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展宏

詔命下來,神策府已是一片沸騰。

河南府就這麼易手了。

有些事,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現如今神策府的範圍,已從一個弘農郡變爲了兩個郡,轄制河南和弘農二郡,俱都歸於河南府轄下。

固然孟津的繁華以及人口,其實並不比洛陽要差,雖然遠遠及不上洛陽的氣派,所以神策府的實力,也不過是增長了一倍而已。

不過這裡頭有太多太多值得商榷之處。

就比如弘農郡的商業流轉,主要是依託於孟津港。

只是孟津港畢竟只是小港,黃河湍急,所有的貨物,只能順水而下,輸送至沿岸的州縣,輻射並不廣,而且經常因爲貨船太多,所以造成河道的堵塞,下游的河水時寬時淺,若是遇到了汛期,直接變成澤國。運河則不同,運河的河水十分平緩,南來北往不成問題,且因爲專門用來運輸之用,所以可以載重一些大船,再加上這裡自餘杭到江都、洛陽、涿郡,又連接了河道直接前往長安,恰恰那洛口,則是整條運河的中心點,在這裡,有現成的洛口倉囤積貨物,據說那兒的倉庫,連綿十里,一眼看不到盡頭。

也即是說,對於神策府來說,整個河南府最重要的三個地方,其一是孟津,其二則是緊鄰的洛陽,孟津乃是經濟生產中心,而洛陽乃是政治消費中心,這其三,便是曾被許多人遺忘的洛口,那兒乃是轉運中心,一旦這三個點連成一片,那麼神策府一整盤棋,便會立即復甦起來。

運河的作用,在這個時代就相當於所有人還靠着尋常的馬路來作爲交通工具的時候,河南府已經率先鋪設了鐵軌和火車。

就如當年隋煬帝一面修河的時候。一面徵高句麗。

小小一個高麗,對於當時的大隋朝來說不值一提。

當時的大隋,連續徵發,每次都是數十上百萬人馬出動,結果耗空了國力,竟是無法動搖高句麗的根本。以至於民怨沸騰,這也是隋朝滅亡的主因。

可是到了大唐,用不了多久,竟是輕輕鬆鬆將高句麗平定,自此之後。高句麗徹底消亡。

這並非是說,全盛時期的隋朝,竟是不如在經歷無數戰亂,最後百廢待舉的大唐,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運河上,隋朝徵高句麗時,運河尚未徹底完工,想要徵發千里之外的高句麗,就必須依靠民力。將無數的物資,送到千里之外,一場戰爭,出動的官兵是十萬。可是徵募的民壯,可能就多達數十萬,朝廷的賦稅,絕大多數都靡費在了沒有意義的陸路運輸上。數十萬人吃喝拉撒,從洛陽到涿郡,而且絕大多數還是攜帶着重物。來回往返就是數千裡,風吹日曬,卻又使田地荒蕪,不得已之下,朝廷只能加賦,一邊大量的青壯浪費在運輸上,卻還要供養着他們的吃喝,另一方面,大量的田地卻荒蕪起來,即便只是徵發小小的高句麗,對於生產力的破壞,還是軍心民心的打擊可想而知。

可是到了唐初,雖然國力遠遠及不上大隋的全盛時期,卻因爲運河已經修好,大唐天子一道詔命,無數的物資便可自洛口和長安等地,順水直上,十萬大軍,可輕裝出發,抵達涿郡休整之後,立即鬥志盎然的出關作戰,高句麗不過是小國,不值一提,中央王朝一旦動了真格,自然也就灰飛煙滅了。

只是這條運河,眼下絕大多數的用處還只是在軍需和賦稅的運輸上,真正的商業活動,卻沒有徹底激發起來。而如今,到了神策府手裡,卻是該物盡其用了。

王琚爲此極爲激動,躲在自己的公房裡,和幾個相熟的人吃了幾杯酒,而後便開始謀劃起來。

有了洛口,就意味着往後孟津的貿易,還要擴大數倍不止,而商賈的增多,則大可以將更多人吸引到孟津和洛陽來,孟津和洛陽,相隔不遠,洛陽地段好,環境也是宜人,又是天下有數的名城,大可以成爲富貴人家的宅邸所在,這些人,將成爲孟津商品的消費主力,而孟津,則側重於生產。

