軍奮勇第230章 拔刀相向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335章 扒了一層皮第316章 不敗之地第80章 天變第466章 投石問路第143章 生殺奪予第578章 魏王第645章 入關第448章 除之而後快第201章 磨刀霍霍第363章 知罪嗎第95章 得賜殊榮第477章 覲見第94章 升官進爵第259章 大變之局第15章 回馬槍第3章 要有信仰第589章 決戰第89章 封官許願第95章 得賜殊榮第623章 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