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

巡城兵丁們職責所在,把三個吳王府的侍衛押進了縣衙,關進了大牢裡!

要是侍衛們表明身份,說他們是吳王府裡的人,巡城兵丁肯定要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們都是些小兵,不敢得罪王爺的,就算有什麼事情,也讓刺史大人和吳王去說,他們是不敢攙和的。

可這三個侍衛不好意思說自己的身份,堂堂吳王府的侍衛,在長安都是橫着走的人物,大半夜的,因爲一條死狗和刺史府裡的廚師吵鬧,這也太丟人了,尤其是撕打起來,他們更加不能說了,更丟人!

可當他們發現巡城兵丁竟然敢“公事公辦”,把他們押進了大牢,三人又後悔了,早知如此,悄悄說明身份就好了,有什麼怨恨,以後找機會報復就是,這回事情可鬧大發了,騎虎難下。

坐在牢中,侍衛首領道:“別等着升堂,咱們趕緊找那個縣令,偷偷地把事情一說,就此瞭解便是,可莫要弄出動靜來,咱們丟人事小,可要是連累着王爺傷了面子,那就不好看了!”

兩個侍衛也是後悔萬分,都說慶州的小郡兵太不象話,大唐開國以來,還從沒有過敢抓王府侍衛的小郡兵,別說這窮鄉僻壤的慶州,就連長安城也沒有發生過這種事,簡直難以想象!

三個人在牢裡大聲叫喊,讓牢頭過來,他們要和縣令大人面談!

牢頭大怒,深更半夜的被弄起來,就夠鬧心的了,這幾個傢伙還這麼的囂張,豈有此理!

牢頭命兩個手下提了兩大桶冷水過來,到了柵欄之外,喝道:“來到此處,還敢吵鬧,你們這些冒充衛府將軍的傢伙,活該吃一輩子的牢飯。來啊,幫他們清醒清醒,讓他們明白明白,這裡是什麼地方!”

獄卒們修理犯人早就修理得習慣了,嘩嘩兩聲,將兩大桶的冷水澆到了三個侍衛身上,一點兒沒浪費,把三人澆了個透心涼!

三個侍衛暴怒,嗷嗷大叫,很有衝出來打人的念頭!

牢頭見多不怪,早有應對之法,他一指三人,道:“是不是敗火敗的還不夠?你們三個,加一塊,誰要是敢再吱一聲,水桶就變馬桶。來啊,叫啊,只要出一聲就行!”

這招真好使,三個侍衛頓時就不吱聲了,把嘴閉上,大氣都不敢出,好漢不吃眼前虧,等出去了,再找這牢頭算帳不遲,現在就不必了!

牢頭哼了聲,道:“老實待着,天一亮,太爺就會提審你們的。”帶着獄卒走了。

待到卯時過後,天光放亮,三通鼓響,狄仁傑升堂問案,由於這事涉及到了刺史府裡的人,又根據王平安前些時候下達的命令,所有案件必須公開審理,老百姓來不來旁聽,那是老百姓自己的事,但公不公開審理,卻是地方官的事了。

狄仁傑是王平安最忠誠的支持者,他當然要遵守這條法令,升堂之後,將縣衙大門敞開,任由百姓圍觀,他下令提犯人過堂。

侍衛們被帶上了大堂,他們三個被水澆得溼透,此時還沒幹呢,狼狽不堪。上得堂來,見大堂上面坐着狄仁傑,這人他們認識,乃是新科的狀頭。可再往堂外看,竟然稀稀落落地站着十來個百姓,這就不是狼狽不堪,而是情何以堪了!

侍衛首領大急,有沒有搞錯,審就審唄,怎麼把老百姓給弄進衙門來了,真是怪事年年有,屬慶州特別多!

刺史府裡的那幾個廚師早就到了,跪在一旁,他們雖然也不想把事情弄大,可事到臨頭,也只能算是原告了。差役把侍衛們按倒在地,給狄仁傑跪下。

別人認不出這幾個侍衛是什麼人,可狄仁傑卻是認得的,出城迎接時,他就陪在王平安的身邊,只不過他行事低調,沒有上前去湊熱鬧罷了,但吳王府的侍衛首領,他卻是認識的。

狄仁傑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心想:“這事兒可不好辦了,吳王的侍衛怎麼被抓了?那些巡城兵丁也是糊塗,怎麼沒問問清楚,就把人給抓起來了,事兒想壓都壓不住了!”

可他冤枉那些巡城兵丁了,不是他們不問,而是這三個侍衛不肯說,這才被當做冒充的,被抓了起來。

侍衛首領一見狄仁傑站起身,就知道自己被認出來了,他趕緊道:“狄大人,不如咱們後堂說話?”

