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你有五罪

獻俘太廟,

這是大唐五禮中軍禮的一部份,軍禮有二十三,其一爲獻俘禮。

皇城太廟中,

皇帝李世民對太廟五廟的主位酌獻醴齊,太常寺太祝則在旁宣導祝文,

酌獻和宣導結束,侍中魏徵進福酒於皇帝,李世民祭酒飲福,再食用供奉於主位胙肉和稷飯,歸位。

“北伐大將告禮!”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秦瓊,很激動的高聲宣唱。

此時,終於輪到李靖武懷玉等將軍登場,在皇帝宗廟外,飲福酒即還位,其後,百官和將軍受敕共食用胙肉。

大將告禮太廟,也是要分四個階段,奠玉帛、進熟,儀式結束。

飲下福酒,禮成,食用胙肉,儀式結束。

整個儀式裡,只有皇帝和大將有飲福酒資格,張公謹蘇定方薛萬淑等人一個個捧着酒杯激動萬分,武懷玉倒覺得這酒有點寡淡,挺普通的米酒。

他甚至能品出來應當是類似魏徵家釀的燒春。

酒也不算難喝,但那胙肉讓人有點爲難。

胙肉是三牲熟肉,就是祭太廟的那牛羊豬三牲,祭祀最後一項就是分胙肉,皇帝李世民剛纔也吃了,

大將也得跟百官一起分胙,這好像表示大將雖有軍權,又打了勝仗,仍和百官一樣是臣子,需要臣服於皇權。

祭祀的三牲都是整頭的牛羊豬,今日獻俘太廟儀式規格很高,直接整頭祭祀而不是僅用頭部。

現場直接把熟的牛羊豬肉切塊,然後分給百官食用,

就跟涼山傳統坨坨肉一樣,很大一塊,也沒有什麼蘸水調料,好在春暖花開倒不算冷,肉雖是涼的,起碼不冰。

光祿寺的吏員給武懷玉端來一個盤子,裡面裝着一大塊牛肉,一大塊羊肉,還有一大塊豬肉,

牛肉感覺還帶了點血水,可能五分熟吧,外表淺棕,肉汁淺紅,按着還彈性十足,

那豬肉白生白生的,還很肥,感覺也是有點半生不熟的。

但這是胙肉,百官分胙,這可是恩賞,必須得吃,還得吃完。

皇帝李世民吃的胙肉,那是挑的最好的部位,肉質好,也肯定都是烤熟的,武懷玉身爲大將,他分到的胙肉也還不錯,就算是那塊豬肉,也是特挑的前腿梅花肉,肥瘦相間,那塊肉看着像綻放的梅花,不會白生生肥膩膩。

十位大將先分胙肉,先食。

李靖捧起來謝恩,然後大口吃起來,不僅那五分熟牛裡脊肉大塊吃,就是視爲賤肉的豬肉都一樣是大塊猛吃。

那尉遲老黑更不用說,風捲殘雲一樣,武懷玉覺得這傢伙根本就分不出好壞來。

武懷玉看他們吃這麼猛,還以爲這肉只是難看點而已,可真吃起來,才知道,真是難吃。

五分熟的牛肉,雖他吃的是裡脊肉,但早就是涼的,咬下去塞牙,還真有血水,那個腥羶啊。

只能半嚼半吞。

羊肉還好點,那塊是腿肉,肉質挺堅實,但也是涼的。

那塊豬肉雖是梅花肉,可冷豬肉哪有什麼好吃的,何況這所有的肉共同的特點除了不熟外,就是沒味道,連鹽味都沒什麼,更別說胡椒醬油啥的。

可看大家吃的那麼猛,他也只好低頭猛啃,吃着吃着,倒有幾分當年在隴右戰場上啃馬肉的感覺了。

十大將吃完胙肉,百官才接着分胙吃肉,

三整頭牛羊豬,吃光,儀式也就結束了。

接下來流程相對簡便,

先是舞樂部隊奏秦王破陣樂,然後頡利等虜酋被押到太廟前跪拜請罪,在京的蕃邦外國使者也會請來觀禮,

最後刑部尚書請求皇帝對俘虜裁決,或行刑或是授予官爵等。

新拜刑部尚書李道宗還在朔方,於是便仍由秦瓊請旨。

春風和煦,

陽光照映在頡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臉上,暖暖的,頡利很緊張,後背早溼透了。

跪伏地上聽侯裁決,連頭都沒敢擡一下。

大唐皇帝李世民剛纔吃胙肉有點膩,只感覺頂到嗓子眼,有點想吐,心裡又格外的激動亢奮着,

看着頡利可汗跪伏在自己眼前,而突利可汗侍從身邊,皇帝真想仰天大笑。

“頡利,你有五罪!”

