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光祿大夫

東宮。

崇賢殿。

武懷玉今天給太子上一堂實驗課,膽水浸鐵成銅。

太子承幹很好奇又有點拘束的坐在那,因爲他爹今天也坐旁邊,一起參加這堂實驗課的還有太子的那些兼職老師們。

太子少保裴矩、禮部尚書唐儉、民部尚書戴胄,這是民部三任升官。

還有諸位宰相。

一堂太子的課,能引這麼多大佬參加,還都很認真的在聽。

只見武懷玉取出幾樣東西擺在桌上。

“這瓶水是膽礬,也稱石膽,取自韶州岑水的天然膽泉水,

把生鐵鍛成薄片,排置膽水漕中,浸漬數日,上生赤煤,取括赤煤入爐,三煉成銅,大率用鐵二斤四兩,可得銅一斤。”

“此法名爲溼法冶金,又叫水法鍊銅。”

懷玉把薄鐵片放進倒滿膽泉水的漕中。

君臣們都瞪大眼睛看着,有些不可思議。

爲了能夠眼見爲實,武懷玉還取來已經浸漬數天的鐵片,上面已經有很多置換出的銅,把這些刮下來,再入小爐子煉,當着大家面,演示瞭如何變成銅。

李世民問承幹,“太子,二斤四兩鐵水煉得銅一斤,你覺得划算否?”

銅差不多也算是天然的貨幣。

開元通寶一貫六斤四兩,銅鉛錫合金鑄造,銅含量達成,一斤開元通寶折錢一百六十文,其中銅料直一百二十六文。

這就是銅錢本身銅料的價格,做爲通寶錢,每斤錢則是一百六十文。因爲隋末唐初的戰亂,銅礦開採量減少,市場上銅料不足,銅材料上漲。

本來市場上銅料價格要是達到每斤一百二十文,那鑄幣基本上就是虧錢,也會導致會有許多人鋌走而險的銷錢鑄器,或改鑄私錢。

承乾麪對父親的提問,有點不知所措,因爲這涉及到物價問題。

不知銅鐵的價格,就不知道這個兩斤四兩鐵鍊銅一斤是否划算。

“兒臣不知道現在銅鐵料的價格,但兒臣估計銅比鐵不止貴兩倍多,所以肯定是划算的。”

對這個回答李世民不太滿意,“你讀聖賢書之餘,也當多瞭解一些民生經濟,”

懷玉笑着出來回答。

“漢代之時,肉一斤四錢,鹽一斤亦四錢,鐵器一斤不過十錢,銅一斤則六十錢,黃金一斤萬錢。

到如今,黃金一斤可八千錢。

而鐵一斤十二三錢,銅一斤則是一百二三十錢,銅鐵料是十倍差價。”

“隋大業年間朝廷曾強行規定銅八十錢一斤,可實際銅價過百,導致大量銅礦停廢。”

市場上現在銅料緊缺,這個銅料價格讓朝廷鑄幣無利可得,甚至經常得虧本。

可現在武懷玉的水法鍊銅,用天然膽泉,點鐵成銅,兩斤四兩鐵就能換一斤銅,這就很誇張了。

兩斤四兩就是三十六兩,而一斤十六兩,二點二五倍。

兩倍半都不到。

而銅鐵料相差十倍價,這意味着這裡面起碼還有四倍的利潤空間,就算再去除一些水法鍊銅的人工、運輸等成本,水煉法得到的銅,其成本依然比市面上的銅要低的多。

這意味着朝廷有了更多鑄幣的銅料,也意味着鑄幣能賺錢,還能賺不少。

本來銅料一斤就得一百二三十文,而鑄出來的銅錢,每斤也才值一百六十錢,還有銅鉛錫以及人工、運輸等成本,越鑄越虧,不鑄又不行。

現在一斤錢的銅料成本可能也就三十來文,加上鉛錫、工人、運輸的成本後,仍然有很大利潤。

魏徵對這種鍊金術表示懷疑,他以前也做過道士,但沒研究過煉丹這些。可總覺得鐵怎麼能變成銅?

有這本事,你直接把石頭變成黃金不好?

“膽水,也叫硫酸銅,他裡面含有銅離子,膽水與鐵會發生反應,水中的銅離子被鐵置換而成爲單質銅沉積下來。

此法優點是用工少,成本低,但必須依靠天然的豐富膽泉水,而且還得依靠春夏雨季膽水充沛時生產,受季節、氣候影響很大,一旦春夏雨水少,涌出的天然膽水也會減少,就無法大量生產膽銅。”

聽不懂,完全聽不懂。

但就是這麼神秘而高大上。

武懷玉又拿出了一些古籍記錄的證明,有葛洪的抱撲子還有陶弘景的,甚至有漢書裡石膽能化鐵爲銅的記錄。

這些都能證明這不是什麼騙術,但都沒具體操作之法。

武懷玉說的明白,但他們還是聽不懂。

可武懷玉畢竟是隱仙弟子,之前也獻祥瑞種子,有過種種很厲害的表現,大家倒沒把他當成什麼江湖騙子,可事情確實有點太驚人。

武懷玉之前說把銀鑄成銀幣,中間能有百之五的利潤。

可現在要是按此法鍊銅鑄錢,那利潤可就極高。

兩斤四兩鐵換一斤銅,誰都願意換啊。

王珪還是帶着點疑惑,“膽水以鐵煉出的銅,是真銅嗎?”

“並沒區別。”

“確定?”

“如假包換。”

李世民很激動,但王珪馬上潑他冷水。

“陛下,此法雖好,但需大量鐵,可鐵也是重要的物資,從打造兵器鎧甲,到生產農具,都需要鐵,現在朝廷鐵冶較少,鐵料供應不及,哪還有更多的鐵料來鍊銅呢?

