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宰相

楊再思的船經由弘農的運河,直抵洛陽。

這裡的河堤,都是人工建成,兩側都是巨石鞏固,河堤上栽種着一排排樹木,也是加固河堤之用,河道寬達三十丈,河水卻並不湍急,無數的船隻來回穿梭。

這一路來,楊再思看到了許多的稀罕事,沿途各縣和集鎮的渡口,都是人流如織,很是繁華,一個小小碼頭,棧橋多達十幾個之多。

無數的貨棧佇立在河堤,腳力們卸着貨,穿着圓領綢緞衣的商賈則與碼頭上的人交涉着什麼。

楊再思一路看着,倒是不覺得新鮮,其實……這裡每一處,無非就是長安的東市和西市罷了,唯一讓人震撼的,無非是這種‘窮鄉僻壤’之處,竟也如此繁華。等到了洛陽碼頭的時候,就更加震撼了。

洛陽如今已經成爲了連接關中、弘農、洛口的樞紐,這兒專門開闢了一處中轉的人口湖泊,湖泊上無數棧橋迎接着一艘艘的船隻,船隻或抵岸,裝卸貨物,或是直接向東,通過水閘往洛口去。

即便如此,船隻依然堵塞,許多船不得不遠遠停在湖邊,排着隊等待靠近棧橋。

好在楊再思所坐的乃是官船,那兒有專門的官船停靠之處,倒是並不擁堵,攜家帶口上岸之後,便有人來報,秦少游來了。

秦少游大步流星,很快便在棧橋邊的一處亭子看到了楊再思,於是笑吟吟的走上前去,少不得相互寒暄行禮。

秦少游的迎接,給足了楊再思的面子。

誰都知道,這位弘農郡王,可是出了名的不通世故。平時便是韋弘敏來,人家也未必賣這個面子,楊再思自然也能感受到秦少游的善意。

畢竟……二人的交情並不深。談不上什麼友善,因而這算是破格的優待。

而對於秦少游來說。楊再思的到來,實在教他喜出望外,上皇剛剛站穩腳跟,楊再思後腳就跑了來,此人雖然並不攬權,幾乎在三省中是可有可無的人物,和吉祥物沒有什麼分別,可是他終究地位太高。三朝元老,即便是韋弘敏、崔詧,都算是他的後輩,一個這樣的人,卻是吃了這第一個螃蟹,意義絕對非凡。

寒暄之後,楊再思便要準備進宮了,至於家眷,秦少游已經命人妥善先安置,讓他們住驛站是不成的。怕是要在朱樓裡先住一些日子。

秦少游與楊再思登車,二人一同坐在一輛寬敞的馬車上。

楊再思舒服愜意的感嘆:“這馬車,倒是坐的比平時的舒服。沒有那麼多的顛簸之苦。”讚歎一句之後,知道此事該進入正題,他慢悠悠的道:“上皇的身子可好?”

秦少游朝他眨眨眼,笑了:“上皇身子若是不好,如何降服的住韋正德?”

楊再思失笑,他不禁深深看了秦少游一眼,覺得這個小子,更加不簡單了,想了想。道:“上皇的身子骨好,那就好了。有副好身子,才經得起風浪嘛。長安那兒。聽說了洛陽的一些事之後,已經震動,這廟堂上的情形,殿下想必也是知道,如今政盡出於韋氏,而韋氏專權,節制天下,韋氏之中,佼佼者是那韋弘敏,此人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政績,不過也勉強是個宰相之才,爲人擅隱忍,卻也是卓然之輩。只可惜,他啊……終究不是韋氏的近支,遠房親戚而已,這就註定了,韋氏內部,對於此人封侯拜相,是有諸多不滿的,這些年,都是韋氏力排衆議,纔沒有讓人藉口發難。可是如今,洛陽出了這些事,使這韋弘敏的壓力驟然大了起來。”

“這韋弘敏,如今必定要龜縮起來,多半,是不敢再給韋氏出什麼主意了。韋氏的其他人,倒也有幾個可造之材,不過作用也是有限。也正因爲如此,現在長安動盪,也有不少人,蠢蠢欲動。”

“蠢蠢欲動?這是何故?”

楊再思正色道:“當然是有人想取韋弘敏而代之,比如韋氏的父親——韋玄貞……”

秦少游明白了。

韋氏現在專權,幾乎等同於天子,而韋氏一門,如今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是這並不代表韋家內部就能夠和諧,韋弘敏是遠親,一個遠親,卻是佔據住了高位,反而是韋氏的許多近親,如今不過是得了一些虛職,這些人,心裡會滿意嗎?他們不敢對韋氏造次,可是對韋弘敏,想必是萬般的看不慣的,正因爲看不慣,平時也不好表露,而如今,恰恰是發難的時候。

就比如韋氏的父親韋玄貞,這老傢伙起初的時候,就曾是侍中的人選,況且人家,也做過一段時間侍中,只不過後來,能力太差,被人穿了小鞋,直接給打發出去罷了。

這人都是如此,絕不會有人覺得自己能力太差,往往許多人,反而是自我感覺良好,韋玄貞也是不能免俗,如今他雖已封爲了魏王,可是王爵畢竟只是虛銜,這東西,不過是領着朝廷的恩祿罷了,實在是沒什麼意思。