皇帝開口,

頡利趕緊磕頭,“臣死罪,”

李世民撫須,“你們突厥以前內亂紛紛,你父親國破,依賴中原隋朝得以存立。但當隋朝有難時,你卻一兵之力都不幫助,以致隋朝滅亡,此一罪也。”

“與我爲鄰,數結盟約,卻反覆背信棄義,侵擾我國邊疆,此其二。”

“你自以爲大,好戰喜功,連年征戰不止,致使枯骨遍野,內外都生怨恨,此其三。”

“你不斷踐踏我國的莊稼,掠奪侵害我國的百姓,此其四。”

“朕接受了你的請降,赦免了你的罪過,你卻尋找諸多借口,拖延不來朝見,此其五。”

“我要殺你並非沒有理由,只是渭上的盟約未忘,所以不想苛責,便饒你不死,望你好自爲之!”

皇帝說到此,頡利總算長鬆口氣,

“罪臣謝皇帝陛下寬恕,謝不殺之恩!”

頡利此時是階下之囚,案板上的魚肉,也只能是不斷的磕頭謝恩。

“好了,着安置頡利於太僕寺驛館內,歸還他的家屬,官給食用。”

相比起給突利北平郡王、右衛大將軍、北安都督的官爵職位,皇帝沒給頡利任何官爵,連個院子都沒給,安置太僕寺驛館,實際仍是幽禁看管。

“什鉢苾,”

李世民手招突利可汗。“陛下,臣在。”

“以前你的祖父啓民可汗亡失兵馬,隋扶助復立,你的父親始畢可汗受恩不報,反爲隋敵,你如今歸順於我,我所以不立你爲可汗,正因爲前車之鑑。我希望中國久安,你宗族也不會滅亡,所以任你爲北安都督,賜你北平郡王實封七百戶。

你回去後永爲我北方藩屏,不得再相互侵掠。”

突利被扣在長安一年多,如今皇帝終於開口要放他回去了,突利激動的叩謝聖恩。

“臣李什鉢苾永遠銘記大唐、聖人之恩,以後一直都會是大唐北安都督,會一直爲大唐守護邊疆。”

李世民滿意點頭。

又召來執失思力、阿史那思摩兩員突厥頡利大將上前,

“執失思力,你率執失部歸順,朕現在授爲左領軍將軍,協掌宮廷宿衛,賜皇妹九江公主與你訂婚,封安國公爵!”

彪悍魁梧的執失思力沒想到居然還能得到賜婚公主,雖然他現在這個俟斤人在長安,可這個結果還是很滿意,跪拜謝恩,並表示願寫信爲大唐招降相熟的渾部、斛薩部等。

“思摩,開皇末年,啓民可汗兵敗奔逃,漠北諸部曾擁你爲突厥大汗,後啓民得隋扶持回到草原,你主動去除汗號,武德年間,頡利率兵入侵關中,你來長安請求通好,太上皇賜你國姓,封你爲和順郡王

頡利兵敗,諸部紛紛拋棄他,唯有你一直忠心耿耿。

你的忠心可嘉,朕今日便特賜封你爲右武侯大將軍,改封你爲懷化郡王,回去招撫統領頡利舊部,拜雲中都督。”

頡利扣在長安,

賜國姓的北平郡王突利,放還草原,仍統其舊地北安都督府。

阿史那思摩,在突厥資格很老,曾祖是突厥開國大汗伊利可汗,祖父達拔可汗。

啓民可汗也是伊利可汗的曾孫,論輩份,思摩本是啓民堂弟,是頡利的叔父,跟沙鉢羅汗同輩,突利的叔祖。

可這位一臉胡像,完全繼承了他母親的粟特胡相貌,身上卻沒什麼突厥人的影子,一直讓突厥人覺得他不是真正的突厥人,

再加之早年啓民跟都藍可汗兄弟爭奪汗位時,兵敗南逃,漠北諸部曾擁立過思摩做大汗,後來啓民得隋支持捲土重來,思摩也挺識時務的去汗號,但因此事,從突利到始畢處羅頡利這爺四個,四代大汗時其實思摩一直不得重用,

到如今也僅是個夾畢特勤,連個別部典兵的設都沒撈上,一直沒能封地建牙。

武懷玉打量着這位,高鼻深目皮膚也白,更像是白種人,而突厥人長相其實與唐人更接近些。

李世民重用思摩,一來這傢伙資格老輩份高,二者他以前跟唐廷關係也不錯,武德年間多次出使唐朝,李淵還封過他郡王。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個思摩長的不像突厥人,不被突厥阿史那家真正接納信任,讓他去接管頡利的部衆,比較讓大唐放心。

