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旗開得勝

靈州軍隊地方化,地方軍隊集團化,一個藩鎮歷經十年幾乎成形,如今被打散了。

楊恭仁老當益壯,披甲執槊,策馬揚鞭,感覺豪邁不已。

這次的整頓,無異是靈州的重生,之前各種頑疾隱患,如今終於下對了藥。

“靈州塞上邊鎮,需要大軍常駐鎮戍,這統兵、養兵歷史都是個棘手難題,”

邊疆爲何容易藩鎮化,說到底還是形勢特殊,將領長期掌兵形成事實的藩鎮軍區,自然慢慢就容易集團化了,內地是兵將分離的府兵制,地方州鎮兵數量少輪換快,監管也嚴,又沒什麼戰事。

邊地不同,軍事壓力大,還經常會打仗、防秋等,長期大量軍隊駐紮,甚至有時幾年不得輪換,不少將領長期守邊,兼之也不如中原監管的嚴。

條件也差,於是乎慢慢的搞點虛額、掛籍,甚至冒功等事,虛額自然就是吃空餉,本來有這麼多兵,實際沒有,尤其是土團、城傍這塊,都是當地漢蕃民兵,點選了後雖沒有糧餉,但可以免役,徵召集訓、協同防守作戰時,也是還有糧草、賞賜等開支的。

有開支費用,自然就容易貪污。

甚至利用邊軍身份的便利,讓一些工商市賈商販掛籍,有個邊軍身份實際從事經商販賣,既能免稅還不怕邊關查處,

還有軍田等,也是可以侵佔貪污的,或把軍田便宜租給豪強,甚至直接‘棄荒’,讓豪強開荒白種,又或軍屯收穫以多報少等等。

說到底,當軍隊地方化,集團化,形成藩鎮後,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出來了。

靈州既要防禦突厥,又要對付樑師都,必須長期鎮戍大量軍隊。

特殊環境下,自然慢慢形成了特殊利益集團。

要解決這種地方集團,首先還得是朝廷強勢,只要有心,就得有能力可以泰山壓頂的解決。

如今是唐初,靈州雖國初懸於塞外,比較特殊,但現在朝廷日強,要解決這問題也是一句話的事。

當然,方式也要注意一些。

武懷玉的解決方法還是比較溫和,也是較能得各方滿意的。

久鎮的兵輪換回家,可以在家休息幾年不當番了,還能領一大筆錢糧回家,甚至以前參與的走私等,那邊還要給他們一筆錢,加起來一大筆錢,換上奴隸牛馬等帶回老家,足夠讓他們滿意。

本地的兵,主要是給他們分田,加上補一些錢糧。

而原本掛籍的那些市賈商販,清退出去,但也給了點錢糧田地,算是一筆勾銷。

另外,對於新輪換來的內地府兵等,如何保障他們的利益,主要還是幾點,一就是強調當番一年輪換回家,不延期超期服役,其二就是劃給他們軍田牧場,讓他們分出些兵屯種,另部份軍屯田佃租出去,所得的糧食收穫,部份是邊軍口糧,部份軍儲,還有部份則是直接發給邊軍們做爲賞賜。

