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9節 縣令級背鍋俠

聽到柳木讓各縣令也參加背黑禍,李世民都聽不下去了,正準備開口反駁之時。

柳木開口說道:“這些縣令替大唐背這個黑鍋,然後借給我,我帶他們去倭島。保他們在倭島享受的是進五階的待遇。”

柳木說完後,李世民眼睛都眯起來了。

只要沒扯到他這個新皇登基就有天災,而且柳木給背鍋的縣令們還有大補償,這事能辦。

但李世民卻沒辦法開口表示就樣辦。

柳木替他說,比他開口好百倍,李世民不想背上一個不好的名聲。而柳木無所謂,甚至都不存在背名聲的事情。

柳木在等劉政會思考的時候又說道:“聖人,就禁軍幫我給總舶司送一封文書。”

“什麼樣的文書?”李世民問道。

“聖人,我總舶司收蝗蟲,曬乾的蝗蟲一石換兩石稻米。蝗蟲磨成粉有大用,治小兒百日咳,更對皇后氣虛不和,氣短喘息有極大的好處。當然,皇后用藥還需要配伍其餘的藥材。其最最重要的價值,是軍藥。”

“軍藥?”李世民吃了一驚。

“配上酒服下,治七日風。”

“啊!當真?”李世民可是知道,大唐許多士兵受傷之後,看似傷口在恢復,可突然人就因爲痙攣而死。

劉政會也說道:“七日風是必死之症,傳宋襄公就是傷後七日風而亡。”

柳木記得很清楚,古代是沒辦法應對破傷風的,這病症太可怕了。

而到了明代,本草綱目一書纔有記載,以蝗蟲磨成粉,每次三克,一日三次,用酒送服可治七日風。也就是破傷風。

李世民立即手書一份,讓傅弈親自去醫聖館,前道門醫術高明的前輩依柳木這個說法推算,並且驗證。

柳木這時又對劉政會說道:“劉尚書,剛纔我的提醒也一定會告訴尚書省,請您認真的斟酌我的提議。”

“好,本官會考慮,本官去尚書省代你將這個提醒與尚書省議一議。”

“謝過。”

“份內之事,柳駙馬不如同我一起去,就你那份公文也細說一二。”

李世民接口說道:“擺宴,今晚傍晚朕陪你們一起議一議。”

“是,那臣先告退。”

僅僅一刻鐘之後,數千騎從長安四門出,每個人都在不斷的高喊:“總舶司收購曬士的蝗蟲,一斤蝗蟲換兩斤上等稻米,就在各縣衙兌換。”

這樣的傳播速度,相信不超過兩天,整個關中都會知道柳木帶了五百萬石大米回來,然後用大米在長安換曬乾的蝗蟲。

但這道命令,僅僅幾個時辰就被高儉更改。

就收蝗蟲,兩斤蝗蟲換一斤稻米,不需要曬乾。曬乾的還是依原價兌換。

當天傍晚,柳木期待的會議沒有開成,並不是因爲人沒有到,而是僅就蝗蟲這個問題就讓柳木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去講解。

從李世民的書房移到了太極殿。

太極殿上立着一塊很大的黑板,柳木正用粉筆在那裡畫着。

“蝗蟲是什麼?各位前輩都是飽讀詩書的人,但我說你們錯了。”

姚思廉來到黑板前,對着所有人欠身一禮:“各位,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柳木聽完這話,臉都憋紅了。

姚思廉衝着柳木一笑:“老夫以爲,允許柳駙馬粗口。”

“胡扯。”柳木一聽可以說粗話,立即就開罵了:“魚豐是因爲蝗蟲無數的死在水裡,然後這東西大補,魚吃了自然魚豐。”

柳木的板書很差,畫功也很普通。不過柳木還是將自己小學的時候就學習過的蝗蟲。

“這東西就是一隻蟲子,說的最簡單一點這就是一隻大蛐蛐。這東西挺好玩的,抓一隻裝在小竹籠內然後餵它吃蔥葉子,這傢伙能讓辣的叫一夜。”

柳木用力的拍着黑板。

沒有柳木的講解,一直到宋末都認定了蝗蟲是魚卵化成,然後飛入海化成魚。

“鬥蛐蛐,有玩過沒,這東西可有意思了。”

在場的多半都搖搖頭,倒是馬周表示自己見過,確實有以鬥蛐蛐爲賭的。

“蝗災!”