至於說執失思力,這傢伙年輕勇猛能打,同時還是藍突厥四大直系部落執失部的首領,實力很強,得拉攏。

李世民也捨得下本,不僅封他個安國公,甚至還把個小妹賜婚給他,當然公主還小,正式成婚還早。

接下來,皇帝又對其它一些突厥降將授予官爵,都挺大方的。

不過最重要的不是這些已經被押來長安的俟斤特勤們,

現在李世民比較關注的還是各擁兵五萬帳的鬱射設和沙鉢羅汗,以及在西域的拓設和欲谷設。

欲谷設據說投高昌王去了,暫時不用太考慮,畢竟他沒帶多少人馬走,孤家寡人不怕。

主要還是佔據河套的鬱射設,和在靈州西的沙鉢羅設,實力強勁,人馬衆多。

好在西路的李道宗捷報頻傳,

年前北伐開始後,他率軍北上,主動找鬱射設幹了幾架,鬱射設沒打過,後來頡利這邊一滅,鬱射設這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也果斷的請降歸附,帶着鬱孤尼等九俟斤,以及蔭奈特勤等諸特勤,率五萬帳投降。

而沙鉢羅汗蘇尼失反應也很快,他派出兒子阿史那忠,直接半路迎接了欲谷設,假意招待,結果半夜搞突襲,好在欲谷設比較警惕,跑的快,但他本來幾千人馬,結果只跑掉百餘騎,西去投高昌王,

幾千精銳部下,甚至是他妻兒老小,以及幾個小兄弟,都被阿史那忠俘了,蘇尼失以此做投名獎,向李道宗請降,還請阿史那忠來長安朝天子。

如今李世民最擔憂的這東突厥兩路藩王,都率部歸附,雖說沒來長安,但起碼態度很好。

“賜封阿史那蘇尼失姓史,爲懷德郡王,加右衛大將軍,拜北寧都督,加封阿史那忠爲薛國公、左屯衛將軍,賜婚韋貴妃之女定襄縣主,入京協助宿衛宮禁。”那位定襄縣主,是韋貴妃跟前夫李珉的女兒,皇帝繼養宮中。

“賜封阿史那摸末爲懷安郡王,加右屯衛大將軍,賜婚平夷縣主。”

思結俟斤帥衆四萬來降,李世民賜其爲左屯衛將軍。

“江夏王李道宗北伐有功,特賜其真封六百戶!”

雖然李道宗人還在靈州,沒能趕上這次獻俘儀式,但皇帝對他能夠先後把鬱射設、沙鉢羅汗兩大部收服,還是非常高興的,直接給六百戶真封,跟李靖這次得的真封一樣多,遠遠超過武懷玉幾人的百戶加封。

北平郡王李什鉢苾,懷化郡王李思摩,懷德郡王史蘇尼失,懷安郡王阿史那摸末,

安國公執失思力,薛國公史忠,

一次封四王二公,將軍刺史等無數。

對於拓設、欲谷設二人,雖還未降,但李世民也很大方的下旨,賜封在高昌北可汗浮圖城的拓設阿史那社爾爲畢國公,左驍衛大將軍。

賜封欲谷設爲右屯衛將軍。

被押送到長安的頡利以及諸俟斤、特勤等酋長,李世民一個都沒殺,

處置結束,

皇帝宣佈晚上進行宮宴慶祝,還特意讓頡利和突利,以及思摩、執失思力、史忠等參加宴會,又叫了史大奈負責陪同。

這位史大奈,是當年隨西突厥處羅可汗一同歸附隋朝的西突厥特勤,一晃在中原很多年了,李淵起兵之初也是率部跟隨,戰功着著,功拜上柱國,封康國公,賜姓史,現爲右武衛大將軍,

皇帝安排他來陪這些突厥降酋,自然是因爲他堪稱歸附表率,在中原多年,忠心耿耿,勤於王事,皇帝自然也是希望李思摩、執失思力等人以後也能跟史大奈一樣。

突厥已經過去式了,

皇帝給這些酋長們封的都是郡王國公都督刺史將軍,沒再封大汗小汗這些,用意自然明顯,不打算再保留突厥汗國了。

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504章 范陽盧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84章 戰場種菜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616章 飛奪白城堡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703章 擒虎第635章 臣惶恐第721章 臣服第711章 人情債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175章 先鋒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715章 嶺南王第462章 褻瀆者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623章 瓜分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307章 拔刀必見血第86章 臨危受命第224章 窮進士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401章 壓歲第809章 公主家的鴻門宴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558章 憫忠閣上起山頭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55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82章 攻心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18章 高攀不起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37章 小有身家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346章 爭路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322章 山鹿第890章 出事了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535章 狼煙起兵臨長城第652章 開張第1012章 宣戰第52章 微服私訪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691章 反擊第1046章 他好像一條狗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760章 臣妾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91章 戰鋒絞殺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57章 畫符繪像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466章 迎冬驛第82章 承製拜封第213章 崔寡婦第593章 飢餓的盛世第1018章 水牛鎮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84章 戰場種菜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754章 廣州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315章 幾個賬本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36章 長安居第649章 分紅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76章 懷玉校長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756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1094章 交易第821章 賢婿啊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729章 老狐狸第700章 國舅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