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政由婦人出

楊炯顯得有些拘謹,一時不知該怎麼開口。

沉吟了老半天,他才道:“我見人這裡的人做買賣,花樣頻出,說實話,楊家也有一些買賣,不過都是一些米麪之類,不足爲奇,現在行情不好,族中又有一些不肖的子弟,平時頑劣,上進是不指望的,老夫倒是想讓他們來孟津試試看,只是不知,老夫現在身兼要職,會不會有所妨礙。”

楊炯動心了。

這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楊家是靠田地起家的,說句難聽話,像楊炯這樣的士族,其實就是地主,再怎麼點綴,他們也只是靠收租來過活。

楊家的家業之所以大,並不是說他們牟的利多,而是家道歷經千年,卻從不曾摔落,這是無數代人積攢下來的家財,所以這有這鉅富之名。

可是即便是楊炯,見到那種翻雲覆雨,做一些買賣,瘋狂的擴大規模,一月下來,便月入幾千上萬貫的商賈也是眼紅啊,不眼紅是假的,真要這麼下去,楊家雖然家底厚,可是人家財富的累積速度卻是奇快無比,因此,涉獵一些生意,對楊炯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個時候,商賈的地位雖然不高貴,卻也不算是低賤,楊炯在心理上,當然也不會有什麼疙瘩,況且楊家也不是沒有買賣。

現在他唯一擔心的,反而是秦少游這邊。

自己在這邊做議長,另一邊一些子弟從商,秦少游若有非議,可就不太好說了。

秦少游抿抿嘴,笑了,道:“楊公,這買賣有什麼做不得的,只要不中飽私囊,本王有什麼說道?不過既是從商,卻也不要急。先讓一些人來試試看,有了經驗再慢慢擴大,我知楊家家大業大,可是做買做官難。還需謹慎一些。”

秦少游的寬容態度讓楊炯吃驚,他哪裡知道,秦少游對此是求之不得。

說穿了,現在的神策府和弘農士族雖然已是締結了盟約,卻還遠遠不是鐵板一塊。爲什麼?利益不同罷了。

同樣的政令,弘農的士族議員們,當然希望能多向他們的土地進行傾斜,因爲他們就是靠土地來維持家業的,所以幾乎可以想象,在最初的時候,議員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神策府壓低糧價、地價的決議。

不過對秦少游來說,壓低糧價和地價,顯然對孟津的商業版圖是有利的。種糧價值低,才能讓更多的人從土地從解放出來,到自己的作坊裡去,而地價越低,也能降低投資工坊的成本,這其中的矛盾,倒還真有點像是南北戰爭時,北方工業主與南方種植園主們的利益矛盾,所以秦少游也早就想好了,一旦弘農士族要廢黜神策府一些有利商業的決定。他就直接行使否決權,暫時先壓下去。

只不過即便能暫時壓住,卻並不代表這樣的矛盾不會存在,弘農的人口只有這麼多。土地也只有這麼多,你們這些地主多佔了一些,商人就要少佔一些,雖然秦少游也鼓勵農耕,可是他更願意有效率的農耕,若是依舊還按照你們這些士族以前的老辦法。不但浪費土地,還糟踐人力。

所以……秦少游反而希望士族漸漸從土地的擁有者,轉化成工商的支配者,若是一旦到了將來,士族們在工商方面的利益開始大於土地收益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更傾向於保護工商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雙方纔真正算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所以,秦少游對此十分熱心,提出了許多的建議,楊炯只是點頭,他一開始,還只是想試試,可是見秦少游熱心,又說了許多規避的地方,他默默記在心裡,倒是下定了決心。

秦少游在正午留楊炯吃飯,楊炯用過了飯就告辭了。

………………………………………………………

秦少游送走了楊炯,心思卻沒有在弘農郡上頭,弘農郡現在日漸穩定下來,因爲得到了士族的支持,再加上收了郡中的民心,所以各項政令都能落實,現在神策府需要的只是時間。

反倒是秦少游本來以爲,弘農郡的種種,無論是韋皇后還是崔詧等人見了,怕都要皺眉,韋皇后指使武三思將這弘農封給神策府,當然是不安好心,畢竟士族與神策府有本質的利益衝突,到時候少不得要河蚌相爭,她呢,恰可以從中牟利,既壓住神策府,又可以狠狠給關東士族一記悶棍。

可是接下來,秦少游與士族之間開始和解,並且漸漸的融合,這顯然是韋皇后,乃至於崔詧以及所有關隴門閥的高門不願看到的,按理,這時候他們應當橫生枝節纔是,要嘛挑撥離間,要嘛動用種種手段來破壞這個過程。可是朝中可謂安靜的可怕,這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秦少游決心去洛陽一趟,且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實洛陽的一些消息,他也略知一些,其中最重要的事,當然韋家的族人韋弘敏敕了宰相,拜尚書中郎。韋弘敏這個人,是韋家的另一支,不算是韋皇后的近親,而且此前,也沒有任什麼顯要的官職,可是突然得了敕命,卻讓秦少游摸不着頭腦。

韋皇后若是想讓自己親族拜爲宰相,大可以讓自己的近親來,畢竟武則天就是這樣做的,爲什麼要讓一個遠親來?況且這個遠親,似乎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這就更加令人覺得可疑了。

