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

‘侍’衛首領這話,擺明了就是投誠,從吳王李恪的那隊,想要跳到太子李治的這隊當中!

大人物之間的戰鬥,向來是以小人物當棋子的,大人物們鬥得再兇,互相之間見了面,照樣是滿臉‘春’風,噓寒問暖,都是在背後使勁,暗地裡下絆子。可對於小人物來講就不一樣了,那真得拿命去拼前程啊,站對了隊,那是一切好說,飛黃騰達,可要是站錯了隊,那可不是自己倒黴,事敗之後,是一家人滿‘門’倒黴!

放在以前,李恪在京裡好歹還能受到皇帝的寵愛,可現如今寵愛與日俱減,而離了長安之後,還沒到地頭兒呢,李恪就被撂倒到了,而剛到地頭兒,就又被好一通修理,只能躲在‘牀’上發脾氣,拿手底下的泄憤。

這種情況下,人心思變,‘侍’衛首領是個正常人,家有老小,哪肯接着陪李恪玩下去,以前是沒機會,現在有了機會,當然要換隊站了。他又不傻,身爲朝廷命官,效忠的是朝廷,吳王不是朝廷,而太子卻有可能成爲朝廷!

小人物的心理,王平安再清楚不過,他也是從小人物一步步爬到這個位置的。見‘侍’衛首領開口求官,他道:“這個好說,只要將軍一心爲太子效力,太子自不會虧待你的,太子爲人謙和,向來照顧臣子,不用說別人,將軍看看我就成了!”

‘侍’衛首領忙道:“王公的話大是在理,末將一心想爲太子效力,卻苦無機會。”

王平安問道:“將軍,要是我沒記錯的話,你漢名叫做安山大,我可有記錯?”

‘侍’衛首領頓時‘露’出喜‘色’,他可從沒指望過王平安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王平安剛纔一直只叫他爲將軍,卻並不提姓名,所以他便以爲王平安不知道自己這種小人物叫啥名字呢,不成想一提及前途,人家立即就叫出名字來了。這可比李恪強多了,李恪是記不住假裝記,而王平安是記住了,假裝記不住,兩廂一比較,高下立分!

‘侍’衛首領道:“末將正是叫安山大,不瞞王公說,小人的出身不太好,先祖是胡人,由於戰‘亂’的關係,末將的父親出生時,祖父已經去世,所以姓氏上就有點糊里糊塗,又說姓康,又說姓安,也搞不清楚姓啥,後來因爲希望能過上平安的日子,便姓了安。王平安笑道:“胡人多了,現在不都是咱們大唐人麼,英雄不論出身,只看現在,無須比爹!”頓了頓,他又道:“有不少胡人叫亞歷山大的,將軍叫山大,倒有些類似。”

‘侍’衛首領啊了聲,道:“是吧,這個末將倒是不太清楚。”

事實上,他說的比較婉轉,說自己的父親沒見過祖父,其實他父親連祖父是誰都不知道,只是看中原人姓啥的多,就跟着姓了,偏巧那時所在之地姓安的多,於是就跟着姓了安。

王平安壓低聲音,道:“要是將軍不喜在長安爲官,那不如去西域,這也算是衣錦還鄉,那時威風八面,可不比現在強多了。”

安山大又驚又喜,聽王平安的意思,是要派自己去西域了,這可是大好事,山高皇帝遠的,執掌兵權的將軍,生活奢華,可比在長安當家將,強上不知多少倍。

安山大清楚得很,自己投靠了太子,就等於是背叛了吳王,如果還在長安任職,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吳王報復,太子又不能保他一世平安,利用完了,一腳踢開,是很正常的事。可要是外派到西域或者其它邊關去,那就沒問題了,吳王勢力再大,也報復不到邊關。王公果然善解人意,自己還沒給他辦事呢,就爲自己想好了日後的道路!

他感‘激’萬分,連聲向王平安保證,自己一定效忠太子,不管誰敢和太子作對,他都將抗爭到底,誓死保衛太子!

王平安笑了笑,道:“不過我有一事,卻要將軍做個保證!”

安山大二話不說,拍‘胸’脯保證,啥事都行,王公儘管開口,只不過最好別出人命就行。他嘴上保證,心裡也突突,萬一王平安讓他下毒整死李恪,那他是萬萬不敢答應的!

王平安道:“不是啥難事,只是要將軍和你的兒孫,以後萬不可娶胡人爲妻,更不可娶有了兒子的胡人‘女’子爲妻,象巫婆啥的,這個規矩要定爲你安家的家規,誰要是違背了,合族擊之!”

安山大啊了聲,萬不成想王平安會提出這個要求,他可不知道以後會出個安祿山,只是感覺這個要求很容易達到,沒什麼了不起的,娶巫婆?開什麼玩笑!

