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強強聯手

秦少游明白,現在有人已經開始翹首以盼了。

說實話,到了今日,天下已經變了。

這種改變,何止是生活方式這樣的簡單。

最重要的還是經濟結構的變化。

士族原本賴以生存的土壤,其實已經岌岌可危,關乎於這一點,其實幾乎所有的高門都意識到這個問題所在。

一方面,是隋朝開了科舉,雖然開了科舉之後,朝廷依舊對士族和門閥妥協,於是出現了投卷之類的怪胎,不過大勢已經不可逆轉,九品中正制和舉孝廉的制度已經徹底的沒落。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技術水平的提高,從而導致書本的價格降低。

晉朝之前,之所以豪族遍地,壟斷一切,其本質的原因就在於,當時的文化知識,絕大多數都記錄在了竹簡和布帛上,即便是有紙張的出現,價格也是居高不下,除此之外,印刷術雖然已經出現,可是並沒有形成規模,這也就意味着,印刷的成本高不可攀。

隋唐之前,教育幾乎是一件尤爲奢侈的事,除了士族和地方豪強,其餘的尋常百姓,幾乎完全沒有識文斷字的可能,他們不過是一羣侷限於十里之內,大字不識,眼裡只有日出日落的‘畜生’而已,而士族和豪強子弟,自幼便開始學習,受到長輩的調教,他們的優勢,比之寒門,可謂是無限之大。

這種優勢就意味着,任何統治者都無法用其他人來替代士族和門閥來統治天下,天子也絕不可能讓一羣大字不識的平民去管理地方,天子的選擇永遠只有一個,要嘛是士族,要嘛是豪強。那時候的天子,想要坐穩江山。唯一能用的手段,不過是在豪強和士族之間弄出點內訌罷了,他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的選擇。

而知識的傳播開始普及,或者說,一些頗有些家財之人,漸漸的也有機會能夠接觸到書本的時候。士族對於文化上的壟斷,就變得岌岌可危起來,因爲這時候,對於統治者來說,他們已經有了新的選擇,這個選擇。未必就是你們這些士族和門閥,這便是開科舉的意義,因爲開了科舉,又因爲接觸知識並不再是遙不可及,於是一批寒門子弟,漸漸脫穎而出。而士族唯一能做的,無非就是將他們收攬爲門生故吏罷了。

只是這種的結盟。顯然並非是牢不可破,在這個通過宗族和血緣聯繫起來的世界裡,當他不是血親的時候,想要徹底的控制。就沒有這樣簡單了。

緊接着,真正動搖到士族地位的便是武則天,武則天登基,爲了打擊異己,開始大量任用酷吏,而這些酷吏,沉重的打擊了士族的經濟基礎。

現在擺在士族面前的。依舊是第三個滅頂之災,那便是神策府的崛起。

神策府若是在二十年前應運而生,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會被立即壓制下去,因爲這個怪胎的出現。已經大大的妨礙到了豪族和士族的根本利益,它建太平學,使得士族和豪門對知識的壟斷越來越力不從心,除此之外,神策府造就了一批新富,這沉重的打擊了士族的經濟基礎,當初弘農士族想要藉此打擊神策府,結果神策府諸多手段使出來,頓時士族的田園經濟徹底崩盤,弘農士族的崩盤,某種程度,有很多的因素,一方面是因爲秦少游的撒錢手段確實太厲害,另一方面,也是因爲隋唐所開的科舉,讓弘農士族再沒有從前那樣的力量,再加上武則天在位時的打壓,於是乎,經濟上被秦少游壓制的死死的,在政治上,竟是是動彈不得。

既然壓不住,那麼唯有合作了。

弘農士族與秦少游的合作,可謂是典範,士族大量的通過議事堂來維護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即便是有一些傷害到了士族的政策,可是藉着議事堂也可以讓他們多少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本。

而另一方面,卻是經濟上的融入。

田園經濟本是弘農士族的根本,可是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孟津的商貿經濟面前不堪一擊,他們畢竟擁有足夠的人脈,也擁有足夠的政治資本以及財力資源,當他們投身進孟津的商貿熱潮之中,結果如何?

他們猛然發現,原來種地是真的不掙錢的,守着一箱箱的錢放在地窖裡,也沒有任何意義,原來手裡有錢,可以生出數倍的金錢出來,原來人脈不只是維護地位的工具,更是生財的工具。

弘農士族非但沒有衰弱,卻是藉着這一股東風,強勢崛起。

單單那楊家,楊家本是弘農第一大族,地位是穩固的,只是可惜武則天不許楊家人做官,這使他們蟄伏了好一陣子,而如今,楊炯卻成了議長,這倒也罷了,最重要的是楊家的子弟開始從商,如今下頭有商鋪數百家,有商隊一個,有工坊七八家,日進金斗,財富在短短一年多之間,幾乎翻番了一倍。

其餘的士族,也都如餓虎撲羊,各自營生,其實他們對辦工坊並不熱衷,卻更熱衷於走貨,辦工坊賺取的利潤,他們看不上,原因是他們有利潤更大的買賣,在這個地域之間聯繫並不緊密的時代,尋常的商賈,想要將一批貨物送到數百里之外是極不容易的,因爲商賈的地位並不高,沿途肯定要遭遇到刁難,官府如此,本地的豪強也是如此,所以往往一批一千貫的貨物,到了數百里之外,其中花費的各種錢財,就可能遠遠超過了貨物的數倍以上。

