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0節 千年難見黃河清

柳木開口繼續說道:

“千年難見黃河清。武帝揚漢之天威於域外,卻難治黃河。漢書有記載,漢之武帝將心愛的白馬和玉佩投入河中,祈求河神保佑,卻依然無爲。連續二十年,年年黃河大災,生靈塗炭。”

不愧是當朝左僕射,蕭瑀講了無論關於黃河的記載,這腦袋絕對就是一部電腦級的。

柳木又問道:“蕭老,您可否聽說過海晏河清一詞。”

蕭瑀搖了搖頭,但這個詞他能夠理解。

柳木再問:“蕭老,您可聽說過,自古相傳,聖人出、黃河清!”

“傳自帝禹,自古相傳第一次黃河清,就在那時。”蕭瑀還特別給柳木講了許多典故。

“燒荒,是很愚蠢的一件事。興修水利,保護森林,河道兩旁的一切樹林都要保護,禁止隨意開挖水渠,禁止無休止,沒有規劃的興建水力磨坊。十年,可增加良田百萬頃,可見……黃河清!”

柳木這個信心不是憑空掉下來了。

黃河開始變黃就是因爲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交界處,那裡連年兵災不斷,有樹也會被砍了去作軍用。

而且現在就是地球第四次溫暖期,長安的氣候可比後世的長江以南,而且降水量足夠。

只要保持水土,十年就可以見到黃河清。

說保持水土,保護環境李世民怕是不會太在意,但一句黃河清,這可是要了李世民的命,在他身爲皇帝的期待,別說是保持黃河清,就算是有那麼幾天是清的,他的帝皇生涯也可以記上濃重的一筆。

若是黃河真的變清了,那怕是相對變清,李世民也可以說貞觀朝是千古盛世。

“兵部。”李世民開口了。

卻是沒叫工部,也沒有叫戶部,而是叫了兵部。

杜如晦出例。

李世民吩咐道:“三年,朕要滅了頡利。北方無戰事,黃河可以休養生息,莫說是十年,朕此生若能見到黃河清,卿等千古留芳。”

衆朝齊施禮。

“退朝……”

衆臣再施禮。

這……柳木呆住了,他最重要的事情一個字都還沒有提及呢。

李世民走了幾步又停下:“柳木,你想要作的那件事,朕以爲你可以選十五縣之地試一試。就這樣。”

柳木施禮後退離。

一天後,柳木親自去了華州。

華州就是華山腳下的一箇中州,這裡是渭水平原,也可以叫關中平原的東南部,這裡有着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

這一帶,南北都有山,但中部平川卻是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屬於渭河沖積平原。最大的資源是有着黑腰帶之稱的渭北煤田帶,儲量驚人。

不過柳木卻不是爲煤而來。

柳木在進州城之前,先在一處村莊停下。

村子裡正在把他們張網抓來的蝗蟲在村前的空地上涼曬。

光是見柳木親隨護衛部的氣勢,村長與里正就知道是長安來的大人物,趕緊迎到村頭。

護衛飛快的拿來摺椅,折桌擺開,柳木請兩位老者入座。

“兩位老丈,我路過這裡歇個腳,也順便打聽點事。”

“官人您說。”里正根本就沒打算問柳木到底是誰,這架勢肯定不是小人物。

柳木笑着說道:“我問個事,兩位老丈幫着想想。”

“成,你問。”

“咱關中人多,這鄉、裡、村。各家的田夠數嗎?”

柳木問完,兩位不敢回答了,私議政事他們不敢。

柳木笑着一伸手,柳木的新任秘書謝星兒將一份文書遞到了柳木手上,而且翻到了柳木需要的那一頁。

“這村子,遠遠不足數。”說罷,將那份文書遞到了兩人面前,繼續說道:“大唐的田分爲永業田,然後是口分田。但關中的貴族太多,關中的官員也太多。所以另兩種田讓百姓的田不足數,你們的口分田怕平分到丁,不足十畝吧。”

大唐還有兩種田,柳木就有。

一種叫職分田,就是相當於官職俸祿的,一品的十二頃,二品十頃……

這田是公田,離職就要交回。

“官人,這……”

唐朝,百姓對有官職之人的一種尊敬。到了宋代纔是妻子稱呼丈夫的。

“我要問的是,若是我讓你們換一個地方居住。如一戶有五口人,三丁。那麼你們會得到一千畝以上的田最多不超過三千畝,然後有奴戶十戶。當然了,田中所產無論多少,我要扣走……”

