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合則強 不和則死

楊炯顯得謹慎甚微。↖,

一方面是害怕被這秦少游和王琚坑了,畢竟他對這二人的印象不太好。

而且這一次,顯然是楊家的受益最大,不但解了燃眉之急,而且還可能一躍成爲秦少游前景之中,那龐然大物的集團之中的二號人物,若是不詢問諸家的意見,難免大家認爲楊炯見利而忘義。

不過他的口吻,已經鬆懈下來。

秦少游卻不願在楊府下榻,而是笑道:“本王自會等幾日,不過住在這裡,多有不便,怕要叨擾了楊公,王家在這裡,不是有一處別院嗎?”他看向王琚的父親王琛,道:“王老先生,不知肯收留嗎?”

王琛見局面已經緩和,心裡卻是詫異,秦少游的構思確實很誘人,這顯然是借鑑了當年隴西軍閥與關中士族結合的典故,假若此事當真能夠撮合成功,那麼自此之後,雖然關隴門閥依舊佔有足夠的優勢,可是一個新的集團橫空出世,便真正是不可小看了。

而自己的兒子,卻是秦少游的左膀右臂,他心裡竟是隱隱盼着此事能夠達成,看自己兒子的目光,再不同了。

新的集團出現,這是合二爲一,可是王琚既是士族出身,又是神策府最信得過的人,這就不自覺的成了新門閥的潤滑劑,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前途絕對不可限量啊。

王琛忙道:“這個自然,殿下若能駕臨別院,敝府蓬蓽生輝。”

秦少游哈哈一笑,道:“既如此,那麼我們現在就去,諸公,你們慢慢深談,本王這個人呢。其實是武人的性子,無論成與不成,信義卻還是最緊要的,若是能夠達成,從此之後,大家就是自己人,自然是同氣連枝,就算諸公覺得不妥,秦某也絕不苦苦相逼,你們現在遇到的麻煩。本王也願施以一些援手。此前的一些政令,確實是讓諸公受害不淺,就當這是秦某賠罪吧。”

這句話當真是漂亮極了。

一下子把此前劍拔弩張的局面徹底的消弭了乾淨。

就算買賣不成,仁義也在。你們現在害怕慘遭家門衰亡,就算是不肯結合,秦少游也會讓你們緩口氣,這種大度,頗有些像是溫情喊話,雖然沒什麼用。因爲大家都明白,就算今日秦少游施以一些援手,讓大家不至於日子難過,可是主動權在秦少游手裡。劍也搭在大家的脖子上,人家隨時都可以要你的命。可是呢……話雖無用,可是卻讓人感覺舒服,大家對秦少游的好感增加了一些。

設身處地的想。自己若是秦少游,怕是做的比秦少游更狠。

這讓一些本來心中多少有些不滿的人總算心裡舒服了一些。

……………………………………………………

秦少游已是走了。

而留下的人卻是陷入了沉默。

楊炯不太好說話,因爲他開口。就顯得自己成了秦少游的說客,所以他希望其他人先來說。

沉吟良久,有人笑起來,道:“關中士族可以,我等爲何不可?諸公可還記得裴丞相嗎?”

裴丞相出自關東裴家,因爲反對武則天做天子,而慘遭殺戮。

裴家與楊家一樣,都是關東士族的領袖,所以裴丞相的被殺,一直都是關東士族抱憾的事。

可是當大家想起此事,不少人心裡卻更加沉重。

當年反對武則天登基的人,何止是一家一人,無論是關隴門閥還是關東士族,亦或者是江南的士族,俱都蜂擁反對。

可是結果呢?

關隴門閥反對的激烈,武則天的選擇卻是遠離他們,盡力穩住他們的不滿,所以大肆與萬年縣的那些豪族進行聯姻。

江南士族反對的最爲激烈,直接支持李敬業討武,最後武則天用了鐵腕手段,將他們殺的片甲不留,至今人家還沒有回過勁來,朝中的勢力,也早已被清洗了個乾淨。

關東門閥也是反對,於是乎,裴丞相被殺,楊炯罷官,被狠狠的予以了壓制。

實力不同,做的是同樣的事,可是結局卻是迥異。

這件事實在讓人記憶猶新,說來說去,無非還是實力啊。

遙想當年,五姓七家雖然是家大業大,楊家、裴家與他們相比,也是不遑多讓,結果呢?現在風頭卻是被狠狠蓋住,究其原因,無非就是五姓七家得到了隴西軍閥的支持,而關東士族,卻靠着詩書傳家。

現在那神策府,日漸興旺,神策軍雖只有五千,卻是冠絕天下,而且假以時日,還可以擴張,這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若是關東士族能與之結合,那麼各家當真就可以吐氣揚眉了。

況且那秦少游提出來的條件,也是不錯,秦少游雖然爲主,可是莫要忘了,關東士族的人才濟濟,只要結合,必定會把持方方面面,雖然是以秦少游馬首是瞻,得到了利益絕不會少。

有人動容了,不由冷笑道:“神策府乃是軍府,而與我等關係重大的,卻是百世的家業,雙方並無衝突,反是那些關中人,處處對我等排擠,這纔是心腹大患,現在若與秦少游交惡,又有關中各家虎視眈眈,這是死路,倒不如死中求活,弘農郡王,也算是有些誠意,就請楊公這就就任議長,爲弘農僧俗百姓,施一些仁政吧。”