狄仁傑嗯了聲,正想答應,卻見外面又進來幾個百姓,他心中嘆氣,往常也沒什麼人聽審,怎麼偏偏今天多了起來,此時如若退堂,怕是更加的不好辦了,百姓必會亂傳的,還是把面子功夫做一做,比較好!

他坐了下去,一拍驚堂木,道:“原告,可有狀紙?”

廚師們也煩着呢,他們不過是出來打條狗而已,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卻弄得上了公堂,不能回府做飯,不知管家得怎麼罵他們呢!

領頭的胖漢廚師搖頭道:“回太爺的話,小的們沒有狀紙!”

狄仁傑啪地又一拍驚堂木,揮手道:“沒有狀紙,打什麼官司?來人啊,把他們帶下去,等寫好了狀紙,再來告狀,都帶下去。下一個案子,帶原告被告!”

差役們上前,把廚師和侍衛們一起提起,問道:“太爺,是讓他們現在就走,還是要收監?”

“連狀紙都沒有,還收什麼監!讓他們去後院寫狀紙吧,莫要耽誤本縣審案,今天事很多的!”狄仁傑道。

差役們答應一聲,將廚師和侍衛們一起帶去後院。

這時,又有百姓上來告狀,原告叫道:“小人要告鄰居,他偷了我家的雞蛋!”

被告卻叫道:“你家的雞跑到我的院子裡下了蛋,蛋當然就歸我了,我又沒要你的雞!”

狄仁傑道:“不要着急,慢慢說,這事兒……倒也用不着狀紙!”紙也不便宜呢,寫份狀紙的花銷,比一個雞蛋貴多了!

且說廚師和侍衛們被帶到了後院,一個書吏過來,對廚師道:“我說幾位,到底啥事?要是小事,就算了吧,還告什麼告啊,盡給縣令大人找麻煩!”

廚師們大感委屈,道:“我們也沒想到能弄到衙門裡來呀,這輩子盡在廚房裡轉了,都沒上過正堂!”

他們把事情的大概經過說了一遍,無非是刺史大人想吃狗肉,所以他們纔出來打狗,白天沒時間,所以才晚上出來的,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

書吏奇道:“刺史大人愛吃狗肉?這個倒是沒聽說過,他的喜好倒也特別,果然是大人物啊!”

領頭的胖漢道:“沒有,我家大人以前不好這口,只是昨天突然想吃的,還在外面等着菜做好,並說以後要常吃。”

書吏道:“這事兒太小了,頂多算是場誤會,就這麼算了吧,好不?”

廚師們當然說好,書吏放人,他們自然也就走了。

書吏看向三個侍衛,道:“三位,有啥話要說不?”

侍衛首領立即道:“這位先生,其實你家大人認得我們,否則也不能不審,對吧?”

書吏一笑,道:“說實話,我也認得你們,當然你們不認得我,我官小職低,也沒指望你們認得。咱們別說這些了,就當一場誤會,行吧?”

做爲小吏,誰都得罪不起,常會碰到涉及到大人物的案子,所以小吏認人極準,處理這種事也有經驗,無非就是“一場誤會”,要是個大誤會,花錢消事,要是個小誤會……回家洗洗睡吧!

侍衛首領立即道:“那多謝了,我們就不等狄大人了,這便走了!”三人當即離了縣衙。

書吏嘿了聲,一甩袖子,道:“吃飽了撐的,都是!”哼着小調兒,去正堂回覆狄仁傑了。

狄仁傑把百姓們的瑣事處理好了,這才退堂,書吏把剛纔的事說了。狄仁傑問道:“你處理得很好,你沒多問什麼吧?”

書吏笑道:“太爺,這種事小的都懂,不可能多問的。不過是一牀錦被,捂住滿牀穢物罷了!”

頓了頓,他很誠懇地道:“太爺,你和刺史大人親如兄弟,而刺史大人是真給咱們慶州辦實事,眼瞧着百姓們快有好日子過了,吳王卻來了,剛到這兒就折騰,這誰受得了啊?要不然您加派巡城衛隊,這樣一來,本來有可能折騰起來的事兒,也就折騰不起來了。”

狄仁傑嘿了聲,道:“也對,防患於未然吧,只要把該封住的幾條街封住,也就夠了,你去辦吧!”

書吏答應一聲,去找縣尉了,郡兵加派比較困難,可差役們卻可以四處“溜達”,在吳王住的幾條街多轉轉唄,吳王手下的大爺們,就算管不動他們,關心也關心死他們!

狄仁傑出了縣衙,趕去刺史府,去見王平安。

刺史府。按着今天原定的行程,太子李治應該去周邊視察水利工程,還有水車的事,這樣纔好第一時間寫奏章給長安,告訴父皇他是多麼的勤勉,關心國家大事。

可昨天李治對武媚娘太勤勉了,以至於今天對國家大事勤勉不起來了,直睡到日上三竿,他也沒有起牀。

慶州官員們先是處理了自己份內的事,然後一起聚集到正堂,喝茶聊天,等着陪太子出城巡察,可左等太子不來,右等還是不來。

正堂之上,一片歌功頌德。太子久久沒有起牀,這說明了什麼?這說太子趕路辛苦啊!太子爲什麼趕路辛苦?這說明太子關心慶州啊!太子當真是個好太子,有這樣勤勉操勞國事的太子,實爲大唐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啊!