這時柳木停下了,他在看着兩位老丈的反應。

而後柳木才說道:“我要扣走三成,再按每畝收十文錢田稅。沒有徭役,但卻要出丁受訓護衛鄉里,這與府兵不同,只須護衛鄉里無須出征。”

“換不換,走不走?”柳木問完之後就開始等待兩位老丈的反應了。

嘶……

兩位老丈都是一個反應,這個問題對於他們來說太刺激了。

這是從小民升爲富民的級別。

“我叫柳木,沒有都尉冊封的一位駙馬。”

聽到柳木報名,兩位老丈趕緊起身施禮,柳木的大名莫是關中,就是遠在巴蜀西南的土司都有所耳聞,更何況關中地帶。

柳木沒讓兩位老丈起身,伸手按住了他們:“兩位老丈,總舶司有田地,那些奴戶卻不懂耕種。那裡可是一年收三季稻米的良田,四季如春。當然了,還有一部分地方勉強還行,那裡的人不會種菜,我需要大量的蘿蔔。”

兩位老丈都沉默了,這事讓他們拿不定主意。

一邊是背井離鄉,一邊卻是身家暴漲數倍的誘惑。

柳木又補充了一句:“當然了,你們的家依然還是你們的家,就拿這個村子來說,我肯定會推倒了,而後數村合一建大村,所有人的戶籍依然還在這裡。依然可以……衣錦還鄉。”

柳木說完衣錦還鄉四個字之後,兩位老丈的眼神立即就變了。

大唐也有外出作工,甚至跑很遠去作工,也有作運輸的活。許多壯勞力都在農閒的時候外出作工,只要家還在這裡,每年有個念想,也是不錯的。

從兩位老丈的眼睛之中柳木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第0062節 故意講出的秘密第0692節 青山綠水藍天(五更)第0787節 陰妃的請求第0737節 匠人的地位(加一更)第0194節 長安城中關於柳木的段子第0530節 狠辣的老儒生第0885節 礦區的紙幣第0601節 一個故事第0190節 柳木炒鋼法第0942節 太上皇重賞第0935節 回家第0735節 名門世家的子弟第0385節 瘋狂的傅弈第0548節 聖令、絕戶計可行第0451節 入場卷第0440節 大唐秦餅第0074節 小小公子有威風第0048節 有人會不高興第0166節 要那兩萬青壯(三更)第0543節 柳木宴客第0945節 唐皇出刀第0660節 大唐的舊軍械第0922節 即將開戰第0919節 磨刀霍霍第0930節 派出重兵第0284節 大出血還是大便宜第0605節 唐人上等民第0383節 火雨第0510節 這是敲詐第0282節 李淵的私訪第0040節 官配逼婚第0849節 一張白紙第0006節 香洗第0464節 穿龍袍的太子第1015節 衆將回歸第0777節 是否是反間第0232節 來自突厥王子的威脅(四更)第0986節 扶桑族的進取心第0103節 好多金子第1004節 減稅提案第0382節 這就是玩具第0731節 大唐最缺什麼第0212節 未來的大妹夫來了第0085節 在絕對實力下第0487節 柳木的禁忌第0911節 又一個新城第0802節 飯糰之亂第0864節 好建議第0115節 地下世界第0489節 李淵禪位第0124節 鄉野小民的反擊第0565節 比武第0956節 老邁的母親第0391節 新三坊第0121節 魏黑子第0503節 北征論計第0271節 柳木的小霸氣第0568節 瑕疵必報第0187節 朝堂挺可怕的第0538節 夫人路線第0003節 曾經的歷史文寫手第0964節 準備過年第0070節 要命的密聞第0087節 柳木的秘密小屋第0711節 一碗麪第0734節 椰子、蕉麻、棕第0930節 派出重兵第0019節 古人的簡單愛情第1009節 大戰略第0889節 滅口第0653節 虯髯客第0122節 彭海的暗助第0820節 般隊回來了第0224節 代州埋伏第0289節 深秋穿夏裝的宮女第0057節 好黑,好可怕第0715節 重建佛門?第0004節 一枚蛋的巧遇第0442節 關大唐什麼事第0810節 淵氏叔侄第0384節 柳木的小心思第0488節 回長安第0317節 大唐最會吃的人第0084節 忍這一口氣第0901節 休達第0051節 小小庶民有才華第0818節 忍辱負重第0402節 貴公子之怒第0587節 糧船到了第0966節 過年要吃餃子第0652節 神秘船隊第0301節 關於某個小屁孩的地盤第0872節 崔一言接手第1000節 大唐又多一寶第0970節 只要金子第0844節 廟算第0963節 到年底了第0364節 死而復生的人第0645節 貞觀頭一個五年計劃第0069節 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