於是許多人紛紛稱是,都要相勸。

有一些不肯同意的人,卻因爲佔了少數,卻也只好默默無語。

楊炯見時機成熟,道:“現在先不急,弘農郡王還在等我等回話,若是回的早了,不免輕賤。這件事不急,還是先與家人商議了再說。”

這就幾乎等同於是同意了這個主張了。

不過弘農雖是本家,可是弘農士族的子弟,本就多在各州,長安、洛陽、河北、江南、劍南等處都有,散落於各地,這是大事,絕不是兒戲,肯定要達成某種一致。

衆人聽了,紛紛稱是。

於是大家各自散去,回到了各自府邸,緊接着,無數的書信,便如雪片一般,經由快馬,前去各地。

那些族中子弟,還有親朋好友,以至於門生故吏,一些重要的人,也都收到了傳書。

大量的書信,頻繁的往來,都是詢問,解疑,緊接着是試探。

這顯然是個艱難的決定,洛陽城裡,也已是炸開了鍋,關東士族有不少人在此爲官,許多出自弘農的官員,已經開始頻繁的進行聚會,而這些,當然逃不過其他人眼裡。

…………………………………………………………

秦少游與心急火燎的士族們不同,他在王府的別院住的頗爲開心,每日都與王琚遊山玩水,偶爾,也會有一些人來拜訪,秦少游一一接待。

王琚在其中的作用可以說是至關緊要的。

秦少游畢竟是寒門出生,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人脈都與士族千差萬別,而王琚卻是深諳裡頭的許多東西,時不時的提點,裡頭的許多對付士族的方法,都出自於王琚。

而現在,這個關東士族的叛徒似乎並沒有覺得自己是叛徒的覺悟,反而是興高采烈,怡然自得。

他爹心情複雜的很,一方面覺得這個逆子太跋扈了,仗着一點小聰明,行爲實在有些討厭,可另一方面,王琛也四處走親訪友,也打探到了許多消息。

士族那邊,已經開始鬆動了。

若說此前的對抗,是以勢壓人,士族實力還是有的,可是絕不肯拿自己的祖產出來豪賭,神策府就是因爲這些士族的心思,所以才佔了上風。

可是現在,當秦少游與諸家會晤之後,便是以利誘人了,秦少游的條件確實很誘人。關東士族,看上去枝繁葉茂,也確是是有其先天的不足,這也是爲何,高宗皇帝雖然屢屢提攜關東士族,可是關東士族永遠都被關隴門閥壓得透不過氣來的原因,甚至可以說,若不是當年太祖、太宗、高宗皇帝以關東士族來制衡關隴門閥的需要,現在的關東士族早就被打的滿地找牙了。

而現在,顯然對於關東士族們來說,顯然遇到了一個天大的機遇,合則強,不合則死。

甚至一些熱心的人,已經開始四處活動,極力的撮合此事。這些人完全出於自然,卻都各自有自己的雄心,被人壓制了一百年,也該是時候揚眉吐氣了。

…………………

五百六十四章 諸侯之主第191章 殺手鐗第278章 可憐之人第370章 還都第239章 招攬人才第317章 強強聯手第431章 確鑿第276章 互信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618章 強攻第418章 無毒不丈夫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248章 面見天子第8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38章 建功立業第104章 愛民如子第450章 殺人夜第120章 厚賜第112章 冤枉啊第325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596章 大治第501章 決戰之前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256章 無情無義第581章 本王何憂第368章 走着瞧是嗎第444章 時機到了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58章 東窗事發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130章 國本動搖第608章 自古聖賢多寂寞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596章 大治第77章 帝心難測第298章 殿下已經死了第468章 天生萬物第631章 軍鬧第488章 惹錯人了第205章 拼命第426章 一切只是開始嗎第207章 刀架在脖子上第297章 勝者爲王第162章 保家衛國第74章 君爲臣綱第144章 這是什麼鬼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392章 盡心用命第6章 飛黃騰達第323章 盡忠職守第97章 張良計第264章 求婚第275章 晴天霹靂第477章 覲見第389章 各取所需第141章 武家軍第184章 狠狠的打第257章 瘋狂反撲第262章 瘋了第195章 攤牌第27章 入宮覲見第572章 臣萬死第171章 入宮第294章 萬箭穿心第286章 勝券在握第53章 打的就是你第486章 無路可走第123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168章 破敵第156章 敗軍之將第480章 萬全之策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469章 夢魘第19章 拼了第327章 遍地黃金第589章 決戰第26章 天子動容第106章 萬劫不復第43章 開考第50章 官路亨通第413章 有奶纔是娘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144章 這是什麼鬼第225章 爲君分憂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648章 萬象更新第626章 誰家天下第433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635章 萬事俱備第485章 殺人第395章 利在千秋第481章 夏苗第286章 勝券在握第383章 大禮第161章 拔刀相向第139章 秦都尉入宮第219章 至親第607章 其心可誅第272章 龍子龍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