這不是拆東牆補西牆嗎?”

太子承乾道,“陛下,這銅鐵本來十比一的價,可現在兩斤四兩鐵就能煉一斤銅,很划算啊,”

連承幹都懂的道理,李世民哪有不懂的。

他現在缺錢,非常缺錢,

朝廷既缺鐵也缺銅,當然相比起來,朝廷更缺銅。

銅鐵雖然都是重要的戰略和民生物資,但銅還能鑄錢,還是貨幣。

“陛下,銅鐵開採量不足,那朝廷需要做的就是繼續放開採礦,繼續允許民間私人開採和自由買賣,朝廷需要做的只是加強監管。

市場銅鐵緊缺,那就會刺激誘導更多開採,有利可圖嘛,朝廷甚至可以適當的扶持,”

對於礦課,一如繼往的是徵收一筆實物礦課,剩下的許他們自由市場出售,朝廷需要,可以入市購買,不能一味的限制甚至抽剝,那隻會使民間開採冶煉積極性下降。

只要讓大家採,大家有利可圖,自然積極性高,開採的多了,供應量上來,價格也就下去了。

朝廷不需要去爭奪那開採之利,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本甚至技術上的優勢,從事下游的產業開發,比如說冶煉加工、鑄造器具這些方面。

甚至再比如把採來的鐵,拉去鍊銅、鑄錢,各賺各的,大家一起賺,才能繁榮。

朝廷一旦對礦冶進行干涉限制,必然就會導致大量礦山的停廢,到時上游都斷流了,下游還怎麼發展?

雖說朝廷一直有不少聲音,認爲要限制採礦,尤其是限制民間私人開採,認爲會有許多問題,要以農爲本,不能讓礦山佔用太多人力,荒廢農業,又或者大量礦工聚集山裡,有種種隱患等。

這其實就是懶政行爲。

每人給塊地,都在家種地,他們覺得就天下太平了。

現在確實人口少,採礦要佔用很多人力,想辦法解決啊,再者說,現在田地被貴族豪強佔據大多數,還是有許多百姓缺田少地,只能給地主們打工的,若有礦採,也能多個活路多份收入。

朝廷要做的不是一刀切的禁止,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出臺一些相應的管理辦法,比如這採礦,得辦執照,拿經營許可證,比如用工,得按朝廷律法管理,

要的是管理而不是禁止。

“韶州刺史武懷義上奏朝廷,要把秦軍入嶺南開的大瘐嶺山道重新修通,請求朝廷准許,並拔一筆錢,”

李世民捋着精緻的鬍鬚,“這是個好提議,當準。”

武懷義說要修路,然後武懷玉又說韶州發現豐富的天然膽泉,他又有膽泉鍊銅秘法,接着又報說韶州、虔州發現許多金銀銅鐵礦,這些事情也太湊巧了。

李世民當然不信世上有這麼多恰巧的事。

他一眼能看明白這事背後的邏輯,關鍵還是武懷義去當了刺史,武懷玉要給他兄長出政績。

所以現在韶州那邊發現許多礦產,甚至還有膽泉。

李世民相信膽泉肯定不止韶州有,其它地方肯定也有。

但他並不在意這些,他在意的是結果,是開通大瘐嶺梅嶺道,確實能有許多好處,尤其是膽銅法能帶動韶州的採礦,和當地的發展,更能爲朝廷增收、鑄幣。

有那麼多好處,其它的就不重要了。

“承幹,朕給你佈置個功課。”

“你好好跟翼國公請教學習,把水鍊銅法每個步驟都認真做一遍,朕希望你有耐心,能夠把這水煉法自己完成。”

李世民對武懷玉獻此秘法很高興。

如此秘術,簡直堪稱點金術,居然直接獻給朝廷,這是何等大公無私。

“賜翼國公武懷玉實食封加一百,通前共七百戶真封,晉階從二品光祿大夫,賜絹千匹。”

武懷玉沒推辭,上前謝恩,他都把如此秘術進獻了,就不必矯情推辭了。

反正一百戶真封,其實也就是比較好聽,按三丁一戶,每戶的租調兩分歸封家,一分歸國家,一丁一年的租不過兩石,調不過絹二丈、綿三兩,實際百戶真封一年到手的就是四百石糧,四百丈絹和六百兩綿而已。

也就是一個莊子的產出罷了,還得自己派徵封使到地方上跟地方官吏一同向封戶徵收。

當然,這代表的是至高的榮譽。

武懷玉在實封功臣榜上,又上升了一位。

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631章 萬歲第753章 鹿回頭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1088章 魏王李泰錢萬貫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503章 老狐狸第284章 城鹽州第460章 荔枝來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82章 承製拜封第373章 蘭陵公主賜武家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872章 千金惠人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600章 香得嘞第525章 長城殘破起武城第843章 繼續晾着第649章 分紅第234章 和親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753章 鹿回頭第462章 褻瀆者第109章 鄣鹽井寨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232章 大嫂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644章 代天巡狩第1071章 夜長夢多第890章 出事了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139章 三個貴人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741章 火槍隊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749章 威壓第655章 背刺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1054章 皇后大行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396章 彈章如雪又如何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622章 來都來了第477章 賜號帝心第575章 海池龍舟論賞罰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7章 至寶丹藥第463章 觀自在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316章 烹殺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810章 老公主的厚愛第315章 幾個賬本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49章 仗內供奉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第679章 突厥萬家入長安第180章 朝天子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537章 封邑九百大都督第354章 截殺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55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659章 大膽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36章 長安居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1011章 呂宋銳士武卒第908章 三個開拓者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195章 魏徵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