楊再思這麼一說,倒是對秦少游有了啓發,他陡然明白,長安城裡,怕是沒有人再顧忌的上洛陽,只怕又要一場腥風血雨了。

至於那韋弘敏,能不能繼續做他的宰相,怕也是未知之數。倒是韋玄貞這個人,頗好對付。

秦少游笑了笑,道:“多謝楊公指教。”

楊再思搖搖頭,道:“指教,談不上,老夫不過是想說,若是殿下在長安佈置了什麼人手,大可以,藉着這個機會,攪一攪渾水罷了。”

他又笑起來,道:“不過嘛,其實這些都不過是小術而已,雖然可傷人,卻未必能動搖韋氏的根本,而對於殿下來說,最緊要的,還是自己,所以要廣積糧,練精兵,唯有如此,纔是真正的自保之道。也可使上皇如虎添翼。”

他嘆口氣:“上皇老了,老夫也老了,這天下,遲早還是你們年輕人的……”

這句話似乎意有所指。

天下是你們的……這句話在後世可以說,可是在這個時代,幾乎等同於大逆不道。

可是楊再思的暗示之中,似乎不是信口雌黃這樣簡單。

秦少游也只是淡淡笑笑,他能明白楊再思的意思,如今這上皇起來,第一個要打垮的,就是韋氏,可是韋氏與當今天子是打斷了骨頭連着筋,打了韋氏,傷的就是天子了。若是連這個天子都沒了,那麼上皇的子嗣也就徹底斷絕,至於外戚,似武家那些子弟,又沒幾個爭氣,碩果僅存的,也只有幾個女兒,真正有實力的,怕也只剩下太平公主了,偏偏,秦少游就是太平公主的丈夫。

秦少游沒有去接茬,只是抿嘴不語。

………………………………………………………………

不多時,已到了洛陽宮,楊再思與秦少游一道覲見,隨即入宣政殿見駕,這宣政殿,如今又成了武則天辦公的場所。

在這裡,她頒佈了不少的旨意,許多所謂的旨意,都是針對河南府,雖然沒有涉獵到其他的州縣,怕也足夠讓長安那邊頭痛了,這一山不容二虎啊,哪有天下有兩處頒佈詔書的地方,這不是成了笑話嗎?

可是話又說回來,武則天乃是上皇,雖然前有太上二字,可是皇帝就是皇帝,既是天子,即便是太上太子,頒佈詔書,也是理所當然,當年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做了天子,可是當時的上皇李淵,在其太上皇期間,也曾頒佈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詔書,詔書之中雖然沒有干涉什麼政務,都是一些無關痛癢之事,可是朝廷都予以了尊重。

既然如此,武則天當然也可以頒佈詔書。於是乎,她搬來了宣政殿,在上官婉兒等待詔還有女官的幫助下,漸漸的開始上手了一些事務。

對於上皇的詔令,神策府自然是無有不遵,幾乎就將武則天等同於朝廷了。

在這個小朝廷裡,第一個宰相楊再思徐徐入殿,他連忙拜倒,緊接着便是聲音哽咽,眼眶通紅:“臣楊再思見過上皇,逆賊韋正德,竟敢行刺陛下,以至陛下險象環生,若非陛下有齊天洪福,只怕逆賊的奸計就要得逞,臣聽說此事之後,星夜趕來,今日見陛下龍體康健,總算老懷安慰。”

武則天笑吟吟的看着楊再思,點點頭,道:“楊卿辛苦了,你能如此,朕心甚慰,來,賜坐吧。”

………………………………

第629章 三軍奮勇第283章 換儲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208章 格殺勿論第21章 天子親臨第443章 誰家天下第382章 藩鎮第449章 生死之事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188章 必須要死第398章 同室操戈第401章 不可小視第225章 爲君分憂第138章 建功立業第460章 軍備第209章 真正的豪族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281章 ;非國家之福第292章 我來了第70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184章 狠狠的打第92章 該死第626章 誰家天下第32章 一言定生死第374章 走着瞧第195章 攤牌第340章 火上添油第330章 利益至上第473章 十萬火急第299章 見過天子第165章 朕受命於天第228章 御狀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298章 殿下已經死了第209章 真正的豪族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80章 天變第631章 軍鬧第259章 大變之局第29章 冒犯女皇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195章 攤牌第430章 人證物證第646章 無路可走第143章 生殺奪予第449章 生死之事第411章 工爲本第402章 盛況空前第385章 見鬼了第226章 天命第375章 韋氏慌了第210章 血色將至第354章 風流人物第147章 誤交匪類第566章 一鍋端第95章 得賜殊榮第395章 利在千秋第303章 重賞第101章 獨門絕技第272章 你招惹我了第203章 招惹秦都尉的下場第639章 逆之者亡五百六十四章 諸侯之主第208章 齊家治國第113章 公主殿下完美補刀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126章 有種你打我第8章 服不服?第20章 恭迎聖駕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440章 姓韋的不是東西第128章 一本萬利第151章 丘八有丘八的手段第649章 希望第369章 大難臨頭第413章 有奶纔是娘第48章 一錢不值第40章 殺手鐗第469章 夢魘第65章 有債必償第559章 性命攸關第251章 破城第270章 託孤第49章 送佛送到西第470章 節度使第74章 君爲臣綱第610章 死路一條第351章 攤牌第328章 孤注一擲纔是出路第629章 三軍奮勇第571章 失而復得第63章 君臣會面第321章 政由婦人出第589章 決戰第190章 元芳,你怎麼看第442章 經營第140章 最厚道的天子第145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