而將領軍官們也是一樣,一般的也是一年期,中上層軍官也不超過三年期,不讓長期在邊。

以後靈武邊軍,不僅州鎮兵要四分屯田六分值守,團結兵城傍兵也劃給他們屯田和牧場,也要屯田放牧。

輪流屯田放牧,所獲並不全繳公,所有州鎮兵、府兵、團結兵、城傍兵都能分到一份,甚至屯田和城守的兵一樣,表現好也都還有賞格,賞賜還不低。

在靈鹽宥三州,依託長城,打造出諸多堡壘和軍屯,這樣以後靈武軍團可以完全自給自足,甚至大家一邊守邊,一邊還能賺口糧、分餘糧、得賞賜。

鐵打的屯堡、流水的兵將。

五月下旬,靈武軍團,四軍留守屯田築堡,三軍出擊朔方。

他們沿着長城向東而行,三路兵馬相距不遠,遙相呼應。

兵出鹽州,進入夏州。

很快就遇到夏州都督府的兵馬,在紅柳河西岸、長城南,如今都是夏州都督府控制區。

段德操不愧是久鎮延州,跟樑師都打了多年交道的邊將,雖然他在延州做都督時,也有許多問題,但打仗這塊從不虛。

他一來夏州,便立馬收復了長城以南和紅柳河以東地區,並迅速在這些地區增築城堡,完善烽遂,同時也搞起軍屯來。

又徵召編點土團、城傍,樑師都來犯過幾次,都被他們擊退。

紅柳河,夏州無定河上游。

源起鹽夏慶延四州交界的白于山,白于山是乾旱的山,卻孕育出了無定河的源頭。

在這上游,延綿百里的黃土高原,河兩岸長着高高的紅柳。

這些紅柳耐旱耐熱。

兩岸紅柳全依水,一路黃沙直到山。

因這些紅柳,在夏州與烏水匯合前的河段,故稱之爲紅柳河。

沒有雨的時候,紅柳河的水是很清澈的,河水量也很少,但他兩岸卻也是夏州重要的糧區。

當年赫連勃勃來到這裡,看到這裡河流徜徉,水草豐美,大小湖泊星羅棋佈不由的萬分感嘆讚美,於是在夏州築造了一座白色的都城,名爲統萬,意爲一統天下,君臨萬邦。

這座白色的城池,修築的異常牢固。

赫連勃勃徵發十萬漢胡築城,就地取材,將城西北淺湖裡的白色湖泥挖出,混以石灰和石英砂,在夯層的過程用塵土刻意細築,還在修築過程中,用蒸土夯築城牆。

石灰、石英砂、黏土等加水混合爲三合土,築城後極爲堅硬。

甚至每築一段還要抽檢,用錐子扎入牆內不能超過一寸,若錐入一寸,立即殺掉修築工匠,把屍體埋進牆內。

十萬人耗時六年,才最終修成這座白城。

可惜統萬城雖成,但赫連勃勃的大夏國,並沒能統一萬邦,這大夏朝也很快被滅亡,但是留下了統萬城,成爲北後朔方一帶的軍事重鎮。

一直是這片地中區的中心。

樑師都在隋末也是佔據此地,割據稱王。

紅柳河東岸,僞樑也修了許多堡壘。

靈武軍團前鋒游出現在紅柳河畔,僞樑的偵騎也立馬將消息傳遞到了烽堡,烽墩上的守烽烽子,趕緊開始點燃烽煙。

烽煙起,唐騎來。

這一次不再是段德操的夏州兵的小股過河襲擾東岸的屯田,而是唐軍大舉來攻了。

烽煙四起,一站接一站的往後傳遞。

那些滾滾烽煙,把紅柳河東岸的天空都要遮蔽了。

五道溝堡。

因處於紅柳河上游東岸處,有五道溝河匯入紅柳河而得名,樑軍在河灣的山峁上修築了一座堡壘。

城堡不大,但居高臨下,扼守河灣,山下河灣處有不少較好的田地,士兵屯田駐守,可自今年起,這裡已經變成了前線,不再太平。

兩名戍卒指着西面遠處,大聲的呼喊起來,一人轉身抽出鼓槌奮力擂響了牛皮大鼓,另一名士兵則取出牛角號吹響。

鼓號齊鳴。

堡裡的其它士兵都驚慌出來。

“唐騎,唐騎來了!”

“大股唐騎。”

