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

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

政事堂有兩項基本工作,

一是根據天子詔令處理事務,二是對朝政提供建議。

魏徵起身,瞪着武懷玉,“你們這樣是誤國,就不能休養生息讓天下過幾天安生日子嗎?”

武懷玉一邊整理着會議記錄,一邊不客氣的對魏徵道,“魏相,難道我們要把這些事情留到子孫後代去做,現在有能力不解決了,非要拖成心腹之患?”

魏徵嘆了口氣,“急不來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急功近利,反而遺禍無窮,你們難道忘記了隋煬帝?他的大業夢,是如何的急功近利,又是如何讓前隋在開皇盛世之後,二世而亡的?”

各有各的道理。

魏徵心裡很害怕,怕這好不容易恢復的安定,又要亂起來。所以他寧願是步子慢一點,走的穩一點,他甚至帶有幾分請求,“二郎,不急於一時,不急於一時,當今天子方三十而已,春秋鼎盛,還有很多時間,慢點來,”

武懷玉卻搖頭。

“魏相,這不是急和慢的事,而是必須做的事,朝廷眼下出手嶺南的事務,其實時機完全成熟了,這是一個態度,而不是其它,”

嶺南、南中、黔中,西域、遼東,這是必然要一步步解決的,

這些地方甚至跟漠北草原還不一樣。

溫彥博把他面前的記錄好的摺子收起,面無表情,他跟魏徵雖然當初在如何安置突厥人這件事情上,政見完全不和,之後也沒少衝突,

可是在這次,卻又都是站在一邊,都認爲朝廷眼下要對嶺南大搞,是不合時宜的。

維持嶺南原本的安定就不錯,又爲何要冒着嶺南大亂的風險駐兵,既費軍費,還不得好。

他望了望房玄齡,這位房謀,卻只是面帶着微笑,這個傢伙最得皇帝信任,可溫彥博有些看不起他,覺得他好像從沒有自己的意見,完全就是皇帝的應聲蟲,皇帝的大管家,

什麼事都要聽皇帝安排,只要皇帝安排好了,他便會完全按旨意處理的穩穩當當。

“這個事情,我們不會同意的。”

魏徵說着離去。

武懷玉只是對其它宰相們一笑,然後也出去了。

魏徵同不同意其實不重要,就是溫彥博不同意也沒關係,雖然這兩個一個是中書令一個是侍中,

但政事堂存在,其實就已經削奪了很多三省的權利。

政事堂設立的意義是什麼?