通篇有了謀劃,那麼弘農各縣的運河疏通,也可以藉此與洛口的運河連接起來,這個工程倒是容易,一旦如此,那麼整個弘農郡,不,乃至於整個河南府,無論是荒郊野嶺還是繁華的都市,都可以彼此連接起來,最後又與涿郡、餘杭,還有那上萬裡的運河沿途所連接的數百上千個州縣都將連接起來。

王琚是個極爲聰明的人,河南府大總管這個秦少游的官職,對他來說沒有意義,甚至對他來說,即便是鎮河南,也不過是讓神策府的實力增加了一倍而已,可是洛口這個地方,能把這兒的文章做好,這就意味着,神策府的收益將會瘋狂的膨脹,而一旦收益膨脹,更加意味着軍力和控制力的提升。

在這裡執政日久,王琚已經看穿了孟津的所謂模式,這個模式無非就是用銅錢作爲潤滑劑,而後用所謂的錢再將所有人吸附進這個體系之中,從而嚴密的組織起來,最後滾出更多的錢,創造更多的價值,使之成爲一支可畏的力量,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貪婪。而神策府要做的,不過是把這些貪慾釋放出來,讓他們隨着神策府的引導,去做許多前人不敢去做的事。

當河南府大總管帶着護衛回到孟津的時候,王琚親自帶着許多人前去相迎。

他有許多話要和秦少游去說,許多的想法,他已經輾轉難眠的思考了許多日子,這時候已經急不可耐的希望能和秦少游商榷一二了。

同來的,自然少不了楊炯,只不過楊炯的心思和王琚不同,因爲如今,他是受許多人所託而來。

……………………………

第二章送到,居然生病了,前段時間到處跑,回到家可能水土不服,喉嚨好痛,拉肚子,那啥,今天就兩更吧,第三更這幾天會補上。。

第354章 風流人物第221章 狐假虎威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501章 決戰第352章 立威第252章 命懸一線第267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80章 天變第130章 國本動搖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581章 本王何憂第163章 破釜沉舟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208章 格殺勿論第489章 天賜良機第199章 強加於你的奇恥大辱第615章 討韋第262章 與鄰爲善秦上尉第289章 何惜百死報家國第214章 十全十美第296章 碾碎他們第605章 驚天密謀第323章 盡忠職守第571章 失而復得第24章 若愚方有大智第238章 開府第8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77章 大亂第406章 凱子是嗎第360章 死地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354章 風流人物第159章 疾風知勁草第75章 博士打人了第436章 權柄第578章 魏王第433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46章 老虎發威第58章 東窗事發第441章 生意興隆第97章 張良計六百零九章 天崩地陷第460章 軍備第451章 胸懷萬里第284章 大難臨頭第615章 討韋第333章 一於奉陪第383章 大禮第119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320章 盛名之下第615章 討韋第577章 大亂第233章 要命的國書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4章 再來一頭豬第596章 大治第595章 備武第485章 殺人第483章 虎狼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249章 滿城殺機第196章 你死我活第608章 自古聖賢多寂寞第206章 奇襲第283章 完敗第203章 招惹秦都尉的下場第352章 立威第594章 打臉第141章 武家軍第266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65章 有債必償第462章 封侯第463章 神兵第225章 爲君分憂第373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468章 天生萬物第84章 人頭落地第130章 國本動搖第39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563章 控制第591章 人心似水第393章 大展宏第293章 地動山搖第208章 格殺勿論第328章 孤注一擲纔是出路第357章 關鍵之處第169章 宣武門之變第7章 能吃飯麼第68章 人格高尚第414章 雙喜臨門第33章 授官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94章 升官進爵第463章 神兵第648章 萬象更新第28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5章 悟了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419章 天羅地網第7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