他立即點頭,道:“末將向王公起誓,不管我安山大一族如何開枝散葉,絕不娶胡人‘女’子爲妻,更不會娶巫婆,如有違誓言,天誅地滅。想了想,天誅地滅有些太籠統了,不夠真誠,反正這種事情自己和兒孫們都不去做就成了,也不怕報應。他又改口道:“如有違誓言,滿‘門’死絕。”

王平安笑道:“這誓發得太過嚴重了,不必如此。不過巫婆這種人,還是越少越好,如你有幸執掌兵權,乾脆下令,不許她們婚配也就是了。”

這種小事,安山大當然答應,滿口子的應允,什麼巫婆不巫婆的,不就是跳大神的麼,只要一昔權在手,想怎麼修理她們,就怎麼修理,以討王公的歡心!

刺史府離別院不遠,可兩人卻走了好半天才到。王平安進了別院,李恪立即叫進,讓王平安給他看病。

李恪得的病,從表症上看,王平安當然知道怎麼治療,可李恪卻非說他沒有服過巴豆,所以王平安只好給他開出比較緩和的‘藥’劑,不敢按巴豆之症來治,如此一來,好的可就慢了,李恪還得多受些日子的罪,當然這就不能怪王平安了。

開好了方子之後,李恪爲表示感謝,請王平安吃飯,王平安無法拒絕,王爺請吃飯,自己不留,那就是當面打臉,太不給面子了。

安山大猛地想起,這頓飯是要試探王平安愛不愛吃狗‘肉’的,自己只顧着高興,竟把這事給忘了,可李恪一直在和王平安說話,他無法提醒,只能乾着急。

‘花’廳設宴,酒菜擺上。李恪道:“無病,本王身體不適,飲食方面還需……這個節制,你隨意,莫要看本王吃的少,你就不敢放懷吃喝。王平安笑道:“那下官就不客氣了,王爺盛情款待,如果下官扭扭捏捏地,豈不是說王爺的酒菜不好嘛!”

李恪哈哈大笑,衝‘侍’衛首領打了個眼‘色’,這桌上盡是酒‘肉’,可哪碗是狗‘肉’,他卻是沒分辨出來,他是從來不吃這種食物的。

安山大早就無間道了,李恪尚不知曉,竟還在暗示安山大給王平安吃狗‘肉’。安大山站在一旁,陪着笑臉,道:“王公,廚房特地給您做了碗狗‘肉’,這可是好東西,很補的,您不多吃點兒?”說着話,他指了指一碗‘肉’。

李恪心裡有些不滿,暗罵了聲廢物,你不告訴王平安這是狗‘肉’,他挨個菜吃過去,感覺這‘肉’好吃,自會多吃,並且讚美幾句,那不就試出來了嘛。可你一說,他就算不愛吃,也會說愛吃了!

果然,王平安道:“狗‘肉’?這可是好東西,大補之物啊!”

他心裡明白過味兒來了,看來昨晚的事李恪已然全部知曉,這是要試自己愛不愛吃狗‘肉’,如果自己‘露’出不愛吃的表情,那他就會聯想了,會不會是李治愛吃?李治爲什麼愛吃,和誰一起吃的?

王平安挾起一塊狗‘肉’,吹了吹,放在嘴裡大嚼,吃得滿嘴流油,點頭道:“以前下官並不愛吃這種東西,總覺得狗‘肉’上不得席面,可是在工地上時,見百姓拿這種東西解饞,便跟着嚐了嚐,卻發現這東西當真是香啊,完全可以稱爲是香‘肉’,便愛上了這種東西,甚愛,大愛之!”

說着,他很恭敬地給李恪也挾了一塊,道:“王爺,您也嚐嚐,這狗‘肉’做得相當不錯。”

李恪嗯了聲,不好推卻,挾起狗‘肉’吃了,卻搖頭道:“有些太膩,本王不是太吃得慣,無病多吃些吧!”

王平安答應一聲,風捲殘雲般,將一大碗狗‘肉’全給吃了。見王平安如此的愛吃狗‘肉’,李恪心裡又煩了起來,如果真的是王平安愛吃,那就跟李治沒關係了,也就用不着查李治爲什麼要吃狗‘肉’了。

李恪想了想,覺得應該敲山震虎,不管怎麼說,王平安在水車模型上擺了自己一道,這個場子得找回來才成。

李恪道:“無病啊,你以前說過要當本王的‘門’下走狗,這話還記得否?”

王平安眨巴眨巴眼睛,道:“下官說過麼,下官倒是不記得了!”他纔不承認有這回事呢,有本事你拿信告我去啊!

李恪臉上肌‘肉’‘抽’了‘抽’,卻也無可奈何,確實拿王平安沒法,他道:“無病,你將水車的功勞讓給本王,本王還未曾感謝於你,你說吧,要本王怎麼謝你?”

他嘴上說着感謝,可心裡恨不得把王平安當成狗‘肉’,一口吃了。要不是王平安拿水車的功勞給他下套,他現在能在慶州這裡麼,受這份罪!