至於崔詧那邊,似乎也沒什麼反對。

事有反常即爲妖,不瞭解實情,秦少游還真有些不太放心。

他叫了車馬,旋即直抵洛陽,旋即去覲見李顯。

李顯聽說秦少游來了,顯得很是高興,忙是將秦少游叫去了長樂宮。

這個時代的宮禁,遠不如後世那樣森嚴,不過叫去長樂宮,卻又讓秦少游頗爲不樂,以往武則天在的時候,都是在宣政殿見他,而長樂宮呢,卻是在寢宮,寢宮見外臣,看上去倒是顯得親暱,可是在別人眼裡,只怕就有諸多的非議了,陛下……終究還是不穩重啊。

長樂宮到了,這兒相比以往的冷清,卻是熱鬧了許多,秦少游至正殿,李顯侯他多時,笑道:“秦少游,你終於捨得來看朕了嗎?上前來吧。”

秦少游上前幾步,見李顯臉色好了許多,比之從前也精神了一些,李顯笑道:“朕早就想讓人召你來說說話,可是又怕耽擱了你的正事,哈……”

秦少游不由道:“陛下也有正事……”

李顯搖搖頭,道:“那些奏疏,看的朕頭暈眼花,有時候朕真是不明白,明明一件很簡單的事,裡頭卻有這麼多之乎者也,爲了說一件事,卻要洋洋灑灑上萬言,上書的人,難道不嫌累嗎?”

他旋即又笑起來:“幸賴韋皇后倒是精幹,有她協助,朕才輕鬆了一些。”

秦少游心裡想,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這新皇帝上來,一把火都沒燒起來,這才幾日,大權就已經落入韋氏手裡了。

只是他是外臣,有些話卻不能胡亂去說,他只是看了李顯一眼,道:“臣在孟津,也久聞韋皇后的強幹,現在聽了陛下這一席話,方知所言非虛。”

李顯呵呵一笑,臉色又凝重起來:“其他倒還好,可是啊……昨日那崔卿,居然說年紀老邁,得了病,要告假。哎,他是朕的肱骨之臣,也是辛苦,三省裡少了他,只怕韋皇后那兒,要更辛勞了。”

“崔公要告假?”秦少游眼眸一閃,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崔詧在這個節骨眼上,爲何要告假?這顯然不合常理,任何時候他都沒有養病,唯獨是這個時候,是絕不能養的,一方面韋后得了大權,另一方面,秦少游與關東士族之間又是有聲有色,按理來說,他不應該是更加警惕一些嗎?

一切都透着懸疑,似乎難以捉到答案,秦少游心中苦笑,擡眸,道:“陛下理應派人探問纔是,崔公乃是大賢,不聞不問,怕是會招致非議。”

李顯笑了:“這個倒是不勞朕用心,韋皇后已經派人去探問過,確實不是小病,需要將養一些日子,其實此前就有徵兆,所以朕才讓那……那……韋弘敏入三省,好協助崔卿。”

他口裡雖然是說,是他讓韋弘敏拜相,可笑的是,居然連名字都沒有記牢,秦少游臉上依然在笑,心裡卻大抵清楚了些什麼。

………………………………

第644章 最後一戰(二)第271章 利器第213章 感天動地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65章 仗義執言第115章 反殺第374章 走着瞧第266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439章 河南有個狄青天第487章 拼了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468章 天生萬物第596章 大治第345章 擒敵第302章 首功第46章 老虎發威第592章 分庭抗禮第38章 天下第一第252章 命懸一線第268章 業報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117章 驚天動地第164章 卿本佳人第628章 大勢已去第263章 敕魏國公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237章 君臣對話第252章 命懸一線第179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39章 秦都尉入宮第11章 擊鼓鳴冤第626章 誰家天下第596章 大治第367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第505章 兵敗如山倒第175章 心肝寶貝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43章 開考第64章 陛下的厚望第646章 無路可走第225章 爲君分憂第571章 失而復得第20章 恭迎聖駕第145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93章 人定勝天第199章 強加於你的奇恥大辱第147章 誤交匪類第464章 諸葛弩第500章 一決勝負第94章 升官進爵第343章 生與死第317章 強強聯手第432章 人贓並獲第165章 朕受命於天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302章 首功第208章 齊家治國第574章 上下尊卑第635章 萬事俱備第426章 一切只是開始嗎第464章 諸葛弩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161章 拔刀相向第144章 這是什麼鬼第178章 走着瞧第351章 攤牌第368章 走着瞧是嗎第393章 大展宏第332章 反戈一擊第185章 神仙打架第26章 天子動容第457章 天要塌了第331章 富可敵國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442章 經營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294章 萬箭穿心第427章 天地不容第417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5章 造孽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172章 駙馬都尉第24章 若愚方有大智第202章 刻不容緩第431章 確鑿第412章 武三思必須死第191章 殺手鐗第628章 大勢已去第164章 卿本佳人第187章 聖恩第454章 大局已定第163章 破釜沉舟第375章 韋氏慌了第288章 公主下嫁第是百二十章 性命攸關第407章 反目成仇第645章 入關第44章 絕地大反擊第596章 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