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

武懷玉位列第三等,且是第三等第一家。

第一等的自然是皇族李家,但並不是隴西李都列在一起,這次修的氏族志新版,以官爵做標準,取身及昆弟子孫,餘屬不入。就好比李世民是第一等第一姓第一家,他的一衆兄弟們,還有他的兒孫們,都屬同一家。

但江夏王李道宗、河間王李孝恭等等,就不屬於,要另按他們的官爵記入。所以他們雖同在第一等,排後在後。

第二等爲外戚,外戚裡首先就是任過李唐皇后的家族,比如獨孤氏、竇氏、長孫氏,同樣是後戚,又以官職爵位排先後,這次長孫無忌就排二等第一,他是前宰相現三公,又是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國舅爺。

除了三後姓,還有就是二王后。這二王后指的是大唐建國後,封前面王朝後裔爵位,贈予封邑,祭祀宗廟,以示尊敬,顯示本朝所承繼統緒,標明正統地位。大唐的二王后,就是封楊隋後裔爲酅國公,北周宇文家後裔爲介國公。

三後姓、酅公、介公,就是獨孤氏、竇氏、長孫氏、宇文氏、楊氏,這五姓裡,只要在當朝職事官五品以上者,都能進。

每姓裡都有不少家。

比如長孫無忌和長孫順德同在二等,但算兩家,因爲長孫無忌的高祖是長孫順德的曾祖,雖沒出五服,但按氏族志的新標準,非昆弟及子孫,所以要算兩家,而云麾將軍郫縣公長孫無逸是長孫無忌親弟弟,因此他算在長孫無忌這一家。

武懷玉位列第三等,

這一等,是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右僕射。

武懷玉以代司空、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傅,並曾三拜宰相,當之無愧位列第三等第一家,

而同樣曾任宰相,死後冊贈司空的武士彠,因爲生前官職爵位都沒達到第三等的標準,他生前是特進、民部尚書參預政事,故只能列在第四等,甚至在第四等也只能是排名居中。

武懷玉和武士彠雖同出一族,但跟長孫無忌跟長孫順德關係是一樣的,都是分列兩家。

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

武懷玉看着這本氏族志,

修了五年了,

這新修訂版上這一千多家,基本上就是把朝廷實職五品以上官員,全都記入了。因爲有不少官員關係近,是登記爲一家的,

比如三戟張家的三兄弟,都是實職三品以上,因此只記一家。

而如武懷玉武懷義,他們兄弟倆都是三品以上,也只記爲一家。

這樣的情況很多,故朝廷五品以上職事官很多,但最後統計下來,卻僅有一千六百五十一家,而這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實際又是分屬二百九十三姓。

武懷玉看到了五姓七宗四十四家,這些顯赫的山東門閥,這次普遍排名比較靠後。

比如說之前被高士廉他們按舊門第傳統列爲第一等的博陵崔崔民幹,曾任黃門侍郎,現爲博陵郡公、宋州刺史而已,雖爲三品,可按新標準,卻也只排到第六等。

四等要是二品和宰相,五等則是要正三品、國公,他這郡公、從三品,也就只能位列第六等了。

而同出自博陵崔氏的兵部侍郎崔敦禮,雖有從三品階,但職事是正四品,也沒郡公爵位,更只排到了第七等。

而如滎陽鄭氏的鄭元璹,曾經是大唐沛國公、左武侯大將軍,甚至在隋朝時就封國公任刺史了,但因爲此前坐事免官,現在無官無爵,

所以這位五姓名門出身的滎陽鄭元璹,鄭氏的當家人,甚至都沒能進入這次的氏族志榜單。

而范陽盧氏的盧承慶,爵范陽郡公,職雍州治中,以從四品職加郡公爵也只排第七。

五姓七宗四十四家,在大唐那是最自傲的門閥舊族了,但在這次氏族志排名中,最高的也不過第六等,還是六等中後排名,其餘的排第七第八甚至第九,但能上榜的也沒幾家,更多的都沒入榜。

因爲沒達到職事官五品以上這條硬標準,

你五姓七宗四十四家,宰相聯姻都得出賠門財,但在皇帝的尚官要求下,他們達不了標。

李世民捧着茶杯,目光關注着武懷玉,觀察着他臉上的表情。

本來,氏族志九等,皇族、三後家、二王后,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左右僕射,這些都是要列爲第一姓,只不過皇室李家排最前,按這標準武懷玉當然也能進第一姓,

可皇帝最後卻改了主意,硬是隻讓皇族李氏獨佔第一等,

三後家、二王后這五姓列爲第二等。

武懷玉這三公、太子太師、開府儀同三司,都只能位列第三等了。

這是皇帝在刻意的壓武懷玉,

甚至本來武士彠冊贈司空,生前又是宰相,按說也是當列這三等的,可李世民硬說他是死後追贈司空,把他扔到了第四等。

武懷玉武士彠,武氏兩家,在氏族志上是被皇帝刻意打壓下去的。

武家上氏族志的也就這兩家,其餘的都沒能上榜,武士彠兄弟三人,武懷玉父子三人,官爵品級都達標,分記兩家。

皇帝想看看武懷玉的反應,

可武懷玉看着氏族志沒什麼表情,

這讓他有些意外,

畢竟,魏晉以來,最重門第,哪怕皇帝再怎麼說只尚本朝官爵,可數百年來的傳統,也不是這麼好打破的,否則房玄齡魏徵等這些大唐新貴功勳高官們,也不會那般追捧五姓七家,爭相要與他們聯姻,甚至不惜付出大筆賠門財了。