王平安先是去催了李治,可李治不肯起牀,他也沒辦法,總不能進屋去催,他只好來了前面,和官員們一起讚美太子。衆官員都說太子辛苦,就讓他多睡一會兒吧,不要去打擾,體諒太子,要是把太子累垮了,大唐怎麼辦,百姓怎麼辦,慶州怎麼辦,咱們怎麼辦?

足足讚美了快一個時辰,官員們口乾舌燥,可李治卻仍舊沒有起牀,大家實在沒詞兒了,只好聊起天氣來。

狄仁傑來到正堂,將王平安拉到一邊,說了今天早上的案子,說得很是詳細。王平安聽了,卻並不如何吃驚,他早知李恪不會消停,只是沒想到來的第一個晚上,就派人在刺史府周圍轉悠,未免太過心急了。

狄仁傑道:“大哥,你怎麼忽然愛吃起狗肉來了,以前從沒見你好過這口啊!”

王平安笑道:“兄弟,你可不知道,狗肉這東西補啊,藥補不如食補,吃這個對身體有好處。尤其是象我成天出去監督工程,一天累下來,要是不吃點大葷的東西,身體就會受不了,會勞損過度,生病的。”他當然不會說是太子李治想要吃這個,便說是自己愛吃。

狄仁傑哦了聲,道:“如此,那不如爲幹活的百姓弄些狗肉來,熬成肉湯,給百姓們補補身體,反正也不花費多少,又能使百姓們幹起活來有力氣,何樂而不爲呢?”

王平安想了想,廚師們昨晚和李恪的侍衛發生衝突,這件事必會引起李恪的注意,與其讓他聯想,不如自己直接給答案,免得橫生枝節,再出事端。

他道:“也好,我這就出一道命令,從各縣買狗,然後給百姓們熬湯喝,大大有利百姓們的身體!”說做就做,他立即叫正堂官員們注意,把狗肉的好處說了一遍,讓官員們辦好這件事,又發公文,叫各縣也都積極點,多買些狗送到工地上去。

官員們當然大力贊同,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狗肉是很便宜的,給百姓們吃這個,可比吃羊吃豬,要省錢得多。

刺史府裡說的是這個,李恪那裡同樣也在說這個。

侍衛首領狼狽回了別院,見到李恪後,他不敢說自己沒用,被關進大牢,還被澆了桶涼水,爲了掩飾自己的無能,他一臉驚喜,彷彿立了多大功勞似的,對李恪道:“王爺,屬下探聽到一個天大的消息,找到了王平安的弱點!”

李恪大喜,從牀上坐了起來,問道:“王平安有什麼弱點,可是那個女子?你快快說來。”

侍衛首領道:“王平安愛吃狗肉……”

李恪的大喜立時變成大怒,雖然身體虛弱,可還是抓起枕頭,扔到侍衛首領的頭上,他喝道:“放屁,吃狗肉算什麼弱點,你暈了頭了吧你!”V

第559章 名單第732章 將錯就錯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253章 大聖安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721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892章 長孫無忌發難第879章 比玄奘還能白話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842章 武媚孃的第一個追隨者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673章 李恪被修理得滿頭青包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505章 製造偶遇第631章 水車模型第168章 狄仁傑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779章 皇后之家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281章 湖底下有什麼第480章 無敵大將軍第293章 唐朝和尚很有名第498章 彩頭第145章 照我說的做,保你生兒子第309章 金屋藏嬌第710章 狄仁傑見事明白第201章 最累的便是學生第54章 超級大紈絝第53章 成神醫的往事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280章 上船容易第211章 感業寺的後山門第3章 有個小童養媳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321章 中書舍人第142章 終於有人叫我主公了第460章 救出第467章 達顏部第189章 唐朝的開業典禮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716章 要毀屍滅跡第436章 甘州城下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476章 營嘯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96章 傷寒兼瀉第404章 探望之人無數第422章 大聖安碰上了突厥第一勇士第329章 醫癡第216章 非誠勿擾第129章 真假小神醫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540章 李治,勇敢的心第357章 和龍傲天比試醫術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855章 驚怒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121章 仙姑打老丹第31章 藿香正氣散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第64章 進入書院第627章 李治哭得唏哩嘩啦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357章 和龍傲天比試醫術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51章 又是桂枝湯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540章 李治,勇敢的心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507章 四目相對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802章 四相齊聚感業寺第87章 三劑見效,並非誇張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756章 遼國公第567章 吳王又能如何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