就是把原來分開的三省聚到一起來,不僅是出謀劃策,最重要的還是把草詔、審議這兩塊放到一起。

溫彥博當然可以拒絕草詔,魏徵也可以駁回詔令,

但政事堂就是一個這樣宰相聯席辦公會議,必要的時候皇帝還可以出席,如果一道詔令,他們不通過,皇帝可以讓宰相們聚議,再議。

反對也得有足夠的理由。

武懷玉在門下省政事堂有自己的辦公室,不過會後他並沒有在這多留,他現在三省並沒有職事。

出了宮城內省,他徑直去了東宮,先去看了太子,說來他現在的幾個職事,太子少師、總監東宮兵馬、崇賢館主、崇賢殿學士,其實都是東宮職。

他還掛了個兼修國史銜。

跟太子聊了會,便去了東宮對面的皇城延喜門內的左衛率府。

左衛率府衙門裡,有他的公房,是總監東宮兵馬這差事的辦公室,甚至還給他配了屬吏。

他過來也只是轉了一圈,喝了杯茶,跟東宮六率四府,內三衛五府的那些武官們見了個面,打了聲招呼便走了。

其實現在東宮這六率四府內三衛五府,多數武官都是兼職。如從涼州回來的李大亮,還有即將去南中的蘇烈,以及還在幽州的程處默,他們都兼着東宮的率職。

雖然就打了個照面,但今天在東宮裡坐班當值的武官們,還是很激動,這些傢伙消息也挺靈通,知道朝廷要在嶺南搞大動作,比在南中那邊還要大。

所以都想去嶺南。

此時外放若能往上升一階半級的自然最好,平調出去也不怕,關鍵是嶺南有機會,

現在頡利都在長安陪酒跳舞了,武將們也沒啥打仗立功的機會,

偏偏嶺南蠻子在長安貴族眼裡,根本不值一提,去嶺南,那就是撿功勞。

何況聽說嶺南這幾年海貿也不錯,廣州交州這海貿做的越來越紅火,還有什麼開礦捕奴啥的,好像遍地金銀似的。

武懷玉現在儼然就是軍方少壯派代表,

年紀雖輕,可這一路上打出來的戰績功勳擺在那,隴右醫院營的一戰成名,北上朔方半路討滅羅藝叛亂,在朔方更是獨自滅樑師都,到了幽州不僅大破北山奚,更是兩次大敗突厥,

這等赫赫戰功,在貞觀朝以來,其光芒甚至不輸於李靖。

對許多武將們來說,李靖那已經是老一輩了,就跟秦瓊成了更老一輩一樣,如今武將們都視武懷玉爲楷模。 武懷玉對於這些充滿渴望的東宮武將們,倒也是笑着跟安撫他們,雖沒答應,但也沒完全拒絕。

東宮武官,除了許多是兼職外,另外還有不少則是那些王公勳戚名門子弟,在東宮任職,也是鍍個金。

就好比那時豆盧懷讓是東宮右衛率的司馬一樣。

這些名門子弟,家世顯貴,甚至本身也確實騎射了得,甚至可能張嘴就是各種兵法戰略侃侃而談,

他們年輕而又充滿激情,不過卻大多缺少歷練,正是最渴望上戰場建功立業的,當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名門子弟嘴上喊的聲,其實是不敢上戰場拼殺的,就好比豆盧懷讓,一聽打仗就往後縮,

但就是這些人也想去嶺南,一來覺得嶺南蠻子不成氣候,不是朝廷對手,二來好多人的家世,他們想去嶺南也是爲了藉機外放升官,甚至是到那邊去摘桃子搶功勞,但真拼死他們也未必需要上場,他們有的是辦法。

這樣的人武懷玉心裡鄙夷,臉上卻也不嫌棄,反正任何時代,在哪裡都有這麼一羣草雞,可能平時還叫的最雄亮,以爲是鷹,其實就是草雞。但他們願意去嶺南,也不全是壞事。

況且,許多小雞崽子,其實他們的父兄,甚至爺爺叔伯們,可能還真就是一些雄鷹惡狼,

其實貞觀朝堂上的將領們,有很大部份那都是百戰開國打出來的,是真正的沙場老將,這些傢伙自然是鷹派,也是能打敢打的,

武懷玉離開皇城,回了宣陽坊家中。

結果長安的那些武將們就爭相來拜訪了,

他們甚至都不在意要避諱了,

武將們紛紛來拜訪武相公,一個個的也都是開門見山,坐下就說馮盎慫了,嶺南就得收拾,

武相公我堂堂三品大將軍,我願意去嶺南做個軍使。

那個說我也是秦王府出來的了,我現在也是堂堂統軍,我願意做第一批南下嶺南的,不管是軍使還是統軍,都行。

來的武將們多了,他們的聲音就更洪亮了。

甚至有人叫囂,何必跟那些嶺南蠻子客氣,咱們要來就來一大的,調集十萬人馬,兵分三路,陸路兩路,海路一路,同時殺過去,把整個嶺南都徹底的犁一遍,

犁深了,這藏地底的蟲子就都給犁出來了,

把他們掃滅乾淨後,到時駐軍屯兵,不管是設軍鎮,還是設軍府,還是要設州立縣,編戶齊民,那不都是隨我們安排。

好多人說對,就是得這樣,一力降十會,泰山壓頂。

草原上突厥汗國,幾十萬騎,那都讓我們一擊而滅,嶺南那些獠狸蠻夷,怕啥。

咱們之前那是騰不出手來,

還真能任他們一直當土皇帝不成?