城堡的戍主趕緊爬上望樓,果然看到西邊河對岸,煙塵四起,大股的唐軍出現了。

五道溝堡不算大,平時就駐百人。

一半值守,一半屯田,有些士兵的家眷也在此,不過是在山下河邊挖窯洞居住,也方便種田。

看到摭天蔽地的煙塵,還有那無數的唐騎,那個戍主慌了。

雖然烽煙也已經點燃,但他們不知道能撐多久。 шшш ●tt kan ●c ○

之前唐夏州小股遊騎過河來,他們還能趕緊撤到山峁城堡裡來,這堡雖說不大,但佔據險要,居高臨下,小股遊騎也不能奈何。

可現在這麼多人馬過來,那就危險了。

一些軍卒直接跑出堡去山下接家人。

亂糟糟一片。

甚至有些沒有家小牽掛的戍卒,趁亂直接開溜。

山下那些依崖挖窯而居的戍卒家屬,或是其它在此耕種的百姓,聽到號角看到烽煙,也是立馬拖家帶口往山上來,大家捲起包袱,揹着糧食,甚至趕着牛羊來。

武君威統領着靈武軍團左虞侯軍的前鋒遊騎最先越過紅柳河,一路上都沒有僞樑的人馬阻攔。

面對唐軍,五道溝堡的一百守軍,要麼跑了,要麼全退到山峁城堡裡了,沒有一個敢上前迎戰。

輕騎快馬。

旌旗飄揚。

武君威百騎人馬,很快就已經殺到山下,許多還沒來的及進城堡的百姓,驚慌失色,許多孩童大聲啼哭。

武君威手中馬槊一揮。

擋住他們去路,命令士兵將他們驅趕到河邊。

他們成了俘虜,但武君威等沒有人敢濫殺無辜更不敢殺良冒功,武懷玉戰前可是已經有嚴令,誰敢亂來,軍法從事,就地正法。

當然,這次來夏州,雖不是奔着直接滅樑師都來的,但遇到的莊稼一律毀掉,遇到的軍民一律俘虜帶回去。

俘虜也記功有賞。

這次靈武軍團的出擊,主要任務就是襲擾破壞,儘量不攻堅城。

不過武君威自然率騎來到了堡下,又看到對方如此畏懼怯戰,便也策馬上前,在堡下勸降。

“我乃大唐靈武軍團左虞侯軍前鋒騎武君威,奉勸爾等開門投降·······”

武君威也沒想過幾句話他們就會投降,但來都來了肯定要走個過場,勸降一下,甚至報個名號。

正當他轉身要離開的時候,城頭上的戍主答話。

“我等若降,能否保全?”

武君威停下,有些意外欣喜,於是大聲的又說了一遍投降的待遇,投降不殺,性命財產都能保全,家小也自然保全,軍官們甚至能夠保留品級待用等,總之投降的話,條件還可以,但如果被攻破俘虜,那就完全不同了。

“好,我們投降!”

沒等武君威再勸,城上那戍主直接就痛快的投降。

很快,城堡門打開,戍主帶頭出來投降,堡中無一人反抗。

等唐旗插上五道溝堡望樓之上,武君威也站在城堡時,他甚至都還有點意外,這堡壘雖小,但也挺險要堅固,這堡裡也有數十戍卒,加上家屬百姓等,得有小五百人,

這直接就兵不血刃拿下了,加上剛纔外面攔下的得二百來人。

他這直接就奪取一堡,獲口八百了。

“孃的,這也太順利了,趕緊給武長史報捷,旗開得勝,首戰告捷!”

第455章 黃金萬兩換僧牒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48章 名達天聽第475章 孤臣路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724章 風往南吹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274章 鬥奴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464章 殺出局第756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445章 背主求榮攀新枝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184章 一摞借條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309章 投名狀第382章 武氏豈能任宰割第821章 賢婿啊第465章 二年夏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692章 銀花第538章 無窮之門野狐嶺第919章 捷報第41章 三娘子第947章 將死第1012章 宣戰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834章 世襲江州國於晉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521章 金蓮第28章 合作伙伴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406章 太上皇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860章 逆子第401章 壓歲第775章 刺面第233章 四絕第463章 觀自在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672章 史掌櫃侯東家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87章 火線提拔第814章 舉家南遷第924章 剝皮第958章 裁決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597章 小鬥出大斗進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821章 賢婿啊第966章 誰又招惹武懷玉了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第213章 崔寡婦第912章 安平堡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51章 忽冷忽熱第498章 衣錦還鄉第144章 一夜未眠第1057章 姬夫人第224章 窮進士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233章 四絕第689章 分家第26章 公侯世家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775章 刺面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9章 美人相贈第880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158章 燒燒冷竈第1103章 不學瓦崗一柱香第335章 聖天子指腹爲婚第715章 嶺南王第947章 將死