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視察周邊

二下安下馬,老到塊田地的旁邊。蹲下身午,抓,搓了搓,泥土乾燥,沒什麼水份。把土沫扔掉,王平安拍了拍手,向田地裡看去。

王家在徐州是有名的大地主小王平安對於農活。多多少少是有一些瞭解的,唐朝由於灌溉技術不發達,所以農民主要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的年景還好,農家能多收個三五斗,可一旦碰到洪滿災害,那麼莊稼立時就要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望着綠苗稀落的田地,王平安道:“不用過多久,就要到初夏了,那時正是青黃不接的節骨眼,田裡不露青,百姓們心裡不踏實,說不定外出乞討的人,會更多啊!”

車四通聽他這麼說,這才稍稍放下點兒心,青黃不接那是老天爺的事,只要刺史大人不責備他們這些當官的。那就沒關係,要問責,王平安本事再大,也問不到老天爺的頭上去吧!

他也蹲下了身子,道:“王公,您可知前任季刺史爲啥跑得那麼快麼,交印第二天就跑掉了?”

王平安一指眼前的農田,道:“他看出來今年不好熬了,百姓自然也看出來,想必已經有百姓外出逃難了吧,所以他才跑得比兔子都快!”

車四通忙道:“是啊。就是這麼回事,他怕擔責任,怕王公你責備他。”

他心想,你倆可不是平級的,要都是刺史,前後任交接,前任有點啥毛病。也是無所謂的事,現任總不能辦了前任。可你比他大上好多級呢,你要是挑他毛病,直接就能讓他回不去老家。當然了,就算他跑得快,你也照樣派人去修理他了!

王平安站起身,道:“我怎麼沒看到瓚溉用的水渠啊,這裡的百姓是靠什麼給莊稼澆水的,不會是光靠老天吧?”

車四通跟着他站了起來。他苦着臉道:“回王公的話。可不真的只能靠老天爺下雨麼。咱們慶州不比別的州,周圍幾個州,個個都比咱們富裕。老百姓要是碰上了災年,直接就跑到別的州去要飯了,地裡沒了勞力,也就不能修什麼水渠了!”

王平安回頭看向秋仁杰和邱亭軒,道:“書上可沒寫過這種事吧,你們有什麼想法?說出來聽聽。”

秋仁杰道:“說得直白些,越窮越沒錢修水渠,越不修越窮。更加沒財力去修了。這個和地方官有直接的關係,興修水利,可是地方官的重要責任之一啊!”

邱亭軒卻道:“要照這種情況看,賑災新法倒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由官府出資,百姓出辦。修一修慶州的水渠,只要灌溉方面的問題解決了。就算天早,百姓也不至於再流離失所了。”

車四通看向他倆。心想:“紙上談兵,怪不得朝廷從不讓新科進士出來當縣令,那是有道理的呀!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可惜卻是不可能被執行出來的!”

官員們誰也沒吱聲,可心裡想的和車四通一樣。大道理誰都會講,誰也都明白,可問題是知道了大道理,可卻不一定能當真解決得了啊!

王平安嘿嘿乾笑兩聲,搖頭道:“你們說的其實是一回事,那就是百姓無力修建水渠,所以應當由官府出資,修出水渠來,以利一方百姓,對吧?”

秋仁杰和邱亭軒一起點頭,齊聲道:“對,就應該這樣,這是爲官者,不可推辭的責任!”

王平安笑了笑,道:“你們有當好官的心願,有造福百姓的志向,這很好。諸位大人,你們呢,也是這樣認爲的嗎?”

鴉雀無聲,官員們誰也沒說話,車四通也是沉吟半晌,這才道:“道理是這麼個道理。沒有說錯。但具體辦起來,並非是光有心願和志向,就能辦得好的呀!”

官員們這才一起點頭,紛紛表態,他們不是不贊同秋仁杰和邱亭軒的意見,也不是他們當官這麼多年盡白吃飯了,實在是有心無力。說,誰都會說;做,可不見得和說一樣簡單了。

王平安又問兩人,道:“你們估算一下。要是把慶州這裡農田都修上水渠,得用多少錢?”

邱亭軒書讀得多,父親又是一代大儒,可書上都是隻講道理,就算舉實例。也沒有舉得太具體的,要說修水渠,他當然會說,可要算需花多少錢。那他就半點想法都沒有了,他哪知道該花多少錢!

秋仁杰算是比他了解民間,他道:“光修合水縣的水渠,那就是大工程了,至少得兩萬貫往上吧,要是把慶州各縣都修了,得十萬貫往上了。恐怕還不止呀!”

王平安嗯了聲,道:“要是在長安,修個宅子就得萬八千貫的,普通的也得千來貫。要修整個慶州的水渠,只用十萬貫,那也不算貴。車大人,你說呢?”

與刀通慢慢地搖了搖頭,沒有回答。他不好得罪秋仁杰一洲呼軒。這兩個新貴前途無限,以後沒準就能當自己的上司,現在反對他們,不就等於日後自己給自己穿小鞋呢麼,犯不上呀!

官員們也都默不作聲,只要不問到他們個人的頭上,那就都悶聲大發財!

偏巧,這時那個崔大爲跑來了,他已經寫好了給吏部的信件,找到城外這裡,將信交給了王平安。王平安看過之後,當即用印。讓人將信送去長安。處理好信的事。王平安把剛纔的話又說了一遍,問崔大爲如修全州的水渠,十萬貫夠不夠?