來的武將越來越多,

這些傢伙還真把武懷玉當成軍方代表,把武家當成了軍界沙龍了。

這些傢伙在長安諸衛府衙門裡閒坐時間久了,看到點機會,那個個是眼冒精光,連武臣跟宰相們要保持的距離也顧不上了,

就想從武懷玉這裡弄到個南下名額,或者自己沒機會去,那讓族中子弟或門生舊部去也行。

沒有人去找李靖,

雖然現在李靖已經是軍方第一大佬,但李靖行事向來謹慎,當了宰相以後就更別提了,在政事堂上都很少開口,散衙後回家不是陪着他的大老虎就是陪紅拂女,

代國公李靖的門一般人根本進不去,

雖然很多人認爲武懷玉是文官,

WWW. тт kдn. CO

但武將們卻都認爲武懷玉是自己人,武德七年所設立的十二等散將軍號,武懷玉現在就還有個鎮軍大將軍號,這是十二等中第二的正二品銜。

如今朝廷散官中,都是文散官階,還沒有武散官階,武懷玉有左光祿大夫的從一品。

武家的客廳裡,熱鬧非凡,

武懷玉乾脆就搞了個冷餐酒會,大家邊吃邊聊,對外就說是武十八郎剛出生,客人來賀。

“武相,嶺南那麼大,六個都督府,各只置一支五千人的軍鎮,是不是太少了?”

“是啊,爲啥還要嶺南本地點選一半?直接從中原內地拉過去好了,全拉過去,也全三萬人。”

還有人建議,三支水軍和三支沿海巡檢,不必要那麼麻煩,搞水師也沒有海上敵人啊。

乾脆,六都督府,每都督府加一軍鎮,每鎮五千,十二鎮也才六萬人,

統軍府十二個太少了,應當翻一倍。

還有人說,嶺南不應當建鄉團,必須讓嶺南那些土酋遣散所有私兵,還得收繳他們的甲弩,否則還不得亂套。

也有人說,州郡兵還是得留點給他們,上州留一千二,中州一千,下州八百,大縣五百,小縣三百。

有人說這些州郡兵,州里由司馬統領,縣裡由縣尉統領,應當統一由長安選派過去,不能交給當地南蠻子管。

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

甚至有人說着說着,都已經開始在劃分地盤了,從都督府到州縣,從官職再到貿易、礦山等等,這些傢伙大聲的商議着、爭奪着,

武懷玉樂呵呵的看着這一切,

嗯,這些武將是貪婪的,可不正是這種貪婪,纔是向外擴張的驅動力嗎,嶺南,就得有這樣一股力量推動着。

(本章完)

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785章 臣妾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864章 世子第931章 皇長孫第818章 太子攝政第313章 夜宴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591章 武氏烏金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334章 翼國公府降麒麟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860章 逆子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697章 朕聽說第815章 韜光養晦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691章 反擊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473章 鄉賢良第229章 六扇門 小妾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10章 捉錢令史第143章 開宗立派第505章 白袍勝紫衣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203章 祥瑞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421章 順風車第160章 金屋藏嬌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749章 威壓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756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649章 分紅第294章 宇文成都第16章 永康公府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765章 高明的獵人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396章 彈章如雪又如何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51章 忽冷忽熱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791章 李靖的選擇第179章 秘密會盟第878章 停封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510章 山後八寨第289章 白城開市第11章 朱衣黃衫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129章 大內總管第1011章 呂宋銳士武卒第623章 瓜分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588章 樊川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463章 觀自在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387章 真相大白乾翻天第749章 威壓第1071章 夜長夢多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1018章 水牛鎮第749章 威壓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419章 誰來弄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