聽柳木提到蝗災一詞,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事實上,我管轄的四縣也有蝗災,極輕度蝗災。我已經安排人去清除,派出一萬隻雞,橫掃蝗蟲。”

李世民打斷了柳木:“說重點。”

“蝗蟲的生活習性,喜歡吃幹一些的植物,喜歡乾的地方。這樣來解釋緊,乾旱佳作讓水位下降,井水變深,土裡的水份變少,然後蝗蟲喜歡這樣的地方,最多的可每尺見方有五百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每尺就會有數萬只蝗蟲卵。”

“這東西是羣居,生的多,而且什麼都吃,又會飛,而且蝗蟲卵藏在地下甚至可能數年才變成蟲子。蝗災就是因爲,一塊地方讓它們吃空了,然後換一塊地方繼續吃。”

“史冊有過記載,以秦漢兩代論,平均九年一次。但前隋卻是五年一次,武德年間才十年,大唐就發生過大大小小的蝗災十一次。爲什麼?”

“爲什麼?”原本是隻是來聽熱鬧的李淵開口問道。

蝗災會被記載爲皇帝失德等等,李淵聽到自己當皇帝十年,而且還有一年半處於不管朝政的時期,卻有十一次大蝗災。

“父皇,您聽說過嶺南歷史上發生過蝗災嗎?”

“沒有。”李淵回答之後看着重臣,重臣們紛紛表示沒有聽過類似的記載。

柳木卻是知道,後世在廣東一帶人工瘋狂的養殖蝗蟲,然後大量的出口。

這些卻是無關了。

“父皇,聖人,各位前輩。綠地覆蓋率低於五成的地方,蝗蟲才能存活,山清水秀植物密度高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有蝗蟲大量存活,些許幾隻還不夠鳥兒吃呢。”

緊接着,柳木用三個字,震驚太極殿。

只聽柳木問道:“父皇,皇兄。你們聽說過……黃河清嗎?”

整個太極殿上至太上皇李淵,大唐皇帝李世民,下至尋常的小太監,所有人如被雷擊一般呆滯在當場。

第0649節 出訪新羅第0326節 八百里加急到長安第0789節 一板車錢幣的重演第0782節 大唐不等了第0351節 邢州宴會第0842節 比武第0447節 那一套茶具第0120節 王君廓的望遠鏡碎了第0389節 寺廟改醫館第1028節 圍不受降第0827節 老程在福岡第0147節 秘密入長安第0737節 少女貴婦們的計謀第0675節 柳木的醉話第0899節 文明入侵第0476節 梟雄的智慧第0491節 太子之選第1009節 大戰略第0578節 女軍師第0736節 男女眼中不同的三寶第0179節 爭鬥的真相 (第三更)第0260節 柳木的小誘惑第0342節 一人吐血一人笑第0900節 鬼門巨浪第0130節 二月初九第1025節 假道伐虢第1004節 減稅提案第0417節 倭女盛妝第0951節 秦瓊選將第0136節 管家婆的天賦第0654節 勸服第0538節 夫人路線第0807節 錢生錢第0849節 一張白紙第0895節 戲言引發的出戰第0480節 被震驚的大唐皇帝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709節 坊間第0779節 預購?第0081節 膽子太肥第0340節 小奴兵戰功了得第0025節 偷偷的問名第0372節 帶血的短刀第0293節 柳木的搖錢樹第0965節 美食第0080節 突如其來的聖旨第0686節 回柳家探親(加一)第0921節 奴隸兵第0842節 比武第0020節 小小村夫戲公子第0916節 爲了銀子也要打第0107節 聞月閣第0471節 這人真有趣第0495節 炫耀第0640節 軍械報價單第0545節 攤丁入畝的想法第0583節 倭人節操無下限第1022節 南下備戰第0088節 秦王自找的杖責第0474節 三五天的信任第0210節 程老妖受刑第0738節 老薑之辣第0628節 準安王病逝第0587節 糧船到了第0580節 小麻煩的大影響第0839節 拒絕送功勞第0154節 殺齊之始(第一更)第0625節 推古女王之死第0299節 有拼姐夫的人第0343節 柳木版項莊舞劍第0465節 冷血的逆子第0735節 名門世家的子弟第1006節 見識一下第0230節 來認親的第0150節 鐵血亦有柔情的秦王第0292節 四盤菜之勢第0963節 到年底了第0841節 來了不少客人第0830節 老程的馬第0114節 西市買花第0820節 般隊回來了第0272節 信任無價第0138節 竇世寬的牌第0573節 關中旱災第0626節 無盡的殺戮第0427節 寶林的金錠第0891節 再送一份禮第0503節 北征論計第0222節 竟然是聖人親信第0652節 神秘船隊第0944節 瘋狂的石頭第0199節 柳木在找公證人 (三更)第0609節 唐朝女子的生活費第0545節 攤丁入畝的想法第0765節 爲誰守島第0755節 重賞之下第0594節 十六份調令第0301節 關於某個小屁孩的地盤第0601節 一個故事第0445節 梧桐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