王平安卻道:“這是應該的嘛,下官一向和王爺投緣,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只要能爲王爺效力,那下官定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王爺,您要是有事,只管開口,我王平安定然爲您兩肋‘插’刀,要是牙蹦半個不字兒,從此以後王字倒着寫!”

李恪氣得鼻子差點沒歪了,王字倒着寫,不還是王麼,難道就會變成劉了!他道:“不如把王平安三個字倒過來寫,那還有些誠意!”

王平安點頭道:“王爺責備的是,單倒寫一個王字,誠意不夠。只要是王爺吩咐下官去辦事,下官要是牙蹦半個不字兒,從此以後王平安三個字倒着寫!”

半個不字是沒法往外蹦的,要蹦也只能是一個一個的蹦,而且就算是將王平安三個字倒着寫,又能如何?大不了寫的時候,把紙也倒過來,那不就得了,有啥大不了的!

李恪見拿王平安沒招兒,只好出狠招了,他咬牙道:“無病,本王的病情很是嚴重,得你親自照看才行啊,本王使喚得動你吧?”不等王平安牙裡往外蹦不字,他又道:“不如本王也搬進你的刺史府裡吧,和你一起住,你看如何?”

王平安呃了聲,幹嘛,想玩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麼?你要是搬進刺史府裡,那太子就得搬出來了,你倆住一塊,還不得出**煩麼!

他只稍稍一愣神的功勞,就聽李恪道:“很好,無病你答應就好。來人啊,去準備,今天本王就搬進刺史府裡。無病,你就把本王安排到太子的隔壁就成了,我們兄弟要住在一塊,要是我們兄弟不能住到一塊,本王唯你是問。”

李恪把眼睛一瞪,要是李治看我搬去了,他就搬走,我就找你算帳,說你挑撥我們兄弟之間的感情,有離間之罪!

王平安大吃一驚,這比玩山還要嚴重,竟是直入虎‘穴’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很好,你有種!不過,你不曉得一件事,那就是你的‘侍’衛首領,已經叛變了!

李恪站起身,道:“事不宜遲,無病你這就回去準備一下吧,讓我的‘侍’衛跟着你去,幫你收拾!”說着,他衝安山大一使眼‘色’,示意安山大去監視王平安,可別在他的住處‘弄’出什麼古怪機關來,讓他中了暗算!

安山大滿臉的忠誠,重重地點了一下頭,表示明白。

王平安只好起身,道:“那下官就告退了,這就回去準備。”和安山大一起出了別院。

他們一走,李恪的怒火就爆發出來了,拍桌子怒吼,怒氣攻心之下,竟然連桌子都掀了!

王平安和安山大回了刺史府,他讓安山大前面等候,自己則跑去見李治。

李治到現在都沒起‘牀’呢,每當他要起來穿衣服,武媚娘就衝他發嗲,‘弄’得李治捨不得起‘牀’,就這麼一直在‘牀’上翻來滾去的。

李治在‘牀’上道:“媚娘啊,我感覺餓,你不餓呀?”

武媚娘道:“我也餓了,要不然咱們起來吧,好象天都亮了!”

李治推開窗子,向外望了眼,道:“不是天亮了,而是下午了。”

他剛推開窗子,就聽王平安的聲音在院外傳來,說有急事求見。V

三K,

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12章 胡人大商賈第88章 開藥的庸醫是誰第367章 不用不知道,巴豆真奇妙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644章 魯國之法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358章 互相打擊第345章 快來看熱鬧啊第732章 將錯就錯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462章 長安城一日兩驚第418章 城下小戰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636章 提水上岸第391章 出風頭第65章 好大的禮數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744章 自己人打自己人第28章 王家佃戶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820章 王平安也成了舅父大人第819章 全都行動起來第850章 生死陷阱第225章 詩醫雙絕王平安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641章 發現了楊春花的存在第852章 下手不留情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346章 看誰跑的快第682章 李恪非要往跟前湊合第188章 吳氏秘法第89章 難民如潮第894章 宰相們同仇敵愾第779章 皇后之家第216章 非誠勿擾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225章 詩醫雙絕王平安第517章 李治臨時抱佛腳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652章 李恪大喜第165章 白龍馬第37章 開這方子的人必是高手中的高手第802章 四相齊聚感業寺第613章 旱情第190章 這個是擡梯子的第28章 王家佃戶第859章 震驚長安的宮中鬧鬼事件第334章 老子們不伺候你了第561章 試探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248章 求知己第194章 中醫治這傷效果極第14章 偏方效果也很妙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221章 相思病怎麼治第434章 該不該封公爵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430章 突厥兵投降第121章 仙姑打老丹第427章 放下武器第589章 馬球會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607章 很有見識的村姑大嬸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579章 武媚娘“暴斃”第436章 甘州城下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寺慰問羣尼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622章 難道要有行動了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194章 中醫治這傷效果極第861章 武媚娘也會賣人情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732章 將錯就錯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症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823章 武媚娘成神婆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420章 進不去城第911章 決戰玄武門第445章 葫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