可是士族不同,士族最重要的就是人脈,他們的貨物,官府是不敢刁難的,沿途的關卡,也都會盡力給予方便,到了地方上,地方的豪強反而成了他們的助力,一千貫的貨物,尋常商賈需要花費三千貫來打點和運輸以及沿途的損耗,而在士族這裡,他們只需要花費數百貫來負責沿途的人力、畜力所需。

這……是暴利。

這種暴利,讓士族們嚐到了甜頭,於是乎,幾乎在弘農,家家戶戶的高門如今雖然偶爾也會弄幾個工坊玩玩,安置幾個子弟去學習生產經營,而他們真正的支柱便是代理還有走貨,孟津的生產越多,商貿越是發達,他們的得利就越大,這些人,更像是一羣躺在祖宗棺材上的食利者,頗有些像後世的包租公和包租婆,不過他們的功能,卻是其他人無法取代的。

關東士族,早就有人來孟津暗訪了,他們對一些弘農人家的收益目瞪口呆,原來人家走一趟貨,輕鬆省力,其收益就比辛苦種幾萬畝地收益還要高一些,這種震撼,已經不只是心動的理由這樣簡單,更多的是赤裸裸的羨慕。

於是乎,這些人趨之若鶩,終於來了。

只是秦少游對於他們的暫時冷落,讓他們心裡有些不安,每日在楊炯那兒死磨硬泡,甚至還有人去尋王琚那怪胎,連王琚這種貨色,如今都成了大家的香餑餑,總是藉着一些遠親的名義,或者是王家故舊的理由,去王琚那兒打探消息。

神策府,已經成爲了可以力頂關隴門閥的力量存在,雖然現在的力量還稍有不足,卻也絕不容小覷,如今連這最後的後顧之憂都不見了蹤影,那麼還等什麼?

楊炯向秦少游原原本本的提及了這些人心思,他足足說了半個時辰。

在這方面,楊炯非常清楚,那些關東士族,即便是和自己交好的裴家,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是後來者,既然是後來者,楊炯還是希望能在他們面前保持一些優勢,當然,與關東士族合流,對於整個神策府有莫大的好處,畢竟這些人的力量是驚人的,這對神策府的商貿和政治上的影響都有莫大的好處,神策府越強大,楊家的顧慮就越少,地位也就越穩固,所以楊炯在這方面,既沒有急於拉關東士族下水,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可是同時,在最後總結的時候對秦少游道:“殿下,如今關東諸家都願與神策府交好,形勢也已迫在眉睫,此前殿下與韋家爭鋒於廟堂,他們出力也是不少,若是此時,再對他們置之不理,只怕不免讓人寒心。”

秦少游點頭,道:“不錯,也是時候了,只是依着楊公之見,該如何處置呢?”

秦少游一直喚楊炯爲楊公,這和叫王琚爲先生不同,更顯得敬意一些,一方面是楊炯老邁,另一方面,也是尊敬楊炯這個議長的身份,議事堂按情理來說,是獨立於神策府的機構,地位很超然,秦少游不願在這件事上爲人詬病。

……………………………………

第一章送到,大家的書評都看了,這才發現,原來老虎多了一個盟主,感謝tieue摸gui同學,老虎受之有愧,這本書開書的時候構思不太好,另一方面,又想向書城靠攏,結果兩邊都不討好,竟也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慚愧。(。)

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46章 老虎發威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208章 格殺勿論第579章 可喜可賀第290章 勝者爲王第99章 迎駕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263章 千載難逢第323章 盡忠職守第593章 上皇入宮第365章 仗義執言第642章 莫非王土第134章 告捷第221章 狐假虎威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239章 招攬人才第272章 你招惹我了第382章 藩鎮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201章 磨刀霍霍第600章 河山錦繡第469章 夢魘第573章 禮不可廢第430章 人證物證第1章 有姑娘看上你了第256章 攤牌第151章 丘八有丘八的手段第360章 死地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401章 不可小視第286章 勝券在握第568章 天降大任第276章 宮變第477章 覲見第63章 君臣會面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20章 恭迎聖駕第429章 無所遁形第427章 天地不容第1章 有姑娘看上你了第362章 怒氣沖天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586章 大動干戈第428章 死定了第341章 他來了第166章 一決雌雄第169章 宣武門之變第70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613章 屠戮第455章 試看天地翻轉第610章 死路一條第43章 開考第43章 開考第588章 女人的戰爭第614章 樹倒猢猻散第196章 必死六百四十七章 宮變第257章 瘋狂反撲第125章 大周的RM幣戰士第581章 本王何憂第357章 關鍵之處第373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642章 莫非王土第228章 御狀第449章 生死之事第430章 人證物證第615章 討韋第295章 天地色變第99章 迎駕第373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257章 瘋狂反撲第405章 這是戰爭第219章 至親第211章 心驚膽跳第40章 殺手鐗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152章 大豐收第361章 強者爲王第367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第392章 盡心用命第264章 極盡優榮第258章 誅殺第281章 ;非國家之福第363章 知罪嗎第117章 驚天動地第41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266章 治國安邦第214章 十全十美第6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593章 上皇入宮第41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256章 無情無義第402章 盛況空前第428章 死定了第361章 強者爲王第37章 走馬上任第416章 敵國之富第271章 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