武懷玉的官爵,屈居第三,他居然肯,而武士彠死後,現在只列第四,武懷玉也並無不滿。

有點太淡定了,

“二郎覺得氏族志如此修可否?”李世民問。

武懷玉笑着道,“若是按魏晉以來的譜法,我家幷州武氏僅是寒門並非郡姓,連這氏族志都不上了,

聖人給臣家列爲三等,臣叔家列爲四等,那是大大擡舉我們幷州武氏了,”

“臣有些惶恐!”

李世民有些看不懂了,真能如此淡定,就不想爲武家再爭取門第擡高點?

要知道,如李義府這樣的仕途得意之人,都要想辦法攀上趙郡李氏聯宗結譜,而一門出了三個秀才的洹水杜正倫兄弟,也是千方百計的想要跟京兆杜氏聯宗,卻被杜家無情拒絕。

“朕覺得,武士彠身爲太原開國元謀功臣,又是貞觀實封功臣,生前又官至宰相,死後冊贈司空,高士廉安排在第四等有誤,贈司空也是司空,武士彠家當列第三等。”

武懷玉還是很淡定。

“你還有什麼建議嗎?”

武懷玉看着手裡這本氏族志,他能明白皇帝的心思,借氏族志,重定士族門第,這是要打壓山東、江南舊士族,鞏固皇族李室的社會地位,甚至扶持一批出身庶族寒門的勳戚新貴,側重扶持統治集團。

這出發點自然是好的,只是步子有些大了,

五姓七家在民間社會地位這麼高,可在這氏族志上卻地位這麼低,甚至許多舊閥因爲官爵不到五品,連上榜資格都沒有,

這樣做的後果,必然是讓這本氏族志的公信力不足。

“陛下,臣建議一步步來,步子不能邁的太大。雖然以本朝實職五品做上榜標準挺好,可這樣一來,舊閥士族竟然大多數都沒能上榜,只怕效果不會太好。

不如對舊閥稍放低一點標準,”

李世民認真思考,“你繼續說。”

“比如對原非郡姓的,可以按現在這個標準,本朝實職五品以上者既可錄入,而原爲郡姓望族門閥的,就算如今沒有實職五品,也可以放低標準,仍將他們錄入,”

“郡姓舊閥,比如五姓七宗四十四家,還有關隴六姓等,若無五品職事,也都可以視爲從三品錄入,”

不能直接簡單的把那些舊士族摒棄於外,而是要把他們納入進來,

但他們如無高級官爵,那自然就無法進入上三等,只能在中三等,甚至下三等列名,這樣豈不是比直接沒有他們,讓這氏族志更有公信力?

崔幹、崔敦禮、盧承慶等這些五姓七家的精英,如今本也在朝擔任五品以上要職,甚至多有公侯爵位,那麼適合的提高他們點排名,也沒關係。

本來列六七等,那把他們提升到四五等,甚至三四等,也是可以的。

再怎麼提,也要位列皇族、三後家、三公、太子三少、宰相、一二品的後面的。

“那就把崔幹、盧承慶、鄭元璹、崔敦禮他們都列爲第四等,”

李世民從諫如流,

原來郡姓一百八十九姓,還是應當都拉進這個氏族志裡來,哪怕沒有實職五品以上,誠如武懷玉所說,要是那些民間追捧的舊閥,卻大都不能進這氏族志,那這氏族志修好刊印出來,只怕也沒啥信服力。

“二郎,你說要不再調一調,皇家、三後家、二王后、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左右僕射爲一等,文武二品、參預政事三品爲二等,文武正三品、國公爲三等,文武從三品、郡公爲四等······文武職事從五品爲九等,”

“博陵郡公、宋州刺史崔幹,兼其博陵崔氏郡姓,列其第三等,崔敦禮、盧承慶、鄭元璹等也皆特列第三等,如何?”

若按皇帝這話,那武懷玉、武士彠,都能以代司空、贈司空而位列第一等,成爲一等姓。

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802章 戒酒戒色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203章 祥瑞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323章 崑崙奴第652章 開張第836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273章 邀約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856章 武琉兒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969章 武懷玉當列幾等?第387章 真相大白乾翻天第238章 李靖收徒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573章 捅破天第874章 開封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554章 人人懷疑的大捷第993章 請武公拉我一把第939章 金山第423章 擡棺見第462章 褻瀆者第475章 孤臣路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759章 拿下第692章 銀花第927章 老鄉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628章 彈劾第336章 李治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903章 怕嗎第528章 長刀出鞘飲血還第117章 撿漏寶藏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10章 捉錢令史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270章 開府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416章 陛下,沒錢了第132章 獨領風騷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967章 你別插手第330章 譴責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1026章 小呂宋第276章 呂梁山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234章 和親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743章 勢不可擋的少帥第126章 千金不換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323章 崑崙奴第347章 颯露紫第635章 臣惶恐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1066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51章 忽冷忽熱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