崔大爲是敢說話的主兒,他可不會玩沉思。他搖頭道:“咱們慶州不比長安,人力不值多少錢的小貴的是材料錢。要修整個慶州都收益的水渠,那是絕對的大工程,官府要存錢。存個十年都是不一定能修上,光提前做的準備就要這麼久的,而且修的當年,還要忍受一年的欠收,要養大半州百姓整整一年的時間啊!十萬貫聽起來不少,可真要是花出去,那禁不住花的,極有可能不夠”。

有了第一個敢說的,後面的人就都敢說了,有一就有二,有二就連串。車四通道:。平常百姓家,打口井也要十幾貫的費用呢,何況修渠呢!”

邱亭軒皺眉道:“修水渠要準備這麼長的時間呢嗎?。秋仁杰卻道:。錢的方面,倒是不必費心,只是要養大半州一年”哦,明白了。百姓要是被服了繼役。那麼自必耽誤農活,田裡光靠老弱婦孺是不行的,而且就算是老弱婦孺也要被徵調一批,負責修渠時壯丁的飲食

崔大爲道:“三個大人說得對極。

要修水渠,不但要先存錢。而且要存糧。可慶州哪有餘糧,平常還要從外州調糧來救濟呢。怎麼可能存得下糧呀,沒有錢糧,說修水渠,也不過是空口白牙的說說罷了!”

邱亭軒和秋仁杰同時臉上一紅,他倆考慮事情不夠周全,意見卻發表得挺快,這下子可丟人了。完全暴露出他倆經驗不足的缺點,讓別人看笑話了。

秋仁杰道:“大哥”刺史大人,要不然你出錢?”

邱亭軒搖頭道:”由刺史大人出錢,似乎不妥,十萬貫加上百姓們所需的糧食,怕是就連刺史大人。也是很吃力的啊”。

王平安拍乾淨手上的塵土,道:“就算我出着不吃力,我也不會出這筆錢的

秋仁杰問道:“那是要再搞一次募捐,或是讓長安的大商人來慶州開辦買賣,讓他們出錢?。

邱亭軒也想起來了,當初大商人們曾和王平安說過,他們就算是用錢砸。也要給王平安砸出政績來,現在可不是正好要用上他們了嘛!

王平安翻身上馬,還是搖頭。道:“也不會讓他們出錢的,白出是不可以的,但要是他們真出了,本錢怕沒個三年五載的收不回來。要想見到利益,那時間就更長了

官員們和他一起上馬,順着農田向遠處慢行。

秋仁杰和邱亭軒這才隱約的明白,自認爲是明白了,那些商人就算出錢,也只是幫王平安砸政績。而王平安不可能在這裡待着超過三年的,有可能兩年就要回京了。他一走商人們誰還願意在這裡做生意。窮鄉僻壤的。費力氣不小賺頭卻是不大,對於那些大商人來講,在這裡放長線並不一定能釣到大魚的小所以人家不會願意的。

王平安帶着官員們一路行去,走出好遠,來到一條河前。這條河不算小了,寬度足有二十來丈。水流中等,但水位卻底,河水離岸邊有距離,如果靠用桶打水,那會很吃力的。

王平安順着河邊。向上遊望去,見遠處有一座木橋,橋上站十幾個百姓,似乎正在取水。他擺了擺手,叫官員們跟上,一起向橋邊奔去。

橋上百姓也看到了王平安這夥人,他們都是平常百姓,而且是屬於赤貧的那種,要不是太窮,自家裡就有水井了,何苦到河上取水。

見一大羣當官的騎馬奔來,一個百姓叫道:“典呀娘呀,不會是來抓咱們的吧?”

有一個年輕些的百姓說道:“咱們又沒犯王法,當官的幹嘛要抓咱們?”

又有一個長了歲數的百姓卻道:“當官的要抓你,管你犯不犯王法呢,你不讓他們抓,那才叫犯王法!”

百姓們心中都害怕,不少人提了桶就想下橋逃走,連水都不想打了。

王平安見他們要走。忙在馬上叫道:“老鄉,老鄉,不要走。本官口渴了。向你們討口水喝!,

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436章 甘州城下第167章 到長安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358章 互相打擊第607章 很有見識的村姑大嬸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455章 宰相和高僧第293章 唐朝和尚很有名第628章 哭着喊着要去慶州第233章 王平安的緣分到了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285章 王麻繩第76章 這下子可出大名了第544章 一起全來考較第77章 慈悲心腸第786章 去認識一下小尼姑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535章 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第481章 朝野震驚第792章 李義府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699章 給武媚娘接生第176章 沒落王孫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第67章 紈絝,就要有紈絝的樣子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467章 達顏部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78章 對於諱疾忌醫者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第695章 李恪見王平安,如耗子見貓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85章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717章 燒散了架子了第43章 風寒小病也難治第325章 往大理寺塞人第489章 打道回京第647章 燃眉之急立解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685章 拜佛第596章 武媚娘先去慶州第230章 詩文會盛大召開第151章 你跟我走一趟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165章 白龍馬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687章 李恪差點被射死第455章 宰相和高僧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684章 樸俊男也不是省油的燈第521章 兩人一見如故第461章 要惹出大禍的奏章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460章 救出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873章 有人證和沒人證第868章 王皇后又發潑第655章 李治也做好了準備第804章 王平安堅持正義第799章 得了暴盲症的高句麗大頭領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75章 刺史大人打算微服私訪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384章 武媚娘和李治第452章 破破爛爛的折柳縣城第493章 如夢第166章 山漆第567章 吳王又能如何第730章 找不準登陸地點第474章 最怕多疑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第一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762章 了空是個好尼姑第647章 燃眉之急立解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6章 唐朝的神醫跑來了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372章 給李世民看病第273章 初封伯爵第845章 結案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380章 媚娘,你姓武吧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864章 李義府扯虎皮成功第445章 葫蘆河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